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条形或有弱连接强度部工件的斜顶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502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长条形或有弱连接强度部工件的斜顶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长条形或有弱连接强度部工件的斜顶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斜顶是模具的机构之一,设计前先对产品结构作一系统分析,根据产品结构,为处理一些倒扣而引入的机构。斜顶的基本原理是通斜顶角度的设计,模具顶出时斜顶按照设计好的角度方向运动,达到脱离扣位的目的,斜顶主要靠顶针板运动而动作,因此斜顶的脱扣距离即和斜顶的斜度大小设计也顶针板的顶出行程有关系。

尤其是对于长条形结构,如长钣金件,如保险杠翼子板等,其大多存在薄壁连接处或者低强度连接处,在脱模时模具与产品的接触粘连会对薄壁连接处或低强度连接处构成拉扯,造成产品撕裂等质量不良,在设置斜顶等机构时,如何保证产品与斜顶块顺利分开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长条形或有弱连接强度部工件的斜顶脱模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长条形或有弱连接强度部工件的斜顶脱模装置,包括与顶针板传动连接的斜顶块,与动模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的斜顶块对应设置以引导其斜向运动的斜导块,受驱相对所述的斜顶块横向水平移动的小直顶块以及受驱相对所述的斜顶块斜上运动的小斜顶块,其中,所述的小直顶块包括小直向顶持块,与所述的小直向顶持块固定连接的多个直顶杆,所述的直顶杆穿过所述的斜顶块上对应的直顶孔且尾部与直顶竖直导向部配合,所述的小斜顶块包括小斜顶持块,与所述的小顶持块固定连接的多个斜顶杆,所述的斜顶杆穿过所述的斜顶块上对应的斜顶孔且尾部与所述的斜顶斜向导向部配合。

所述的斜顶块背部形成有T型导块,在所述的斜导块上形成有与所述的T型导块匹配的导槽。

所述的斜顶块背部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T型导块,所述的斜顶块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斜导槽,所述的动模板上还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斜导槽匹配的斜导滑块。

所述的斜顶斜向导向部为固定设置的斜向斜导块,所述的斜向斜导块包括与其中一个斜导杆尾部的斜顶导向槽口匹配的斜顶导向棱,以及与至少其中一个斜导杆端面顶持的斜顶导向面,所述的斜顶导向面包括下部的第一坡面和和上部相对第一坡面向外倾斜的第二坡面,所述的第二坡面与斜导块的运行轨迹平行。

所述的直顶竖直导向部包括形成在斜顶块两侧的直顶导向棱,所述的小直顶持块包括两个直顶杆,两个直顶杆尾部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的直顶导向棱匹配嵌合的直顶导向槽口。

所述的斜顶块下表面形成有横向延伸的T型槽,下端与所述的顶针板固定连接的顶杆上端形成有与所述的T型槽匹配的T型导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斜顶采用两个相对斜顶块的小顶块机构,利用两个不同运动方向的小斜顶块和小直顶块,首先其相对斜顶块的向内突出顶持,可使产品与斜顶块的接触面分离,再者,在利用斜顶完成产品顶出脱扣的同时,两个小顶块机构相对产品不同方向移动,可以产生相对产品表面的切向位移,这样很容易使得产品与小直顶块和小斜顶块分离,避免粘连造成的产品拉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长条形或有弱连接强度部工件的斜顶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条形或有弱连接强度部工件的斜顶脱模装置包括与顶针板固定连接的斜顶块1,与动模板即B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的斜顶块对应设置以引导其斜向运动的斜导块2,还包括受驱相对所述的斜顶块横向水平移动的小直顶块3以及受驱相对所述的斜顶块朝后方或前方倾斜方向及斜上运动复合运动的小斜顶块4,其中,以斜顶块开模移动方向为上,临近产品侧为内,以临近人所在侧为前,所述的小直顶块3包括小直向顶持块31,与所述的小直向顶持块固定连接的多个,优选为两个直顶杆32,所述的直顶杆32穿过所述的斜顶块1上对应的直顶孔且尾部与直顶竖直导向部配合,所述的小斜顶块4包括小斜顶持块41,与所述的小顶持块固定连接的多个斜顶杆42,所述的斜顶杆穿过所述的斜顶块上对应的斜顶孔且尾部与所述的斜顶斜向导向部配合。其中,所述的斜顶块1下表面形成有横向延伸的T型槽12,下端与所述的顶针板固定连接的顶杆13上端形成有与所述的T型槽匹配的T型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斜顶采用两个相对斜顶块的小顶块机构,利用两个不同运动方向的小斜顶块和小直顶块,首先其相对斜顶块的顶持,可使产品与斜顶块的接触面分离,再者,在利用斜顶完成产品顶出脱扣的同时,两个相对小顶块机构相对产品不同方向移动,可以产生相对产品表面的切向位移,这样很容易使得产品与小直顶块和小斜顶块分离,避免粘连造成的产品拉损。

