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送料冲孔模的初始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060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纵向送料冲孔模的初始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纵向送料冲孔模的初始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初始定位装置,是在连续冲模中,专指送入新条料初始位置的定位。在板金模具生产中,初始定位送料机构的不确定性是影响钣金工作效率的重大阻碍。目前模具界传统的定位扣的初始定位方式有很多种,大多用直接压入的使用方法。这种直接压入多偏向于向左或右侧送入,这是因为初始定位被设计在模具的正前方并由操作者定位的原因。由于目前企业所用的初始定位机构多偏向于由左或右侧送入料条的冲模型式,如果料条改由操作者的正前方往后送并利用传统的定位扣,必然会带给操作者的不便。为此,需要一种纵向送料冲孔模的初始定位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纵向送料冲孔模的初始定位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能准确完成条料的初始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纵向送料冲孔模的初始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冲孔模下模座上的凹模板,所述凹模板上设置有工件落料孔,位于工件落料孔的前侧横向设置有两个定位落料孔,所述凹模板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托料导向板,位于两固定托料导向板之间形成纵向送料通道,位于一侧的固定托料导向板与凹模板之间设置有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内设置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由驱动机构驱动用于实现内侧端伸入纵向送料通道内挡住条料头部完成条料的初始定位,定位滑块与位于一侧的固定托料导向板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前端向凹模板的前侧延伸的拉杆,所述拉杆的后端与位于一侧的固定托料导向板的后部相铰接,拉杆的中部与设置于定位滑块外侧端并拐向上侧的凸部去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设置于位于一侧的固定托料导向板的外侧端面上的凹腔,所述凹腔内卧式设置有另一端与定位滑块上的凸部相抵接的压簧。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后端经支点螺栓与位于一侧的固定托料导向板后部相铰接,拉杆的中部经铰接销轴与凸部相铰接。

进一步地,位于另一侧的固定托料导向板后部还设置有内侧端伸入纵向送料通道内的自动定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初始定位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能准确完成条料的初始定位;同时提高板金模生产效率,工作可靠,可用于复合模以及连续模上,应用前景广阔,得企业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0-下模座 20-凹模板 21-工件落料孔 22-定位落料孔 31-固定托料导向板 32-固定托料导向板 33-横向滑槽 34-凹腔 35-压簧 40-定位滑块 41-凸部 50-拉杆 51-支点螺栓 52-铰接销轴 60-自动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和图2

一种纵向送料冲孔模的初始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冲孔模下模座10上的凹模板20,所述凹模板上设置有工件落料孔21,位于工件落料孔的前侧横向设置有两个定位落料孔22,所述凹模板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托料导向板31、32,位于两固定托料导向板之间形成纵向送料通道,位于一侧的固定托料导向板与凹模板之间设置有横向滑槽33,所述横向滑槽内设置有定位滑块40,所述定位滑块由驱动机构驱动用于实现内侧端伸入纵向送料通道内挡住条料头部完成条料的初始定位,通过驱动机构实现定位滑块的横向移动。所述定位滑块与位于一侧的固定托料导向板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以便定位滑块复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前端向凹模板的前侧延伸的拉杆50,所述拉杆的后端与位于一侧的固定托料导向板的后部相铰接,拉杆的中部与设置于定位滑块外侧端并拐向上侧的凸部41去相铰接,以便驱动定位滑块横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设置于位于一侧的固定托料导向板的外侧端面上的凹腔34,所述凹腔内卧式设置有另一端与定位滑块上的凸部相抵接的压簧35,从而通过压簧使定位滑块复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的后端经支点螺栓51与位于一侧的固定托料导向板后部相铰接,拉杆的中部经铰接销轴52与凸部相铰接,从而驱动定位滑块移动。

本实施例中,位于另一侧的固定托料导向板后部还设置有内侧端伸入纵向送料通道内的自动定位杆60,以便工件后续加工的条料定位。

该纵向送料冲孔模的初始定位机构的使用方法:手动将拉杆的前端向凹模板的另一侧方向拉动(此时压簧被压缩),使定位滑块的内侧端伸入纵向送料通道内;将条料的前部伸入纵向送料通道内,使条料的头部抵接在定位滑块上以完成条料的初始定位;冲孔模在条料上加工出两个定位落料孔所在位置的通孔,当这两个孔加工完成后,定位滑块的初始定位功能即完成,松开拉杆,定位滑块在弹性复位机构的作用力带动拉杆回到初始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