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改进型的自动钢筋成型气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148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改进型的自动钢筋成型气动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改进型的自动钢筋成型气动设备。



背景技术:

装配式住房预制构件工厂化流水线生产中,筋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构件之一,对产品的结构强度,外形尺寸等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装配式住房中,尺寸多变,外观形式各异从而使筋箍的形状也各不相同。传统的工艺采用手工折弯成型,缺点如下 1、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2、尺寸偏差较大,影响质量。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39177244 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自动钢筋成型气动设备,包括气动部分、上模板支撑、下模板支撑、上模板、下模板,成品收集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顶端安有四个气阀,气阀与上支撑模板相连,上支撑模板具有滑槽和顶丝安装孔便于与不同型号的上模板安装,下模板支撑具有相同结构与各型号下模板相连接,底部装有传送带和传送轮。其通过活性安装的上下模板用以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但还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改进型的自动钢筋成型气动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改进型的自动钢筋成型气动设备,以解决现有自动钢筋成型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一种新型改进型的自动钢筋成型气动设备,包括支腿,下模板框架,下模板,上模板框架,上模板,液压升降杆,气缸,电磁阀,气泵,控制器,传送带,收集箱,进料装置,高压气管和导线,所述的下模板框架固定在支腿上并在内部活性安装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框架通过液压升降杆架在下模板框架的上方并在内部活性安装上模板;所述的气缸安装在液压升降杆的顶部并通过高压气管与气泵连通;所述的电磁阀安装在气缸与高压气管的连接处;所述的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的传送带设置在下模板框架的下方并在末端与所述的收集箱相对应;所述的进料装置设置在液压升降杆的一侧。

所述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头,进料口,电滑槽,电滑块和夹紧头,所述的电滑块轨道安装在电滑槽内并在上部固定所述的夹紧头;所述的电滑槽设置在进料口的底部;所述的进料口贯穿所述的进料头。

所述的下模板的底部还设置有通过口,可以使成型后的钢筋落在传送带上,进而收集到收机箱内部。

所述的电磁阀具体采用气动电磁阀,配合所述的控制器的设置,可实现定时、稳定的下压上模板框架,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所述的液压升降杆设置有4个,分别对应在上模板框架和下模板框架的4个角处,配合所述的气缸的设置,进一步有利于保证下压的力量,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所述的控制器具体采用智能芯片,配合所述的进料装置以及气泵、气缸的设置,可以智能控制生产的节奏,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进料口与上模板框架和下模板框架之间的空隙高度平行且位置对应;所述的进料口的末端还设置有钢筋切断机,有利于自动完成对钢筋的切断工作,进而继续下一轮的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改进型的自动钢筋成型气动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进料装置以及钢筋切断机的设置,有利于循环不间断的供给钢筋进行成型作业,有利于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效率。

2.本实用新型电磁阀和气泵的配合设置,有利于更精准的控制定型的时间以及力量,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3.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的设置,有利于根据生产需求灵活调整各工作单元的工作状态,适应性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腿,2-下模板框架,3-下模板,4-上模板框架,5-上模板,6-液压升降杆,7-气缸,8-电磁阀,9-气泵,10-控制器,11-传送带,12-收集箱,13-进料装置,131-进料头,132-进料口,133-电滑槽,134-电滑块,135-夹紧头,136-钢筋切断机,14-高压气管,15-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改进型的自动钢筋成型气动设备,包括支腿1,下模板框架2,下模板3,上模板框架4,上模板5,液压升降杆6,气缸7,电磁阀8,气泵9,控制器10,传送带11,收集箱12,进料装置13,高压气管14和导线15,所述的下模板框架2固定在支腿1上并在内部活性安装下模板3;所述的上模板框架4通过液压升降杆6架在下模板框架2的上方并在内部活性安装上模板5;所述的气缸7安装在液压升降杆6的顶部并通过高压气管14与气泵9连通;所述的电磁阀8安装在气缸7与高压气管14的连接处;所述的控制器10通过导线15与电磁阀8电性连接;所述的传送带11设置在下模板框架2的下方并在末端与所述的收集箱12相对应;所述的进料装置13设置在液压升降杆6的一侧。

所述的进料装置13包括进料头131,进料口132,电滑槽133,电滑块134和夹紧头135,所述的电滑块134轨道安装在电滑槽133内并在上部固定所述的夹紧头135;所述的电滑槽133设置在进料口132的底部;所述的进料口132贯穿所述的进料头131。

所述的下模板3的底部还设置有通过口31,可以使成型后的钢筋落在传送带11上,进而收集到收机箱内部。

所述的电磁阀8具体采用气动电磁阀,配合所述的控制器10的设置,可实现定时、稳定的下压上模板框架4,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所述的液压升降杆6设置有4个,分别对应在上模板框架4和下模板框架2的4个角处,配合所述的气缸7的设置,进一步有利于保证下压的力量,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所述的控制器10具体采用智能芯片,配合所述的进料装置13以及气泵9、气缸7的设置,可以智能控制生产的节奏,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进料口132与上模板框架4和下模板框架2之间的空隙高度平行且位置对应;所述的进料口132的末端还设置有钢筋切断机,有利于自动完成对钢筋的切断工作,进而继续下一轮的作业。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钢筋的一端固定在夹紧头135上,电滑块134带动夹紧头135在电滑块134上运动,将钢筋送至上模板5和下模板3之间,控制器10控制电磁阀8打开,气泵9经过高压气管14向气缸7内充气带动液压升降杆6下压,钢筋塑性完成后,钢筋切断机将钢筋截断,成型后的钢筋经过通过口31落在传送带11上,进一步聚集在收机箱内部,电滑块134继续携带夹紧头135和钢筋进行下一轮作业。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