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卷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633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卷簧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型弹簧加工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型卷簧系统。



背景技术:

卷簧属于异型弹簧的一种,如专利号为CN201530497063.8的中国外观专利公开的一种卷簧应用广泛,其传统手工主要是将人字形金属片通过人工绕制的方式,将其做成弹簧,由人工绕制工作效率极低且产品质量和一致性难以保证;

又如专利号为CN201520985509.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卷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至少部分位于支架内的卷轴,所述卷轴在支架内的部分开有卡槽,支架内的所述卷轴上方相对安装有两个压轴,两个所述压轴以相距不超过卷轴直径的距离安装于支架,所述压轴与卷轴外径间有间隙,所述卷轴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转动,其为本申请人开发的半自动化卷簧机,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型卷簧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又如专利号为CN201620417890.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卷簧机,包括卷簧放料机、转向架、输送装置、加热装置和卷簧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簧放料机包括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的输出轴上固连有料盘,所述的输出轴上还固连有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位于料盘的中心处,所述的转向架上设置有第一转向轮、第二转向轮和第三转向轮,所述的第一转向轮和第三转向轮位于转向架的两侧,所述的第二转向轮位于转向架的顶部,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和若干个输送滚轮,所述的输送架中具有呈长条状的输送槽,若干个输送滚轮安装在输送槽中,所述的卷簧成型机包括旋转电机,所述的旋转电机的主轴上固连有定型圈,所述的定型圈上具有定位缺口,所述的定型圈和加热装置之间设有定位凹口,所述的定位凹口的顶部具有冲压气缸,所述的定位凹口相对于旋转电机的另一边具有压轮。其原理和结构并不适用于加工该型卷簧,也没有给出解决提高该型卷簧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的技术启示。

随着该型卷簧市场需求的增加,其设备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需要更进一步改进和升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卷簧系统,以期明显提高卷簧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和总结得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卷簧系统,包括工作平台,还包括送料机构、成型机构和卷簧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料架、送料器和送料机,所述送料器和送料机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两端;所述成型机构包括落料模具和冲床,所述落料模具和冲床位于工作平台中部;所述卷簧机构包括卷簧机,所述卷簧机与送料机配合工作;所述料架上放置有卷料,所述卷料经送料器传送至落料工位,所述落料工位的卷料经成型机构制成卷簧半成品,所述卷簧半成品经送料机传送至卷簧工位,所述卷簧工位的卷簧半成品经卷簧机构加工为卷簧成品,所述工作平台还设有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送料机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送料气缸和夹料气缸,所述送料气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一活塞杆和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缸筒固定连接于工作平台,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于第一活塞杆端部;所述夹料气缸包括第二缸筒和第二活塞杆,所述送料机还包括气缸支架、第二连接块、压紧滑块和U型支座,所述第二缸筒底部固定连接于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块顶部,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块侧面,所述第二活塞杆端部穿过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于压紧滑块,所述压紧滑块两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二连接块两侧固定连接于U型支座,所述U型支座两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适配于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杆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卷簧机包括卷动部分、压辊部分和分离部分,所述卷动部分包括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电机、联轴器和卷轴,所述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卷轴一端连接于联轴器,所述卷轴另一端适配于待加工的卷簧;所述压辊部分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上下放置且位于来料方向的前端,所述第三压辊位于来料方向的后端,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与卷轴配合工作;所述分离部分包括电机分离部分和压辊分离部分,所述电机分离部分包括电机座、导杆座、脱料支架、第一脱料气缸、滑动轴承和导杆,所述电机座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座中部设有电机座孔,所述滑动轴承穿过电机座孔;所述导杆座对称设置于电机座且固定于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导杆座中部设有导杆座孔,所述卷轴穿过导杆座孔;所述脱料支架有两组且分别固定于电机座和导杆座顶部,所述第一脱料气缸的缸筒和活塞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脱料支架上;所述滑动轴承固定连接于电机座;所述导杆一端固定连接于导杆座,所述导杆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电机座和滑动轴承;所述压辊分离部分包括卷机座、第一压紧架、第二压紧架、压辊座、压辊支架、分离件、第二脱料气缸、气缸座和复位件,所述卷机座为矩形框结构且固定连接于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第一压紧架和第二压紧架分别对称滑动连接于卷机座两侧,所述第一压紧架和第二压紧架均为U型结构且同一端均设有凸起部;所述压辊座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卷机座另外两侧,所述压辊座为两侧设有滑槽的T形结构,所述压辊座上设有压辊座孔,所述卷轴适配于压辊座孔;所述压辊支架适配于所述滑槽且在滑槽内滑动,所述压辊支架有两组,其中一组固定连接于第一压紧架的两端且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轴向活动连接,另一组固定连接于第二压紧架的两端且与第三压辊轴向活动连接;所述分离件作用于第一压紧架和第二压紧架的凸起部之间;所述第二脱料气缸连接于分离件顶部;所述气缸座固定连接于工作平台,所述第二脱料气缸固定于气缸座顶部;所述复位件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压紧架和第二压紧架;当第二脱料气缸伸出时,所述分离件作用于第一压紧架和第二压紧架之间的凸起部,所述分离件将第一压紧架和第二压紧架分离并为复位件蓄力,当第二脱料气缸收缩时,所述分离件脱离第一压紧架和第二压紧架之间的凸起部,此时复位件释放蓄力实现第一压紧架和第二压紧架恢复原位。

