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822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工件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定位装置,包括:一基座,其内形成有容置空腔;安装于基座上表面上的一工件承载台;安装于基座的容置空腔内的一驱动机构;对应于工件承载台的X轴和Y轴方向的至少两相邻侧设置在基座上、且由驱动机构驱动的至少两个定位机构;其中,每一定位机构包括:一活动板,由驱动机构驱动而在第一滑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一定位块,固定于活动板上,且活动板与定位块连接的平面低于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定位块的上表面高于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由于定位机构设置于基座范围内且与工件承载台板之间没有物理接触,从而实现紧凑的结构,占用空间小,能够便于根据需要进行多组定位装置的组合,以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
工件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件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机床加工待加工工件前需要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定位。
[0003]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工件定位装置,承载台2a固定设置于底座Ia的顶面上,第一定位板3a和第二定位板4a位于底座Ia的外部周缘,通过导杆6a与底座Ia内部空腔内设置的驱动件连接。图1所示的定位装置通过驱动件带动导杆6a做直线运动,以使第一定位板3a和第二定位板4a及其上的抵挡部5a由四个不同方向抵挡住待加工工件,从而自动准确定位该待加工工件。
[0004]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工件定位装置,公共使用四边对位治具平台,气缸3b安装于气缸支撑台2b上,活动板4b在气缸3b的驱动下带动定位块5b做直线往复运动,活动板4b位于真空吸板Ib的外部周缘,且活动板4b的顶部高度高于真空吸板Ib的顶部平面高度。
[0005]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效率,在机床的一个加工头加工范围内往往需要配备两组以上的治具。上述图1和图2所示的两种定位装置的共同特点是活动板都位于基座的外部周缘。因为这种特点,在机床的一个加工头加工范围内,如果将上述定位装置组合成两组而工件外形尺寸又要加大时就无法满足。
[0006]而且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碎屑,而改善切削条件的切削液往往又带有腐蚀性质,这些切削液和碎屑溅到驱动元件的传动部件上后会在腐蚀传动部件的同时又在其外表面沉淀下来慢慢硬化,不仅影响了对位精度又对其使用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卡住这些传动部件。上述的两种定位装置不可避免的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0007]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再一种工件定位装置,定位铝板3c在定位气缸2c的驱动下带动定位亚克力4c作直线往复运动,定位铝板3c位于定位治具本体Ic的外部周缘,定位铝板3c的顶部高度高于定位治具本体Ic的顶部平面高度,定位铝板3c与定位治具本体Ic之间通过防尘罩5c连接,防尘罩5c内部形成密封腔体。
[0008]图3所示的定位装置虽然在防水防尘方面做出了改善,但其活动板也在基座的外部周缘。如果拿这种定位装置设计两组治具,在机床的一个加工头加工范围内,也满足不了将其组合成两组的同时又要符合工件外形尺寸加大的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在一个加工头的加工范围内进行组合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工件定位装置。
[0010]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工件定位装置,包括:
[0011]一基座,其内形成有容置空腔;
[0012]安装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上的一工件承载台;
[0013]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容置空腔内的一驱动机构;
[0014]对应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X轴和Y轴方向的至少两相邻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至少两个定位机构;
[0015]其中,每一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0016]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对应开设的贯通容置空腔的第一滑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0017]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活动板上,且所述活动板与定位块连接的平面低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中,所述活动板包括盖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穿过所述基座上表面对应的第一滑槽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盖板盖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且所述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横截面积。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一圈凸台,所述盖板的外侧向下延伸形成一圈凸缘,且所述凸台与所述盖板下表面之间设置一密封圈。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中,所述基座上表面还对应开设有容置所述活动板的凹槽,所述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凹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002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中,所述工件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上的承载台底座,所述工件承载台安装于所述承载台底座上,且所述承载台底座上对应于定位块的活动范围开设有定位块滑槽。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中,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容置所述活动板的凹槽,所述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凹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002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工件定位装置,包括:
[0024]一基座,其内形成有容置空腔;
[0025]安装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工件承载台;
[0026]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容置空腔内的一驱动机构;
[0027]对应于每一所述工件承载台,所述工件定位装置还包括:
[0028]对应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X轴和Y轴方向的至少两相邻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至少两个定位机构;
[0029]其中,每一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0030]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对应开设的贯通容置空腔的第一滑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0031]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活动板上,且所述活动板与定位块连接的平面低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
[0032]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中,所述活动板包括盖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穿过所述基座上表面对应的第一滑槽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盖板盖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且所述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横截面积。
[0033]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中,所述基座上表面还对应开设有容置所述活动板的凹槽,所述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凹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0034]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中,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容置所述活动板的凹槽,所述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凹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003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工件定位装置,包括:
