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大梁的流转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774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大梁的流转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底盘焊接工序配备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大梁的流转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大梁属于超大型汽车零件,一般为c字型截面的直线结构,长度可达6m甚至更多。在汽车底盘骨架的铆接或焊接过程中一般先将汽车大梁与附着在大梁上的小型零件分布连接完成,再将大梁与横梁总成形成完成汽车底盘骨架。

现有技术中,汽车大梁在工序间的流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使用多个吊具同时起吊输送,另一种是通过往复杆实现将汽车大梁的工序间输送。

因汽车底盘在铆焊过程中,汽车大梁的状态为图1所示,为侧面01朝上,底面02竖直或倾斜,故汽车大梁在铆焊过程中亦为侧面朝上的状态。在工序间流转时较难且因重心不稳,较难始终保持侧面朝上的状态,需要人工辅助干预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在梁的流转系统,以解决汽车大梁在铆焊过程中,汽车大梁的姿态较难保持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大梁的流转系统,包括流转系统、翻转系统、限位系统、顶升系统、底板系统及夹紧定位系统;

所述顶升系统、所述限位系统、所述翻转系统及所述夹紧定位系统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系统上;

所述流转系统与所述顶升系统之间滑动搭接,所述顶升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带所述流转系统同步运动。

所述流转系统包括矩形框、侧导向轮、主动轴、从动轴及驱动结构;

所述侧导向轮活动设置于所述矩形框的侧边上;所述主动轴及所述从动轴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矩形框上;

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矩形框上,且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主动轴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上皮带、下皮带、张紧轮、驱动轮及电机;

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矩形框上,所述驱动轮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矩形框上;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下皮带转动连接;

所述张紧轮设置于所述矩形框上,所述驱动轮、所述张紧轮及所述主动轴通过所述上皮带连接。

在所述矩形框的侧边与所述翻转系统干涉位置设置有弓形避让缺口。

所述翻转系统包括上底座、第一滑槽、滑轨、第二滑槽、第一气缸、下底座、挡柱、调节块、旋转板、支撑板、第二气缸及气缸底座;

所述下底座及所述第一气缸的下端均固定于所述底板系统上,滑轨固定于所述下底座的上侧部;

所述上底座的左侧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底座的右侧设置有同轴的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均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所述气缸底座及所述支撑板均固定于所述上底座上;

所述第二气缸的下端与所述气缸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板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及所述第二气缸的上端均旋转连接;

所述挡柱及所述调节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板上;所述挡柱与所述旋转板之间形成u型结构,所述调节块设置于所述u型结构的底部。

所述限位系统包括限位板、限位旋转板、夹板、第三气缸、安装板及限位底座;

所述限位底座固定于所述底板系统上,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限位底座上,所述夹板与所述安装板旋转连接,所述夹板与所述限位旋转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限位旋转板上;

所述第三气缸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板及所述限位底座旋转连接。

所述顶升系统包括上导轨、上旋转轴、上滚轮、上固定座、第一交叉臂、第二交叉臂、中旋转轴、下导轨、下旋转轴、第四气缸、下滚轮及下固定座;

所述上导轨及所述上固定座均固定于所述流转系统上,所述下导轨及所述下固定座均固定于所述底板系统上;

所述第四气缸固定于所述底板系统上,所述第一交叉臂与所述第二交叉臂通过所述中旋转轴旋转连接,所述上滚轮通过所述上旋转轴与所述第一交叉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上滚轮与所述上导轨配合;

所述第四气缸及所述下滚轮均通过所述下旋转轴与所述第二交叉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滚轮与所述下导轨配合,所述第一交叉臂的下端与所述下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交叉臂的上端与所述上固定座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流转系统、顶升系统及翻转系统实现汽车大梁在流转和铆焊过程中的姿态自由切换,并且实现汽车大梁在各工序间的自动流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汽车大梁在铆焊时的姿态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状态的轴视图;

图3为流转系统的轴视图;

图4为驱动结构的正视图;

图5为顶升系统的轴视图;

图6为翻转系统的轴视图;

图7为翻转系统的正视图;

图8为翻转系统的左视图;

图9为限位系统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侧面,02底面,100流转系统,200翻转系统,300限位系统,400顶升系统,500底板系统,600夹紧定位系统,101矩形框,102侧导向轮,103从动轴,140驱动结构,141上皮带,142张紧轮,143驱动轮,144下皮带,145电机,146主动轴,201上底座,202第一滑槽,203滑轨,204第二滑槽,205第一气缸,206下底座,207挡柱,208调节块,209旋转板,210支撑板,211第二气缸,212气缸底座,301限位板,302限位旋转板,303夹板,304第三气缸,305安装板,306限位底座,401上导轨,402上旋转轴,403上滚轮,404上固定座,405第一交叉臂,406第二交叉臂,407中旋转轴,408下导轨,409下旋转轴,410第四气缸,411下滚轮,412下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大梁的流转系统,包括流转系统100、翻转系统200、限位系统300、顶升系统400、底板系统500及夹紧定位系统600。

顶升系统400、限位系统300、翻转系统200及夹紧定位系统600均固定安装在底板系统500上;翻转系统可改变汽车大梁的摆放姿态,限位系统用以控制汽车大梁在流转过程中的极限位置,通常固定于底板系统的端部,同时也位于流转系统的一端,夹紧定位系统执行对汽车大梁铆焊过程中的定位与夹紧作用,在本申请中,夹紧定位系统的具体结构并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因此,不对夹紧定位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只要能够实现对汽车大梁的夹紧定位即可,在本申请中,底板系统用于固定于地面或者工作台上。

