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制造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3651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制造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制作过程中,现有技术工艺流程工序不合理,设备利用率低,工作效率低,上下工序衔接不够周密,存在擦除油污和清焊渣等多处多人力操作,生产节拍对实现流水作业不协调,严重影响现代化大生产需求,产品合格率低,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制造工艺流程,该流程对汽车发动机罩外板的毛坯尺寸进行了设计,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材料利用率;对模具工作参数和设备参数进行对应计算,保证合理使用,避免造成能源浪费;对工作现场的布局进行调整,尽量能流水作业以提高效率;对冲压工序通过技术论证,针对工序的先后顺序和工序的合并等问题进行调整或改进;对焊接工艺工序进行调整,以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制造工艺流程,所述工艺流程涉及汽车发动机罩外板的制造工序和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造工序:

工序1,剪板机下料;

工序2,模具定尺料切冲;

工序3,模具成型;

工序4,模具折弯;

工序5,模具分离冲孔;

工序6,对接电阻焊;

工序7,酸洗,磷化;

工序8,静电喷涂;

工序9,装车入库。

对工序1,下料尺寸的公差约束为: 士0.25mm,工序3 的保压时间范围为:7 ~ 8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材料和设备利用率;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对原料参数进行了设计,对加工过程中的设备进行了设计,对加工工序和工艺进行了设计,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材料和设备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到95% ;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体工作效率提高80% ;本发明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8.4% ;本发明在人力方面节约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制造工艺流程,所述工艺流程涉及汽车发动机罩外板的制造工序和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造工序:

工序1,剪板机下料;

工序2,模具定尺料切冲;

工序3,模具成型;

工序4,模具折弯;

工序5,模具分离冲孔;

工序6,对接电阻焊;

工序7,酸洗,磷化;

工序8,静电喷涂;

工序9,装车入库。

1、对材料的调整和改进方面:

(1): 对工序1 剪板机下料尺寸添加公差约束( 士0.25mm),在产品的允许公差范围内,经测试可以达到要求;(2): 因工序1 剪板机下料尺寸精度的提高,可将工序2 模具落料改为模具定尺料加工,改进后材料利用率由原来的49% 提高到95%。

2、对设备的调整和改进方面

(1): 模具成型原来生产设备是YZ27-630 压床( 主电机功率44KW/h),用YZ27-400 压床( 主电机功率22KW/h) 实验时出现角度回弹现象,后来经调整设备到底保压时间生产出合格产品,调整后节约能源80% ;(2): 模具折弯工序原来分别在J31-315 闭式单点( 主电机功率30KW/h) 生产,后来分别对两套模具的冲压力进行计算,决定将原来的两套模具同时在J36-630 闭式双点( 主电机功率55KW /h) 生产。调整后节约能源81.3%,提高工作效率85%。

3、对工作现场调整和改进

原来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之问产品周转用人力推拉车,出现费力、费时、产品易积压变形等现象。经过对设备之间的测量和物料区的定置规划,决定在设备之间搭建斜面可移动产品输送架,解决了以上问题。调整后整体工作效率提高77.5%,产品工序周转合格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流水作业。

4、对工序调整和改进

以前存在擦除油污工序,属人力操作,和机械设备工序协同工作时出现工作节拍不协调等问题。通过对擦除油污进行问题剖析,发现油污是模具成型时防止模具对产品“划伤”加润滑油出现的。通过技术论证对出现划伤处模具的局部采用铜合金CB-2H 材料,在无润滑油的情况下生产出了合格产品。调整后擦除油污可以不用,达到了缩减工序的目的,节省人力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