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压紧架和第二压紧架同一端均设有的凸起部为光滑圆轴,所述分离件底部为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复位件为拉簧。

优选的,所述电机位于电机座外侧;所述第一脱料气缸的缸筒通过脱料支架连接于电机座顶部,所述第一脱料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脱料支架连接于和导杆座顶部;所述滑动轴承固定连接于电机座外侧。

优选的,所述送料器包括底座、滚轴、限位挡板和导向立柱,所述底座为带槽结构,其后端固定连接于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底座前端活动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至少包括前后两组,所述卷料展开后穿过滚轴;所述限位挡板分布于底座上表面,所述限位挡板至少有一组;所述导向立柱轴向活动连接于底座后端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料架底部为三脚支撑,所述卷料水平放置于料架中部,所述料架上出料口略高于卷料,所述料架上出料口略宽于卷料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气动组件和启停组件,所述气动组件设有开关,所述气动组件作用于启停组件,所述启停组件为卷簧系统的启停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卷簧系统,包括工作平台,还包括送料机构、成型机构和卷簧机构,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卷簧自动化生产,该方案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送料气缸和夹料气缸,所述送料机还包括气缸支架、第二连接块、压紧滑块和U型支座,该方案能够保障卷料连续传送至落料工位和卷簧工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杆有两个,该方案保障了卷簧半成品由落料工位转运到卷簧工位的稳定性,进一步保障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卷簧机包括卷动部分、压辊部分和分离部分,该方案充分保障了卷簧机连续工作的稳定性,卷动部分、压辊部分和分离部分配合分工工作,分别实现了卷簧压辊成型和落料的功能,工作效率、生产质量和产品一致性均得到了明显保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紧架和第二压紧架同一端均设有的凸起部为光滑圆轴,所述分离件底部为梯形结构,该分离方案结构简单实用,巧妙的应用了分离件底部的梯形结构的两个斜边和光滑圆周的挤压作用,减少了分离过程的摩擦力,使得第一压紧架和第二压紧迅速分离,实现了成型卷簧快速落料,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避免了因落料不及时对卷簧机的损坏,进一步保障了卷簧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和流畅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件为拉簧,拉簧为常用件,该方案降低了卷簧系统本身的造价、加工难度和维护成本,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位于电机座外侧;所述第一脱料气缸的缸筒通过脱料支架连接于电机座顶部,所述第一脱料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脱料支架连接于和导杆座顶部;所述滑动轴承固定连接于电机座外侧,该方案保障了卷簧机的工作空间,提高了第一脱料气缸的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器包括底座、滚轴、限位挡板和导向立柱,该方案结构新颖,能够保障卷料顺畅到达落料工位,有效避免了卷料本身的变形和打卷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料架底部为三脚支撑,所述卷料水平放置于料架中部,所述料架上出料口略高于卷料,所述料架上出料口略宽于卷料的宽度,该方案的三脚支撑稳定性更高,其可以安装在地面或者变更高度,出料口的高度为许多次尝试和计算后得出的理想高度,其有效保障了卷料的出料顺畅度,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气动组件和启停组件,所述气动组件设有开关,所述气动组件作用于启停组件,所述启停组件为卷簧系统的启停开关,该方案实现了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的切换,有利于加工过程重新装料和调试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卷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新型卷簧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送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送料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卷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卷簧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料架,2.卷料,3.控制单元,31.气动组件,32.启停组件,4.送料器,41.滚轴,42.限位挡板,43.底座,44.导向立柱,5.落料模具,6.冲床,7.卷簧机,8.送料机,9.U型支座,91.限位槽,10.压紧滑块,101.限位凸起,11.第二连接块,12.气缸支架,13.夹料气缸,131.第二缸筒,132.第二活塞杆,14.送料气缸,141.第一缸筒,142.第一活塞杆,143.第一连接块,15.电机,16.滑动轴承,17.电机座,18.导杆,19.联轴器,20.第一脱料气缸,21.脱料支架,22.卷轴,23.导杆座,24.卷机座2,25.压辊座,261.第一压紧架,262.第二压紧架,271.第一压辊,272.第二压辊,273.第三压辊,28.压辊支架,29.复位件,30.分离件,31.第二脱料气缸,32.气缸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新型卷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包括工作平台,还包括送料机构、成型机构和卷簧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料架1、送料器4和送料机8,所述送料器4和送料机8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两端;所述成型机构包括落料模具5和冲床6,所述落料模具5和冲床6位于工作平台中部;所述卷簧机构包括卷簧机7,所述卷簧机7与送料机8配合工作;所述料架1上放置有卷料2,所述卷料2经送料器4传送至落料工位,所述落料工位的卷料2经成型机构制成卷簧半成品,所述卷簧半成品经送料机8传送至卷簧工位,所述卷簧工位的卷簧半成品经卷簧机构加工为卷簧成品,所述工作平台还设有控制单元3。

