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成型工位中三极管落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0320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三极管成型工位中三极管落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落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三极管成型工位中三极管落料模具。



背景技术:

三极管在成型工位中,常需要通过落料模具进行冲裁落料,一般的落料模具冲裁之后,被冲落的三极管直接掉落,再被下方的收集箱收集,收集箱内的三极管杂乱无章,若需要进行加工时,需要人工重新摆,工作效率非常低下,且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摆放规则、便于下道工序进行的三极管成型工位中三极管落料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三极管成型工位中三极管落料模具,包括包括上模和下模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运料板,运料板上放置有三极管板,所述的上模底部设置有冲裁机构,所述的冲裁机构中设置有多个冲裁单元,所述的冲裁单元包括四个冲裁刀刃和顶杆,四个冲裁刀刃围成矩形框状且在该矩形框中设置有顶杆,顶杆还通过活塞杆连接在气缸上,冲裁刀刃围成的矩形框与三级管相适配;位于冲裁单元正下方的下模上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与三级管相适配,在矩形通孔的下方设置有矩形集料框,矩形集料框大小与三级管相适配,且矩形集料框的底部固定有套管A,套管A插入套管B内,套管B设置在集料板上,套管A和套管B中设置有弹簧。

所述的顶杆为矩形顶杆,顶杆与冲裁刀刃的间隙为0.2~1mm。

所述的矩形集料框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槽。

所述的气缸设置在上模的内部

所述的集料板与集料板输送机构相连。

所述的运料板与运料板输送机构相连,且气缸、运料板输送机构与集料板输送机构连接在相同的控制器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摆放规则、便于下道工序进行。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A-A的放大图;

图3 为冲裁刀刃与顶杆的俯视图;

图中,1—上模,2—下模,3—运料板,4—冲裁机构,5—冲裁刀刃,6—顶杆,7—气缸,8—矩形通孔,9—矩形集料框,10—套管A,11—套管B,12—集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3所示,三极管成型工位中三极管落料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运料板3,运料板3上放置有三极管板,运料板3与运料板输送机构相连,所述的上模1底部设置有冲裁机构4,所述的冲裁机构4中设置有多个冲裁单元,所述的冲裁单元包括四个冲裁刀刃5和顶杆6,四个冲裁刀刃5围成矩形框状且在该矩形框中设置有顶杆6,顶杆6为矩形顶杆,顶杆6与冲裁刀刃5的间隙为0.2~1mm,顶杆6还通过活塞杆连接在气缸7上,所述的气缸7设置在上模1的内部,冲裁刀刃5围成的矩形框与三级管相适配;位于冲裁单元正下方的下模2上设置有矩形通孔8,矩形通孔8与三级管相适配,在矩形通孔8的下方设置有矩形集料框9,矩形集料框9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槽,矩形集料框9大小与三级管相适配,且矩形集料框9的底部固定有套管A10,套管A10插入套管B11内,套管B11设置在集料板12上,集料板12与集料板输送机构相连,套管A10和套管B11中设置有弹簧;所述的运料板3与运料板输送机构相连,且气缸、运料板输送机构与集料板输送机构连接在相同的控制器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