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管坯端部倒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823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管坯端部倒角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热交换管加工用的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管坯端部倒角机。



背景技术:

前述的热交换管也称传热管、换热管乃至称为翅片管,应用于气-气、气-液、气-油之类的强化换热场合,在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cn1092327c(混合制冷剂用传热管)、cn2365635y(传热管)、cn2539948y(断续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cn100365369c(蒸发器热交换管)、cn102425972a(一种热交换管)、cn103063072a(一种热交换管)、cn2144290y(高翅片传热管)、cn2740988y(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高翅片管)、cn203824399u(锅炉蒸发器用整体型螺旋翅片管)、wo03/050467a1、us2003/0094272a1、us4337824、us5896660a、us2667337、jp2003287392a和jp2005121238a,等等。

如业界所知,在热交换管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依据工艺所要求的长度对铜管锯切,而锯切后易在铜管管端的切口部位产生飞边和/或毛刺,如果不将飞边、毛刺去除,那么会严重影响铜管端面的平整度,致使由后续工艺如轧制挤压工艺加工后得到的热交换管的端面不光滑、不平整,影响用户如制冷系统生产厂商的使用。

为了满足热交换管用户的使用要求,热交换管生产厂商通常将由前道的锯切工序锯切后的铜管在手工握住的状态下使铜管的端部对应到装夹在机械上的刮刀(也称“铰刀”)部位,由处于转动状态的刮刀对铜管端口刮削,刮削完成后转入下一工位,由工人手执与空气压缩机管路连接的吹气枪对准管端端口,将刮削过程中进入管腔内的金属杂屑吹除。

上述对铜管管端刮削而藉以去除锯切时留下的飞边、毛刺的作业方式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在供刮刀刮削过程中需由工人人为地握住铜管,因而工人的作业强度较大;其二,由于效率相对较低,因而难以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其三,由于刮削过程中铜管由工人人为掌控,刮削时间的长短往往与工人的经验、责任心乃至体能及情绪等因素相关,因而刮削或称倒角的质量一致性难以保障;其四,由于需在刮削工位以及杂屑去除工位各自分派工人,因而造成宝贵的劳动力资源浪费。

