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519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本装置小车底板的底面设有车轮,两块滑槽底板位于小车底板两侧,旋转连接体设于两块滑槽底板之间,旋转轴连接小车底板和旋转连接体并使旋转连接体旋转,两根立柱设于两块滑槽底板中部,两根摆动托杆中部连接摆动轴两端,摆动轴设于两根立柱顶端,四根弧形滑块的弧形中点连接两根摆动托杆两端,四根滑槽支撑柱设于两块滑槽底板两端并上段内侧的弧形面抵靠四根弧形滑块的外弧面,四个滑块底座设于两块滑槽底板顶面两侧的滑槽内并沿滑槽移动,四个滑块底座位于四根弧形滑块的底端。本装置克服了传统人工托举换辊的缺陷,提高托辊拆装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避免换辊作业的安全隐患。
【专利说明】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的托辊作业现场中,在进行托辊的安装和拆卸作业时,由于受到现场作业环境的限制,大多数情况下,该托辊需要作业人员用手将其托举至安装或拆卸位置,方可进行安装或拆卸作业。由此托辊拆装作业效率低,狭窄的作业位置使得作业人员无法展开,且长时间托举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受体力限制,在托辊托举不到位时影响拆装作业,在托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拆卸和安装的托辊具有一定高度,大多作业位置无可以安全站立的空间,且无相应的托举装置,可能因长时间托举而发生托辊从手中滑脱掉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利用本装置克服了传统人工托举换辊的缺陷,极大提高了托辊的拆装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换辊作业的安全隐患。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包括小车底板、四个车轮、两块滑槽底板、四根滑槽支撑柱、四根弧形滑块、四个滑块底座、旋转连接体、旋转轴、两根立柱、摆动轴和两根摆动托杆,所述四个车轮设于所述小车底板的底面四角,所述两块滑槽底板间隔位于所述小车底板顶面两侧,所述旋转连接体设于所述两块滑槽底板之间,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小车底板和旋转连接体并使旋转连接体相对小车底板旋转,所述两根立柱分别垂直设于所述两块滑槽底板中部,所述两根摆动托杆中部分别连接所述摆动轴两端,所述摆动轴两端设于所述两根立柱顶端,所述四根弧形滑块的弧形中点分别连接所述两根摆动托杆的两端,所述四根滑槽支撑柱分别垂直设于所述两块滑槽底板两端,所述四根滑槽支撑柱上段内侧设有弧形面并分别抵靠所述四根弧形滑块的外弧面,所述两块滑槽底板顶面两侧分别垂直轴向设有滑槽,所述四个滑块底座分别设于所述两块滑槽底板顶面两侧的滑槽内并沿滑槽移动,所述四个滑块底座分别位于所述四根弧形滑块的底端。
[0005]进一步,本装置还包括四块阻挡块,所述四块阻挡块分别设于所述两根摆动托杆顶面两侧。
[0006]进一步,上述四个车轮是万向轮。
[0007]由于本实用新型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装置小车底板的底面设有车轮,两块滑槽底板位于小车底板两侧,旋转连接体设于两块滑槽底板之间,旋转轴连接小车底板和旋转连接体并使旋转连接体相对小车底板旋转,两根立柱设于两块滑槽底板中部,两根摆动托杆中部连接摆动轴两端,摆动轴设于两根立柱顶端,四根弧形滑块的弧形中点连接两根摆动托杆的两端,四根滑槽支撑柱垂直设于两块滑槽底板两端,四根滑槽支撑柱上段内侧的弧形面抵靠四根弧形滑块的外弧面,两块滑槽底板顶面两侧设有滑槽,四个滑块底座设于该滑槽内并沿滑槽移动,四个滑块底座位于四根弧形滑块的底端。