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退火防氧化拉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561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退火防氧化拉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辅助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连续退火防氧化拉丝装置。



背景技术:

导线是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各种电子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以及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系统等。导线包括漆包线、电线、电缆等,他们的导电成分一般都是金属铜。在电缆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铜线等材料拉成符合规格的丝状材料,铜线是电缆中常用的材料,需要将粗的材料拉成细的状态,这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拉丝设备,铜丝经过拉丝设备模具的挤压直径逐步变小,但是在铜丝形变的过程中,极易造成铜丝内部结构中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导致铜丝质量下降,如果不将应力去除,铜丝会非常容易断裂,使用寿命很短,因此,往往需要对经过拉丝加工后的铜丝进行退火操作,以消除铜丝拉丝后产生的内应力。

但是,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铜丝在拉丝后温度很高,这种温度条件下铜丝遇到空气后会立刻氧化,遇水也会产生铜锈,致使铜丝表面产生各种斑点,影响铜丝的后续加工使用,目前,一般采用酒精蒸发法冷却和防氧化,但是,酒精与高温铜丝接触容易发生火灾,安全性能不高,并且现有的退火设备不能连续退火,退火温度不均匀,导致退火后的铜丝机械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铜丝在拉丝后采用酒精蒸发法进行冷却和防氧化时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退火防氧化拉丝装置,通过循环水冷组件、喷淋组件和往复刷油组件对拉丝后的高温铜丝进行连续的退火防氧化,安全可靠,确保退火后的铜丝机械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退火防氧化拉丝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进线组件和拉丝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侧开设有进线口的退火箱,拉丝机构设置于退火箱内靠近进线口处,进线口下方设置有将退火箱内部分隔为上退火腔和下退火腔的隔板,隔板上设有连通上退火腔和下退火腔的过线孔,上退火腔内设有循环水冷组件和导线轮组A,下退火腔内设有喷淋组件和导线轮组B,下退火腔连通有内部设有往复刷油组件的防氧化箱,防氧化箱远离退火箱的一侧设有出线口,出线口处设有集线轮。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刷油组件包括往复运动组件和与往复运动组件固定连接的过线筒,过线筒内设置有将过线筒内部从内往外分为刷油腔和储油腔的连接板组,过线筒上挖设有与储油腔连通的注油孔,注油孔处连接有柔性注油管,连接板组上均匀设有连通储油腔和刷油腔的通油孔,连接板组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柔性刷毛。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运动组件包括滚珠丝杆和与滚珠丝杆适配的滚珠螺母,滚珠螺母上固定连接有上端面呈弧状的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板,弧形连接板的上端面与过线筒的弧度适配,下端面与安装座的上端面弧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冷组件包括螺旋盘绕在退火箱内侧壁上的循环水管,循环水管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有蛇形冷却管的出液端,循环水管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有蛇形冷却管的进液端,所述蛇形冷却管设置于流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箱内,且冷却水的流通方向与蛇形冷却管内液体流通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设置于导线轮组B上方的酒精喷淋管,退火箱底部开设有酒精回收口,酒精回收口通过回收管连通有酒精存储罐,酒精喷淋管通过连接管与酒精存储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退火腔底部设置有便于酒精回收的倾斜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水冷组件首先对拉丝过后的高温铜丝进行初步降温,使得铜丝表面温度降低,然后再将铜丝通入下退火腔中对铜丝喷淋酒精,避免了酒精与高温铜丝接触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将连续降温过后的铜丝通入防氧化箱中,通过往复刷油组件对铜丝表面刷油,进一步确保了铜丝表面不会被氧化,安全可靠,保证了铜丝的机械性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柔性注油管向储油腔内注入油液,油液经过通油孔附着在柔性刷毛上,当铜丝经过过线筒时,通过柔性刷毛将油液均匀刷涂在铜丝表面,确保了铜丝表面与空气隔离,防止氧化,保证了铜丝的加工质量。

3、本实用新型通过滚珠螺母带动过线筒往复移动,结构简单紧凑,并且通过安装座和弧形连接板可以使过线筒稳固安装,确保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水管降低上退火腔内的温度,通过导线轮组A使铜丝与冷空气充分接触,对拉丝过后的高温铜丝立即进行降温,再通过蛇形冷却管与冷凝箱内的冷却液进行换热,确保循环水管内的液体始终处于较低温度,从而保证了上退火腔内的铜丝经过拉丝后能够立即冷却,为后续的退火工序奠定基础。