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然而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可借鉴的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反复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企业作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自动地将所述倒角以及去除金属杂屑的热交换管坯自动夹持而藉以显著减轻工人作业强度、有利于使倒角与去除金属杂屑并驾齐驱地进行而藉以提高效率并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有益于避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藉以保障刮削及管内金属杂屑去除质量的一致性和有便于减少人力投入而藉以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的热交换管坯端部倒角机。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热交换管坯端部倒角机,包括一机架,该机架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热交换管管坯倒角场所的地坪上,并且在该机架的前侧上部并行于机架的长边方向固定有一机架前导轨,而在机架的后侧上部同样并行于机架的长边方向固定有一机架后导轨,该机架前、后导轨彼此并行;一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该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同时与所述机架前导轨以及机架后导轨滑动配合;一用于驱使所述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动作的传动轴驱动机构,该传动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端并且与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传动连接;一用于驱使所述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循着所述的机架前导轨以及机架后导轨左右移动的齿板移动调整机构,该齿板移动调整机构在对应于所述传动轴驱动机构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与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连结;一管坯夹放机构和一管坯挟放机构,管坯夹放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右端上部的后侧,而管抷挟放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右端上部的前侧并且与管坯夹放机构的前侧相对应;一管坯端部倒角机构,该管坯端部倒角机构在对应于所述管坯夹放机构的右侧的位置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部;一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该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在对应于所述管坯挟放机构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机架的上部并且与管坯挟放机构相配合;一用于将有待于倒角的管坯喂给所述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的喂管机构,该喂管机构在对应于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的后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一管坯储存台,该管坯储存台在对应于所述喂管机构的后侧的位置设置在热交换管管坯倒角场所的地坪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包括齿板前传动轴、齿板后传动轴和管坯输送齿板组,齿板前传动轴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的左端,齿板前传动轴的中部以及右端分别转动地支承在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上,该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固定在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上,而该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与所述的机架前导轨滑动配合,齿板后传动轴与齿板前传动轴并行,该齿板后传动轴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的左端,齿板后传动轴的中部以及右端分别转动地支承在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上,该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固定在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上,而该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与所述机架后导轨滑动配合,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的数量与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管坯输送齿板组的数量与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的数量相等,该管坯输送齿板组包括一管坯转移齿板和一管坯支承齿板,在管坯转移齿板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在该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上开设有偏心盘轴孔,位于管坯转移齿板前端的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与所述的齿板前驱动轴相对应并且该齿板前传动轴穿过所述的偏心盘轴孔,位于管坯转移齿板后的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与所述的齿板传动轴相对应并且该齿板后传动轴穿过所述的偏心盘轴孔,在管坯支承齿板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的位置各配设有一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位于管坯支承齿板的前端的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与所述的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固定,位于管坯支承齿板的后端的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与所述的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固定,所述齿板前传动轴以及齿板后传动轴在穿过所述偏心盘轴孔后转动地支承在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的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孔内,在所述管坯输送齿板组中,在处于右端的一个管坯输送齿板组的管坯支承齿板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管坯夹放机构的位置设置有一管坯信号采集器,而在对应于所述管坯挟放机构的位置设置有一管坯信号探知器,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管坯夹放机构的右侧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管坯端部倒角机构与该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滑动配合,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管坯挟放机构以及所述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的位置设置有一底板支承座,管坯挟放机构以及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设置在该底板支承座上,所述的传动轴驱动机构同时与所述齿板前传动轴的左端以及齿板后传动轴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的齿板移动调整机构同时与所述的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以及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连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轴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驱动电机、前传动轴减速箱、后传动轴减速箱和减速箱过渡轴,传动轴驱动电机与前传动轴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前传动轴减速箱连同传动轴驱动电机支承在前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上,该前传动轴减速箱的前传动轴减速箱第一输出轴通过前传动轴减速箱第一输出轴联轴节与所述齿板前传动轴的左端传动连接,前传动轴减速箱的前传动轴减速箱第二输出轴通过前传动轴减速箱第二输出轴联轴节与减速箱过渡轴的前端传动连接,后传动轴减速箱在对应于减速箱过渡轴的后端的位置支承在后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上,该后传动轴减速箱的后传动轴减速箱输入轴通过后传动轴减速箱输入轴联轴节与所述减速箱过渡轴的后端传动连接,而后传动轴减速箱的后传动轴减速箱输出轴通过后传动轴减速箱输出轴联轴节与所述齿板后传动轴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的齿板前传动轴的左端通过齿板前传动轴左轴承座支承在所述前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上,所述的齿板后传动轴的左端通过齿板后传动轴左轴承座支承在所述后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上,前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以及后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与机架的左端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齿板移动调整机构包括滑块牵引驱动电机、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滑块牵引主动链轮、滑块牵引主动链条、滑块牵引从动链轮、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滑块牵引前链条和滑块牵引后链条,滑块牵引驱动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该滑块驱动电机与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滑块牵引主动链轮与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的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轴固定,滑块牵引从动链轮固定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的中部,该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前支承轴承座上,而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后支承轴承座上,该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前支承轴承座以及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后支承轴承座均与所述机架固定,并且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的前端固定有一前链条配合链轮,而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的后端固定有一后链条配合链轮,滑块牵引主动链条的一端套置在滑块牵引主动链轮上,另一端套置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上,滑块牵引前链条的一端套置在前链条配合链轮上,中部通过滑块牵引前链条连结板与所述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朝向所述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的一侧连结,而滑块牵引前链条的另一端套置在转动地支承于机架上的滑块牵引前链条改向链轮上,滑块牵引后链条的一端套置在后链条配合链轮上,中部通过滑块牵引后链条连结板与所述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朝向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的一侧连结,而滑块牵引后链条的另一端套置在转动地支承于机架上的滑块牵引后链条改向链轮上。