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3478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管材弯曲加工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弯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弯管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而弯管机是将管子弯曲的机器,主要可分为电动弯管机、数控弯管机以及液压弯管机等等。

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动弯管机10,包括有弯管模11、U型管卡12、导向模13、压紧模14以及工件50,工作时,先把要弯曲的管子沿着所述导向模13放置在所述弯管模11和所述压紧模14之间的切线位置上,通过所述U型管卡12将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弯管模11上,后启动电机开始弯管,所述弯管模11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所述U型管卡12一起旋转,直到达到需要弯曲的角度后停止,取出工件时,需要先拆除所述U型管卡12,然后松开所述压紧模14。现有技术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在弯管过程中所述U型管卡12会对所述弯管模11有向外的拉力会损坏所述弯管模11,2、所述U型管卡12每次使用时都要手动安装,3、工件只能在弯管模和导向模之间进行弯曲,不便于对工件其他部位进行弯曲。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弯管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管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使得弯管装置在取出弯管时减少拆卸所需的步骤,在弯管过程中减少弯管机的损耗的同时可以不拆卸工件而对工件其他部位进行弯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管装置,包括:支撑座、滑动汽缸以及压力杆,所述支撑座设有转动部和连接部,所述压力杆包括有顶出汽缸、主模具以及压力杆管套,所述滑动汽缸驱动所述压力杆在所述支撑座上做直线运动,所述主模具固定在所述顶出汽缸的一端,所述转动部设有通过压紧螺丝固定在所述转动部上的副模具以及固定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节的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工件,免除了拆装所述固定装置才能取出弯管的工序,在弯曲工件过程中避免了模具受到工件的拉力而损坏模具,另外,可通过所述滑动汽缸和所述顶出汽缸达到微调弯曲部位的目的,也实现了不用拆卸工件即可弯曲其它部位的功能。

较佳地,所述主模具与所述副模具为设有凹槽的圆形滚轮。

较佳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调节槽和夹紧器,所述调节槽上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夹紧器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孔固定于所述调节槽上,从而使工件的固定位置可调。

较佳地,所述滑动汽缸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且垂直于所述压力杆。

较佳地,所述转动部为圆形的转动托盘。

较佳地,所述副模具可拆卸的与所述转动部连接。

较佳地,所述滑动汽缸的移动距离与所述顶出汽缸的推进距离均可调节以相互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动弯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弯管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

请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100,包括有支撑座20、滑动汽缸30、压力杆40以及工件50。

所述支撑座20设有转动部21和连接部23,所述转动部21为圆形的转动托盘,所述转动部21设有副模具212以及固定装置213,所述固定装置213包括调节槽215以及夹紧器216。

所述副模具212为设有凹槽的圆形滚轮且可拆卸的与所述转动部21连接,通过所述压紧螺丝219固定在所述转动部21的同轴中心表面处,所述滑动汽缸30驱动所述压力杆40在所述连接部23上滑动,所述调节槽215呈管状结构且表面处设有固定孔217,所述夹紧器216通过所述固定孔217固定在所述调节槽215内,所述调节槽21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副模具212靠近边沿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部21靠近边沿处。

所述滑动汽缸30固定在所述连接部23两端,滑动长度为所述连接部23的宽度,所述压力杆40通过所述滑动汽缸30与所述连接部23连接且垂直于所述滑动汽缸30。

继续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力杆40的结构透视图,所述压力杆40包括顶出汽缸231、主模具232以及压力杆管套233,所述顶出汽缸231安装于所述压力杆管套233内部空间处,所述主模具232为设有凹槽的圆形滚轮且固定在顶出汽缸231一端。所述滑动汽缸30的移动距离与所述顶出汽缸231的推进距离均可调节以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所述顶出汽缸231将所述主模具232顶出,与所述工件50接触并挤压所述工件50,所述转动部21转动,带动所述固定装置213以及副模具212同轴转动,所述工件50被所述固定装置213牵动进行弯曲,需要调节弯曲程度时,可通过调节所述夹紧器216固定在不同的所述固定孔217处,然后调节所述滑动汽缸30以及所述顶出汽缸231,当达到所需的弯曲程度时,只需要分别移动所述顶出汽缸231或所述滑动汽缸30,松开所述夹紧器216即可取出所需工件50。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