[0036]一基座,其内形成有容置空腔;
[0037]安装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工件承载台;
[0038]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容置空腔内的一驱动机构;
[0039]对应于每一所述工件承载台,所述工件定位装置还包括:
[0040]对应于每一所述工件承载台的X轴和Y轴方向上不与其它工件承载台相邻的每侧在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定位机构;
[0041]每两个相邻工件承载台的X轴和Y轴方向上的相邻侧在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其中一个工件承载台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用于其中另一个工件承载台的第二定位机构;
[0042]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
[0043]两个第二活动板,所述两个第二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对应开设的贯通容置空腔的两个第一滑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0044]两个第二定位块,所述两个第二定位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二活动板上,且所述两个第二活动板与两个第二定位块连接的平面低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所述两个第二定位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
[0045]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
[0046]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的两个第二活动板之间、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对应开设的贯通容置空腔的第二滑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0047]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于所述第一活动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的两个第二定位块之间,且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一定位块连接的平面低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
[004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均包括盖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穿过所述基座上表面对应的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盖板盖于所述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的上方且所述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的横截面积。
[004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中,所述基座上表面还对应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凹槽,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相应凹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005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中,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凹槽,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相应凹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0051]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定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定位机构设置于基座范围内,定位机构的活动板与定位块连接的平面低于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活动板在活动范围内与工件承载台板之间没有物理接触,从而实现紧凑的结构,占用空间小,能够便于根据需要进行多组定位装置的组合,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定位机构的活动板与基座之间配合形成的迷宫防水结构,再配合活动板与基座之间安装密封圈后,活动板、密封圈、基座三者之间就形成一个密闭空间,达到防水防尘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53]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工件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工件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再一种工件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57]图5是图4所示的工件定位装置在局部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0058]图6是图5所示的工件定位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59]图7是图5所示的工件定位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60]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61]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62]图10是图9所示的工件定位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63]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64]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65]图13是图12所示的工件定位装置中的第一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66]图14是图12所示的工件定位装置中的第二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67]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的驱动机构驱动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69]参见图4-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100。工件定位装置100主要由基座10、工件承载台20、驱动机构30、和四个定位机构40a、40b、40c、40d构成。基座10大致成长方体,由基座体11和底板12包围形成容置空腔13。工件承载台20安装在基座10的上表面上,工件承载台20优选为真空吸板,通过真空吸附固定其上的工件60。四个定位机构40a、40b、40c、40d对应于工件承载台20的X轴和Y轴方向的四侧设置在基座10上。驱动机构30安装在基座10的容置空腔13内,具体示例中,驱动机构30可以安装在基座10的底板12上,或者可以安装在基座体11的底部,用于驱动四个定位机构40a、40b、40c、40d分别沿工件承载台20的X轴和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
[0070]具体如图6-7所示,每一定位机构40a、40b、40c、40d由活动板41和定位块42构成。定位块42固定于活动板41上,且活动板41与定位块42连接的平面低于工件承载台20的上表面,定位块42的上表面高于工件承载台20的上表面,以在定位过程中抵挡工件60定位。活动板41大致呈T字形,进一步包括盖板411和连接板412。基座10的上表面对应开设有贯通容置空腔13的第一滑槽14。连接板412穿过第一滑槽14与驱动机构30连接,以便由驱动机构30驱动活动板41在第一滑槽14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盖板411盖于第一滑槽14的上方,且盖板411的面积大于第一滑槽14的横截面积,能够在活动板41直线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始终盖住第一滑槽14,以防止加工过程中的各种碎屑和液体通过第一滑槽14进入容置空腔13内以损坏驱动机构30。
[0071]进一步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滑槽14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一圈凸台15,相应的,活动板41的盖板411的外侧向下延伸形成一圈凸缘413,与第一滑槽14上的凸台15相互配合形成迷宫防水结构。进一步,凸台15上设置有密封圈50,从而在凸台15与盖板411下表面之间形成密封,实现防水防尘。
[0072]再参见图4-7所示,基座10的上表面还对应每一定位机构40a、40b、40c、40d开设有容置活动板41的凹槽16。活动板41在由驱动机构30驱动而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容置在凹槽16内,且活动板41与定位块42连接的平面低于基座10的上表面,活动板41在其活动范围内与工件承载台20之间没有物理接触。这样设计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定位机构可以在基座上按照需求摆放的数量可增加更多,定位块42只需在符合定位条件下的位置与活动板41连接,而不用考虑活动板41的位置对工件承载台20的影响。
