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辋平面度的自动校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5166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辋平面度的自动校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轮辋平面度的自动校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轮在机加工后,轮辋的平面度较差,不符合技术要求,因此通常需要对轮辋进行校形,从而使轮辋的平面度满足技术要求,但是现有的校形装置在对轮辋进行冲压后校形后,并没有设置对车轮轮辋平面度的检测装置,这使得在冲压完成后,操作者需要将车轮从校形装置搬运至水平的检测平台上进行轮辋平面度的检测,并且检测不合格后,又需将车轮重新搬运至冲床在继续冲压,这样极大的降低了轮辋平面度的校形效率,并且还增加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因此,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率高的轮辋平面度检测方法是刻不容缓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校形效率高,并且在校形后能自动检测轮辋平面度的校形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轮辋平面度的自动校形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内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冲压平台,冲压平台正上方设置有冲压单元,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车轮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方分别设置有用于夹送车轮的第一夹臂装置和第二夹臂装置,所述冲压平台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对冲压后的轮辋平面度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与第一凹槽滑动连接的检测片和固定设置在检测片上的压力感应装置,所述检测片在垂直于冲压平台的方向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冲压平台上还设置有对车轮限位的定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以定位装置为中心呈环状均布设置。

优选地,所述冲压单元包括冲压组件和驱动冲压组件在垂直于冲压平台方向上运动的第一气缸。

优选地,所述冲压平台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与冲压组件滑动连接的导向柱。

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冲压平台中心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底部垂直凸伸出与车轮轴孔相配合的芯轴。

优选地,所述冲压组件包括压块和基座,所述压块与基座通过第一压簧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臂装置和第二夹臂装置均包括用于夹送车轮的机械手和驱动机械手的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械手的两夹臂运动的第二气缸、驱动机械手朝向和背向冲压平台方向运动的第三气缸,以及驱动机械手沿垂直于冲压平台方向运动的第四气缸。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一种轮辋平面度的自动校形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夹臂装置和第二夹臂装置,可以通过第一传送带将车轮朝向冲压平台进行输送,并通过第一夹臂装置将车轮夹送至冲压平台进行冲压校形,校形完成后,第二夹臂装置将车轮夹送至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将车轮输送至放置区进行放置,这样使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需要人力进行车轮的搬运,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在冲压平台上还设置有对冲压后的轮辋平面度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使车轮轮辋的平面度在进行校正后,不需要将车轮搬运至水平检测台上进行平面度的检测,直接就可以在冲压台上进行平面度的检测,并且当平面度检测不合格后,检测单元还会自动报警,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自动的筛选,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车轮轮辋平面度的校正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辋平面度的自动校形装置的主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辋平面度的自动校形装置的左视图;

图3 为图1中的冲压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轮辋平面度的自动校形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内的底座2,底座2上设置有冲压平台3,冲压平台3正上方设置有冲压单元4,底座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车轮的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第一传送带5均包括底架26以及与底架26转动连接的滚轴27,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上方分别设置有用于夹送车轮的第一夹臂装置7和第二夹臂装置8,第一夹臂装置7和第二夹臂装置8均设置在机架1上,冲压平台3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9,第一凹槽9内设置有对冲压后的轮辋平面度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10,检测单元10可以包括与第一凹槽9滑动连接的检测片11和固定设置在检测片11上的压力感应装置12,检测片11在垂直于冲压平台3的方向上滑动,工作时,第一传送带5将车轮朝向冲压平台3进行输送,输送至传送带靠近冲压平台3的一端时,驱动第一夹臂装置7将车轮夹送至冲压平台3上平稳放置,使需要车轮需要校形的轮辋平面朝向冲压单元4,冲压单元4在垂直与冲压平台3的方向上朝向轮辋运动,对轮辋平面进行冲压,对轮辋平面度进行校正,校正完成后,检测片11自动在第一凹槽9内朝向轮辋滑动一定的距离,使得设置在检测片11上的压力感应装置12与轮辋相接触,并测出轮辋对检测片11的压力,若压力大于设定值或者检测片11与轮辋不接触,则轮辋平面度不合格,压力感应装置12会自动报警,若压力在合格范围内,则压力感应装置12不会发出警报,在使检测片11自动在第一凹槽9内滑动时,可以通过在检测片11朝向第一凹槽9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压簧,通过控制在第二压簧上连接的控制器,控制第二压簧的伸缩长度从而控制检测片11的滑动距离,也可以在检测片11朝向第一凹槽9底部的一端设置推动件,推动件连接有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推动件推动检测片11在第一凹槽9内滑动的距离,设置若干个第一凹槽9,可以设置若干个检测单元10对轮辋平面度进行多点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检测完成后,第二夹臂装置8将车轮夹送至第二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6将车轮输送至放置区进行放置。

