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座变位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1989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裙座变位焊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焊接装置,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裙座变位焊接机。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大型的筒形焊接件由于体积及自身重量较大,焊接部位较多,生产工艺及生产效率较低。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空间较小,焊接部位较多,需要根据不同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姿势的调整,而焊接姿势的调整则会影响着焊接的质量。由于操作空间的限制则会影响焊接工具的选择,焊接工具的不同也会对焊接的速度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裙座变位焊接机,其能够通过大型圆筒形焊接工件自身姿态的变化实现连续焊接,保证焊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裙座变位焊接机,包括机体、传动轴、角度调节齿、旋转器、旋转动力装置、托盘,传动轴通过角度调节齿与旋转器连接,旋转器通过支撑轴与主齿轮连接,旋转动力装置位于旋转器上,并通过动力齿轮与主齿轮传动,主齿轮通过支撑轴与托盘连接,所述托盘与焊接盘固定,所述焊接盘上安装有若干调节杆,调节杆上开有调节孔,所述调节杆穿过固定于焊接盘上的固定件,在调节杆的尾端设有卡座。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卡座包括通过紧固螺栓依次连接的卡块、垫板、调节杆、调节手柄,其中卡块可绕紧固螺栓转动,垫板位于卡块与调节杆之间,调节手柄位于紧固螺栓的底端。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调节杆为槽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变换大型圆筒形工件自身的姿态以实现连续便捷的焊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提高了焊接的效率和质量,而且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调节调节杆的延展长度及卡座的角度来实现不同孔径大小的圆筒形工件的焊接及对不同孔径大小的圆筒形工件的适应性,减少工件不同可能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焊接盘及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圆筒形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传动轴;3、旋转器;4、角度调节齿;5、主齿轮;6、托盘;7、动力齿轮;8、旋转动力装置;9、焊接盘;10、卡块;11、垫板;12、调节杆;13、固定件;14、紧固螺栓;15、调节手柄;16、调节孔;17、圆筒形工件;18、裙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实施例1:一种裙座变位焊接机,包括机体1、传动轴2、角度调节齿4、旋转器3、旋转动力装置8、托盘6,传动轴2通过角度调节齿4与旋转器3连接,旋转器3通过支撑轴与主齿轮5连接,旋转动力装置8位于旋转器3上,并通过动力齿轮7与主齿轮5传动,主齿轮5通过支撑轴与托盘6连接,所述托盘6与焊接盘9固定,所述焊接盘9上安装有若干调节杆12,调节杆12上开有调节孔16,所述调节杆12穿过固定于焊接盘9上的固定件13,在调节杆12的尾端设有卡座。

实施例2:一种裙座变位焊接机,包括机体1、传动轴2、角度调节齿4、旋转器3、旋转动力装置8、托盘6,传动轴2通过角度调节齿4与旋转器3连接,旋转器3通过支撑轴与主齿轮5连接,旋转动力装置8位于旋转器3上,并通过动力齿轮7与主齿轮5传动,主齿轮5通过支撑轴与托盘6连接,所述托盘6与焊接盘9固定,所述焊接盘9上安装有若干调节杆12,调节杆12上开有调节孔16,所述调节杆12穿过固定于焊接盘9上的固定件13,在调节杆12的尾端设有卡座;所述卡座包括通过紧固螺栓14依次连接的卡块10、垫板11、调节杆12、调节手柄15,其中卡块10可绕紧固螺栓14转动,垫板11位于卡块10与调节杆12之间,调节手柄15位于紧固螺栓14的底端;所述调节杆12为槽钢。

鉴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需要焊接的图4中所示的圆筒形工件17的底端裙座18放置于焊接盘9上,通过调整卡块10的位置来实现裙座18与焊接盘9的固定,并通过调节手柄15来对卡块10及其垫板11与调节杆12的固定。

调整角度调节齿4来实现圆筒形工件17与水平地面的倾斜角度,通过动力齿轮7与主齿轮5传动带动焊接盘9的低速旋转。焊接人员手持焊接设备位于圆筒形工件17的内部,对裙座18与圆筒形工件17的内部的接触位置进行焊接,如果使用CO2焊接的话,可实现连续的焊接。这样通过调节杆12的调节及焊接盘9的旋转来避免焊接工人频繁的变换焊接姿势造成的焊接质量变化,焊接效率降低等问题,同时也能避免不同的焊接姿势可能带来的焊接安全风险,以及降低焊接工人的劳动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