[0073]图4-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100中,四个定位机构40a、40b、40c、40d由驱动机构30驱动分别沿工件承载台20的X轴和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一个具体示例中,驱动机构30可以由四个驱动件(例如驱动气缸)构成,分别对应于四个定位机构40a、40b、40c、40d安装于基座10的容置空腔13内,每一驱动件驱动一个定位机构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另一具体示例中,驱动机构30可以由一个驱动件配合相应的传动件构成,同时带动四个定位机构40a、40b、40c、40d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例如,驱动机构30可以采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622423U中介绍的驱动机构方案来实现。再一具体示例中,驱动机构30可以由两个驱动件配合相应的传动件构成,其中每一驱动件带动四个定位机构40a、40b、40c、40d中相对方向上的一组定位机构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例如,驱动机构30可以采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780045U中介绍的驱动机构方案来实现。
[0074]图4-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100采用驱动机构30带动对应于工件承载台20的X轴和Y轴方向的四侧设置的四个定位机构40a、40b、40c、40d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来实现定位。关于定位机构的数量的设置,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中,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对应于工件承载台的X轴和Y轴方向的两相邻侧设置的两个定位机构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或者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对应于工件承载台的X轴和Y轴方向的三侧设置的三个定位机构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均可实现工件的自动对位。其中的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一个驱动件配合相应传动件的方案,亦可采用如上所述的一个驱动件分别驱动一个定位机构的方案,并不受本申请中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所限制。
[0075]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200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工件定位装置200可具有与图4-7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100基本相同的结构,区别仅在于,工件定位装置200还设有承载台底座70,工件承载台20安装于该承载台底座70上。承载台底座70安装于基座10的上表面,以将基座10上的凹槽16盖住,进一步加强防水防尘效果。并且,承载台底座70上对应于定位块42的活动范围开设有定位块滑槽71,以便于定位块42的直线往复运动。
[0076]图9和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该工件定位装置300可具有与图4-7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100基本相同的结构,区别仅在于,基座10的上表面并未开设容置活动板41的凹槽,而是在工件承载台20的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容置活动板41的凹槽21。活动板41的连接板412穿过基座10上的第一滑槽14与驱动机构30连接并在第一滑槽14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活动板41的盖板411在工件承载台20下表面的凹槽21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如此设计,活动板41与定位块42连接的平面低于工件承载台20的上表面,活动板41在其活动范围内与工件承载台20之间没有物理接触,使得整个工件定位装置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进一步如图所示,盖板411与第一滑槽14之间亦可形成如前所述的迷宫防水结构,并还可设有密封圈实现密封防尘。
[0077]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400,由两个图4-7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100组合而成。如图11所示,该工件定位装置400包括基座10和安装于基座10上表面上的两个工件承载台20a、20b,分别用于承载两个工件60a、60b。基座10的容置空腔内对应于每一工件承载台20a、20b分别设有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对应于每一工件承载台20a、20b的X轴和Y轴方向的四侧设置在基座10上的四个定位机构40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驱动机构和定位机构的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前面结合图4-7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100、结合图8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200、以及结合图9-10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300中的驱动结构和定位机构的实现方式及其各种组合,在此不再详述。
[0078]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500。如图12所示,该工件定位装置500包括基座10和安装于基座10上表面上的三个工件承载台20a、20b、20c,分别用于承载三个工件60a、60b、60c。基座10的容置空腔内对应于每一工件承载台20a、20b、20c分别设有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对应于每一工件承载台20a、20b、20c的定位机构40、80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具体如图10所示,对应于每一工件承载台20a、20b、20c,基座10上在每一工件承载台的X轴和Y轴方向上不与其它工件承载台相邻的每侧设有第一定位机构40,并且在每两个相邻工件承载台的X轴方向上的相邻侧设有用于其中一个工件承载台的第一定位机构40和用于其中另一个工件承载台的第二定位机构80。
[0079]第二定位机构80的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两个第二活动板81a、81b和两个第二定位块82a、82b。两个第二活动板81a、81b由相应的驱动机构30驱动而在基座10的上表面上对应开设的贯通容置空腔的两个第一滑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两个第二活动板81a、81b在基座10上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前面结合图4-7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100、结合图8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200、或结合图9-10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300中的实现方式及其各种组合,在此不再详述。两个第二定位块82a、82b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活动板81a、81b上,且两个第二活动板81a、81b与两个第二定位块82a、82b连接的平面低于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两个第二定位块82a、82b的上表面高于对应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
[0080]第一定位机构40的结构如图13所示,亦与前述实施例的定位机构40结构基本相同,包括第一活动板41和第一定位块42。第一活动板41位于第二定位机构80的两个第二活动板81a、81b之间,由相应的驱动机构30驱动而在基座10的上表面上对应开设的贯通容置空腔的第二滑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第一定位块42固定于第一活动板41上且位于第二定位机构80的两个第二定位块82a、82b之间,第一活动板41与第一定位块42连接的平面低于相应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第一定位块42的上表面高于相应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第一活动板41在基座10上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前面结合图4-7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100、结合图8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200、或结合图9-10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300中的实现方式及其各种组合,在此不再详述。
[0081]如图12所示,通过在每两个相邻工件承载台的X轴方向上的相邻侧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机构40和第二定位机构80,可以实现更加紧凑的结构,进一步减少定位装置所占空间。因而,基于图12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500,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扩展出设置多个工件承载台以加工多个工件的实施例,只要不超出机床的一个加工头的加工范围即可。