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坯夹放机构包括夹管架、夹管作用缸固定板、夹管作用缸、上夹块滑动座导块、上夹块滑动座、上夹块和下夹块,夹管架的下部固定在夹管架垫块上,而夹管架垫块在对应于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的左端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在夹管架上开设有一倒角刀盘让位腔,夹管作用缸固定板固定在夹管架的上部,夹管作用缸固定在夹管作用缸固定板上,该夹管作用缸的夹管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穿过夹管作用缸固定板,上夹块滑动座导块与夹管作用缸固定板的左端端面固定,该上夹块滑动座导块与夹管作用缸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上夹块滑动座导槽,上夹块滑动座的形状呈l字形并且该上夹块滑动座的下部与夹管作用缸柱固定,而上夹块滑动座的上部探入上夹块滑动座导槽内与上夹块滑动座导块滑动配合,上夹块与上夹块滑动座的下部朝向下夹块的一侧固定,该下夹块在对应于上夹块的下方的位置与夹管架固定,上夹块的上夹块夹管腔与下夹块的下夹块夹管腔相对应,所述的倒角刀盘让位腔与上、下夹块夹管腔之间的右侧相对应,所述的管坯信号采集器对应于上、下夹块之间的左侧并且该管坯信号采集器为光电开关,与所述的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滑动配合的所述管坯端部倒角机构与所述的倒角刀盘让位腔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坯挟放机构包括挟管架、挟管作用缸固定板、挟管作用缸、上挟块滑动座导块、上挟块滑动座、上挟块、下挟块和底板,挟管架的下部固定在底板上,而该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支承座上,在挟管架上开设有一吹气头导孔,挟管作用缸固定板固定在挟管架的上部,挟管作用缸固定在挟管作用缸固定板上,该挟管作用缸的挟管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穿过挟管作用缸固定板,上挟块滑动座导块与挟管作用缸固定板的左端端面固定,该上挟块滑动座导块与挟管作用缸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上挟块滑动座导槽,上挟块滑动座的形状呈l字形并且该上挟块滑动座的下部与挟管作用缸柱固定,而上挟块滑动座的上部探入上挟块滑动座导槽内与上挟块滑动座导块滑动配合,上挟块与上挟块滑动座的下部朝向下挟块的一侧固定,该下挟块在对应于上挟块的下方的位置与挟管架固定,上挟块的上挟块挟管腔与下挟块的下挟块挟管腔相对应,所述吹气头导孔与上、下挟块挟管腔、之间的右侧相对应,所述的管坯信号探知器对应于上、下挟块之间的左侧并且该管坯信号探知器为光电开关,所述的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与所述吹气头导孔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坯端部倒角机构包括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倒角刀盘、螺杆螺母和螺母位移电机,在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对电机座滑块,该对电机座滑块与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滑动配合,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固定在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上,倒角刀盘固定在倒角刀盘驱动电机的倒角刀盘驱动电机轴上并且与所述的倒角刀盘让位腔相对应,螺杆螺母固定在倒角刀盘电机座朝向下的一侧,螺母位移电机在对应于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的右端之间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该螺母位移电机的螺母位移电机螺杆与螺杆螺母螺纹配合,并且螺母位移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包括吹气气缸左固定座、吹气气缸右固定座、吹气气缸、吹气头、吹气头行程限位脚和一对限位脚臂螺钉限位块,吹气气缸左固定座以及吹气气缸右固定座以彼此对应的状态在所述底板的右端,吹气气缸固定在吹气气缸左固定座与吹气气缸右固定座之间,该吹气气缸的吹气气缸进气口探出吹气气缸右固定座并且与压缩空气产气装置管路连接,而吹气气缸的吹气气缸出气口探出吹气气缸左固定座并且朝向所述的挟管架,吹气头的左端伸展到所述吹气头导孔内并且与吹气头导孔滑动配合,吹气头的右端通过吹气头固定螺钉与吹气气缸出气口固定,吹气头行程限位脚的中部与吹气头的右端固定,在该吹气头行程限位脚的两端各构成有一限位脚臂,在限位脚臂上旋配有一限位脚臂螺钉,一对限位脚臂螺钉限位块在对应于限位脚臂的左侧的位置各通过限位块固定螺钉与所述的挟管架固定,所述的限位脚臂螺钉与限位脚臂螺钉限位块的右侧面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喂管机构包括喂管电机、喂管主动链轮、螺旋喂管辊减速箱、喂管从动链轮、螺旋喂管辊、螺旋喂管辊过渡传动轴、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和喂管传动链条,喂管电机固定在喂管电机座上,而该喂管电机座与所述机架的长边方向的后侧左端下部固定,喂管主动链轮固定在喂管电机的喂管电机轴上,螺旋喂管辊减速箱在对应于喂管电机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机架上,喂管从动链轮与螺旋喂管辊减速箱的螺旋喂管辊减速箱动力输入轴固定,螺旋喂管辊朝向所述的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并且以水平悬臂状态与螺旋喂管辊减速箱的螺旋喂管辊减速箱第一输出轴固定,而螺旋喂管辊减速箱的螺旋喂管辊减速箱第二输出轴通过螺旋喂管辊减速箱输出轴联轴节与螺旋喂管辊过渡传动轴的左端传动连接,该螺旋喂管辊过渡传动轴的右端通过过渡传动轴联轴节与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的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输入轴传动连接,在该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的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第一输出轴上同样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所述的螺旋喂管辊,而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的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第二输出轴与另一螺旋喂管辊过渡传动轴传动连接,喂管传动链条的下端套置在喂管主动链轮上,而喂管传动链条的上端套置在喂管从动链轮上,在所述机架的后侧与所述管坯储存台之间配设有一送管平台。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送管平台的高度低于所述的管坯储存台,在该送管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螺旋喂管辊的位置开设有螺旋喂管辊让位腔,螺旋喂管辊的上平面探出送管平台的上表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由管坯夹放机构以及管坯挟放机构将热交换管管坯自动定位,无需由在线工人手工握住,因而有助于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之二,由于在管坯端部倒角机构对管坯端部实施倒角的过程中由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以接力方式将管坯腔内的金属杂屑清除,因而有利于提高效率,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之三,由于对热交换管管坯端部的倒角以及对管腔的清洁由机械担当,因而可避免受人为因素之影响,有益于确保质量的一致性;之四,由于可减少人力投入,因而有便于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管坯夹放机构、管坯挟放机构、管坯端部倒角机构、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和管坯储存台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传动轴驱动机构、齿板移动调整机构以及喂管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4为图2和图3所示的管坯输送齿板组的管坯转移齿板以及管坯支承齿板的前端与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图1和图2所示的管坯端部倒角机构的倒角刀盘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并且结合图2和图3,示出了一机架1,该机架1呈框架状构造,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对热交换管管坯20(图2示)倒角场所的地坪上,并且在该机架1的前侧上部并行于机架1的长边方向采用机架前导轨螺钉111固定有一机架前导轨11,而在机架1的后侧上部同样并行于机架1的长边方向采用机架后导轨螺钉121固定有一机架后导轨12,该机架前、后导轨11、12彼此并行;示出了一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该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同时与前述机架前导轨11以及机架后导轨12滑动配合;示出了一用于驱使前述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动作的传动轴驱动机构3,该传动轴驱动机构3设置在前述机架1的左端并且与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传动连接;示出了一用于驱使前述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循着前述的机架前导轨11以及机架后导轨12左右移动的齿板移动调整机构4,该齿板移动调整机构4在对应于前述传动轴驱动机构3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机架1上并且与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连结;示出了一管坯夹放机构5(图2示)和一管坯挟放机构6,管坯夹放机构5设置在前述机架1的右端上部的后侧,而管抷挟放机构6设置在机架1的右端上部的前侧并且与管坯夹放机构5的前侧相对应;示出了一管坯端部倒角机构7,该管坯端部倒角机构7在对应于前述管坯夹放机构5的右侧的位置移动地设置在前述机架1的上部;一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8,该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8在对应于前述管坯挟放机构6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并且与管坯挟放机构6相配合;示出了一用于将有待于倒角的管坯即前述热交换管管坯喂给前述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的喂管机构9,该喂管机构9在对应于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的后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机架1上;示出了一管坯储存台10,该管坯储存台10在对应于前述喂管机构9的后侧的位置设置在热交换管管坯倒角场所的地坪上。

