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壳铆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8709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铁壳铆合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壳铆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连接器作为一种传输信号的媒介产品,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中,交换机作为网络传输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零部件的生产量需求也越来越大。

目前连接器在工业生产中的铆合技术,都需要借助人工手动或者半自动生产技术对连接器的零配件先折弯,再准确的定位铆合孔上,然后再以手动操作的方式进行铆合,这种操作模式,其工艺繁多,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产品的一致性较差,不能很好的投入到大批量生产中,品质也得不到保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铁壳铆合机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铁壳铆合方法。

一种铁壳铆合方法,用于将上壳体、下壳体及隔片加工成为铁壳,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摆放装置,把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及所述隔片分别放置于所述摆放装置上;

步骤S2,提供组装装置及机械手,所述组装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及隔片扶正机构,所述机械手从所述摆放装置上夹取所述下壳体至所述定位机构内;

步骤S3,所述机械手返回并依次夹取三个所述隔片至所述隔片扶正机构内,将所述隔片扶正;

步骤S4,所述机械手同时夹取已被扶正的三个所述隔片至所述定位机构并将其组装于所述下壳体内;

步骤S5,所述机械手从所述摆放位置上夹取所述上壳体至所述定位机构处,并将所述上壳体组装于所述下壳体,使所述隔片设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形成所述铁壳;

步骤S6,提供铆合装置,所述机械手夹取已组装好的所述铁壳至所述铆合装置,所述铆合装置对所述铁壳进行铆合。

优选的,在步骤S2中还包括提供CCD检测装置,所述机械手夹取所述下壳体至所述CCD检测装置处进行拍照,所述CCD检测装置将拍照后的实时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对所述下壳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后再将其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内。

优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机械手夹取所述隔片至所述CCD检测装置处进行拍照,所述CCD检测装置将拍照后的实时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对所述隔片的位置进行调整后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

优选的,在步骤S5中,所述机械手需先夹取所述上壳体至所述CCD检测装置处进行拍照,所述CCD检测装置将拍照后的实时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对所述上壳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后再将其组装于所述下壳体。

优选的,所述铆合装置包括定位架、设于所述定位架上方的推送轨道、位于所述推送轨道内的夹具、驱动所述夹具沿所述推送轨道往复运动的推送驱动装置、分布于所述推送轨道宽度方向两侧的错位块、驱动所述错位块往所述铁壳方向靠近的错位驱动装置及设于所述铁壳上方且用于铆合所述铁壳的铆合机构,在步骤S6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所述机械手夹取所述铁壳并将其放置于所述夹具内;

步骤S62:所述推送驱动装置将所述推送轨道中的所述夹具驱动至所述错位块之间;

步骤S63:所述错位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错位块朝所述铁壳方向运动,将所述铁壳折弯,所述铆合机构向下运动,对所述铁壳进行铆合加工;

步骤S64:所述错位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错位块松开,所述推送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夹具返回运动。

优选的,所述摆放装置包括座体、设于所述座体上方的多个间隔设置的滑动块及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滑动块之间的滑动槽,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及所述隔片分别嵌设于所述滑动槽内。

优选的,所述组装装置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定位机构及所述隔片扶正机构分别固设于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架的定位块及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块的定位气缸;

所述隔片扶正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架的二导向块、形成于二所述导向块之间的用于放置所述隔片的容纳槽、嵌设于所述容纳槽两端且能沿所述容纳槽移动的移动板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板朝所述隔片方向运动用于扶正所述隔片的扶正气缸。

优选的,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械座及依次连接的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第三机械臂和夹取手,所述第一机械臂设于所述机械座。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铁壳铆合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设于防护架内的摆放装置、CCD检测装置、组装装置、铆合装置及机械手,使所述铁壳的加工实现了从人工到自动化生产的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加工精度;

二、通过所述CCD检测装置的设置,使所述机械手夹取工件时及时调整位置,以使加工时更加精确;同时,所述组装装置的设置,使上壳体、下壳体及隔片实现自动组装,提高了加工效率;

三、通过铆合装置的错位块沿所述推送轨道宽度方向设置,有利于对不同形状的所述铁壳的加工,提高了所述铁壳铆合机的加工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铁壳铆合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铁壳铆合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铁壳铆合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铁壳铆合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铁壳铆合机100,用以将上壳体201、下壳体202及隔片203加工成铁壳,所述隔片203设于所述上壳体201及所述下壳体202内部,所述铁壳铆合机100包括防护架1、设于所述防护架1内摆放装置2、CCD检测装置3、组装装置4、铆合装置5、机械手6、控制面板7及信号报警灯8。

