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熟铁锅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3812阅读:100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锅具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熟铁锅制作工艺。

(二)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及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铁锅作为日常烹饪中的常用工具,其质量对烹饪食品的美味、健康及人们使用过程中的感受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熟铁锅的制作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通过机械磨具,在冷铁板上撑出锅形得到,这类铁锅一般内层需要涂覆涂层,涂层对人体有害且易脱落,因此,烹饪过程中不能使用铁铲,且无法实现铁锅中的铁元素很好渗入烹饪菜品中以提升菜品味道的效果,这类铁锅一般较薄,局部导热快,特别容易糊锅、粘锅;另一种是采用冷板冲压后直接得到的,这类铁锅容易生锈,不紧实,在烹饪过程中不仅容易糊锅,而且吸油量大,烹饪过程中废油,平时清洗后容易生锈;还有一种是采用机械锤锻制得到的熟铁锅,其主要是利用机械锤下锤的凹面和上锤的弧面上下捶打后制成炒锅,然而,这类铁锅采用机械锤锤制的目的是为了板材成型,对整个板材的密度和紧实度的提升效果不明显。,使用过程中容易糊锅、费油。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熟铁锅制作工艺,该工艺打制的铁锅晶体紧密、不粘锅、不糊锅、不费油、光滑如镜,且炒制的菜品美味、健康,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熟铁锅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裁料:将铁板按所需尺寸进行剪裁;

(2)板材提纯:采用正火方式处理,将铁板放入电炉中煅烧至750-900℃,在电炉中停留3-5min,冷却;

(3)打磨:对步骤(2)处理的板材进行单面抛光;

(4)锻打:将步骤(3)打磨、冷却处理后的板材采用空气锤进行冷锻处理:首遍锻打:先重锤打出间隔5mm-15mm、直径为5-15mm的锤印,使板材表面形成小凹坑;二次锻打:对小凹坑间的间隔继续进行重锤锻打,形成锤印和锤印边缘重叠现象;三次锻打:用轻锤将锤印间遗留的小缝隙打平,保证剖光的板材表面布满锤印;

(5)冲压:将步骤(4)锻打处理的板材在模具上冲压成型,制成炒锅形状;

(6)修剪:对步骤(5)冲压处理的炒锅锅口进行剪裁和打磨;

(7)加装把手:在步骤(6)修剪处理的炒锅上采用铆钉或焊接方式加装把手。

步骤(2)中电炉煅烧温度为800℃,在电炉中停留时间为4min。

步骤(4)首遍锻打的锤印间隔为10mm,锤印直径为1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熟铁锅制作工艺,通过将裁剪后的铁板放入电炉中煅烧至750-900℃,并在电炉中停留3-5min,可让铁板晶体重新排列,排除板材内部杂质,冷却剖光后再进行锻打,提升板材纯度,改善品质。相比传统工艺,本工艺确保了板材晶体机构的紧实性,晶体紧密。

2、本工艺的锻打步骤通过三次阶段性锻打操作,增加了板材密度,使其表面更光滑,板材晶粒紧挨,不仅提高了导热效率,更能达到导热均匀的好处,另外,由于最终锻打后板材表面形成轻微弧面凹坑,与鱼鳞纹、直角凹坑相比,可以更好的让食物与锅接触,同时又达到不粘锅的良好效果;通过控制锤印间隔,避免了重叠锻打导致的将晶粒向未锻打的外部持续流动及锤头形成的擀面杖效应;该间隔减少了铁板中晶粒的流动幅度,将晶粒锁在两个锤印中间,尽可能形成晶粒上下间的挤压而不是左右间挤压;二次重锤锻打将未打到的地方晶粒挤压,因其左右的两锤印已将晶粒挤压,所以再打中间的空隙时会限制空隙的晶粒的流动范围,使晶粒形成上下挤压;三次轻锤锻打是将未打到的小缝隙进行锻打,起到补偿之效。

3、本工艺的锻打工序相比传统人工锻打,很好的避免了因力量大小、锤头角度、表面落点受个人控制而直接影响成品质量的问题。利用机械设备的力度均衡并且容易控制,达到全机械化生产。

4、传统工艺是将成型板材烧热、烧红后置于模具内再进行手工锻打,因模具具有凹面,烧热的板材在锻打过程中悬空受力,垂直方向的落点在烧热板材的悬空段形成凹坑,对烧热板材拉伸造成内部晶体结构损伤并形成永久性硬伤,导致了锻打后锅体锤印凹坑高低不平,后期要整形;而本工艺将冲压步骤环节放在锻打之后,锻打结束再进行冲压成型,避免了前述传统工艺对板材的损伤及后期需整形的缺陷,且因冲压步骤环节对板材造成的损伤极小,最终制出的铁锅较传统工艺铁锅更耐用。

5、本工艺制作的铁锅紧实度高、不糊锅、不粘锅,很好的实现了烹饪过程中锅体内的铁元素向菜品中的渗入,且其不渗入多余油量,既节省了炒制过程中的用油量,又保证了炒至用油向菜品中的渗入,炒制的菜品更美味、更健康。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一种熟铁锅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裁料:将铁板用铁板裁剪机按所需尺寸进行剪裁;

