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芯压盖自动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717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芯压盖自动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闪芯压盖自动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暖卫浴行业里,单孔菜盆龙头中有一些产品的壳体是锌合金壳体,此种材质壳体的单孔龙头与传统其它材质壳体的单孔龙头的区别在于阀芯是从底部安装的,安装后需要用一个带内外螺纹的压盖盖住。现有压盖的安装方式是将压盖放到龙头壳体的底部后,再用人工手动把压盖旋紧螺装在龙头壳体内,这种全人工手动旋紧方式具有组装效率低,组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用工成本高,组装精度低等缺陷,同时,人工长时间作旋转动作手臂会非常酸疼,久而久之会导致职业病产生。

由此,现市面上出现有用于阀芯压盖组装在龙头壳体上的组装机器,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年04月17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202877846U的一种龙头阀芯压盖的扭力装配装置,工作时,将阀芯压盖放置于龙头本体内,然后将装好阀芯压盖的龙头本体安装在夹座上,启动气缸,当锁套与阀芯压盖相接触时步进电机起动,锁套带动阀芯压盖旋转,最终实现阀芯压盖的自动螺装;此种扭力装配装置,虽解决了传统手工组装所带来的缺陷,但是,在组装时阀芯压盖是直接放置龙头本体内再进行螺装,这样,若人工将阀芯压盖放置龙头本体内时未将阀芯压盖放平的话极易造成阀芯压盖的安装无法精准到位,甚至锁套在旋转时将阀芯压盖扭坏,同时,锁套的尺寸是固定的,使整个装置只能对单一规格的阀芯压盖进行组装,适用范围较窄。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精度高,不会造成阀芯压盖损坏,且适于不同规格的阀芯压盖组装的阀芯压盖自动组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阀芯压盖自动组装装置,包括有工作机架、龙头工件靠模和压盖工件夹具装置;其中,

所述的工作机架具有工作平台和竖立于工作平台的立机架,龙头工件靠模安装在该工作平台上,且上述龙头工件靠模上设有其上端呈敞开状,供龙头壳体嵌装于内或移除于外的龙头放置腔;

所述的压盖工件夹具装置包括上安装座、下安装座、夹具和传动轴,上述上安装座以上下升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上述立机架上,上述立机架上安装有驱动上安装座上下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上述下安装座处于上述上安装座的下方,上述传动轴竖立于上述下安装座的上方,且上述传动轴的下端端部固定安装于上述下安装座内,上述传动轴的上端转动安装于上述上安装座内,上述上安装座上安装有驱动上述传动轴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

上述传动轴内设有沿传动轴上下移动的连接杆和处于连接杆下方,并能随连接杆的下移而伸出传动轴外的撑开顶芯,上述上安装座上安装有驱动连接杆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上述连接杆的下端与上述撑开顶芯以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且上述连接杆的下端端面与上述撑开顶芯的上端端面之间具有套装在上述撑开顶芯外的隔离轴承;

上述下安装座内设有安装腔室,上述夹具的上部安装于上述安装腔室内,并位于上述传动轴的下方,上述夹具的下部伸出下安装座外,并处于上述龙头工件靠模正上方,上述夹具纵向所在的中心轴线与上述龙头放置腔纵向所在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上述夹具的下部外侧壁具有与阀芯压盖的内螺纹相吻合的外螺纹,上述夹具下部外径小于阀芯压盖的内径,且上述夹具内设有供撑开顶芯的下部伸入于内的伸入腔室,上述夹具为受撑开顶芯下端的伸入而被撑大,撑开顶芯下端的拔出而收缩复位的弹性撑开式夹具,且上述弹性撑开式夹具的上部外侧壁与上述安装腔室的腔壁之间具有供弹性撑开式夹具撑开的撑开间距,上述撑开顶芯的下部外径小于上述伸入腔室的内径,上述撑开顶芯的上部外径大于上述伸入腔室的内径。