[0082]图11和图12所示的能同时定位多个工件的工件定位装置实施例中,对应于每一工件承载台均设置有一套独立的驱动机构来驱动对应于每一工件承载台设置的多个定位机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中,还可以仅通过一套驱动机构来同时驱动对应于多个工件承载台设置的多个定位机构。图15便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的驱动机构驱动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工件定位装置采用构成驱动机构的四个驱动气缸30a、30b、30c、30d配合相应的传动件同时驱动对应于两个工件承载台的八个定位机构40a_40h。具体为,第一驱动气缸30a用于驱动X轴方向上的两个工件承载台的同一侧的两个定位机构40a、40e,第二驱动气缸30b用于驱动X轴方向上的两个工件承载台的另一侧的两个定位机构40c、40g,第三驱动气缸30c用于驱动Y轴方向上的两个工件承载台的同一侧的两个定位机构40b、40f,第四驱动气缸30d用于驱动Y轴方向上的两个工件承载台的另一侧的两个定位机构40d、40h。同理,图12所示的工件定位装置500亦可以采用与图15类似的由四个驱动气缸构成的驱动机构来同时驱动所有的定位机构。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能够实现定位机构驱动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并不受限于本申请中给出的具体实施例。
[008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其内形成有容置空腔; 安装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上的一工件承载台; 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容置空腔内的一驱动机构; 对应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X轴和Y轴方向的至少两相邻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至少两个定位机构; 其中,每一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对应开设的贯通容置空腔的第一滑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活动板上,且所述活动板与定位块连接的平面低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包括盖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穿过所述基座上表面对应的第一滑槽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盖板盖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且所述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一圈凸台,所述盖板的外侧向下延伸形成一圈凸缘,且所述凸台与所述盖板下表面之间设置一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表面还对应开设有容置所述活动板的凹槽,所述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凹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上的承载台底座,所述工件承载台安装于所述承载台底座上,且所述承载台底座上对应于定位块的活动范围开设有定位块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容置所述活动板的凹槽,所述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凹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7.一种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其内形成有容置空腔; 安装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工件承载台; 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容置空腔内的一驱动机构; 对应于每一所述工件承载台,所述工件定位装置还包括: 对应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X轴和Y轴方向的至少两相邻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至少两个定位机构; 其中,每一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对应开设的贯通容置空腔的第一滑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活动板上,且所述活动板与定位块连接的平面低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包括盖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穿过所述基座上表面对应的第一滑槽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盖板盖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且所述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横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表面还对应开设有容置所述活动板的凹槽,所述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凹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容置所述活动板的凹槽,所述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凹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11.一种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其内形成有容置空腔; 安装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工件承载台; 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容置空腔内的一驱动机构; 对应于每一所述工件承载台,所述工件定位装置还包括: 对应于每一所述工件承载台的X轴和Y轴方向上不与其它工件承载台相邻的每侧在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定位机构; 每两个相邻工件承载台的X轴和Y轴方向上的相邻侧在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其中一个工件承载台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用于其中另一个工件承载台的第二定位机构; 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 两个第二活动板,所述两个第二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对应开设的贯通容置空腔的两个第一滑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两个第二定位块,所述两个第二定位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二活动板上,且所述两个第二活动板与两个第二定位块连接的平面低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所述两个第二定位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 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的两个第二活动板之间、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对应开设的贯通容置空腔的第二滑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于所述第一活动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的两个第二定位块之间,且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一定位块连接的平面低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上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均包括盖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穿过所述基座上表面对应的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盖板盖于所述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的上方且所述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的横截面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表面还对应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凹槽,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相应凹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承载台的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凹槽,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而在相应凹槽内沿对应的X轴或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文档编号】B23Q7/00GK204135791SQ201420618272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3日
【发明者】王学庆 申请人:王学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