所述防护架1为长方体钢架,其四周采用玻璃围合,防止加工时工件往外弹出以起到保护的作用。所述控制面板7及所述信号报警灯8分别固设于所述防护架1上。

请结合参阅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铁壳铆合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摆放装置2用于放置所述上壳体201、所述下壳体202和所述隔片203,其包括座体21、设于所述座体21上方的多个间隔设置的滑动块23及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滑动块23之间的滑动槽25,所述上壳体201、所述下壳体202及所述隔片203分别嵌设于所述滑动槽25内。

所述CCD检测装置3与所述摆放装置2间隔设置,其包括机座31及固设于所述机座31的镜头33,所述CCD检测装置3与所述铁壳铆合机100的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组装装置4用于组装所述上壳体201、所述下壳体202和所述隔片203,其包括固定架43、分别固设于所述固定架43上的定位机构45及隔片扶正机构47。

所述定位机构45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架43的定位块451及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块451的定位气缸453。

所述隔片扶正机构47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架43的二导向块471、形成于二所述导向块471之间的用于放置所述隔片203的容纳槽473、嵌设于所述容纳槽473两端且能沿所述容纳槽473移动的移动板475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板475朝所述隔片203方向运动用于扶正所述隔片203的扶正气缸477。

所述铆合装置5与所述组装装置5间隔设置,其包括定位架51、设于所述定位架51上方的推送轨道52、位于所述推送轨道52内的夹具53、驱动所述夹具53沿所述推送轨道52往复运动的推送驱动装置54、分布于所述推送轨道52宽度方向两侧的错位块55、驱动所述错位块55往所述铁壳200方向靠近的错位驱动装置56及设于所述铁壳200上方且用于铆合其的铆合机构57。

所述机械手6包括机械座61及依次连接的第一机械臂63、第二机械臂65、第三机械臂67和夹取手69,所述第一机械臂63设于所述机械座61上且能绕所述机械座61的中心轴360°旋转。所述第二机械臂65围绕所述第一机械臂63与所述第二机械臂65的连接轴180°旋转,所述第三机械臂67围绕所述第二机械臂65与所述第二机械臂65的连接轴180°旋转,所述夹取手69包括抓取手指和磁铁吸取两种方式,可以按照不同的工件类型需求来设置所述夹取手69的抓取方式,实现其应用的广泛性。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铁壳铆合方法的流程图。所述铁壳铆合机100的加工方法如下:

步骤S1,人工把多个所述上壳体201、所述下壳体202及所述隔片203分别嵌设于所述滑动槽25内。

步骤S2,所述机械手6夹取所述下壳体202至所述CCD检测装置3进行拍照,所述CCD检测装置3将所述下壳体202的实时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机械手6,所述机械手6及时调整所述下壳体202的位置,再将其放置于所述定位块451内,所述定位气缸453驱动所述定位块451运动,将所述下壳体202夹紧定位。

步骤S3,所述机械手6返回并依次夹取三个所述隔片203至所述CCD检测装置3处进行拍照,所述CCD检测装置3将所述隔片203的实时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机械手6,所述机械手6及时调整所述隔片203的位置,再将其放置于所述容纳槽473内,所述扶正气缸477驱动所述移动板475朝三个所述隔片203方向运动并将其夹紧、定位。

步骤S4,所述机械手6同时夹取已被夹正的三个所述隔片203至所述定位块451并将其放置于所述下壳体202上,所述定位块451将所述隔片203及所述下壳体202夹紧。

步骤S5,所述机械手6从所述摆放位置处夹取所述上壳体201至所述CCD检测装置3处进行拍照定位后,所述CCD检测装置3将所述上壳体201的实时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机械手6,所述机械手6及时调整所述上壳体201的位置,再将所述上壳体201安装于所述下壳体202,使所述隔片设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形成所述铁壳200。

步骤S6,所述机械手6夹取已组装好的所述铁壳200进行铆合:所述机械手6夹取所述铁壳200并将其放置于所述夹具53内,所述推送驱动装置54将所述推送轨道52中的所述夹具53驱动至所述错位块55之间,所述错位驱动装置56驱动所述错位块55朝所述铁壳200方向运动,将所述铁壳200折弯,所述铆合机构57向下运动,对所述铁壳200进行铆合加工;所述错位驱动装置56驱动所述错位块55松开,所述推送驱动装置54驱动所述夹具53返回运动。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铁壳铆合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设于防护架1内的摆放装置2、CCD检测装置3、组装装置4、铆合装置及机械手6,使所述铁壳200的加工实现了从人工到自动化生产的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加工精度;

二、通过所述CCD检测装置3的设置,使所述机械手6夹取工件时及时调整位置,以使加工时更加精确;同时,所述组装装置4的设置,使上壳体201、下壳体202及隔片203实现自动组装,提高了加工效率;

三、通过铆合装置5的错位块55沿所述推送轨道52宽度方向设置,有利于对不同形状的所述铁壳200的加工,提高了所述铁壳铆合机100的加工适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