一种弯管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59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管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管夹具,包括夹具本体,该夹具本体后侧设有螺母,前表面设有底板,制动螺杆沿夹具本体的轴向贯穿夹具本体;所述制动螺杆的后端安装在螺母内,前端伸出底板;夹具本体前端设有制动盘,所述制动盘由至少两块制动块拼接而成,制动盘具有梭台孔;所述制动块上还设有导向通孔,制动螺杆前端呈梭台形并插入所述梭台孔;所述底板上还设有朝前伸展的导向杆,该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通孔;与制动盘相对应的在被弯管外侧还设有外抱箍,将被弯管和制动盘径向夹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弯管夹具利用机械结构快速安装在待弯管两端,无需焊接。弯管完成后再快速拆除,节约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弯管过程中也无需加热,节约能源。
【专利说明】一种弯管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弯管夹具,属于钢管弯曲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输油输气以及钢结构领域,经常使用弯管。弯管是由直管经过弯管工艺加工而成。现有的弯管工艺主要是对弯管两端头加放加工余料(平直段),此平直段如钢管长度不够,还需另下平直段电焊对接。弯好后,对多余的平直段再割除。此方法浪费人工严重,材料消耗也大,并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弯管夹具,大幅提高了弯管的工作效率,并且节约能源。
[0004]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弯管夹具,包括夹具本体,该夹具本体后侧设有螺母,前表面设有底板,制动螺杆沿夹具本体的轴向贯穿夹具本体;所述制动螺杆的后端安装在螺母内,前端伸出底板;夹具本体前端设有制动盘,所述制动盘由至少两块制动块拼接而成,制动盘具有梭台孔;所述制动块上还设有导向通孔,制动螺杆前端呈梭台形并插入所述梭台孔;所述底板上还设有朝前伸展的导向杆,该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通孔;与制动盘相对应的在被弯管外侧还设有外抱箍,将被弯管和制动盘径向夹紧。通过转动螺母来推进和后退制动螺杆。由于制动螺杆前端为梭台形,当推进制动螺杆时,梭台孔被制动螺杆撑大,制动块卡紧被弯管内壁。反之后退制动螺杆使梭台孔变小,制动块也相应地松开。
[000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盘由四块制动块组成,所述梭台孔为四边梭台形,所述制动螺杆前端为与所述梭台孔相适配的四边梭台形。
[0006]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抱箍分为三段,由两个铰链和一个螺栓连接成环形。所述螺母上还设有把手。把手的设置利用杠杆原理方便工作人员旋转螺母。
[0007]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螺杆3含有一段调节螺栓,同时制动螺杆3的后端设有拉紧杆。
[0008]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弯管夹具利用机械结构快速安装在待弯管两端,无需焊接。弯管完成后再快速拆除,节约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弯管过程中也无需加热,节约能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面图;
[001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动盘、被弯管和外抱箍的截面图;
[001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同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3]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称“前”、“前方”、“前面”、“前侧”是指朝向
被弯管12的方向。
[0014]如图1所示,夹具本体I为一个圆柱形管状结构。夹具本体I的前表面固定有平行于夹具本体I前表面的底板13,夹具本体I后表面上设有螺母2。所述底板13上还设有朝前伸展的导向杆4。与螺母2相适配的制动螺杆3穿过螺母2并沿着夹具本体I的轴向对称轴贯穿夹具本体I。制动螺杆3的前端伸出底板13,外露于底板13前表面。制动螺杆3的前端为四边梭台形,即越靠近端头部截面积越大。