上述龙头工件靠模呈圆柱状结构,上述龙头工件靠模竖立在工作平台上,且上述龙头工件靠模内开设有沿龙头工件靠模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纵向腔室和沿龙头工件靠模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圆柱状横向腔室,上述圆柱状纵向腔室与上述圆柱状横向腔室相连通,上述龙头工件靠模的顶面位于横向腔室的部位处下凹有连通至圆柱状横向腔室的卡入缺槽,上述卡入缺槽与上述圆柱状纵向腔室完全相连通,上述卡入缺槽、圆柱状纵向腔室与圆柱状横向腔室构成上述龙头放置腔室。

上述立机架具有支脚、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及连接导柱,上述上支撑板和上述下支撑板固定在上述支脚上,并共处于支脚的同一侧面上,上述上安装座处于上述上支撑板与上述下支撑板之间,上述下安装座处于上述下支撑板下方,上述传动轴的下端穿过上述下支撑板,上述连接导柱的上端端部固定在上述上支撑板上,上述连接导柱的下端紧配合穿过上述上安装座,与上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上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上述上支撑板上。

上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为第一气缸,上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竖立安装在上述上支撑板的顶面上,且上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端部向下穿过上述上支撑板,上述上支撑板下方设有其第一臂与第一气缸活塞杆的自由端端部锁固连接,第二臂与上安装座的底面锁固在一起的连接托板。

上述上安装座包括上盖体和处于上盖体下方的下盖体,上述上盖体与上述下盖体锁固在一起,上述上盖体的下底面向上凹设有上腔室,上述下盖体的上表面向下凹设有与上腔室相连通的下腔室,上述上腔室与上述下腔室构成齿轮腔室,上述传动轴的上端端部伸入上述齿轮腔室内,且上述传动轴的上端端部外套设有与传动轴螺装固定的轮轴套,上述轮轴套的上端处于上述上腔室内,上述轮轴套的下端处于上述下腔室内,且上述轮轴套的上端端部通过上安装轴承活动安装于上述上盖体内,上述轮轴套的下端端部通过下安装轴承活动安装于上述下盖体内,上述轮轴套外套装有处于上安装轴承和下安装轴承之间的从动齿轮,上述轮轴套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叠放于从动齿轮上的安装环,上述安装环与上述从动齿轮锁固在一起,上述转动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上述驱动电机固定竖立安装于上述上安装座的顶面上,且上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向下伸入至上述齿轮腔室内,并处于上述从动齿轮旁,上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套固有与上述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

上述连接杆的上端端部活动伸出上述传动轴外至上述轮轴套内,上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为第二气缸,上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竖立安装在上盖体上方,上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端部活动伸入上述轮轴套内,并处于上述连接杆的上端端部上方,且上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端部与上述连接杆的上端端部螺装连接,上述连接杆的下端端面向上凹设有上销轴腔室,上述撑开顶芯的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贯通撑开顶芯上下两端的下销轴腔室,上述下销轴腔室内嵌装有连接销,上述连接销的上端端部紧配合伸入上述上销轴腔室内。

上述撑开顶芯呈柱状结构,且上述撑开顶芯的下端端部呈由上而下渐缩的圆台结构,上述伸入腔室的上部相应呈由上而下渐扩的圆台结构。

上述下安装座包括上平台、限位板和封板,上述上平台、限位板与封板由上而下依次叠放在一起,并通过螺栓锁合连接在一起,上述上平台、限位板和封板均呈具有内圈的圆形片体,上述传动轴的下端端部伸入上述上平台的内圈内并与上平台螺合在一起,上述限位板的内径大于上述封板的内径,上述弹性撑开式夹具处于封板的内圈内,且上述弹性撑开式夹具的上端端部延伸至上述限位板的内圈内,上述弹性撑开式夹具的下端端部延伸出上述封板外,上述弹性撑开式夹具的上端端部外侧壁凸设有支撑环,上述支撑环叠放于上述封板的顶面上,上述支撑环与上述限位板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距,上述弹性撑开式夹具的外侧壁与上述封板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距,上述弹性撑开式夹具的下端端部外侧壁设有上述外螺纹。