(2)板材提纯:采用正火方式处理,将步骤(1)裁剪的铁板放入电炉中煅烧至800℃,在电炉中停留4min,让铁板晶体重新排列,排除板材内部杂质;冷却;

(3)打磨:使用角磨机或专用抛光设备对步骤(2)处理的板材进行单面抛光;

(4)锻打:将步骤(3)冷却后的板材采用空气锤进行冷锻处理:首遍锻打:先重锤打出间隔10mm、直径为10mm的锤印,使板材表面形成小凹坑;二次锻打:对小凹坑间的间隔继续进行重锤锻打,形成锤印和锤印边缘重叠现象;三次锻打:用轻锤将锤印间遗留的小缝隙打平,保证剖光的板材表面布满锤印;

(5)冲压:使用300吨油压机将步骤(4)锻打处理的板材在模具上冲压成型,制成炒锅形状;

(6)修剪:对步骤(5)冲压处理的炒锅锅口进行剪裁和打磨;

(7)加装把手:在步骤(6)修剪处理的炒锅上采用铆钉或焊接方式加装把手。

实施例2:

该一种熟铁锅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裁料:将铁板用铁板裁剪机按所需尺寸进行剪裁;

(2)板材提纯:采用正火方式处理,将铁板放入电炉中煅烧至750℃,在电炉中停留3min,让铁板晶体重新排列,排除板材内部杂质;冷却;

(3)打磨:使用角磨机或专用抛光设备对步骤(2)处理的板材进行单面抛光;

(4)锻打:将步骤(3)冷却后的板材采用空气锤进行冷锻处理:首遍锻打:先重锤打出间隔5mm、直径为5的锤印,使板材表面形成小凹坑;二次锻打:对小凹坑间的间隔继续进行重锤锻打,形成锤印和锤印边缘重叠现象;三次锻打:用轻锤将锤印间遗留的小缝隙打平,保证剖光的板材表面布满锤印;

(5)冲压:使用300吨油压机将步骤(4)锻打处理的板材在模具上冲压成型,制成炒锅形状;

(6)修剪:对步骤(5)冲压处理的炒锅锅口进行剪裁和打磨;

(7)加装把手:在步骤(6)修剪处理的炒锅上采用铆钉或焊接方式加装把手

实施例3:

该一种熟铁锅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裁料:将铁板用铁板裁剪机按所需尺寸进行剪裁;

(2)板材提纯:采用正火方式处理,将铁板放入电炉中煅烧至900℃,在电炉中停留5min,让铁板晶体重新排列,排除板材内部杂质;冷却;

(3)打磨:使用角磨机或专用抛光设备对步骤(2)处理的板材进行单面抛光;

(4)锻打:将步骤(3)冷却后的板材采用空气锤进行冷锻处理:首遍锻打:先重锤打出间隔15mm、直径为15mm的锤印,使板材表面形成小凹坑;二次锻打:对小凹坑间的间隔继续进行重锤锻打,形成锤印和锤印边缘重叠现象;三次锻打:用轻锤将锤印间遗留的小缝隙打平,保证剖光的板材表面布满锤印;

(5)冲压:使用300吨油压机将步骤(4)锻打处理的板材在模具上冲压成型,制成炒锅形状;

(6)修剪:对步骤(5)冲压处理的炒锅锅口进行剪裁和打磨;

(7)加装把手:在步骤(6)修剪处理的炒锅上采用铆钉或焊接方式加装把手。

实施例4

该一种熟铁锅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裁料:将铁板用铁板裁剪机按所需尺寸进行剪裁;

(2)板材提纯:采用正火方式处理,将铁板放入电炉中煅烧至850℃,在电炉中停留4min,让铁板晶体重新排列,排除板材内部杂质;冷却;

(3)打磨:对步骤(2)处理的板材进行单面抛光;

(4)锻打:将步骤(3)冷却后的板材采用空气锤进行冷锻处理:首遍锻打:先重锤打出间隔7mm、直径为7的锤印,使板材表面形成小凹坑;二次锻打:对小凹坑间的间隔继续进行重锤锻打,形成锤印和锤印边缘重叠现象;三次锻打:用轻锤将锤印间遗留的小缝隙打平,保证剖光的板材表面布满锤印;

(5)冲压:使用300吨油压机将步骤(4)锻打处理的板材在模具上冲压成型,制成炒锅形状;

(6)修剪:对步骤(5)冲压处理的炒锅锅口进行剪裁和打磨;

(7)加装把手:在步骤(6)修剪处理的炒锅上采用铆钉或焊接方式加装把手。

本发明一种熟铁锅制作工艺相比现有熟铁锅人工打制以及机器压制,操作简单,制作出了高品质、高质量铁锅。该工艺制得的铁锅,紧实度高、不粘锅、不糊锅、不费油、光滑如镜,且经其炒制的菜品美味、健康,使用方便。

经山东省机床及通用机械质量监督检验站在室内温度:18℃、相对湿度:44%条件下,采用洛氏硬度计HR-150A,对本工艺制作的铁锅进行洛氏硬度检测,平均硬度高达91.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