具体来说,所述的斜顶块背部形成有T型导块11,在所述的斜导块2上形成有与所述的T型导块匹配的导槽21,所述的导槽21由两个与具有斜导向面的斜导基块固定连接的斜导板局限构成,即利用斜导块上导槽与T型导块的配合可有效实现斜顶块的运动,其中,对于较大的斜顶块,为优化其运行控制,所述的斜顶块背部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T型导块,所述的斜顶块前后两侧形成有斜导槽,在所述的动模板上海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斜导槽匹配的斜导滑块5,采用多点引导,避免因为运行不稳导致的开模不良。

其中,所述的斜顶斜向导向部43为固定设置在动模板上的斜导块,所述的斜导块包括与其中一个斜导杆42尾部的斜顶导向槽口匹配的斜顶导向棱44,以及与至少其中一个斜导杆端面顶持的斜顶导向面45,所述的斜顶导向面包括下部的第一坡面和和上部相对第一坡面向外倾斜的第二坡面,所述的第二坡面与斜导块的运行轨迹平行。因为小斜顶持块41的运行是三个方向的复合,首先随顶出板有个竖直方向,即Z轴的运动分量,其次,有横向,即X轴的运动分量,再次,有朝前方或后方,即Y轴的运动分量,故,所述的斜导杆与小斜顶持块上保持非直角夹角的,而直导杆是相对小直顶持块是垂直的。采用单独的斜导块,利用斜顶导向槽口与斜顶导向棱嵌合的引导机构,同时,利用至少一个,优选两个斜顶杆端部与斜顶导向面的配合,实现了小斜顶持块的平稳可靠动作。

其中,为简化整体结构,所述的直顶竖直导向部为形成在斜顶块两侧的直顶导向棱33,所述的小顶持块包括两个直顶杆,两个直顶杆的尾部对应地形成有与所述的直顶导向棱匹配嵌合的直顶导向槽口,在斜顶块被拉动斜上方运行时,两个竖直设置的直顶导向棱会迫使小直顶持块相对斜顶块顶出,实现复合顶出动作。

为进一步地优化顶出动作,提高对薄壁连接等有弱连接强度部处或者长条形产品的顶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直顶针机构7,其包括横向贯通所述的斜顶块且外侧直径较大的阶梯孔,匹配地穿插在所述的阶梯孔中的顶针71,套设在所述的顶针上并后端与顶针的定位环相顶持且位于所述的阶梯孔的大直径段内的顶簧72,所述的顶针后部与竖直导向板顶持接触,优选地,所述的竖直导向板一体形成在斜导块两侧,即与直顶竖直导向部为同一部件,所述的顶针顶持在直顶导向棱的内侧面上,实现了该斜导块的三个组件共用,所述的顶针内端形成有与产品匹配的斜面,所述的顶针的外端固定设置有滑块73,滑块73与竖直导向板部相配合,接触面积大,保证运行平稳。采用直顶针机构与小直顶块相配合,最终实现小直顶块接触处的分离,而且单点的顶持脱离效果佳,可集成至小直顶块,整体架构价格低,而产品与斜顶实现两步脱离,首先小直向顶持块顶持使之与斜顶块分离,然后顶针实现产品与小直向顶持块分离,分离的过程可设置先后顺序,优化了脱模效果,保护产品弱连接强度部处不受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