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火焰切割机用防割伤的平移组合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3330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连铸火焰切割机用防割伤的平移组合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火焰切割机用平移组合辊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连铸火焰切割机用防割伤的平移组合辊,它在连铸火焰切割机火焰切割板坯过程中,可以避免平移辊被火焰割伤。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连铸火焰切割机用平移组合辊,包括机架、减速机、电机、控制箱、轴承座和五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平移辊构成,五个平移辊相互平行设置在机架上,每个平移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五组减速机和电机,减速机与电机相连接,五个电机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箱相连接,每个平移辊的一端都与相对应的一个减速机相连接,每个平移辊的直径为394毫米,长度为1750毫米,机架与液压缸连接,通过液压缸推动机架移动,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连铸火焰切割设备长期处在高温、高湿、高粉尘的环境中工作,对构件、电气元件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影响极大,容易导致火焰切割机检测误差大,反应灵敏度下降等现象。这样会使割枪在避让平移辊辊面时,受切割氧关闭时间延迟和电磁阀灵敏度下降的影响,导致切割停止动作不及时,割伤平移辊辊面,辊面割伤造成的凸起,会硌伤连铸板坯表面,引起板坯表面缺陷,影响板坯转序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火焰切割机在切割板坯过程中割伤平移辊,防止平移辊硌伤连铸坯,保障板坯表面质量的连铸火焰切割机用防割伤的平移组合辊。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连铸火焰切割机用防割伤的平移组合辊,包括机架、减速机、电机、控制箱、轴承座和一号平移辊、二号平移辊、三号平移辊、四号平移辊、五号平移辊,机架上设有五组减速机和电机,减速机与电机相连接,五个电机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箱相连接,一号平移辊、二号平移辊、三号平移辊、四号平移辊和五号平移辊分别通过轴承座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机架上,一号平移辊、二号平移辊、三号平移辊、四号平移辊和五号平移辊的端部分别与相适配的减速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号平移辊的外壁中部设有一号环状凹槽;二号平移辊的形状与三号平移辊的形状相同;所述的四号平移辊的外壁上设有二号环状凹槽和三号环状凹槽,二号环状凹槽和三号环状凹槽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的一号平移辊和五号平移辊的直径为394毫米,长度为1750毫米;所述的三号平移辊的长度为1750毫米,直径为394毫米,一号环状凹槽的长度为1000毫米,槽深为25—35毫米,在三号平移辊的轴向上居中设置;所述的四号平移辊的长度为1750毫米,直径为394毫米,二号环状凹槽和三号环状凹槽的长度为500毫米,槽深为25—35毫米,二号环状凹槽的内端和三号环状凹槽的内端之间的间距为350毫米,二号环状凹槽的外端与四号平移辊的同侧的外端之间的距离为20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改变了原有平移辊统一辊面直径尺寸的现象,避免了火焰切割机在切割板坯过程中割伤平移辊,防止了平移辊硌伤连铸坯,提高了板坯表面质量,降低了板坯修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号平移辊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四号平移辊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轴承座;3、减速机;4、电机;5、一号平移辊;6、二号平移辊; 7、三号平移辊;8、四号平移辊;9、五号平移辊;10、一号环状凹槽;11、二号环状凹槽;12、三号环状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连铸火焰切割机用防割伤的平移组合辊,包括机架1、减速机3、电机4、控制箱、轴承座2和一号平移辊5、二号平移辊6、三号平移辊7、四号平移辊8、五号平移辊9,机架1上设有五组减速机3和电机4,减速机3与电机4相连接,五个电机4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箱相连接,一号平移辊5、二号平移辊6、三号平移辊7、四号平移辊8和五号平移辊9分别通过轴承座2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机架1上,一号平移辊5、二号平移辊6、三号平移辊7、四号平移辊8和五号平移辊9的端部分别与相适配的减速机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号平移辊7的外壁中部设有一号环状凹槽10;二号平移辊6的形状与三号平移辊7的形状相同;所述的四号平移辊8的外壁上设有二号环状凹槽11和三号环状凹槽12,二号环状凹槽11和三号环状凹槽12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的一号平移辊5和五号平移辊9的直径为394毫米,长度为1750毫米;所述的三号平移辊7的长度为1750毫米,直径为394毫米,一号环状凹槽10的长度为1000毫米,槽深为25—35毫米,在三号平移辊7的轴向上居中设置;所述的四号平移辊8的长度为1750毫米,直径为394毫米,二号环状凹槽11和三号环状凹槽12的长度为500毫米,槽深为25—35毫米,二号环状凹槽11的内端和三号环状凹槽12的内端之间的间距为350毫米,二号环状凹槽11的外端与四号平移辊8的同侧的外端之间的距离为200毫米。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连铸坯从五号平移辊9向一号平移辊5方向行进,当板坯长度达到规定尺寸,定尺位处在四号平移辊8和五号平移辊9之间时,两只割枪在定尺位分别从板坯两侧同时开始向里切割;当两只割枪到达四号平移辊8 附近时,割枪在连铸坯宽度方向行进范围分别处在四号平移辊8的二号环状凹槽11和三号环状凹槽12范围内,由于二号环状凹槽11和三号环状凹槽12处的辊径较细,可有效避免割枪火焰的割伤或切割渣的喷溅粘渣;当割枪继续行进至距四号平移辊8最外辊面50mm时,机架1经液压缸推动,机架1快速向连铸坯运动方向平移;当割枪再次接近四号平移辊8最外辊面50mm时,割枪氧气关闭,割枪暂停切割,机架1通过液压缸快速复位,割枪延时5秒后,重新打开切割氧,割枪继续切割连铸坯。当割枪达到三号平移辊7时,两只割枪处在三号平移辊7的一号环状凹槽10范围内,可有效避免割枪火焰的割伤或切割渣的喷溅粘渣;当割枪经过二号平移辊6后,两只割枪到达设定位置时,一只割枪停止切割返回初始位,另一只继续切割,直至连铸坯割断,回到初始位,火焰切割机依次关闭切割氧、预热氧,快速返回原位,等待下一次切割信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