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及其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79736发布日期:2018-07-07 09:2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防火阀用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路上,平时呈开启状态,当火灾发生,管道内气体温度升高到70℃时自行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其隔烟阻火作用;而现有技术的阀门常采用单叶片的形式,因而叶片的强度和稳定性有所欠缺。因此需要生产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的叶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及其成型方法,强度高,稳定性好,结构紧凑,加工简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包括轧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辊装置包括轴,在轴上设置有左轧辊,右轧辊,在左轧辊和右轧辊之间设置有第一轧辊,第二轧辊,第三轧辊;所述的左轧辊,右轧辊设置为圆柱形,其内孔与轴外径相配合;所述的第一轧辊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a,第二轧辊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b,第三轧辊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c;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轧辊,第二轧辊,第三轧辊根据需要调整间距。

优选的:所述的左轧辊、右轧辊设置为凸台形。

优选的:所述的凹槽a,凹槽b,凹槽c深度不同;凹槽b的深度大于凹槽a和凹槽c的深度。

一种阀门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叶片,下叶片;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结构相同,在上叶片和下叶片之间设置有密封片,上叶片和下叶片叠加通过铆接相连接;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翻边,上叶片和下叶片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三道三角筋,分别为第一三角筋,第二三角筋,第三三角筋;在第一三角筋与第二三角筋之间设置有第一方筋,在第二三角筋与第三三角筋之间设置有第二方筋。

所述的第一三角筋,第三三角筋的结构相同,第二三角筋的高度大于第一三角筋,第三三角筋的高度;所述的第一方筋和第二方筋的结构相同。

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方法,步骤一:划线打孔;分别在阀门叶片左侧和右侧的翻边折痕处划线,在第一三角筋,第二三角筋,第三三角筋的折痕处划线,并在第一三角筋,第二三角筋,第三三角筋的中心折线处打孔,用于铆接;

步骤二:三角筋成型;首先对第二三角筋成型,将阀门叶片固定在成型机架上,调整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中第二轧辊的位置,使其中心与阀门叶片的第三三角筋的中心折线相对应,将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进行滚动成型,三角筋的成型高度分多次进行,直至成型高度达到图纸要求尺寸;然后同时成型第一三角筋和第三三角筋,将阀门叶片固定在成型机架上,取下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中第二轧辊,调整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中第一轧辊的位置和第三轧辊的位置,使第一轧辊的中心与第一三角筋的中心折线相对应,第三轧辊的中心与第三三角筋的中心折线相对应;将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进行滚动成型,三角筋的成型高度分多次进行,直至成型高度达到图纸要求尺寸;

步骤三:翻边,先将阀门叶片固定在左右两侧的30°靠模之间,靠模内侧与翻边折线处对齐,向上弯折30°,然后更换为60°靠模,使翻边向上弯折60°,当弯折角度到90°时,采用压块进行压平,依次采用30°压块,60°压块,90°压块;

步骤四:校正,阀门叶片成型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及其成型方法,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发明的阀门叶片两侧均设置有翻边,增强叶片的强度;叶片中心设置为方筋,增强了传动的可靠性;叶片由上下两个叶片叠加铆接而成,从而增强叶片的强度和稳定性;在上叶片和下叶片之间设置有不锈钢密封片,增强了阀门整体的密闭性,使叶片和叶片搭接的过程中更加紧密;进一步的,本发明的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的阀门叶片成型方法效果好,效率高,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阀门叶片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阀门叶片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阀门叶片翻边30°及30°靠模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阀门叶片翻边60°及60°靠模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阀门叶片压平30°及30°压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阀门叶片压平60°及60°压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阀门叶片压平90°及90°压块示意图;

在图中:1.左轧辊;2.第一轧辊;3.第二轧辊;4.第三轧辊;5.右轧辊;6.轴;7.凹槽a;8.凹槽b;9.凹槽c;201.第一三角筋;202.第二三角筋;203.第三三角筋;204.第一方筋;205.第二方筋;301.30°靠模;302.60°靠模;304.30°压块;305.60°压块;306.90°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附图中: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包括轧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辊装置包括轴6,在轴6上设置有左轧辊1,右轧辊5,在左轧辊1和右轧辊5之间设置有第一轧辊2,第二轧辊3,第三轧辊4;所述的左轧辊1,右轧辊5设置为圆柱形,其内孔与轴外径相配合;所述的第一轧辊2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a7,第二轧辊外3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b8,第三轧辊4外圆表面设置有三角形环向凹槽c9。

所述的第一轧辊2,第二轧辊3,第三轧辊4之间根据需要调整间距;所述的左轧辊、右轧辊设置为凸台形;所述的凹槽a7,凹槽b8,凹槽c9深度不同;凹槽b8的深度大于凹槽a7和凹槽c9的深度。

一种阀门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叶片,下叶片;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结构相同,在上叶片和下叶片之间设置有密封片,上叶片和下叶片叠加通过铆接相连接;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翻边,上叶片和下叶片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三道三角筋,分别为第一三角筋201,第二三角筋202,第三三角筋203;在第一三角筋201与第二三角筋202之间设置有第一方筋204,在第二三角筋202与第三三角筋203之间设置有第二方筋205。

所述的第一三角筋201,第三三角筋203的结构相同,第二三角筋202的高度大于第一三角筋201及第三三角筋203的高度;所述的第一方筋204和第二方筋205的结构相同。

一种阀门叶片的成型方法,步骤一:划线打孔;分别在阀门叶片左侧和右侧的翻边折痕处划线,在第一三角筋201,第二三角筋202,第三三角筋203的折痕处划线,并在第一三角筋201,第二三角筋202,第三三角筋203的中心折线处打孔,用于铆接;

步骤二:三角筋成型;首先对第二三角筋成型,将阀门叶片固定在成型机架上,调整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中第二轧辊3的位置,使其中心与阀门叶片的第三三角筋203的中心折线相对应,将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进行滚动成型,三角筋的成型高度分多次进行,直至成型高度达到图纸要求尺寸;然后同时成型第一三角筋201和第三三角筋203,将阀门叶片固定在成型机架上,取下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中第二轧辊3,调整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中第一轧辊2的位置和第三轧辊4的位置,使第一轧辊2的中心与第一三角筋201的中心折线相对应,第三轧辊4的中心与第三三角筋203的中心折线相对应;将阀门叶片的成型结构进行滚动成型,三角筋的成型高度分多次进行,直至成型高度达到图纸要求尺寸;

步骤三:翻边,先将阀门叶片固定在左右两侧的30°靠模301之间,靠模内侧与翻边折线处对齐,向上弯折30°,然后更换为60°靠模302,使翻边向上弯折60°,当弯折角度到90°时,采用压块进行压平,依次采用30°压块304,60°压块305,90°压块306;

步骤四:校正,阀门叶片成型完成。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阀门叶片成型时,成型分多次进行,防止叶片突然受力而产生断裂;翻边的过程分多次折边和压平,先折成与水平面成30°角,然后进一步折成与水平面成60°角,再折成与水平面成90°角,再逐步压平,完成翻边;确保叶片的强度和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