请参见图2至图4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包括齿板前传动轴21、齿板后传动轴22和管坯输送齿板组23,齿板前传动轴21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前述机架1的左端,齿板前传动轴21的中部以及右端分别通过齿板前传动轴支承轴承座213转动地支承在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211上,该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211通过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螺钉2112固定在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111上,而该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111与所述的机架前导轨11滑动配合,齿板后传动轴22与齿板前传动轴21并行,该齿板后传动轴22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1的左端,齿板后传动轴22的中部以及右端分别通过齿板后传动轴支承轴承座223(图2示)转动地支承在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221上,该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221通过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螺钉2212固定在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211上,而该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211与前述机架后导轨12滑动配合,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211的数量与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111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中,齿板前、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111、2211各为三个,但并不受到该数量的限制。管坯输送齿板组23的数量与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111的数量相等即有三个,但并不受该数量的限制,例如增加前述齿板前、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2111、2211的数量则相应增加管坯输送齿板组23的数量。在图2和图4中还示出了将前述齿板前传动轴支承轴承座213与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211固定的齿板前传动轴支承轴承座固定螺钉2131,以及将前述齿板后传动轴支承轴承座223与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221固定的齿板后传动轴支承轴承座固定螺钉2231。

重点见图2和图4,前述管坯输送齿板组23包括一管坯转移齿板231和一管坯支承齿板232,在管坯转移齿板231的前端和后端通过偏心盘轴承23112(图4示)各设置有一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2311,在该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2311上开设有偏心盘轴孔23111,位于管坯转移齿板231前端的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2311与前述的齿板前驱动轴21相对应并且该齿板前传动轴21穿过前述的偏心盘轴孔23111,位于管坯转移齿板231后的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2311与前述的齿板传动轴22相对应并且该齿板后传动轴22穿过前述的偏心盘轴孔23111,在管坯支承齿板232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2311的位置各配设有一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2321,位于管坯支承齿板232的前端的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2321通过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固定螺钉23211与前述的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211固定,位于管坯支承齿板232的后端的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2321同样通过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固定螺钉23211与前述的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221固定,前述齿板前传动轴21以及齿板后传动轴22在穿过偏心盘轴孔23111后转动地支承在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2321的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孔23212内。在图4中还示出了用于对前述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固定螺钉23211限定的管坯支承齿板轴承座固定螺钉限定螺母23213。

在前述管坯输送齿板组23中,在处于右端的一个管坯输送齿板组23的管坯支承齿板232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管坯夹放机构5的位置设置有一管坯信号采集器233,而在对应于前述管坯挟放机构6的位置设置有一管坯信号探知器234,在前述的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管坯夹放机构5的右侧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13,管坯端部倒角机构7与该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13滑动配合,在前述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管坯挟放机构6以及前述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8的位置设置有一底板支承座14,管坯挟放机构6以及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8设置在该底板支承座14上,前述的传动轴驱动机构3同时与前述齿板前传动轴21的左端以及齿板后传动轴22的左端传动连接,前述的齿板移动调整机构4同时与前述的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111以及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211连结。

作为优选的方案,由图4所示,在前述管坯转移齿板23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2311的两侧(左右侧)的位置各采用轴承盖螺钉23131在对应于预设在管坯转移齿板231上的轴承盖螺钉孔2314的位置各固定一偏心盘轴承盖2313,由该偏心盘轴承盖2313对偏心盘轴承23112管制,避免偏心盘轴承23112逃逸于管坯转移齿板231。在偏心盘轴承盖231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偏心盘轴孔23111的位置开设有一偏心盘轴承盖传动轴让位孔23132,前述的齿板前传动轴21以及齿板后传动轴22穿过该偏心盘轴承盖传动轴让位孔23132。

通过申请人在上述对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的说明并且结合图2至图4可知:前述的齿板前传动轴21以及齿板后传动轴22的横截面形状呈六角形,与此相适应地,前述的偏心盘轴孔23111为六角形孔。

