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板法兰法兰角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0611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共板法兰法兰角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管加工生产,尤其涉及共板法兰法兰角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风管的生产中,法兰角是一种常见的连接件,在对风管的制作时,其四角处需要通过法兰角连接固定,法兰角的传统生产需要将镀锌钢板先裁切后在进行折弯、压肋筋等操作成型,生产效率低且较容易在分别加工过程中引起误差,使得法兰角在使用精准度差,影响风管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共板法兰法兰角自动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共板法兰法兰角自动生产线,包括自动送料机及设于自动送料机后端的法兰角压模,其中:

所述法兰角压模包括上模及与其相对应的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四角处固定弹簧导柱,上模对应弹簧导柱位置设置与其配合的导套;

所述上模包括沿物料加工进入侧依次设置裁边成型段、空位段、折弯冲压端及切断段;

所述裁边成型段包括边缘裁边冲头,设于裁边冲头内侧中部的冲孔冲头及设于裁边冲头四周的裁切辅助定位冲头;

所述折弯冲压段包括临近空位部设置的折边凹槽,设于折边凹槽中部的折角凸台,设于折边凹槽内部两侧的肋筋凹槽及临近肋筋凹槽设置的中部孔凹槽;

所述切断段包括临近折边凸台外侧设置的切断冲头;

所述下模在对应空位段位置设有与支撑凸台,下模在对应折边凹槽位置设有折边凸台,所述折边凸台与支撑凸台表面平齐,折边凸台对应肋筋凹槽位置设有肋筋凸台,折边凸台对应中部孔凹槽位置设有中部孔压柱。

所述上模与下模四角处设有导向柱。

所述上模在裁边成型段、空位段、折弯冲压端及切断段两侧分别设置限位柱,且限位柱中部设有限位环形槽。

所述自动送料机前端设有展卷机。

所述下模临近切断冲头位置设有下料坡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法兰角自动生产线实现了法兰角的一体成型,连续生产,相较于传统的生产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模具配合定位精准,使得生产出的法兰角标准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法兰角结构示意图。

图5限位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动送料机,2.法兰角压模,3.上模,4.下模,5.卸料板,6.弹簧导柱,7.边缘裁边冲头,8.冲孔冲头,9.辅助定位冲头, 10.折边凹槽,11.折角凸台,12.肋筋凹槽,13.中部孔凹槽,14.切断冲头,15.支撑凸台,16.折边凸台,17.肋筋凸台,18.中部孔压柱,19.下料坡面,20.限位柱,21.限位环形槽,22.展卷机,23.翼板,24.连接孔,25.定位销,26.肋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自动送料机1及设于自动送料机后端的法兰角压模2,其中:

所述法兰角压模包括上模3及与其相对应的下模4,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卸料板5,所述卸料板四角处固定弹簧导柱6,上模对应弹簧导柱位置设置与其配合的导套;

优选的,自动送料机前端设有展卷机22,配合将成卷侧镀锌钢板导入给料机。

法兰角压模可以配合设有上机座及下机座,下机座为下模提供支撑,且对应下模的孔位置设置排料孔,上模通过冲压机构带动其冲压卸料板通过沿弹簧导柱与上膜相对移动,当冲压机构驱动其压紧时,卸料板先压住下模,停止移动,进而上模向下继续移动完成冲压,冲压机构上移时,上模先上移,卸料板压住物料,防止其与上模粘连、并使得冲孔废料沿排料孔自由落下排出,随后卸料板上移回复初始状态;

连接角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两侧相互垂直的翼板23,中部的定位销25,前部的连接孔24,翼板设置肋筋26,连接角边缘向下侧折边。

所述上模包括沿物料加工进入侧依次设置裁边成型段、空位段、折弯冲压端及切断段;

所述裁边成型段包括边缘裁边冲头7,设于裁边冲头内侧中部的冲孔冲头8及设于裁边冲头四周的裁切辅助定位冲头9;

边缘裁边冲头沿连接角的外轮廓边缘裁切,在翼板的末端边缘留下用于带动物料前移的连接部,冲孔冲头将连接角中部的连接孔冲出;

辅助定位冲头在裁切物料的边缘,作用为辅助定位,防止裁边时因裁边的位置及面积较大,发生偏移。

所述折弯冲压段包括临近空位部设置的折边凹槽10,设于折边凹槽中部的折角凸台11,设于折边凹槽内部两侧的肋筋凹槽12及临近肋筋凹槽设置的中部孔凹槽13;

所述切断段包括临近折边凸台外侧设置的切断冲头14;

所述下模在对应空位段位置设有与支撑凸台15,下模在对应折边凹槽位置设有折边凸台16,所述折边凸台与支撑凸台表面平齐,折边凸台对应肋筋凹槽位置设有肋筋凸台17,折边凸台对应中部孔凹槽位置设有中部孔压柱18;

所述下模临近切断冲头位置设有下料坡面19。

折边凹槽与裁切后物料面积相同,其轮廓面积大于折边凸台,下压后二者配合将裁切后的物料外边缘内折,形成新的边缘,内折部分近似垂直。

肋筋凸台与肋筋凹槽配合,肋筋凸台凸出于折边凸台,在两翼板中部压出肋筋。

裁切后的物料在内角处留有定位角部分,折角凸台将平直的定位角下压为竖直状态;

空位段的设置使得裁边成型段与折弯冲压端分隔,防止二者距离过近相互影响,而空位段的支撑台为物料提供支撑,使其与折边凸台平齐,防止镀锌钢板原料发生弯折形变。

中部孔压柱直径大于裁边后切出的连接孔,中部孔凹槽直径大于中部孔压柱,使得在冲压后连接孔内侧形成折边;

切断冲头将末端的将带动物料前移的连接部切断,并输出,完成整个冲压操作。

优选的,所述上模与下模四角处设有导向柱(图中未示出)。

优选的,所述上模在裁边成型段、空位段、折弯冲压端及切断段两侧分别设置限位柱20,且限位柱中部设有限位环形槽21,镀锌钢板沿着限位环形槽平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