上述弹性撑开式夹具包括柱状夹具和弹性套圈,上述弹性套圈套紧在上述柱状夹具外,上述柱状夹具具有第一半圆柱夹具和与第一半圆柱半夹具相对贴合的第二半圆柱夹具,上述第一半圆柱夹具的下端端部外侧壁和上述第二半圆柱夹具的下端端部外侧壁均设有螺纹结构,两上述螺纹结构构成上述外螺纹,以第一半圆柱夹具与第二半圆柱夹具相贴的一面为贴合面,上述第一半圆柱夹具的贴合面和第二半圆柱夹具的贴合面上均凹设有贯通夹具上下两端端面的缺槽,两个缺槽构成所述的伸入腔室。

上述弹性套圈为张紧弹簧,上述第一半圆柱夹具的外侧壁和第二半圆柱夹具的外侧壁均凹设有供张紧弹簧卡入安装的安装凹槽,两个安装凹槽构成圆形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阀芯压盖自动组装装置,组装时,将龙头本体放入龙头放置腔内,龙头本体固定安装设置,待组装的阀芯压盖套设在夹具的下部外,之后启动第二升降驱动装置,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的下移推动撑开顶芯下移,撑开顶芯的下移使撑开顶芯伸入弹性撑开式夹具内,利用撑开顶芯与弹性撑开式夹具内径的限制使弹性撑开式夹具受撑开顶芯的下移而被慢慢撑开,弹性撑开式夹具的撑开能将待组装的阀芯压盖夹紧,并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使弹性撑开式夹具与阀芯压盖呈紧配合,之后,启动转动驱动装置和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传动轴转动,下安装座、弹性撑开式夹具及待组装阀芯压盖一同转动,同时,上安装座下移,上安装座的下移使转动的待组装阀芯压盖一同下移,进而下移至龙头本体内,最终实现阀芯压盖在龙头本体上的组装;组装后,关闭转动驱动装置,启动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带动连接杆上移,连接杆的上移使撑开顶芯下移拨出弹性撑开式夹具中,弹性撑开式夹具受弹性复位的作用恢复回初始状态以便供下一阀芯压盖套装,弹性撑开式夹具的收缩使弹性撑开式夹具与阀芯压盖之间呈活动配合;之后启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上安装座上移,弹性撑开式夹具即可快速地从组装后的阀芯压盖中脱离出来,这样即可完成阀芯压盖的自动组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装置,其可实现阀芯压盖的自动组装,无需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人工作量低下,且组装时利用阀芯压盖的内螺纹与弹性撑开式夹具的外螺纹的配合可对阀芯压盖的平直放置起到对位作用,从而使阀芯压盖的组装较为精准,避免传统阀芯压盖的放置无法保证完全平直而造成阀芯压盖组装不精准,甚至被扭坏的问题,同时,利用弹性撑开式夹具的撑开及收缩特性使弹性撑开式夹具可对不同规格的阀芯压盖进行夹紧,从而实现对不同规格的阀芯压盖进行组装,组装范围较大,另,利用隔离轴承使阀芯压盖在旋转过程中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不会一同旋转,有效保护了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使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阀芯压盖自动组装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工作机架1、龙头工件靠模2和压盖工件夹具装置;其中,

所述的工作机架1具有工作平台11和竖立于工作平台11的立机架,龙头工件靠模2呈圆柱状结构,龙头工件靠模2竖立安装在该工作平台11上,且龙头工件靠模2上设有其上端呈敞开状,供龙头壳体嵌装于内或移除于外的龙头放置腔21;具体的是:龙头工件靠模2的顶面向下凹设有有圆柱状纵向腔室,龙头工件靠模2的前侧壁上向后凹设有由前至向沿龙头工件靠模2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圆柱状横向腔室,圆柱状纵向腔室与圆柱状横向腔室相连通,龙头工件靠模2的前侧壁顶面位于圆柱状横向腔室的部位处下凹有连通至圆柱状横向腔室的卡入缺槽,此卡入缺槽与圆柱状纵向腔室完全相连通,卡入缺槽、圆柱状纵向腔室与圆柱状横向腔室的宽度与龙头本体的尺寸相匹配,该卡入缺槽、圆柱状纵向腔室与圆柱状横向腔室构成所述的龙头放置腔室;使用时,龙头本体利用卡入缺槽使龙头本体向下安装时能够放置在横向腔室和纵向腔室内。

