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断线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301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省力断线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线钳,尤其是一种省力断线钳。



背景技术:

断线钳是一种常见的剪切工具,剪切工具需要把手处的挤压动作才能实现切割操作,尤其是在切割大直径或者壁厚较大的管子时,需要额外付出更多的努力。鉴于此原因,在挤压把手以施加压力时,这些剪切工具需要用户转动管子或者工具。但是用户施加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而且用户个体的差异比较大,完全由用户施加挤压力来完成剪切操作的,提供的剪切力受限,这也就限制了管子切割的尺寸。

为了提供更大的剪切力,同时又能实现徒手剪切,也是为了适应更大直径及更大壁厚的管子剪切需要,人们研发了省力钳,剪切刀不是随着握把一次剪切到位,而是通过一种棘轮机构,将剪切刀一次合拢剪切分散到多次挤压把手的动作中,也就是通过减少一次挤压把手剪切刀的移动量来实现省力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的省力效果不太理想,这种结构本身不存在省力或者增加剪切力的功能,因此完成一次剪切后,能达到的省力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断线钳省力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省力断线钳,在驱动柄与第一钳头之间设置力放大机构,通过力放大机构将挤压驱动柄产生的力放大传递给第一钳头,从而实现省力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省力断线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驱动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合拢或分开的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第一钳头与第一握柄为固定连接,第二钳头与第二握柄之间通过可以放大力输出的棘轮机构相连,棘轮机构包括力放大棘轮及推动力放大棘轮转动的推动棘爪及止退棘爪,第二钳头上设置有与力放大棘相啮合的传动齿。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相对的侧边为刃边,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合拢,两刃边完成剪切;第二握柄通过棘轮机构驱动第二钳头转动,实现第二钳头向着第一钳头合拢或分开;棘轮机构表示可以将第二握柄挤压的作用力放大后传递给第二钳头,棘轮机构可以采用多级棘轮,比如不同直径的棘轮同轴固定或者一体制作,主动力作用到分度圆直径大的棘轮上,分度圆直径小的棘轮作为动力输出,或者是多个不同分度圆直径的齿轮相互啮合实现多级放大;本申请采用不同分度圆直径的棘轮同轴固定的结构,推动棘爪推动力放大棘轮转动,止退棘爪在推动棘爪后退过程中顶住力放大棘轮,避免第二钳头松开,从而实现逐步合拢第二钳头进行剪切的动作。

作为优选,力放大棘轮为同轴固定的两棘轮,两棘轮的分度圆直径不同,其中分度圆直径小的小棘轮与第二钳头相啮合,分度圆直径大的大棘轮通过推动棘爪和止退棘爪与第二握柄相连接。

作为优选,推动棘爪的长度大于止退棘爪的长度,推动棘爪与止退棘爪与第二握柄为铰接连接,并在该铰接部位设置有压紧弹簧。

作为优选,止退棘爪铰接于第二握柄的端部,推动棘爪铰接于第二握柄端部靠中间的位置。

作为优选,推动棘爪与力放大棘轮啮合的位置和第二钳头与力放大棘轮啮合的位置正好分置于力放大棘轮转动中心的两侧;推动棘轮朝向力放大棘轮的一侧为内凹的弧形状。

作为优选,推动棘爪的尾端朝向第二钳头的侧边延伸有挡部,止退棘爪的尾端朝向第二钳头的侧边延伸有挡部,第二握柄上固定有推动挡杆和止退挡杆,推动挡杆与推动棘爪的挡部相对应,止退挡杆与止退棘爪的挡部相对应。

作为优选,第二钳头与第一钳头之间连接张开弹簧,张开弹簧连接于第二钳头和第一钳头的尾端之间;第一握柄与第二握柄之间还设置有限位部件。

作为优选,第一钳头与第一握柄之间通过两板部件连接固定,两板部件相分离,第一钳头、第二钳头、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均处于两板部件之间处,棘轮机构处于两板部件之间。

一种变形方案:第二握柄与第二钳头之间设置有弧形杆,弧形杆的一端与第二握柄相铰接,弧形杆的另一端处开设有弧形槽,第二钳头对应弧形槽的位置固定有限位件,限位件插入到弧形槽内并可沿着弧形槽滑移。随着第二握柄的转动,弧形杆的弧形槽结合限位件推动第二钳头张开。

另一种方案:第二握柄固定顶块,顶块的端部伸出到第二握柄外,顶块相对第二握柄相倾斜,该倾斜角度使顶块在止退棘爪与力放大棘轮分离后能与第二钳头相抵接并推动第二钳头转动。第二握柄转动,止退棘爪与力放大棘轮分离后,顶块端部与第二钳头抵接,接着转动第二握柄,顶块推动第二钳头张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握柄通过棘轮机构驱动第二钳头转动,实现第二钳头向着第一钳头合拢或分开,实现省力效果,推动棘爪推动力放大棘轮转动,止退棘爪在推动棘爪后退过程中顶住力放大棘轮,避免第二钳头松开,从而实现逐步合拢第二钳头进行剪切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结构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所示结构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中:1、第一握柄,2、板部件,3、第一钳头,4、第二钳头,5、第二握柄,6、限位部件,7、张开弹簧,8、大棘轮,9、小棘轮,10、力放大棘轮,11、止退棘爪,12、挡部,13、止退挡杆,14、推动棘爪,15、压紧弹簧,16、推动挡杆,17、传动齿,18、弧形杆,19、弧形槽,20、限位件,21、连接板,22、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省力断线钳(参见图1图2),包括通过一个铰轴相互铰接的第一钳头3和第二钳头4、驱动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合拢或分开的第一握柄1和第二握柄5。第一钳头与第一握柄之间通过两板部件2连接固定,两板部件相分离且平行,第一钳头、第二钳头、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均处于两板部件之间处。