请重点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前述的传动轴驱动机构3包括传动轴驱动电机31、前传动轴减速箱32、后传动轴减速箱33和减速箱过渡轴34,传动轴驱动电机31与前传动轴减速箱32传动配合并且由前传动轴减速箱32连同传动轴驱动电机31支承在前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35上,该前传动轴减速箱32的前传动轴减速箱第一输出轴321通过前传动轴减速箱第一输出轴联轴节3211与前述齿板前传动轴21的左端传动连接,前传动轴减速箱32的前传动轴减速箱第二输出轴322通过前传动轴减速箱第二输出轴联轴节3221与减速箱过渡轴34的前端传动连接,后传动轴减速箱33在对应于减速箱过渡轴34的后端的位置支承在后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36上,该后传动轴减速箱33的后传动轴减速箱输入轴331通过后传动轴减速箱输入轴联轴节3311与前述减速箱过渡轴34的后端传动连接,而后传动轴减速箱33的后传动轴减速箱输出轴332通过后传动轴减速箱输出轴联轴节3321与前述齿板后传动轴22的左端传动连接,前述的齿板前传动轴21的左端通过齿板前传动轴左轴承座212支承在前述前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35上,前述的齿板后传动轴22的左端通过齿板后传动轴左轴承座222支承在前述后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36上,前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35以及后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36与机架1的左端固定。在图中还示出了对应于前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35以及后传动轴减速箱支承架36的右侧固定于机架1上的支承架挡块16(也可称“支承架补强块”)。

当受控于电气控制箱的传动轴驱动电机31工作时,由传动轴驱动电机31带动前传动轴减速箱32,经该前传动轴减速箱32的前传动轴减速箱第一输出轴321通过前传动轴减速箱第一输出轴联轴节3211带动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的结构体系的前传动轴21,与此同时由前传动轴减速箱32的前传动轴减速箱第二输出轴322通过前传动轴减速箱第二输出轴联轴节3221带动减速箱过渡轴34,由于后传动轴减速箱33的后传动轴减速箱输入轴331通过后传动轴减速箱输入轴联轴节3311与减速箱过渡轴34传动连接,因而由后传动轴减速箱33的后传动轴减速箱输出轴332通过后传动轴减速箱输出轴联轴节3321带动后传动轴22。在前传动轴21以及后传动轴22处于工作状态下,带动设在管坯转移齿板231上的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2311,从而使管坯转移齿板231运动。在管坯转移齿板231运动的过程中,由其将有待于供管坯端部倒角机构7倒角的热交换管管坯20以步进方式即以接力方式自管坯支承齿板232的后端向管坯支承齿板232的前端搬送(转送)。管坯转移齿板偏心盘2311每转动一圈,热交换管管坯20便从构成于管坯转移齿板231上的管坯转移齿板腔2315向相邻的管坯转移齿板腔2315转移。具体而言,当管坯转移齿板231处于低位时,将热交换管管坯20搁置于管坯支承齿板232的管坯支承齿板腔2323,而当管坯转移齿板231处于高位时,则将热交换管管坯20托起,使热交换管管坯20由前一个管坯支承齿板腔2323向下一个管坯支承齿板腔2323转移,直至使由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8完成了清洁的热交换管管坯20移离机架1,供下一工位如清洗工位清洗。

仍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前述的齿板移动调整机构4包括滑块牵引驱动电机41、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42、滑块牵引主动链轮43、滑块牵引主动链条44、滑块牵引从动链轮45、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46、滑块牵引前链条47和滑块牵引后链条48,滑块牵引驱动电机41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该滑块驱动电机41与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42传动配合并且由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42设置在前述机架1上,滑块牵引主动链轮43与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42的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轴421固定,滑块牵引从动链轮45固定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46的中部,该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46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前支承轴承座461上,而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46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后支承轴承座462上,该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前支承轴承座461以及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后支承轴承座462均与前述的机架1固定,并且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46的前端固定有一前链条配合链轮463,而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46的后端固定有一后链条配合链轮464,滑块牵引主动链条44的一端(图示的下端)套置在滑块牵引主动链轮43上,另一端(图示的上端)套置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45上,滑块牵引前链条47的一端(图示的左端)套置在前链条配合链轮463上,中部通过滑块牵引前链条连结板(图中未示出)与前述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111朝向前述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211的一侧连结,而滑块牵引前链条47的另一端(图示的右端)套置在转动地支承于机架1上的滑块牵引前链条改向链轮(图中未示出)上,滑块牵引后链条48的一端(图示的左端)套置在后链条配合链轮464上,中部通过滑块牵引后链条连结板481与前述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211朝向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111的一侧连结,而滑块牵引后链条48的另一端(图示的右端)套置在转动地支承于机架1上的滑块牵引后链条改向链轮482上。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图中未示出前述的滑块牵引前链条改向链轮,但鉴于该滑块牵引前链条改向链轮与滑块牵引后链条改向链轮481等同,因而不会给理解本发明产生困惑;同样的道理,虽然在图中未示出前述的滑块牵引前链条连结板,但鉴于该滑块牵引前链条连结板等同于滑块牵引后链条连结板481,因而也不会给理解本发明产生困惑。

