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簧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02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吊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作工序:

第一步、绕制,将弹簧按照预制的高度、外径和圈数进行吊簧主身绕制,同时将两端的钩环与吊簧主身进行一次拉制成形,得初成品吊簧;

第二步、回火去应力,将初成品吊簧放入回火炉进行回火去应力;

第三步、探伤,对回火去应力后的初成品吊簧进行探伤检测;

第四步、表面处理:

第一次喷丸,对探伤步骤后的初成品弹簧进行第一次喷丸处理;

第二次喷丸,对第一次喷丸后的初成品弹簧进行第二次喷丸处理;

第五步、分拣,加工好的成品吊簧经过弹簧输送设备逐个输送,实现将堆积的吊簧逐个分拣;

第六步:包装,将分拣好的吊簧置入收纳袋,进行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去应力步骤包括第一次回火去应力和第二次回火去应力,第一次去应力时回火炉中的温度为400~650℃,回火时间为30~60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回火去应力过程中回火炉温度为550℃,回火时间为55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回火去应力时回火炉中的温度为150~275℃,回火时间为10~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去应力过程中回火炉温度为225℃,回火时间为2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伤检测方法为超声波探伤检测,具体检测过程为:

探伤仪开机10min后,用标样调整探伤仪,使始波和底波处于规定的位置,然后调整探伤仪的灵敏度,使得人工缺陷的伤波波高达到规定的格数,即可进行探伤;

然后在吊簧的支承圈平面上或探头工作面上均匀适量地涂上耦合剂,探头放到吊簧的支承圈平面上稍用力压紧,保证充分接触,然后前后缓慢移动,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左右摆动,探头每次在吊簧的支承圈平面上接触的时间应不少于2S,实现对吊簧的探伤;

在每个吊簧两端的支承圈平面上必须各探伤一次;

对探伤后合格与不合格的吊簧应加以严格的区分,要分开堆放并有明显的标记;

在探伤过程中,每隔2h应对探伤仪的灵敏度用标样进行复核,如偏离初始探伤时的调定值,则需调整仪器后再进行探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喷丸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经过探伤检测后合格的吊簧预热至220~360℃,然后取出吊簧进行喷丸,喷丸强度为0.45Amm,喷丸过程中吊簧逐渐降温至室温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喷丸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第一次喷丸处理后的初成品吊簧置于工装夹具上,利用工装夹具预拉伸应力至220~350MPa,将吊簧和工装夹具整体预热至250~360℃,取出后立即喷丸,喷丸强度0.45Amm,喷丸结束后从工装夹具中卸下吊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