所述的立机架具有支脚12、下支撑板13、上支撑板14及连接导柱15,支撑12竖立在工作平台11上,并处于龙头工件靠模2的后方,上支撑板13和下支撑板14均平放设置于支脚12的前方,且下支撑板14处于上支撑板13的下方,并呈一定间隔设置,上支撑板13锁固在支脚12上,上支撑板14与支脚12的顶面一体成型连接,连接导柱15设置有二根,二根连接导柱15分别竖立于下支撑板13的左右两侧上,且连接导柱15的上下两端对应与上支撑板14和下支撑板14锁固连接。

所述的压盖工件夹具装置包括上安装座3、下安装座4、夹具5和传动轴6,其中:上安装座3以上下升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立机架上,立机架上安装有驱动上安装座上下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具体的是:上安装座3处于上支撑板14和下支撑板13之间,二根连接导柱15对应紧配合穿过上安装座3的左右两侧,即上安装座3与连接导柱15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上支撑板14上,此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为第一气缸7,第一气缸7的缸体固定竖立安装在上支撑板14的顶面后侧上,且第一气缸7的活塞杆自由端端部向下穿过上支撑板14,上支撑板14下方设有连接托板16,该连接托板16由前横臂、后横臂和竖臂构成,前横臂与竖臂垂直设置,并处于竖臂的下端前方,后横臂与竖臂垂直设直,并处于竖臂的上端后方,前横臂与后横臂相互平行设置,后横臂处于上安装座3的下方,且第一气缸7的活塞杆自由端端部与后横臂锁固连接,前横臂叠设于上安装座3的底面下方,并通过螺栓锁固。第一气缸7启动,第一气缸7的活塞杆伸出,活塞杆的伸出经连接托板16可带动上安装座3上下移动。

所述的下安装座4处于下支撑板13的下方,传动轴6竖立于下安装座4的上方,且传动轴6的下端端部固定安装于下安装座4内,传动轴6的上端转动安装于上安装座3内,上安装座3上安装有驱动传动轴6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优选的是:该上安装座3内设有齿轮腔室100,传动轴6的上端端部伸入齿轮腔室100内,且传动轴6的上端端部外套设有与传动轴6螺装固定的轮轴套61,轮轴套61的上端端部通过上安装轴承200转动安装在上安装座3的齿轮腔室100内,轮轴套61的下端端部通过下安装轴承300转动安装在上安装座3的齿轮腔室100内,轮轴套61外套装有处于上安装轴承200和下安装轴承300之间的从动齿轮62,轮轴套61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叠放于从动齿轮62上的安装环611,安装环611与从动齿轮62锁固在一起;所述的转动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固定竖立安装于上安装座3的顶面上,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向下伸入至齿轮腔室100内,并处于从动齿轮62旁,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外套固有主动齿轮81,主动齿轮81与从动齿轮62相啮合。旋转时,驱动电机8启动,主动齿轮81由驱动电机8带动旋转,从动齿轮62由主动齿轮81带动旋转,从动齿轮62经轮轴套61带动传动轴6作旋转动作。

所述的传动轴6的下端穿过下支撑板13并伸入下安装座4内与下安装座4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轴6呈两端为开口状的空心轴,所述的传动轴6内设有沿传动轴6上下移动的连接杆91和处于连接杆91下方,并能随连接杆91的下移而伸出传动轴6外的撑开顶芯92,该连接杆91为圆柱杆体,此连接杆91的外径小于传动轴6的内径,所述的上安装座3上安装有驱动连接杆91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连接杆91的下端与撑开顶芯92以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且连接杆91的下端端面与撑开顶芯92的上端端面之间具有套装在撑开顶芯92外的隔离轴承93;优选的是: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为第二气缸94,所述的连接杆91的上端端部活动伸出传动轴6外至轮轴套61内,连接杆91的外径与轮轴套61的内径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第二气缸94的缸体固定竖立安装在上安装座3的顶面上方,第二气缸94的活塞杆自由端端部活动伸入轮轴套61内,并处于连接杆91的上端端部上方,且第二气缸94的活塞杆自由端端部与连接杆94的上端端部螺装连接,即连接杆91的上端端部向上延伸有伸入第二气缸94的活塞杆自由端端部内的缩径杆,此缩径杆与第二气缸94的活塞杆通过内外螺纹的方式螺合在一起,所述的连接杆91的下端端面向上凹设有上销轴腔室(图中未示出),撑开顶芯92的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贯通撑开顶芯92上下两端的下销轴腔室,下销轴腔室内嵌装有连接销95,连接销95的上端端部紧配合伸入上销轴腔室内,通过连接销95实现了撑开顶芯92与连接杆91的相对旋转配合连接;第二气缸94通气时,第二气缸94的活塞杆向下移动,活塞杆的下移可带动连接杆91连同撑开顶芯92沿传动轴6作上下移动;非工作时,第二气缸94反向通气时活塞杆向上移动复位,连接杆91及撑开顶芯92相应上移复位。