当受控于电气控制箱的滑块牵引驱动电机41工作时,由该滑块牵引驱动电机41带动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42,由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42减速并由其滑块牵引驱动减速箱轴421带动滑块牵引主动链轮43,经滑块牵引主动链条44带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45,由于该滑块牵引从动链轮45固定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46的中部,因而由滑块牵引从动链轮45使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46转动,由固定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46前端的前链条配合链轮463带动滑块牵引前链条47,由于滑块牵引前链条47的中部通过滑块牵引前链条连结板与前述的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111连结,因而由滑块牵引前链条47带动齿板前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111循着前述机架前导轨11滑动。与此同时由固定在滑块牵引从动链轮轴46后端的后链条配合链轮464带动滑块牵引后链条48,由于滑块牵引后链条48的中部通过滑块牵引后链条连结板481与前述的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211连结,因而由滑块牵引后链条48带动齿板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211循着前述机架后导轨12滑动。在前述过程中,由齿板前、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111、2211分别带动齿板前、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211、221,从而使前述的管坯输送齿板组23的结构体系的管坯转移齿板231以及管坯支承齿板232分别循着齿板前、后传动轴21、22位移,以对不同长度的热交换管管坯20的适应性调整,例如改变处于右端的一个管坯输送齿板组23与管坯夹放机构5以及管坯挟放机构6之间的距离。前述齿板前、后传动轴轴承座支架滑块2111、2211向左或向右位移取决于滑块牵引驱动电机41的顺时针或逆时针工作状态。

请重点见图2,前述的管坯夹放机构5包括夹管架51、夹管作用缸固定板52、夹管作用缸53、上夹块滑动座导块54、上夹块滑动座55、上夹块56和下夹块57,夹管架51的下部固定在夹管架垫块511上,而夹管架垫块511在对应于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13的左端的位置固定在前述机架1上,在夹管架51上开设有一倒角刀盘让位腔512,夹管作用缸固定板52通过螺钉固定在夹管架51的上部,夹管作用缸53固定在夹管作用缸固定板52上,该夹管作用缸53的夹管作用缸柱531朝向下并且穿过夹管作用缸固定板52,上夹块滑动座导块54通过上夹块滑动座导块螺钉542与夹管作用缸固定板52的左端端面固定,该上夹块滑动座导块54与夹管作用缸5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上夹块滑动座导槽541,上夹块滑动座55的形状呈l字形并且该上夹块滑动座55的下部通过螺钉与夹管作用缸柱531固定,而上夹块滑动座55的上部探入上夹块滑动座导槽541内与上夹块滑动座导块54滑动配合,上夹块56通过上夹块螺钉562与上夹块滑动座55的下部朝向下夹块57的一侧固定,该下夹块57在对应于上夹块56的下方的位置通过下夹块螺钉572与夹管架51固定,上夹块56的上夹块夹管腔561与下夹块57的下夹块夹管腔571相对应,前述的倒角刀盘让位腔512与上、下夹块夹管腔561、571之间的右侧相对应,前述的管坯信号采集器233对应于上、下夹块56、57之间的左侧并且该管坯信号采集器233为光电开关,与前述的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13滑动配合的前述管坯端部倒角机构7与前述的倒角刀盘让位腔512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夹管作用缸53为气缸,但是如果出于规避本发明的目的而用油缸代替气缸,那么应视为等效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在图2中还示出了对应于夹管架51的后侧的位置固定于机架1上的一管坯导板17,藉由该管坯导板17对来自于管坯储存台10的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部限定,也就是说,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部由该管坯导板17齐整化,以确保进入由上、下夹块腔561、571共同形成的腔内的程度的一致性。

当由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喂管机构9将来自于管坯储存台10上的热交换管管坯20喂至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并对应到上、下夹块56、57之间时,由管坯信号采集器233采集信号并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箱,由电气控制箱发出指令而使夹管作用缸53工作,夹管作用缸53的夹管作用缸柱531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下伸展),带动上夹块滑动座55下行,由上夹块滑动座55带动上夹块56向下即向着下夹块57的方向位移,将热交换管管坯20夹住,在夹持状态下由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管坯端部倒角机构7对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部(端口部位)实施倒角加工,倒角加工完成后,夹管作用缸53反向工作,上夹块56相对于下夹块57斥开,在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的工作下将完成了倒角的热交换管管坯20向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8所在的工位转移。

前述的管坯挟放机构6包括挟管架61、挟管作用缸固定板62、挟管作用缸63、上挟块滑动座导块64、上挟块滑动座66、上挟块66、下挟块67和底板68,挟管架61的下部固定在底板68上,而该底板68固定在前述底板支承座14上,在挟管架61上开设有一吹气头导孔611,挟管作用缸固定板62通过挟管作用缸固定板螺钉621固定在挟管架61的上部,挟管作用缸63固定在挟管作用缸固定板62上,该挟管作用缸63的挟管作用缸柱631朝向下并且穿过挟管作用缸固定板62,上挟块滑动座导块64通过上挟块滑动座导块螺钉642与挟管作用缸固定板62的左端端面固定,该上挟块滑动座导块64与挟管作用缸6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上挟块滑动座导槽641,上挟块滑动座65的形状呈l字形并且该上挟块滑动座65的下部通过螺钉与挟管作用缸柱631固定,而上挟块滑动座65的上部探入上挟块滑动座导槽641内与上挟块滑动座导块64滑动配合,上挟块66通过上挟块螺钉662与上挟块滑动座65的下部朝向下挟块67的一侧固定,该下挟块67在对应于上挟块66的下方的位置通过下挟块螺钉672与挟管架61固定,上挟块66的上挟块挟管腔661与下挟块67的下挟块挟管腔67相对应,前述吹气头导孔611与上、下挟块挟管腔661、671之间的右侧相对应,前述的管坯信号探知器234对应于上、下挟块66、67之间的左侧并且该管坯信号探知器234为光电开关,前述的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8与前述吹气头导孔611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挟管作用缸63为气缸,但是如果出于规避本发明的目的而用油缸代替气缸,那么如同对前述夹管作用缸53的说明。