本装置克服了传统人工托举换辊的缺陷,极大提高了托辊的拆装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换辊作业的安全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包括小车底板1、四个车轮2、两块滑槽底板3、四根滑槽支撑柱IO、四根弧形滑块9、四个滑块底座11、旋转连接体4、旋转轴5、两根立柱6、摆动轴7和两根摆动托杆8,所述四个车轮2设于所述小车底板I的底面四角,所述两块滑槽底板3间隔位于所述小车底板I顶面两侧,所述旋转连接体4设于所述两块滑槽底板3之间,所述旋转轴5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小车底板I和旋转连接体4并使旋转连接体4相对小车底板I旋转,所述两根立柱6分别垂直设于所述两块滑槽底板3中部,所述两根摆动托杆8中部分别连接所述摆动轴7两端,所述摆动轴7两端设于所述两根立柱6顶端,所述四根弧形滑块9的弧形中点分别连接所述两根摆动托杆8的两端,所述四根滑槽支撑柱10分别垂直设于所述两块滑槽底板3两端,所述四根滑槽支撑柱10上段内侧设有弧形面并分别抵靠所述四根弧形滑块9的外弧面,所述两块滑槽底板3顶面两侧分别垂直轴向设有滑槽31,所述四个滑块底座11分别设于所述两块滑槽底板3顶面两侧的滑槽31内并沿滑槽31移动,所述四个滑块底座11分别位于所述四根弧形滑块9的底端。
[0011]进一步,本装置还包括四块阻挡块12,所述四块阻挡块12分别设于所述两根摆动托杆8顶面两侧。阻挡块用于固定位于两根摆动托杆上的托辊,避免托辊沿两根摆动托杆
自由滚动。
[0012]进一步,上述四个车轮2是万向轮。万向轮便于本装置的移动,可快速移位至换辊作业位置。
[0013]在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作业时,首先将新托辊放置于两根摆动托杆的一侦牝新托辊受两根摆动托杆上阻挡块限位,然后通过小车底板底面的四个车轮将本装置移至换辊作业位置,此时,从两块滑槽底板顶面的滑槽内移出四个滑块底座,四根弧形滑块底端失去依托,在新托辊重力的作用下两根摆动托杆沿摆动轴转动,两根摆动托杆放置新托辊侧下降、另一侧翘起,两根摆动托杆的翘起侧恰好抵靠于旧托辊,将旧托辊拆卸后落入两根摆动托杆的翘起侧,两根摆动托杆两侧受力平衡恢复水平状态,此时通过旋转轴将两块滑槽底板旋转180度,即可将新托辊位置与旧托辊位置对换,则新托辊位于安装位置,稍稍用力压下旧托辊一端,新托辊就能轻松抬升至安装高度实现安装。本装置中四根滑槽支撑柱用于支撑四根弧形滑块的摆动,提高弧形滑块摆动的可靠性。
[0014]本装置使用时仅需两人操作,将本装置移至托辊更换作业位置即可进行相应的托辊更换作业,无需采用人力托举,降低作业人员在换辊过程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换辊作业效率,增加作业人员在进行换辊作业的安全系数。
【权利要求】
1.一种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小车底板、四个车轮、两块滑槽底板、四根滑槽支撑柱、四根弧形滑块、四个滑块底座、旋转连接体、旋转轴、两根立柱、摆动轴和两根摆动托杆,所述四个车轮设于所述小车底板的底面四角,所述两块滑槽底板间隔位于所述小车底板顶面两侧,所述旋转连接体设于所述两块滑槽底板之间,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小车底板和旋转连接体并使旋转连接体相对小车底板旋转,所述两根立柱分别垂直设于所述两块滑槽底板中部,所述两根摆动托杆中部分别连接所述摆动轴两端,所述摆动轴两端设于所述两根立柱顶端,所述四根弧形滑块的弧形中点分别连接所述两根摆动托杆的两端,所述四根滑槽支撑柱分别垂直设于所述两块滑槽底板两端,所述四根滑槽支撑柱上段内侧设有弧形面并分别抵靠所述四根弧形滑块的外弧面,所述两块滑槽底板顶面两侧分别垂直轴向设有滑槽,所述四个滑块底座分别设于所述两块滑槽底板顶面两侧的滑槽内并沿滑槽移动,所述四个滑块底座分别位于所述四根弧形滑块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四块阻挡块,所述四块阻挡块分别设于所述两根摆动托杆顶面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机卧式活套摆动门托辊的换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车轮是万向轮。
【文档编号】B23P19/00GK203437888SQ20132051053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戴光辰 申请人: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