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OS管压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8512发布日期:2018-07-10 22:4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MOS管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OS管压脚装置。



背景技术:

MOS管是我公司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电子元器件,因不能生产,MOS管全部采购,所以现有MOS管只能是采购生产商的统一的样式。目前从MOS管生产商提供的MOS管都是固定的直排样式,因我公司产品结构和加工工艺的需求,直排式的MOS管在我公司只是个初级产品(如图1所示),不能满足我司的生产要求。目前我司工人要对MOS管针脚进行前期处理(手工对针脚变形如折弯),折成生产需求的样式(如图2所示)因人工处理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也因熟练度和手感的不同等人为因素,折完后MOS管的针脚参差不齐不能统一,各尺寸参数不能达到生产的要求,生产效率低,偶有针脚被折断而报废,合格率低严重的影响我公司的生产和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工方式进行MOS管压脚操作所带来的产品合格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MOS管压脚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压脚操作,无需手工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所生产的MOS管针脚统一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MOS管压脚装置,包括:放料槽、下压板、下压板气缸、下压模块、下压模块固定板和下压模块气缸;所述的放料槽用于放置MOS管管体,并使得MOS管针脚从放料槽一侧伸出,所述的下压板设置于放料槽的上方,所述的下压板气缸与下压板连接,用于驱动下压板压紧放料槽内的MOS管,所述的下压模块设置于放料槽的侧面,所述的下压模块气缸通过下压模块固定板与下压模块连接,用于驱动下压模块挤压MOS管针脚后弯折成直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R脚成型模块和R脚模块气缸;所述的R脚成型模块设置于弯折成直角的MOS管针脚的一侧,所述的R脚模块气缸与R脚成型模块连接,用于驱动R脚成型模块挤压MOS管针脚的直角部位,形成R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压板与MOS管针脚相接触的面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MOS管压脚装置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填补了市场上此产品的空缺;设备成本低;提高了生产效率,无需手工处理,提高了所生产的MOS管针脚统一性;整体体积小,便于移动;适用各类针脚的成型;对工件没有损伤与划痕。

附图说明

图1为MOS管压脚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实现压脚操作后的MOS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压模块操作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R脚模块操作状态图。

附图标记

1、MOS管管体 2、MOS管针脚 3、下压板

4、放料槽 5、下压板气缸 6、下压模块

7、下压模块固定板 8、下压模块气缸 9、R脚成型模块

10、R脚模块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MOS管压脚装置,包括:放料槽4、下压板3、下压板气缸5、下压模块6、下压模块固定板7和下压模块气缸8;所述的放料槽4用于放置MOS管管体1,并使得MOS管针脚2从放料槽一侧伸出,所述的下压板3设置于放料槽4的上方,所述的下压板气缸5与下压板3连接,用于驱动下压板3压紧放料槽4内的MOS管,所述的下压模块6设置于放料槽4的侧面,所述的下压模块气缸8通过下压模块固定板7与下压模块6连接,用于驱动下压模块6挤压MOS管针脚2后弯折成直角。

基于上述结构的装置,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MOS管压脚装置还包括R脚成型模块9和R脚模块气缸10;所述的R脚成型模块9设置于弯折成直角的MOS管针脚的一侧,所述的R脚模块气缸10与R脚成型模块9连接,用于驱动R脚成型模块9挤压MOS管针脚的直角部位,形成R脚。本实用新型的MOS管压脚装置是以冲压变型为原理。通过控制气缸往反的运动来完成冲压成型,并保证整个设备的可靠的正常运行。

工件的物理特性:采购的MOS管的针脚为铜材质,表面镀锡处理。整体材质为黄铜,质地硬度软,容易折弯时产生划痕;屈服强度小不可反复折弯,易折断针脚;MOS管管体为非金属材料,不耐压易破损特点。所研发的产品以避开工件反复折弯所造成的针脚折断、工件外表面的损伤和折弯处铜材质表面的划痕。

本实施例中,工件最后成型要求:水平的针脚要折90º,并在折弯处有R脚作为振动时的缓冲,并要求误差很小。

压脚设备的工作步骤:将工件放到放料槽中并把放料槽放入装置中—开启自动模式—下压板压紧工件—下压模块下压针脚成90º—下压模块上启,下压板还保持压紧状态—R脚成型模块推压90º针脚部分使弯脚部分成为R脚样式—R脚成型模块后退,下压板收回取消压紧—取出放料槽并取出工件—整个流程完成,进行下个压制流程。

放料槽的设计说明:MOS管要能轻松的放到放料槽中,并有可靠的左右定位,放料槽的左侧内壁有倒脚,如在左侧内壁定位,侧壁要高出倒脚的最高边并要低于管体的最高面;右侧内壁有针脚在中间部位,侧壁不能高出针脚,所以选择定位块高度与针脚下面相平。放料槽不仅有定位作用,同时还兼顾90 º与R脚成型模块的下模作用。

下压板由下压板气缸的压缩来压紧工件,力的大小可以由气压的大小来决定,由此可以保证工件不会因为冲击和大作用力而损坏,有效地保护了工件的完整性。下压板平面与MOS管管体相互接触,使得两者的受力面积大。而MOS管针脚处也要有下压板的预压,考虑到金属面相接触会有损伤和划痕,MOS管针脚处选用非金属材料,如采用橡胶作为针脚处的接触材料。

由于MOS管针脚材质为黄铜,下压时不能直接下压折弯,要有一定的过渡才可以在针脚上没有划痕;并在折弯完成时要达到90º。下压模块是由下压模块气缸产生推力,下压模块气缸顶出,使得下压模块压紧工件,驱动针脚折弯呈90°;之后下压模块气缸压缩,同时下压板气缸顶出,作用在工件上的压紧力不变;当下压模块气缸压缩到底的时候,下压板气缸顶出到最大行程。工件的压紧力不变,此运作完成。

上一运作完成后,工件处于压紧状态,通过R脚模块气缸给R脚成型模块一个向左的推力推向工件,由于挤压作用力大于针脚材质的屈服力,工件受挤压后按下压模块和R脚成型模块之间的空隙形成R脚。

在形成R脚之后,由R脚模块气缸驱动R脚成型模块后退,收缩到起点位置以不再挤压工件;下压板也开始收缩,直至不再压紧工件。最后,取出放料槽并取出工件。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