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0901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头。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钻头是一种穿孔刀具。钻头具有至少一个主切削刃,该主切削刃从钻头的外周表面基本上朝着钻头的中心方向延伸。在钻头的中心区域中形成切削区域,由于该切削区域中的楔角(Keilwinkel)明显大于在径向靠外的切削区域中的楔角,因此更确切地说该切削区域是刮削和压迫而不是切割。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钻头因加工面的横截面积较大,导致钻头在钻孔过程中阻力较大,从而使得在使用该钻头加工时,往往会出现断裂现象,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度并且使用寿命长的钻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头,包括:刀柄、连接部和加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与刀柄连接;所述加工部具有一轴芯,所述轴芯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为加工面,所述轴芯上设置有刃带和容屑槽,所述刃带和容屑槽均绕设于所述轴芯的外侧面,并且所述刃带和容屑槽间隔设置,所述轴芯与连接部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轴芯另一端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呈圆台状,其与刀柄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与加工部连接的一端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屑槽为V型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头具有旋转轴线;所述刃带和容屑槽的个数均为两个,且二刃带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中心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工部的加工面为一圆锥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工面设置有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由所述加工面的外缘向所述加工面的中心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切削刃由所述加工面的中心向所述加工面的外缘延伸,所述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相交于加工面,并且所述第一切削刃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切削刃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的夹角为锐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的夹角为3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均有两个,并且均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中心对称;两个所述第二切削刃相互平行,并且两者的间距为0.04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刃带的螺旋角为3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头包括:刀柄、连接部和加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与刀柄连接;所述加工部具有一轴芯,所述轴芯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为加工面,所述轴芯上设置有刃带和容屑槽,所述刃带和容屑槽均绕设于所述轴芯的外侧面,并且所述刃带和容屑槽间隔设置,所述轴芯与连接部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轴芯另一端的直径。基于以上结构使得钻头中加工部的加工面横截面较小,可减少钻头在钻孔过程中的阻力,而靠连接部一端的横截面积较大,可有效地防止在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时,钻头因强度不够而发生断裂;同时提高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钻头的加工部另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钻头的加工部另一端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钻头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钻头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钻头100,包括刀柄10、连接部20和加工部30,刀柄10的一端与连接部20的一端连接,连接部20的另一端与加工部30的一端连接。

具体的,刀柄10为圆柱体,钻头100具有旋转轴线A,旋转轴线A与刀柄10的轴线重合。在使用钻头100进行加工时,该钻头100绕旋转轴线A进行旋转。

连接部20呈圆台状,其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刀柄10的一端与连接部20的一端连接,并且刀柄10的直径等于与其连接的连接部20一端端面的直径。

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1,所述加工部30大致呈圆锥状,其一端与连接部20的另一端连接,并且加工部30与连接部30连接部分的直径等于连接部20对应端面的直径。具体的,加工部30具有一轴芯31,所述轴芯31呈圆台状。所述轴芯31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0连接,另一端为加工面33。所述轴芯31的直径沿与所述连接部20相连的一端向所述加工面33的一端逐渐变小。所述轴芯31上设置有刃带32和容屑槽34,刃带32和容屑槽34均呈螺旋状,绕设于轴芯31的外侧面,并且刃带32和容屑槽34间隔设置。刃带32和容屑槽34均由轴芯3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刃带32和容屑槽34的个数均为两个,并且两个刃带32相对与旋转轴线A中心对称,其中一个刃带32绕旋转轴线A旋转180度后将与另一个刃带32重合。

优选的,加工部30的有效刃长W为6.5毫米,刃带32的螺旋角α为30度。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4。容屑槽34为V型槽,即容屑槽34的截面形状具有锥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钻头的容屑槽,现有钻头的容屑槽的截面形状大致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容屑槽34为V型槽。基于上述结构可知,两种容屑槽在开口宽度和深度相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容屑槽34的横截面积更小,从而使得刃带32的横截面积更大,进而增大了钻头100的强度,有效地防止在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时,钻头因强度不够而发生断裂。同时,提高了钻头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上述加工面33为一圆锥面。在本实施例中,加工面33设置有第一切削刃331和第二切削刃332,所述第一切削刃331由加工面33的外缘向加工面33的中心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切削刃332由所述加工面33的中心向加工面33的外缘延伸,所述第一切削刃331和第二切削刃332相交于加工面33的一处,并且所述第一切削刃3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切削刃332的长度。由图3(加工部30另一端端面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第一切削刃331和第二切削刃332的夹角为锐角。优选的,第一切削刃331和第二切削刃332的夹角为30度。所述钻头100的切削速度由钻头100的旋转速度决定,并且该切削速度,从外周面向中心逐渐降低,即第一切削刃331和第二切削刃332中,越靠近加工面33的中心的部分,其切削速度越低,并且第一切削刃331上各部分的切削速度均大于第二切削刃332上各部分的切削速度。由此,在第二切削刃332构成的中心区域中产生较高的压力负荷,这还会导致摩擦增大。第二切削刃332的这种刮削、压迫的处理方式以及由于较低的切削速度而造成的高压力负荷将导致必须在加工面33的中心区域施加明显增大的力,以使钻头100转动,这将对钻头100造成阻碍。第二切削刃332的长度远小于第一切削刃331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切削刃332形成的中心区域较小,从而减小整个钻头100前进的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切削刃331和第二切削刃332均有两个,并且均相对于旋转轴线A中心对称。两个第二切削刃332相互平行,并且两者的间距为0.04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钻头包括刀柄、连接部和加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与刀柄连接;所述加工部具有一轴芯,所述轴芯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为加工面,所述轴芯上设置有刃带和容屑槽,所述刃带和容屑槽均绕设于所述轴芯的外侧面,并且所述刃带和容屑槽间隔设置,所述轴芯呈圆锥状。基于以上结构使得钻头中加工部的加工面横截面较小,可减少钻头在钻孔过程中的阻力,而靠连接部一端的横截面积较大,而可有效地防止在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时,钻头因强度不够而发生断裂;同时,提高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