实施例2,一种新型卷簧系统,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工作平台,还包括送料机构、成型机构和卷簧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料架1、送料器4和送料机8,所述送料器4和送料机8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两端;所述成型机构包括落料模具5和冲床6,所述落料模具5和冲床6位于工作平台中部;所述卷簧机构包括卷簧机7,所述卷簧机7与送料机8配合工作;所述料架1上放置有卷料2,所述卷料2经送料器4传送至落料工位,所述落料工位的卷料2经成型机构制成卷簧半成品,所述卷簧半成品经送料机8传送至卷簧工位,所述卷簧工位的卷簧半成品经卷簧机构加工为卷簧成品,所述工作平台还设有控制单元3。

其中:所述送料机8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送料气缸14和夹料气缸13,所述送料气缸14包括第一缸筒141、第一活塞杆142和第一连接块143,所述第一缸筒141固定连接于工作平台,所述第一连接块143固定于第一活塞杆142端部;所述夹料气缸13包括第二缸筒131和第二活塞杆132,所述送料机8还包括气缸支架12、第二连接块11、压紧滑块10和U型支座9,所述第二缸筒131底部固定连接于气缸支架12,所述气缸支架12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块11顶部,所述第一连接块143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块11侧面,所述第二活塞杆132端部穿过第二连接块11固定连接于压紧滑块10,所述压紧滑块10两端设有限位凸起101,所述第二连接块11两侧固定连接于U型支座9,所述U型支座9两侧设有限位槽91,所述限位凸起101适配于限位槽91;所述第一活塞杆142有两个。

实施例3,一种新型卷簧系统,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包括工作平台,还包括送料机构、成型机构和卷簧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料架1、送料器4和送料机8,所述送料器4和送料机8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两端;所述成型机构包括落料模具5和冲床6,所述落料模具5和冲床6位于工作平台中部;所述卷簧机构包括卷簧机7,所述卷簧机7与送料机8配合工作;所述料架1上放置有卷料2,所述卷料2经送料器4传送至落料工位,所述落料工位的卷料2经成型机构制成卷簧半成品,所述卷簧半成品经送料机8传送至卷簧工位,所述卷簧工位的卷簧半成品经卷簧机构加工为卷簧成品,所述工作平台还设有控制单元3。

