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363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防水夹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夹头,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夹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床夹头主要是通过多个夹爪的同步移动来夹持工件,以便对工件进行切削作业。为了降低切削温度及增加润滑效果,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会添加适量的切削液,但是,这些切削液很容易从夹爪周围的缝隙或其他零件的孔洞渗入夹头的内部,进而对夹头的结构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的防水夹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夹头包含有夹座、夹持组件以及多个防水件。该夹座具有多条防水槽;该夹持组件设置于该夹座中且与该多条防水槽相邻而设置;该多个防水件分别设置于该夹座的防水槽内。通过如此配置构成,能够达到提升防水效果的目的。

优选地,该夹座具有中心孔和多条与该中心孔连通的滑槽,该多条滑槽相对于该中心孔呈放射状排列,该夹持组件具有柱塞和多个接设于该柱塞的夹爪,该柱塞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夹座的中心孔内,该多个夹爪分别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夹座的滑槽内。此外,该夹座可以在该滑槽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防水槽,或者在相邻的两个滑槽之间设置防水槽,甚至也可以同时在上述两个位置上均设置防水槽。

优选地,该防水夹头还具有防水背盖、防水环以及防水端盖,该防水背盖设置于该夹座的中心孔内,且通过多个固定件而被安装在该柱塞的一端面上,该各个固定件上分别套设有防水垫圈,该防水环设置于该防水背盖的外周缘且抵接于该中心孔的孔壁上,该防水端盖设置于该夹座上且遮盖住该中心孔,从而使该柱塞的另一端面能够被该防水端盖所遮盖住。通过如此配置构成,能够提供良好的防水效果。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夹头的详细结构、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了解,这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夹头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夹头所提供的夹座的局部放大图,主要表示第一、第二防水槽的位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夹头的局部剖视图,主要表示第一防水件的位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夹头的另一局部剖视图,主要表示第二防水件的位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夹头的另一视角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夹头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符号说明)

10 防水夹头 20 夹座

21 中心孔 22 滑槽

23 第一防水槽 24 直伸段

25 横伸段 26 第二防水槽

30 夹持组件 31 柱塞

32 固定孔 33 嵌槽

34 第一斜面 35 夹爪

36 嵌部 37 第二斜面

40 防水组件 41 第一防水件

42 第二防水件 43 防水背盖

432 环槽 44 沉头孔

45 固定件 46 防水垫圈

47 防水端盖 48 凹槽

49 防水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夹头10包含有夹座20、夹持组件30以及防水组件40。

夹座20具有贯穿前后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中心孔21,夹座20的前侧面具有三条滑槽22,这三条滑槽22相对于中心孔21呈放射状排列。再如图2所示,夹座20还具有多条第一防水槽23和多条第二防水槽26,第一防水槽23以两两成对的方式设置于各滑槽22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第二防水槽26设置于夹座20的前侧面且介于相邻的两条滑槽22之间,并沿着中心孔21的周缘延伸,此外,如图2所示,第一防水槽23具有直伸段24和横伸段25,直伸段2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滑槽22的延伸方向,横伸段25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滑槽22的延伸方向,直伸段24位于滑槽22的一端,横伸段25的一端位于滑槽22的另一端,横伸段25的另一端垂直连接于直伸段24。

夹持组件30具有柱塞31和三个夹爪35。柱塞31设置于夹座20的中心孔21内,三条第二防水槽26环绕在柱塞31的周围,柱塞31的后侧面具有多个固定孔32。夹爪35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夹座20的滑槽22内,使得每个夹爪35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紧邻于一条第一防水槽23。此外,如图6所示,柱塞31的周缘具有三个嵌槽33,每个嵌槽33的槽壁上都具有第一斜面34,每个夹爪35的一端都具有嵌部36,嵌部36具有第二斜面37,柱塞31与夹爪35之间通过嵌槽33与嵌部36而卡接在一起,另一方面,第一斜面34与第二斜面37之间相互抵接,从而能够通过柱塞31的轴向移动而使三个夹爪35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达到夹持工件或释放工件的效果。

防水组件40具有多条第一防水件41、多条第二防水件42、防水背盖43、防水环49以及防水端盖47。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防水件41、第二防水件42设置于夹座20的第一防水槽23、第二防水槽26内。防水背盖43设置于夹座20的中心孔21内,且具有多个沉头孔44和位于外周缘的环槽432,多个沉头孔44贯穿防水背盖43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如图4至图6所示,防水背盖43通过多个固定件45(如图6所示的螺栓)而被安装在柱塞31的后端面上,各固定件45穿过防水背盖43的沉头孔44且被锁设于柱塞31的固定孔32中,此外,防水组件40还具有多个防水垫圈46,防水垫圈46以一对一的方式套设于固定件45上,且与防水背盖43的沉头孔44之间形成紧配合的状态。防水环49嵌设于防水背盖43上的环槽432内,且抵接于夹座20的中心孔21的孔壁。防水端盖47安装于夹座20上,一方面遮盖住夹座20的中心孔21,另一方面遮盖住柱塞31的前端面,此外,防水端盖47的外周缘具有三个凹槽48,凹槽48与夹座20的滑槽22一一对应。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夹头10一方面利用第一防水件41对夹爪35提供防水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第二防水件42对柱塞31提供防水效果,同时再搭配防水背盖43、防水环49及防水端盖47来辅助第二防水件42对柱塞31进一步提供防水效果。最后,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防水件41、第二防水件42并不一定要同时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其中一个,然而,两个同时设置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