流转系统与顶升系统之间滑动搭接,顶升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带流转系统同步运动。

如图3所示,流转系统100可实现汽车大梁在工序间的流转运动,流转系统100包括矩形框101、侧导向轮102、主动轴146、从动轴103及驱动结构140。

矩形框为流转系统的主体部分,在矩形框的侧边与翻转系统干涉位置设置有弓形避让缺口。

侧导向轮活动设置于矩形框的侧边上,在本申请中,侧导向轮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多个,侧导向轮通过垂直固定于矩形框上的轴为转动轴,进行被动转动,侧导向轮为汽车大梁提供侧支撑作用,并可以实现与从动轴同步滚动,此时,汽车大梁的放置状态为底面朝下,在流转过程中运行平稳。

主动轴及从动轴均转动设置于矩形框上。

驱动结构140设置于矩形框的中间部分上,且驱动结构与主动轴转动连接。

驱动结构140包括上皮带141、下皮带144、两个张紧轮142、驱动轮143及电机145。

电机固定于矩形框上,驱动轮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于矩形框上;驱动轮与电机通过下皮带转动连接;

如图4所示,两个张紧轮均设置于矩形框上,驱动轮、两个张紧轮及主动轴通过上皮带连接。通过电机的旋转带动下皮带及上皮带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主动轴做旋转运动。

主动轴滚动运动转换为放置于其上的汽车大梁直线运动,从动轴起支撑汽车大梁并同步滚动的作用。

如图5所示,顶升系统400包括两个上导轨401、上旋转轴402、两个上滚轮403、两个上固定座404、两个第一交叉臂405、两个第二交叉臂406、中旋转轴407、两个下导轨408、下旋转轴409、第四气缸410、两个下滚轮411及一个下固定座412。

上导轨及上固定座均固定于流转系统上,下导轨及下固定座均固定于底板系统上。

第四气缸固定于底板系统上,第一交叉臂与第二交叉臂通过中旋转轴旋转连接,上滚轮通过上旋转轴与第一交叉臂的上端转动连接,上滚轮与上导轨配合。在本申请中,两个第一交叉臂与两个第二交叉臂之间通过中旋转轴实现可相对旋转运动,这四个交叉臂均为一端可旋转,一端可滑动结构。

第四气缸及下滚轮均通过下旋转轴与第二交叉臂的下端转动连接,下滚轮与下导轨配合,第一交叉臂的下端与下固定座转动连接,第二交叉臂的上端与上固定座转动连接。在第四气缸的伸缩过程中,带动顶升系统做上升或下降运动。

在完成汽车大梁的工位运输后,顶升系统开始带动流转系统下降,此后汽车大梁的底面开始与翻转系统接触。

翻转系统可实现旋转和下降两级功能。

如图6至图8所示,翻转系统200与流转系统为匹配结构,翻转系统200包括上底座201、第一滑槽202、滑轨203、第二滑槽204、第一气缸205、下底座206、挡柱207、调节块208、旋转板209、支撑板210、第二气缸211及气缸底座212。

下底座及第一气缸的下端均固定于底板系统上,滑轨固定于下底座的上侧部。

上底座的左侧与第一气缸的上端固定连接,上底座的右侧设置有同轴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均与滑轨滑动配合。当汽车大梁被旋转90°后,第一气缸带动汽车大梁继续下移,直至落入夹紧定位系统中,并由夹紧定位系统承担支撑作用,汽车大梁与翻转系统分离。

气缸底座及支撑板均固定于上底座上。

第二气缸的下端与气缸底座转动连接;旋转板分别与支撑板的上端及第二气缸的上端均旋转连接。

圆柱形结构的挡柱及调节块均固定安装在旋转板上;调节块为厚度可调结构,挡柱与旋转板之间形成u型结构,调节块设置于u型结构的底部。

在汽车大梁平放于流转系统上时,汽车大梁恰好穿过翻转系统的挡柱和旋转板构成的u型槽之间,此时汽车大梁的底面仅与流转系统接触,汽车大梁的两个侧面受到侧导向和调节块的限制。

当汽车大梁与旋转板接触时,第二气缸伸出并带动旋转板做旋转运动,运行至极限位置时,调节块变成支撑面支撑汽车大梁的侧面,此时汽车大梁的姿态被旋转90°,其位置稳定。

如图9所示,限位系统300包括限位板301、限位旋转板302、夹板303、第三气缸304、安装板305及限位底座306。

限位底座固定于底板系统上,安装板固定于限位底座上,夹板与安装板旋转连接,夹板与限位旋转板固定连接,限位板固定安装于限位旋转板上。

第三气缸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旋转板及限位底座旋转连接,进而实现限位板可随第三气缸的运动而发生转动。

在图1状态时,汽车大梁为可运动状态,此时限位板处于避让状态,汽车大梁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流转至下一工位,并受到下一工位限位系统的位置限定。此后顶升系统带动流转系统下降,汽车大梁落入翻转系统当中,在翻转系统完成姿势变更及位置下降后汽车大梁落入夹紧定位系统当中,由夹紧定位系统提供精定位功能并辅助铆焊工作的开展。在完成本工序的工作后逆向操作上述步骤将汽车大梁运送至下一工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