当由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完成了倒角的热交换管管坯转移至对应于上、下挟块66、67之间时,由管坯信号探知器234探知信号并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箱,由电气控制箱发出指令而使挟管作用缸63工作,由于具体过程与上面对夹管作用缸53的工作过程雷同,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在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8的清除工作完成后,夹管作用缸63才反向工作。

请继续见图2,前述的管坯端部倒角机构7包括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71、倒角刀盘驱动电机72、倒角刀盘73、螺杆螺母74和螺母位移电机75,在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71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13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对电机座滑块711,该对电机座滑块711与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13滑动配合,倒角刀盘驱动电机72固定在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71上,倒角刀盘73固定在倒角刀盘驱动电机72的倒角刀盘驱动电机轴721上并且与前述的倒角刀盘让位腔512相对应(下面还要说明),螺杆螺母74固定在倒角刀盘电机座71朝向下的一侧,螺母位移电机75在对应于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13的右端之间的位置固定在前述的机架1上,该螺母位移电机75的螺母位移电机螺杆751与螺杆螺母74螺纹配合,并且螺母位移电机75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

请参见图5并且结合图2,前述的倒角刀盘73通过一对倒角刀盘固定螺钉731与倒角刀盘驱动电机轴721固定,在倒角刀盘73朝向前述倒角刀盘让位腔512的一侧通过一对内倒角刀片固定螺钉7321固定有一内倒角刀片732以及通过一对外倒角刀片固定螺钉7331固定有一外倒角刀片733。在图5中还示出了构成于倒角刀盘73上的供固定内倒角刀片732的内倒角刀片固定腔734以及供固定外倒角刀片733的外倒角刀片固定槽735。

在前述管坯夹放机构5的结构体系的上、下夹块56、57将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部夹往的状态下,受控于电气控制箱的螺母位移电机75工作,由该螺母位移电机75的螺母位移电机螺杆751(相当于电机轴)带动螺杆螺母74,由螺杆螺母74带动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71通过电机座滑块71循着一对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导轨13朝着夹管架51的方向位移,由于倒角刀盘驱动电机72固定在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71上,因而倒角刀盘驱动电机72随同倒角刀盘驱动电机座71朝夹管架51的方向位移,此时固定在倒角刀盘驱动电机轴721上的倒角刀盘73途经倒角刀盘让位腔512与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部接触,具体而言,前述的内倒角刀片732与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口内壁接触,而外倒角刀片733与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口外壁接触。此时在受控于电气控制箱的倒角刀盘驱动电机72的工作下,由倒角刀盘驱动电机轴721带动倒角刀盘73旋转,从而由内倒角刀片732的刀片刃以及外倒角刀片733的刀片刃在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口内、外壁上形成倒角。倒角完成后,倒角刀盘驱动电机72停止工作,同时螺母位移电机75反向工作,按前述相反原理使倒角刀盘73退出倒角刀盘让位腔512,接着夹管作用缸53反向工作而使上夹块56解除对热交换管管坯20的夹住状态,并由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转移。当下一根有待于倒角的热交换管管坯20处于向上、下夹块56、57的夹住状态时,那么按前述重复过程由内、外倒角刀片732、733进行倒角。通常情况下只对热交换管管坯的一端端面部位进行内外倒角。

继续见图2,由于管坯端部倒角机构7完成了对热交换管管坯20的倒角后,会在热交换管管坯20的管腔留下金属杂屑,因此,本发明推荐有管腔杂屑清除机构8,该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8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吹气气缸左固定座81、吹气气缸右固定座82、吹气气缸83、吹气头84、吹气头行程限位脚85和一对限位脚臂螺钉限位块86,吹气气缸左固定座81以及吹气气缸右固定座82以彼此对应的状态各由螺钉在前述底板68的右端,吹气气缸83通过螺钉固定在吹气气缸左固定座81与吹气气缸右固定座82之间,该吹气气缸83的吹气气缸进气口831探出吹气气缸右固定座82并且与压缩空气产气装置如空气压缩机管路连接,而吹气气缸83的吹气气缸出气口832探出吹气气缸左固定座81并且朝向前述的挟管架61,吹气头84的左端伸展到前述吹气头导孔611内并且与吹气头导孔611滑动配合,吹气头84的右端通过吹气头固定螺钉841与吹气气缸出气口832固定,吹气头行程限位脚85的中部与吹气头84的右端固定,在该吹气头行程限位脚85的两端各构成有一限位脚臂851,在限位脚臂851上旋配有一限位脚臂螺钉8511,一对限位脚臂螺钉限位块86在对应于限位脚臂851的左侧的位置各通过限位块固定螺钉861与前述的挟管架61固定,前述的限位脚臂螺钉8511与限位脚臂螺钉限位块86的右侧面相对应。

