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棉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0873阅读:1070来源:国知局
泡棉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棉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泡棉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泡棉分为聚氨酯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珍珠棉,聚丙烯泡棉,阻燃泡棉,等,不同泡棉具有不同特性,常见的有屏蔽效能好,屏蔽效能超过90dB,有弹性,重量,防腐蚀镍涂层可防电化学腐蚀,快速压敏固定,防火等特性,轻根据不同的特性,泡棉被广泛的应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

现有的技术中,泡棉被贴附于贴附面时,泡棉压紧主要靠作业人员的双手进行压合,这样的方式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一方面作业人员不能按压到泡棉的所有部位,导致泡棉的部分位置未被压合,使得后期泡棉容易脱落,另一方面工作效率低,同时,人工按压的力度无法较好控制,导致泡棉表面受到的按压力不均匀,使得泡棉表面凹凸不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泡棉进行全面压合的泡棉压紧装置。

一种泡棉压紧装置,包括套筒帽及压合元件,所述套筒帽的底部表面上开设有一收容孔,所述套筒帽的底端的外壁上设有滑移组件,所述压合元件包括滑动部及设于所述滑动部的底部的压头部,所述压合元件通过一弹性元件悬挂于所述收容孔的底部,且所述滑动部可沿所述收容孔的内壁滑动,所述泡棉压紧装置对待加工泡棉进行压合时,按压且推动所述套筒帽,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所述压头部将全面对所述待加工泡棉进行压合。

上述泡棉压紧装置,在加工时,将所述压头部置于所述待加工泡棉上,然后按压所述套筒帽,由于所述滑动部可沿所述收容孔的内壁滑动,在按压所述套筒帽的过程当中,所述滑动部将挤压所述弹性元件,直至所述滑移组件落在所述待加工泡棉的贴合面上,此时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所述压头部将与所述待加工泡棉紧密压合,然后推动所述套筒帽,在所述滑移组件的带动下,所述压头部将对所述待加工泡棉全面压合,同时由于所述滑移组件落在贴合面上后,所述弹性元件的压缩量一定,从而使得对所述待加工泡棉的压合力度一定,进而使得加工后的所述待加工泡棉的表面平整。

进一步地,所述泡棉压紧装置还包括一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套筒帽的顶部,且与所述压合元件螺纹旋合连接,通过转动所述调节组件,将驱动所述压合元件沿所述收容孔的内壁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旋转手柄及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套筒帽的顶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部螺纹旋合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手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穿过所述弹性元件,且不与所述弹性元件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手柄的表面上设有刻度表,所述套筒帽的顶部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刻度表配合使用的指针。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部为呈“D”形的柱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孔的形状呈“D”形。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弧形弹片当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压头部的底部边缘倒设有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组件包括两个转动轴及两个滚轮,两个所述转动轴对称设于所述套筒帽的外壁上,每个所述转动轴安装一个所述滚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泡棉压紧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泡棉压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泡棉压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泡棉压紧装置进行泡棉压合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泡棉压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泡棉压紧装置,所述泡棉压紧装置包括套筒帽10、压合元件20、弹性元件30及调节组件40。

所述套筒帽10的底部表面上开设有一收容孔11,所述收容孔11的形状呈“D”形。所述套筒帽10的底端的外壁上设有滑移组件12,所述滑移组件12包括两个转动轴121及两个滚轮122,两个所述转动轴121对称设于所述套筒帽10的外壁上,每个所述转动轴121安装一个所述滚轮122,所述滚轮122的最低点超出所述套筒帽10的底部。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当中,所述滑移组件12还可以为任何能使所述套筒帽10平稳移动的装置。

所述压合元件20通过所述弹性元件30悬挂于所述收容孔11的底部,所述弹性元件30为弹簧。所述压合元件20包括滑动部21及设于所述滑动部21的底部的压头部22。所述弹性元件30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收容孔11的底部,所述弹性元件30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2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部21可沿所述收容孔11的内壁滑动,所述滑动部2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滑动部21为呈“D”形的柱状结构,由于所述收容孔11呈“D”形,因此所述滑动部21只能沿所述收容孔11的内壁滑动,而无法相对所述收容孔11的内壁转动。所述压头部22用于与待加工泡棉200接触,以将所述待加工泡棉200和贴附面300压合,所述压头部22的底部边缘倒设有圆角,圆角可以减少摩擦阻力,且不会损伤所述待加工泡棉200,所述压头部22的底部平面为平整且光滑的平面,其表面粗糙度要求高,便于推动。