第二钳头与第二握柄之间通过棘轮机构相连,棘轮机构包括力放大棘轮10及推动力放大棘轮转动的推动棘爪14及止退棘爪11,第二钳头上设置有与力放大棘轮相啮合的传动齿17。力放大棘轮为同轴固定的两棘轮,两棘轮的分度圆直径不同,其中分度圆直径小的小棘轮9与第二钳头相啮合,分度圆直径大的大棘轮8通过推动棘爪和止退棘爪与第二握柄相连接。推动棘爪的长度大于止退棘爪的长度,推动棘爪与止退棘爪与第二握柄为铰接连接,并在该铰接部位设置有压紧弹簧15,压紧弹簧使得推动棘爪和止退棘爪均绕着铰接转动并始终朝向力放大棘轮。止退棘爪铰接于第二握柄的端部,推动棘爪铰接于第二握柄端部靠中间的位置。推动棘爪与力放大棘轮啮合的位置和第二钳头与力放大棘轮啮合的位置正好分置于力放大棘轮转动中心的两侧。推动棘轮朝向大棘轮的一侧为内凹的弧形状。第二钳头与第一钳头之间连接张开弹簧7,张开弹簧连接于第二钳头和第一钳头的尾端之间并驱动第二钳头与第一钳头自然张开。第一握柄与第二握柄之间还设置有限位部件6,限位部件为螺钉,第一握柄包括握柄头和握柄部,握柄头呈T形状,握柄头朝向第二握柄的端部设置有螺孔,螺孔内旋有限位部件。第二握柄包括握柄头和握柄部,握柄头呈分叉状,分叉部位与板部件相铰接,推动棘爪和止退棘爪处于分叉内。推动棘爪的尾端朝向第二钳头的侧边延伸有挡部12,止退棘爪的尾端朝向第二钳头的侧边延伸有挡部,第二握柄上固定有推动挡杆16和止退挡杆13,推动挡杆与推动棘爪的挡部相对应,止退挡杆与止退棘爪的挡部相对应。

断线过程参见图3:传动齿与小棘轮相啮合,推动棘爪和止退棘爪均与大棘轮相啮合,握住两握柄,第二握柄向着第一握柄转动,推动棘爪推动大棘轮转动,大棘轮带动小棘轮转动,小棘轮带动第二钳头绕着铰接部位转动,刃口合拢,推动棘轮推动大棘轮转动过程中,止退棘爪在大棘轮上后退一个棘齿并顶住大棘轮。第二握柄相对第一握柄张开,在张开弹簧的作用下,第二钳头会带动小棘轮回转,此时止退棘爪顶住大棘轮,推动棘爪向后退一个棘齿,接着再合拢第二握柄,推动棘爪再次推动大棘轮转动,如此重复使得第二钳头和第一钳头合拢完成切割。张开第二握柄与第一握柄,使得推动棘爪和止退棘爪均与大棘轮相分离,在张开弹簧的作用下,力放大棘轮回转,第二钳头相对第一钳头张开。

实施例2:一种省力断线钳(参见图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钳头和第一钳头之间由两连接板21连接,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分别铰接于连接板上。第二钳头与第一钳头之间没有张开弹簧,第二握柄与第二钳头之间设置有弧形杆18,弧形杆的一端与第二握柄相铰接,弧形杆的另一端处开设有弧形槽19,第二钳头对应弧形槽的位置固定有限位件20,限位件插入到弧形槽内并可沿着弧形槽滑移。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

第二握柄相对第一握柄合拢,限位件沿着弧形槽向弧形杆的端部位置滑移,直到第二钳头与第一钳头合拢。第二握柄相对第一握柄张开时,限位件沿着弧形槽向着弧形杆靠近第二握柄的一端滑移并滑移到弧形槽极限位置,此时再张开第二握柄,弧形杆通过限位件推动第二钳头张开。

实施例3:一种省力断线钳(参见图5图6),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钳头和第一钳头之间由两连接板21连接,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分别铰接于连接板上。第二钳头与第一钳头之间没有张开弹簧,第二握柄固定顶块22,顶块的端部伸出到第二握柄外,顶块相对第二握柄相倾斜,该倾斜角度使顶块在止退棘爪与力放大棘轮分离后能与第二钳头相抵接并推动第二钳头转动。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

第二握柄张开时,顶块逐渐与第二钳头的外侧面相接近并接触,接触后再张开第二握柄,顶块就推动第二钳头张开。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