在前述管坯挟放机构6的结构体系的上、下挟块66、67将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部挟住的状态下,受控于电气控制箱的前述压缩空气产气装置如空气压缩机工作,由管路将压缩空气供给吹气气缸进气口831,吹气气缸83处于工作状态,等效于气缸柱但具有通孔的吹气气缸出气口832朝着挟管架61的方向伸展,带动吹气头84向处于由上、下挟块66、67挟持状态的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部位移直至与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面贴触,同时出自吹气头84的压缩空气即出自吹气气缸出气口832的出气孔8321的压缩空气进入热交换管管坯20的管腔,将在倒角过程中遗留于管腔内的金属杂屑从热交换管管坯20另一端吹出管腔。管坯腔杂屑清除机构8工作完成后,吹气气缸83反向工作,使吹气头84解除与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面的接触,同时前述的挟管作用缸63反向工作,解除上挟块66对热交换管管坯20的端部的挟持,由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将完成了杂屑清除的热交换管管坯20送离机架1,具体而言,由前述管坯支承齿板232上的并且由图2示意的管坯导出斜面2322(也可称“出料端”)导出。在前述过程中,吹气头84向热交换管管坯20方向的位移的位移程度或称极限位置以限位脚臂螺钉8511遭到限位脚臂螺钉限位块86的阻挡为准。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前述机架1的左端并且在对应前述吹气头84的位置设置一集尘桶18,该集尘桶18具有一集尘嘴181,被吹气头84吹出热交换管管坯20的管腔的杂屑恰好由集尘嘴181接取并引入集尘桶18内。

继续见图3并且结合图1至图2,前述的喂管机构9包括喂管电机91、喂管主动链轮92、螺旋喂管辊减速箱93、喂管从动链轮94、螺旋喂管辊95、螺旋喂管辊过渡传动轴96、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97和喂管传动链条98,喂管电机91固定在喂管电机座912上,而该喂管电机座912与前述机架1的长边方向的后侧左端下部固定,喂管主动链轮92固定在喂管电机91的喂管电机轴911上,螺旋喂管辊减速箱93在对应于喂管电机91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机架1上,喂管从动链轮94与螺旋喂管辊减速箱93的螺旋喂管辊减速箱动力输入轴931固定,螺旋喂管辊95朝向前述的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并且以水平悬臂状态与螺旋喂管辊减速箱93的螺旋喂管辊减速箱第一输出轴932固定,而螺旋喂管辊减速箱93的螺旋喂管辊减速箱第二输出轴933通过螺旋喂管辊减速箱输出轴联轴节9331与螺旋喂管辊过渡传动轴96的左端传动连接,该螺旋喂管辊过渡传动轴96的右端通过过渡传动轴联轴节961与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97的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输入轴传动连接,在该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97的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第一输出轴971上同样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前述的螺旋喂管辊95,而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97的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第二输出轴与另一螺旋喂管辊过渡传动轴96传动连接,喂管传动链条98的下端套置在喂管主动链轮92上,而喂管传动链条98的上端套置在喂管从动链轮94上。

通过申请人在上面对喂管机构9的说明并且结合图1和图2可知:由于前述的螺旋喂管辊95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有四个,因此前述的螺旋喂管辊过渡传动轴96以及螺旋喂管辊过渡吃相97各有三个,它们之间以重复的雷同方式传动连接。

由图2和图3所示,在前述机架1的后侧与前述管坯储存台10之间配设有一送管平台15,该送管平台15的高度低于前述的管坯储存台10,在该送管平台15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螺旋喂管辊95的位置开设有螺旋喂管辊让位腔151,螺旋喂管辊95的上平面探出送管平台15的上平面。前述管坯储存台10上的热交换管管坯20由一位在线作业人员驱赶至前述的螺旋喂管辊95。

当受控于电气控制箱的喂管电机91工作时,由喂管电机91的喂管电机轴911带动喂管主动链轮92,经喂管传动链条98带动喂管从动链轮94,再经螺旋喂管辊减速箱93的螺旋喂管辊减速箱第一输出轴932带动螺旋喂管辊95,同时由螺旋喂管辊减速箱93的螺旋喂管辊减速箱第二输出轴933通过螺旋喂管辊减速箱输出轴联轴节9331带动螺旋喂管辊过渡传动轴96,由该螺旋喂管辊过渡传动轴96通过过渡传动轴联轴节961带动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97,由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第一输出轴971带动另一个螺旋喂管辊95,同时由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97的螺旋喂管辊过渡减速箱第二输出轴带动下一单元的螺旋喂管辊过渡传动轴96,依次类推而直至使本实施例的四个螺旋喂管辊95同步运动,将有待于倒角的热交换管管坯20喂给前述的步进式管坯输送机构2。

由于本发明的各个机构的工作原理已在上面分别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因而不再复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