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双动斜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4361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紧凑型双动斜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模具中的一种双动斜楔。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负角成型或者有负角整形的模具中,负角的成型往往比较麻烦,必须要对负角处的镶块安装进行全面考量。并且,现有的处理方式为增加模具工序,通过单独的模具工序对负角进行处理,不利于产品加工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产品加工效率的、占用空间小的紧凑型双动斜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紧凑型双动斜楔,包括水平的垫板,在所述垫板上滑动安装有下滑块,在所述下滑块与垫板之间安装有下回位装置,在下回位装置的作用下,下滑块向右移动;在所述下滑块的上端开有安装缺口,在所述安装缺口内滑动安装有上滑块,在所述上滑块下端与下滑块之间安装有上回位装置,在所述上回位装置的作用下,所述上滑块向左移动,在所述上滑块的右端与安装缺口的右壁之间设有镶块组件;所述安装缺口的左壁和上滑块的左端均呈竖向壁,在所述安装缺口左端竖向壁的上端开有左高右低的第一下斜面,在上滑块左端竖向壁的上端开有左低右高的第二下斜面,在所述上滑块上悬置有插刀,所述插刀的下端左部开有与第一下斜面配合的第一上斜面,在插刀的下端右部设有与第二下斜面配合的第二上斜面,当所述插刀向下运动时,第一上斜面和第一下斜面先接触,下滑块和上滑块均向左移动,然后第二上斜面和第二下斜面接触,下滑块停止移动,上滑块向右移动。

所述下滑块下端的前后两边向外突出形成第一卡边,前后两个所述第一卡边各自通过第一条形压块固定在垫板上,所述下滑块通过第一条形压块滑动安装在垫板上;所述上滑块下端的前后两边向外突出形成第二卡边,前后两个所述第二卡边各自通过第二条形压块固定在下滑块上,所述上滑块通过第二条形压块滑动安装在下滑块的安装缺口内。

在所述垫板上开有条形槽,所述下回位装置安装在该条形槽内,所述下回位装置包括氮气弹簧和回位块,所述回位块与下滑块固定,氮气弹簧位于回位块与条形槽左端的内壁之间;在所述下滑块的安装缺口内也开有条形槽,所述上回位装置位于安装缺口内的条形槽内,并且所述上回位装置的结构与下回位装置的结构相同。

所述插刀包括上连接段和下配合段,其中上连接段呈水平的块状,上连接段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竖向块状的下配合段,在所述下配合段的右侧固定有镶件,所述第一上斜面和第二上斜面分别位于下配合段和镶件的下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垫板上安装下滑块,在下滑块内开安装缺口,并安装上滑块,再设置插刀与下滑块和上滑块的斜楔配合,从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非标双动斜楔;实际使用时,垫板固定在下模座上,插刀与上模座固定并随上模座上下移动,在上模下行的过程中,即可通过插刀与下滑块和上滑块的配合实现镶块组件之间的负角成型或整形,从而不需要针对负角单独设计模具工序,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成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上回位装置和下回位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垫板1、第一条形压块2、下滑块3、第二条形压块4、上滑块5、插刀6、上连接段61、下配合段62、镶件7、回位块8、氮气弹簧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的垫板1,在所述垫板1上滑动安装有下滑块3。所述下滑块3下端的前后两边向外突出形成第一卡边,前后两个所述第一卡边各自通过第一条形压块2固定在垫板1上,所述下滑块3通过第一条形压块2滑动安装在垫板1上。在所述下滑块3与垫板1之间安装有下回位装置,在下回位装置的作用下,下滑块3向右移动。在所述垫板1上开有条形槽,所述下回位装置安装在该条形槽内。所述下回位装置包括氮气弹簧9和回位块8,所述回位块8与下滑块3固定,氮气弹簧9位于回位块8与条形槽左端的内壁之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下滑块3的上端开有安装缺口,在所述安装缺口内滑动安装有上滑块5。所述上滑块5下端的前后两边向外突出形成第二卡边,前后两个所述第二卡边各自通过第二条形压块4固定在下滑块3上,所述上滑块5通过第二条形压块4滑动安装在下滑块3的安装缺口内。在所述上滑块5下端与下滑块3之间安装有上回位装置,在所述上回位装置的作用下,所述上滑块5向左移动。在所述下滑块3的安装缺口内也开有条形槽,所述上回位装置位于安装缺口内的条形槽内,并且所述上回位装置的结构与下回位装置的结构相同、方向相反,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上滑块5的右端与安装缺口的右壁之间设有镶块组件,所述镶块组件的结构根据实际涉及的负角设计。所述安装缺口的左壁和上滑块5的左端均呈竖向壁,在所述安装缺口左端竖向壁的上端开有左高右低的第一下斜面,在上滑块5左端竖向壁的上端开有左低右高的第二下斜面。在所述上滑块5上悬置有插刀6,所述插刀6的下端左部开有与第一下斜面配合的第一上斜面,在插刀6的下端右部设有与第二下斜面配合的第二上斜面。当所述插刀6向下运动时,第一上斜面和第一下斜面先接触,下滑块3和上滑块5均向左移动,然后第二上斜面和第二下斜面接触,下滑块3停止移动,上滑块5向右移动。所述插刀6包括上连接段61和下配合段62,其中上连接段61呈水平的块状,上连接段61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竖向块状的下配合段62。在所述下配合段62的右侧固定有镶件7,所述第一上斜面和第二上斜面分别位于下配合段62和镶件7的下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