所述的下安装座4内设有安装腔室,夹具5的上部安装于安装腔室内,并位于传动轴6的下方,夹具5的下部伸出下安装座4外,并处于龙头工件靠模2正上方,夹具5纵向所在的中心轴线与龙头放置腔纵向所在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夹具5的下部外侧壁具有与阀芯压盖400的内螺纹相吻合的外螺纹51,夹具5的下部外径小于阀芯压盖400的内径,且夹具5内设有供撑开顶芯92的下部伸入于内的伸入腔室500,夹具5为受撑开顶芯92下端的伸入而被撑大,撑开顶芯下端的拔出而收缩复位的弹性撑开式夹具,且弹性撑开式夹具的上部外侧壁与安装腔室的腔壁之间具有供弹性撑开式夹具撑开的撑开间距,撑开顶芯92的下部外径小于伸入腔室的内径,撑开顶芯的上部外径大于上述伸入腔室的内径;即撑开顶芯92的下部能够伸入伸入腔室,之后随撑开顶芯92的下移使撑开顶芯的上部能将撑开顶芯92向外撑开。

优选方案是:所述的下安装座4包括上平台41、限位板42和封板43,上平台41、限位板42与封板43由上而下依次叠放在一起,并通过螺栓锁合连接在一起,上平台41、限位板42和封板43均呈具有内圈的圆形片体,传动轴6的下端端部伸入上平台41的内圈内并与上平台41通过内外螺纹的结构螺合在一起,限位板42的内径大于封板43的内径,所述的弹性撑开式夹具处于封板43的内圈内,且弹性撑开式夹具的上端端部延伸至限位板42的内圈内,弹性撑开式夹具的下端端部延伸出封板43外,弹性撑开式夹具的上端端部外侧壁凸设有支撑环50,支撑环50叠放于封板43的顶面位于限位板42的内径与封板43的内径之间的部位上,支撑环50与限位板42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弹性撑开式夹具的外侧壁与封板43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此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即构所述的撑开间距,弹性撑开式夹具的下端端部外侧壁设有所述的外螺纹51。