5、本实用新型通过酒精对铜丝进行进一步退火以及初步防氧化,铜丝经过导线轮组B的传送,与酒精充分接触,使得铜丝退火温度均匀,并且优化了铜丝的机械性能,确保铜丝的后续加工使用能够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线筒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过线筒、弧形连接板和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线组件;2、拉丝机构;3、退火箱;3-1、进线口;3-2、隔板;3-3、酒精回收口;3-4、倾斜导流板;4、循环水冷组件;4-1、进水管;4-2、出水管;5、导线轮组A;6、蛇形冷却管;7、冷凝箱;8、防氧化箱;8-1、出线口;9、集线轮;10、往复刷油组件;10-1、往复运动组件;10-1.1、滚珠丝杆;10-1.2、滚珠螺母;10-2、过线筒;10-2.1、注油孔;10-2.2、柔性注油管;11、连接板组;11-1、通油孔;11-2、柔性刷毛;12、安装座;13、弧形连接板;14、导线轮组B;15、喷淋组件;16、酒精存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到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续退火防氧化拉丝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进线组件1 和拉丝机构2,还包括一侧开设有进线口3-1的退火箱3,拉丝机构2设置于退火箱3内靠近进线口3-1处,进线口3-1下方设置有将退火箱3内部分隔为上退火腔和下退火腔的隔板3-2,隔板3-2 上设有连通上退火腔和下退火腔的过线孔,上退火腔内设有循环水冷组件4和导线轮组A5,下退火腔内设有喷淋组件15和导线轮组B14,下退火腔连通有内部设有往复刷油组件10的防氧化箱8,防氧化箱8远离退火箱3的一侧设有出线口8-1,出线口8-1处设有集线轮9。

所述往复刷油组件10包括往复运动组件10-1和与往复运动组件10-1固定连接的过线筒10-2,过线筒10-2内设置有将过线筒10-2内部从内往外分为刷油腔和储油腔的连接板组11,过线筒10-2 上挖设有与储油腔连通的注油孔10-2.1,注油孔10-2.1处连接有柔性注油管10-2.2,连接板组 11上均匀设有连通储油腔和刷油腔的通油孔11-1,连接板组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柔性刷毛 11-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板组11由四块连接板组成。

所述往复运动组件10-1包括滚珠丝杆10-1.1和与滚珠丝杆10-1.1适配的滚珠螺母10-1.2,滚珠螺母10-1.2上固定连接有上端面呈弧状的安装座12,安装座12上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板13,弧形连接板13的上端面与过线筒10-2的弧度适配,下端面与安装座12的上端面弧度相适配。

本实施例通过循环水冷组件4首先对拉丝过后的高温铜丝进行初步降温,使得铜丝表面温度降低,然后再将铜丝通入下退火腔中对铜丝喷淋酒精,避免了酒精与高温铜丝接触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将连续降温过后的铜丝通入防氧化箱8中,通过往复刷油组件10对铜丝表面刷油,进一步确保了铜丝表面不会被氧化,安全可靠,保证了铜丝的机械性能,柔性注油管10-2.2向储油腔内注入油液,油液经过通油孔11-1附着在柔性刷毛11-2上,当铜丝经过过线筒10-2时,通过柔性刷毛11-2将油液均匀刷涂在铜丝表面,确保了铜丝表面与空气隔离,防止氧化,保证了铜丝的加工质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所述循环水冷组件4包括螺旋盘绕在退火箱3内侧壁上的循环水管(为了使附图线条清晰,图 1中循环水管仅示出部分),循环水管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4-1连接有蛇形冷却管6的出液端,循环水管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4-2连接有蛇形冷却管6的进液端,所述蛇形冷却管6设置于流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箱7内,且冷却水的流通方向与蛇形冷却管6内液体流通方向相反。

所述喷淋组件15包括设置于导线轮组B14上方的酒精喷淋管,退火箱3底部开设有酒精回收口3-3,酒精回收口3-3通过回收管连通有酒精存储罐16,酒精喷淋管通过连接管与酒精存储罐 16连通,所述下退火腔底部设置有便于酒精回收的倾斜导流板3-4。

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水管降低上退火腔内的温度,通过导线轮组A5使铜丝与冷空气充分接触,对拉丝过后的高温铜丝立即进行降温,再通过蛇形冷却管6与冷凝箱7内的冷却液进行换热,确保循环水管内的液体始终处于较低温度,从而保证了上退火腔内的铜丝经过拉丝后能够立即冷却,为后续的退火工序奠定基础;通过酒精对铜丝进行进一步退火以及初步防氧化,铜丝经过导线轮组 B14的传送,与酒精充分接触,使得铜丝退火温度均匀,并且优化了铜丝的机械性能,确保铜丝的后续加工使用能够正常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