[0015]夹具本体I前方还设有制动盘,该制动盘垂直于被弯管和夹具本体I的轴向。如图2所示,制动盘由四块扇形制动块5组成,每一块制动块5都是九十度的扇形,四块制动块5拼接在一起组成圆形的制动盘。每一块制动块5上都设有调节螺丝14和导向通孔7,导向通孔7是一个长方形通孔,其沿制动盘的径向边长大于相邻边长。所述导向杆4穿过导向通孔7。调节螺丝14可以旋转调节其本身向前伸出的长度,便于操作人员从轴向将各个制动块5安装到位。制动盘和底板13直径相同,均略小于夹具本体I直径。
[0016]制动盘几何圆心位置设有梭台孔6,该梭台孔6是由四块制动块5共同拼接形成的,也就是说四块制动块5在它们的圆心位置都形成一段缺口,这样四个缺口拼接在一起形成了梭台孔6。与制动螺杆3前端相适应地,所述梭台孔6也为四边梭台形。由于制动螺杆3梭台形的前端部,制动螺杆3插入梭台孔6后,随着螺母2的旋转向后推进,不断径向地挤压四个制动块5,使制动块5沿制动盘径向朝着远离梭台孔6的方向移动。如前所述,导向杆4穿过导向通孔7,因此制动块5的这种沿制动盘径向的移动也使得梭台孔6变大,制动盘逐渐卡紧被弯管内壁。反之,随着螺母2的反向旋转,制动螺杆3不断前进,使得制动块5沿制动盘径向朝着梭台孔6移动,使梭台孔6变小并且制动盘松弛。
[0017]制动盘从内侧卡住被弯管端部接近夹具本体I的部分,与制动盘相对应地在夹具本体I与被弯管相接处外侧用外抱箍8固定,由内向外地形成制动盘、被弯管和外抱箍8这样的叠加结构,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到,外抱箍8为三段式结构,三段之间有三个连接,其中两个为铰链10连接,另外一个是受紧螺栓9的固定方式。
[0018]在弯管之前首先旋转螺母2后退制动螺杆3,将夹具本体I的开口端对接在被弯管端部。然后旋转螺母2向前推进制动螺杆3按前述过程形成对制动块5的径向挤压。同时与制动盘相对应地在被弯管和夹具本体I的相接处外侧套上外抱箍8,并旋紧受紧螺栓9。通过内侧的制动盘和外侧的外抱箍8将夹具本体I与被弯管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弯管夹具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弯制,弯制后松开受紧螺栓9以打开外抱箍8,并且旋转螺母2后退制动螺杆3即可卸掉弯管夹具。为了方便旋转螺母2,该螺母2上还设置有把手。
[0019]在实践中,直径299mm,壁厚16毫米,预弯段1500毫米长的钢管,两名操作人员采用电焊剥头工艺需要花费90分钟。而使用了本发明弯管夹具,仅需15分钟,可见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取消了螺母2的设置,代之以调节螺栓15和拉紧杆16。由图3可以看到,制动螺杆3的一部分为调节螺栓15。在制动螺杆3的后端设有拉紧杆16。通过旋转拉紧杆16,改变调节螺栓15的长度,进而改变了制动螺杆3的长度,使得制动螺杆3的前端后退或前进,来改变制动块5的状态。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I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该夹具本体后侧设有螺母,前表面设有底板,制动螺杆沿夹具本体的轴向贯穿夹具本体;所述制动螺杆的后端安装在螺母内,前端伸出底板;夹具本体前端设有制动盘,所述制动盘由至少两块制动块拼接而成,制动盘具有梭台孔;所述制动块上还设有导向通孔,制动螺杆前端呈梭台形并插入所述梭台孔;所述底板上还设有朝前伸展的导向杆,该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通孔;与制动盘相对应的在被弯管外侧还设有外抱箍,将被弯管和制动盘径向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由四块制动块组成,所述梭台孔为四边梭台形,所述制动螺杆前端为与所述梭台孔相适配的四边梭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抱箍分为三段,由两个铰链和一个螺栓连接成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上还设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螺杆含有一段调节螺栓,同时制动螺杆的后端设有拉紧杆。
【文档编号】B21D43/00GK203426297SQ20132046719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日
【发明者】陈亮, 张爱荣, 杨志, 纪凯, 赵璐, 佐涛 申请人:江苏鹏诚钢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