所述的弹性撑开式夹具包括柱状夹具51和弹性套圈52,弹性套圈52套紧在柱状夹具51外,柱状夹具51具有第一半圆柱夹具511和与第一半圆柱半夹具511相对贴合的第二半圆柱夹具512,第一半圆柱夹具511与第二半圆柱夹具512呈左右或前后相对设置,以第一半圆柱夹具511与第二半圆柱夹具512相贴合的一面为贴合面,该第一半圆柱夹具511的贴合面和第二半圆柱夹具512的贴合面上均凹设有贯穿夹具上下两端端面的弧形缺槽(图中未示出),两个弧形凹槽构成所述的伸入腔室,所述的第一半圆柱夹具511的下端端部外侧壁和第二半圆柱夹具512的下端端部外侧壁均设有螺纹结构,此螺纹结构为外螺纹51的一半,两螺纹结构构成所述的外螺纹51,所述的弹性套圈52为张紧弹簧,第一半圆柱夹具511的外侧壁和第二半圆柱夹具512的外侧壁均凹设有供张紧弹簧52卡入安装的安装凹槽,两个安装凹槽构成圆形槽,利用张紧弹簧的弹性可将第一半圆柱夹具511与第二半圆柱夹具512夹贴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阀芯压盖自动组装装置,初始状态时第一半圆柱夹具511与第二半圆柱夹具512相贴配合,组装时,将龙头本体600放入龙头放置腔21内,龙头本体600固定安装设置,待组装的阀芯压盖400套设在夹具5位于下安装座4下方的部位外,之后给第二气缸94通气,第二气缸94推动撑开顶芯92向下移动,因撑开顶芯92下部外径小于伸入腔室的内径,即撑开顶芯92可下移伸入至伸入腔室内,当撑开顶芯92的上部也伸入至伸入腔室内时,因伸入腔室的内径小于撑开顶芯92的下部外径,且夹具5的上部外侧壁与安装腔室的腔壁之间具有间距,即第一半圆柱夹具511与第二半圆柱夹具512会被撑开顶芯92的上部撑开,第一半圆柱夹具511与第二半圆柱夹具512相背分离,夹具5的外径变大,张紧弹簧伸展,随着夹具5外径的变大,夹具5的外侧壁会与阀芯压盖400的内侧壁相接触,且夹具5的外螺纹与阀芯压盖400的内螺纹相吻合,夹具5受撑开顶芯92的影响而将待组装的阀芯压盖400撑着夹紧,并使阀芯压盖400呈平直夹紧,之后,启动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带动传动轴6转动,与传动轴6连接的下安装座4一同转动,下安装座4的转动使下安装座4内的夹具5,及夹具5夹紧的阀芯压盖400一同转动,同时,第一气缸7通气,第一气缸7带动上安装座3下移,上安装座3的下移使阀芯压盖400能放入至龙头本体600内,此时,阀芯压盖400的旋转能安装在龙头本体600上;当阀芯压盖400螺紧后达到设定的扭矩时驱动电机8停机,第二气缸94反向通气,撑开顶芯92向上移,撑开顶芯92的上移使撑开顶芯92从夹具5中脱离出来,此时张紧弹簧复位,第一半圆柱夹具511和第二半圆柱夹具512受张紧弹簧的复位会相对移动而再次相贴在一起,此时夹具5的外径小于阀芯压盖400的内径,最后,第一气缸7反向通气,上安装座3上移,撑开顶芯92一同上移,撑开顶芯92与组装后的阀芯压盖400相分离,这样即可完成阀芯压盖的自动组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组装装置,其能够实现阀芯压盖的自动组装,无需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人工作量低下,且利用夹具的特定结构可保证阀芯压盖呈平直固定夹固,使阀芯压盖的组装较为精准,避免传统阀芯压盖的放置无法保证完全平直而造成阀芯压盖组装不精准,甚至被扭坏的问题,具有结构简易,组装方便,易维护,操作方便等优点,同时,利用弹性撑开式夹具的撑开及收缩特性使弹性撑开式夹具可对不同规格的阀芯压盖进行夹紧,从而实现对不同规格的阀芯压盖进行组装,组装范围较大,另,利用隔离轴承93使阀芯压盖在旋转过程中连接杆91和第二气缸94不会受撑开顶芯92的旋转而一同旋转,有效保护了第二气缸94,使第二气缸94的使用寿命较长。

本新型中,所述的上安装座3包括上盖体31和处于上盖体31下方的下盖体32,上盖体31与下盖体32锁固在一起,上盖体31的下底面向上凹设有上腔室,下盖体32的上表面向下凹设有与上腔室相连通的下腔室,上腔室与下腔室构成齿轮腔室100,该轮轴套61的上端处于上腔室内,轮轴套61的下端处于下腔室内;这样,通过上、下盖体的设置可方便传动轴6的组装及用于驱动传动轴6旋转的各部件的组装和维护。

本新型中,所述的撑开顶芯92呈柱状结构,且撑开顶芯92的下端端部呈由上而下渐缩的圆台结构,伸入腔室500的上部相应呈由上而下渐扩的圆台结构,伸入腔室500的下部呈圆柱形;这样,利用撑开顶芯92下部的锥度设计和伸入腔室500上部的相应锥度设计可方便撑开顶芯92伸入弹性可撑式夹具内。

本新型的自动组装装置,在支脚12上还安装有将上、下安装座安装于内的控制盒700,该控制盒700内设有控制驱动电机8、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94工作的控制器,且控制盒700的外表面上安装有用于设定控制器的操作界面。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