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当中,为了达到使所述滑动部21只能沿所述收容孔11的内壁滑动,而无法相对所述收容孔11的内壁转动的目的,所述收容孔的形状还可以呈“O”形、三角形、方形或者其它类似形状,而所述滑动部21则与之对应。

所述调节组件40从所述套筒帽10的顶部贯穿所述套筒帽10,且与所述压合元件20螺纹旋合连接,以调节所述压合元件20的高度。

具体地,所述调节组件40包括旋转手柄41及伸缩杆42。所述伸缩杆42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套筒帽10的顶部,所述伸缩杆42的一端与所述滑动部21螺纹旋合连接,所述伸缩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手柄41连接。所述伸缩杆42包括固定部及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套筒帽10的顶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手柄41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部的一端可自由伸缩的连接,所述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螺纹,且与所述滑动部21顶部的螺纹孔旋合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无法相对转动。所述伸缩杆42穿过所述弹性元件30(弹簧),且不与所述弹性元件30接触。由于所述滑动部21可沿所述收容孔11的内壁滑动,而无法相对所述收容孔11的内壁转动,且所述伸缩杆42与所述滑动部21螺纹旋合连接,当转动所述旋转手柄41时,所述伸缩杆42将带动所述滑动部21沿所述收容孔11的内壁上下滑动,进而调节所述压合元件20的高度。

可以理解地,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可以采用呈“D”形、“O”形或其它类似形状的柱状结构相互配合连接,以达到使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可伸缩而无法相对转动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手柄41设于所述套筒帽10的顶部上方,所述旋转手柄41的顶部表面上设有刻度表411,所述套筒帽10的顶部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刻度表411配合使用的指针13,所述刻度表411的刻度值代表所述压头部22的底部与所述滚轮122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距离,可在出厂前将两者间的对应关系设置好,使得当所述指针13指在所述刻度表411的任意刻度值时,所述压头部22的底部与所述滚轮122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距离即为所述指针13所指的当前刻度值。因此通过设置的所述调节组件40,能够调节所述压合元件20的高度,进而使得所述泡棉压紧装置适用于对任何厚度的泡棉进行压合,同时,通过设置的所述刻度表411和所述指针13,实现精准调节。

另外的,所述旋转手柄41的侧表面上可以设置凸纹或把手,以增加摩擦力,便于转动所述旋转手柄41,防止打滑。

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泡棉压紧装置,在对所述待加工泡棉200进行压合时,首先将所述压头部22置于所述待加工泡棉200上,然后按压所述套筒帽10,由于所述滑动部21可沿所述收容孔11的内壁滑动,在按压所述套筒帽10的过程当中,所述滑动部21将挤压所述弹性元件30,所述伸缩杆42将缩短,直至所述滚轮122落在所述待加工泡棉200的贴附面300上,此时在所述弹性元件30的作用下,所述压头部22将与所述待加工泡棉200紧密压合,然后推动所述套筒帽10,在所述滑移组件12的带动下,所述压头部22将对所述待加工泡棉200全面压合,并且通过设置的所述调节组件40,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泡棉进行压合时,可通过所述调节组件40来调节所述压头部22的高度,进而满足不同厚度的泡棉的压合需求。不仅如此,由于所述滚轮122落在贴合面300上后,所述弹性元件30的压缩量一定,从而使得对所述待加工泡棉200的压合力度一定,进而使得加工后的所述待加工泡棉200的表面平整。因此,所述泡棉压紧装置能够对泡棉进行全面压合,且效率高、压合效果好。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当中的泡棉压紧装置,本实施例当中的泡棉压紧装置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泡棉压紧装置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当中的泡棉压紧装置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弹性元件30a为弧形弹片,所述弹性元件30a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收容孔11的底部,所述弹性元件30a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2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42穿过所述弹性元件30a,且不与所述弹性元件30a接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