其中:所述卷簧机7包括卷动部分、压辊部分和分离部分,所述卷动部分包括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电机15、联轴器19和卷轴22,所述联轴器19与电机15输出轴连接,所述卷轴22一端连接于联轴器19,所述卷轴22另一端适配于待加工的卷簧;所述压辊部分包括第一压辊271、第二压辊272和第三压辊273,所述第一压辊271和第二压辊272上下放置且位于来料方向的前端,所述第三压辊273位于来料方向的后端,所述第一压辊271、第二压辊272和第三压辊273与卷轴22配合工作;所述分离部分包括电机分离部分和压辊分离部分,所述电机分离部分包括电机座17、导杆座23、脱料支架21、第一脱料气缸20、滑动轴承16和导杆18,所述电机座17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5,所述电机座17中部设有电机座孔,所述联轴器19穿过电机座孔;所述导杆座23对称设置于电机座17且固定于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导杆座23中部设有导杆座孔,所述卷轴22穿过导杆座孔;所述脱料支架21有两组且分别固定于电机座17和导杆座23顶部,所述第一脱料气缸20的缸筒和活塞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脱料支架21上;所述滑动轴承16固定连接于电机座17;所述导杆18一端固定连接于导杆座23,所述导杆18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电机座17和滑动轴承16;所述压辊分离部分包括卷机座24、第一压紧架261、第二压紧架262、压辊座25、压辊支架28、分离件30、第二脱料气缸31、气缸座32和复位件29,所述卷机座24为矩形框结构且固定连接于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分别对称滑动连接于卷机座24两侧,所述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均为U型结构且同一端均设有凸起部;所述压辊座25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卷机座另外两侧,所述压辊座25为两侧设有滑槽的T形结构,所述压辊座25上设有压辊座孔,所述卷轴22适配于压辊座孔;所述压辊支架28适配于所述滑槽且在滑槽内滑动,所述压辊支架28有两组,其中一组固定连接于第一压紧架261的两端且与第一压辊271和第二压辊272轴向活动连接,另一组固定连接于第二压紧架262的两端且与第三压辊273轴向活动连接;所述分离件30作用于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的凸起部之间;所述第二脱料气缸31连接于分离件30顶部;所述气缸座32固定连接于工作平台,所述第二脱料气缸31固定于气缸座32顶部;所述复位件29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当第二脱料气缸31伸出时,所述分离件30作用于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之间的凸起部,所述分离件30将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分离并为复位件29蓄力,当第二脱料气缸31收缩时,所述分离件30脱离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之间的凸起部,此时复位件29释放蓄力实现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恢复原位;所述所述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同一端均设有的凸起部为光滑圆轴,所述分离件30底部为梯形结构;所述复位件29为拉簧;所述电机15位于电机座17外侧;所述第一脱料气缸20的缸筒通过脱料支架21连接于电机座17顶部,所述第一脱料气缸20的活塞杆通过脱料支架21连接于和导杆座23顶部;所述滑动轴承16固定连接于电机座17外侧;

实施例4,一种新型卷簧系统,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工作平台,还包括送料机构、成型机构和卷簧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料架1、送料器4和送料机8,所述送料器4和送料机8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两端;所述成型机构包括落料模具5和冲床6,所述落料模具5和冲床6位于工作平台中部;所述卷簧机构包括卷簧机7,所述卷簧机7与送料机8配合工作;所述料架1上放置有卷料2,所述卷料2经送料器4传送至落料工位,所述落料工位的卷料2经成型机构制成卷簧半成品,所述卷簧半成品经送料机8传送至卷簧工位,所述卷簧工位的卷簧半成品经卷簧机构加工为卷簧成品,所述工作平台还设有控制单元3。