冲压平台3上还设置有对车轮限位的定位装置25,这样可以使冲压单元4在对轮辋平面度进行校正时,定位装置25可以牢固的对车轮进行定位,防止在冲压过程中车轮位置移动从而导致车轮轮辋所受压力不均衡,保证了冲压单元4对轮辋平面度校正的稳定性。

第一凹槽9以定位装置25为中心呈环状均布设置,这样可以使若干检测片11均布分布在轮辋的环状设置若干个检测单元10对轮辋的平面度进行检测,通过对轮辋周向上多个均布设置的点的压力测量,可以更加准确的反应出轮辋平面度每个测量点的数据,从而提高检测单元10对轮辋平面度检测的精确性。

冲压单元4可以包括冲压组件13和驱动冲压组件13在垂直于冲压平台3方向上运动的第一气缸14,在对轮辋平面度进行校正时,可以通过第一气缸14驱动冲压组件13,从而使冲压组件13具有一定的势能对轮辋提供冲压力,在冲压力的作用下对轮辋的平面度进行校正,第一气缸14驱动冲压组件13在垂直于冲压平台3的方向上进行移动,冲压组件13可以设置为矩形,在冲压单元4上设置有四个驱动冲压单元4的第一气缸14,并且第一气缸14可以均布设置在冲压组件13的四个对角处,这样可以使第一气缸14对冲压组件13提供动力时更加平稳,提高了冲压组件13对轮辋平面度校正时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冲压平台3的两侧可以对称的设置有与冲压组件13滑动连接的导向柱15,导向柱15垂直冲压平台3进行设置,这样可以对冲压组件13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使冲压组件13在对轮辋平面度进行校正时,可以在垂直于冲压平台3的方向上移动,不会出现晃动而导致对轮辋施加压力不均衡的现象,并且导向柱15可以设置有四根,导向柱15的一端对称的固定设置冲压平台3的两侧,另一端设置在矩形冲压组件13的四个对角处,这样可以使得冲压单元4在滑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定位装置25可以包括设置在冲压平台3中心的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底部垂直凸伸出与车轮轴孔相配合的芯轴17,通过芯轴17与车轮轴孔配合的方式进行车轮的定位,使得车轮在定位时更加快速、定位更加精准,将芯轴17设置在第二凹槽16内,可以使得车轮在定位时,高出轮辋的轮毂可以容置在第二凹槽16内,从而使得轮辋平面可以与冲压平台3完全抵接,定位更加稳定,对轮辋平面度的校正更加精准。

冲压组件13可以包括压块18和基座19,压块18与基座19通过第一压簧20进行连接,在压块18上设置有基座19,可以提高冲压组件13的重力,使得冲压组件13在气缸驱动下对轮辋进行冲压时,重力势能更大,并且基座19还能起到对气缸和导向柱15的支承作用,压块18与基座19之间通过第一压簧20进行连接,可以减缓冲压组件13冲压时,车轮对压块18的反作用力,从而可以起到对冲压单元4的保护作用,提高冲压单元4的使用寿命。

第一夹臂装置7和第二夹臂装置8均包括用于夹送车轮的机械手21和驱动机械手21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包括驱动机械手21的两夹臂31运动的第二气缸22、驱动机械手21朝向和背向冲压平台3方向运动的第三气缸23,以及驱动机械手21沿垂直与冲压平台3方向运动的第四气缸24,夹臂装置还包括与机架1上的滑轨28滑动连接的滑块29,机械手21包括本体30和可滑动的设置在本体30上的两夹臂31,第四气缸24一端与滑块2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机械手21固定连接,第二气缸22驱动两夹臂31沿着本体30上的滑轨28相互朝向滑动或者相互背向滑动,从而实现夹臂架构对车轮夹送过车中的夹紧和松开,第三气缸23可以驱动滑块29沿着滑轨28朝向冲压平台3移动或者背向冲压平台3移动,从而带动机械手21朝向冲压平台3移动或者背向冲压平台3移动,第四气缸24可驱动本体30沿垂直于冲压平台3的方向上移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