其中:所述送料机8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送料气缸14和夹料气缸13,所述送料气缸14包括第一缸筒141、第一活塞杆142和第一连接块143,所述第一缸筒141固定连接于工作平台,所述第一连接块143固定于第一活塞杆142端部;所述夹料气缸13包括第二缸筒131和第二活塞杆132,所述送料机8还包括气缸支架12、第二连接块11、压紧滑块10和U型支座9,所述第二缸筒131底部固定连接于气缸支架12,所述气缸支架12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块11顶部,所述第一连接块143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块11侧面,所述第二活塞杆132端部穿过第二连接块11固定连接于压紧滑块10,所述压紧滑块10两端设有限位凸起101,所述第二连接块11两侧固定连接于U型支座9,所述U型支座9两侧设有限位槽91,所述限位凸起101适配于限位槽91;所述第一活塞杆142有两个;所述卷簧机7包括卷动部分、压辊部分和分离部分,所述卷动部分包括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电机15、联轴器19和卷轴22,所述联轴器19与电机15输出轴连接,所述卷轴22一端连接于联轴器19,所述卷轴22另一端适配于待加工的卷簧;所述压辊部分包括第一压辊271、第二压辊272和第三压辊273,所述第一压辊271和第二压辊272上下放置且位于来料方向的前端,所述第三压辊273位于来料方向的后端,所述第一压辊271、第二压辊272和第三压辊273与卷轴22配合工作;所述分离部分包括电机分离部分和压辊分离部分,所述电机分离部分包括电机座17、导杆座23、脱料支架21、第一脱料气缸20、滑动轴承16和导杆18,所述电机座17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5,所述电机座17中部设有电机座孔,所述联轴器19穿过电机座孔;所述导杆座23对称设置于电机座17且固定于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导杆座23中部设有导杆座孔,所述卷轴22穿过导杆座孔;所述脱料支架21有两组且分别固定于电机座17和导杆座23顶部,所述第一脱料气缸20的缸筒和活塞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脱料支架21上;所述滑动轴承16固定连接于电机座17;所述导杆18一端固定连接于导杆座23,所述导杆18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电机座17和滑动轴承16;所述压辊分离部分包括卷机座24、第一压紧架261、第二压紧架262、压辊座25、压辊支架28、分离件30、第二脱料气缸31、气缸座32和复位件29,所述卷机座24为矩形框结构且固定连接于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分别对称滑动连接于卷机座24两侧,所述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均为U型结构且同一端均设有凸起部;所述压辊座25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卷机座另外两侧,所述压辊座25为两侧设有滑槽的T形结构,所述压辊座25上设有压辊座孔,所述卷轴22适配于压辊座孔;所述压辊支架28适配于所述滑槽且在滑槽内滑动,所述压辊支架28有两组,其中一组固定连接于第一压紧架261的两端且与第一压辊271和第二压辊272轴向活动连接,另一组固定连接于第二压紧架262的两端且与第三压辊273轴向活动连接;所述分离件30作用于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的凸起部之间;所述第二脱料气缸31连接于分离件30顶部;所述气缸座32固定连接于工作平台,所述第二脱料气缸31固定于气缸座32顶部;所述复位件29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当第二脱料气缸31伸出时,所述分离件30作用于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之间的凸起部,所述分离件30将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分离并为复位件29蓄力,当第二脱料气缸31收缩时,所述分离件30脱离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之间的凸起部,此时复位件29释放蓄力实现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恢复原位;所述所述第一压紧架261和第二压紧架262同一端均设有的凸起部为光滑圆轴,所述分离件30底部为梯形结构;所述复位件29为拉簧;所述电机15位于电机座17外侧;所述第一脱料气缸20的缸筒通过脱料支架21连接于电机座17顶部,所述第一脱料气缸20的活塞杆通过脱料支架21连接于和导杆座23顶部;所述滑动轴承16固定连接于电机座17外侧;所述送料器4包括底座43、滚轴41、限位挡板42和导向立柱44,所述底座43为带槽结构,其后端固定连接于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底座43前端活动连接有滚轴41,所述滚轴41包括前后两组,所述卷料2展开后穿过滚轴41;所述限位挡板42分布于底座43上表面,所述限位挡板42有一组;所述导向立柱44轴向活动连接于底座43后端上表面;所述料架1底部为三脚支撑,所述卷料2水平放置于料架1中部,所述料架1上出料口略高于卷料2,所述料架1上出料口略宽于卷料2的宽度;所述控制单元3包括气动组件31和启停组件32,所述气动组件31设有开关,所述气动组件31作用于启停组件32,所述启停组件32为卷簧系统的启停开关。

实施例5,一种新型卷簧系统,如图1至图6所示,其方案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工作平台与冲床6的冲压平台为一个整体。

实施例6,一种新型卷簧系统,如图1至图6所示,其方案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滚轴41包括前后三组,所述限位挡板42有三组且离散分布。

实施例7,一种新型卷簧系统,如图1至图6所示,其方案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启停开关为脚踏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