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7509发布日期:2018-09-11 22:3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料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液压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覆膜砂是一种用于造形的砂石,其表面在造型前即覆有一层固体树脂膜的型砂或芯砂。利用有冷法和热法两种覆膜工艺使砂石凝结固定,用于铸钢件、铸铁件。用覆膜砂造形后的产品为粗胚,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工车削或铣削加工,从而加工后会产生废料,一般会使用回收炉对废料进行回收再生利用,当废料较为蓬松,而回收炉容积有限,从而导致回收再生的效率低,从而会使用压实装置将废料压实后在送进回收炉中,以提高回收再生的效率。

目前,公告号为CN10662649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小型工业用螺钉加工废料压实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内侧顶部设有钢筒,所述端盖的外壁均匀分布有连接销。通过人力转动驱动把手即可带动压力轴进行移动,从而推动压力板进行移动,以此对钢筒内的加工废料进行压实处理,取下连接销后可取下钢筒,从而能取出端盖内压实后的加工废料,完成加工废料的压实工作。

但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人力转动把手,从而驱动压力轴对废料施加压力,而且传动比较小,所以压实废料时比较费劲,使用不方便,压实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压实装置,利用驱动液压缸驱动压块,实现的自动化,并且增大了传动比,达到了更加省力方便和压实效果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压实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压实桶,所述机架上竖直滑动连接有与压实桶适配的压块,所述机架上设有反向液压缸,所述反向液压缸包括第一活塞、套设于第一活塞上且呈密封设置的第一缸体、第二活塞以及套置于第二活塞上的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的内腔顶端与第二缸体的内腔顶端连通,所述第一缸体的内腔底端和第二缸体内腔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活塞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穿过第二缸体延伸至第二缸体外,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第一缸体并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液压缸,所述驱动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于机架上,所述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拉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废料放置于压实桶中,然后启动驱动液压缸,使驱动液压缸拉动拉杆向上移动,拉杆带动第二活塞向上滑动并挤压内腔上方的液压油,而液压油受到压力从第二缸体流到第一缸体内并挤压第一活塞,使第一活塞向下滑动,进而带动推杆下滑动,使推杆推动压块向下移动,对废料施加压力,从而将废料压实,利用驱动液压缸驱动压块,实现的自动化,并且增大了传动比,使用更加省力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活塞的面积小于第一活塞的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活塞向上施加压力时,根据帕斯卡原理,液压油对第一活塞施加的压力大于第二活塞施加的压力,增大了反向液压缸对压块施加的压力,从而使压块对废料施加更大的压力,使废料的压实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缸体置于第一缸体内,所述第二缸体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所述第二缸体和第一缸体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缸体顶端面与第二缸体的顶端面之间以及第一缸体底端面与第二缸体的底端面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第一活塞套置于第二缸体上且与其呈滑移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的内壁与第二缸体的外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呈同轴设置,从而两者的受力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使反向液压缸受力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液压缸的缸体的内径大于第二缸体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驱动液压缸的缸体内径,同时使驱动液压缸的活塞直径也增大,从而根据帕斯卡原理,当液压压强不变时,驱动液压缸的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力增大,进而使驱动液压缸可以对拉杆施加的拉力更大,使压块对废料施加更大的压力,使废料的压实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包括顶板和底座,所述顶板和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杆,所述压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导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杆对压块进行导向,减少了推杆受到的径向的外力,使推杆与滑块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推杆只需要施加向下的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实桶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卸料口,所述压实桶铰接有启闭卸料口的下盖,所述压实桶底部远离卸料口的一侧设有推板,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推板滑动的卸料气缸,所述推板在卸料气缸的驱动下将压实的废料从卸料口推出压实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废料被压实后,打开下盖,启动气缸,利用气缸推动推板,利用推板将压实后的废料施加推力,然后将压实后的废料从卸料口推出压实桶,达到了自动卸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实桶横截面呈梯形,所述卸料口位于上述梯形的下底上。

当废料被压实后会与压实桶的内壁紧密贴合,两者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导致卸料不方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废料被压实后会更加简单从压实桶中卸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实桶的远离卸料口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推板适配的让位凹槽,当所述推板置于让位凹槽中时,所述推板靠近卸料口一端的侧壁与压实桶的内壁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板靠近卸料口一端的侧壁与压实桶的内壁平齐,减少了对压块的干涉,并防止推板至压块的作用下与废料压实而无法顺利卸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压实和卸料自动化,压实效果更佳,使用更加省力方便,连接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压实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卸料结构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顶板;12、底座;13、导杆;2、压实桶;21、让位凹槽;22、卸料口;23、下盖;24、锁块;25、开盖气缸;26、第一安装块;3、压实结构;31、驱动液压缸; 32、反向液压缸;321、第一缸体;322、第一活塞;323、推杆;324、第二缸体;325、第二活塞;326、拉杆;327、固定杆;33、压块;331、滑块;4、卸料结构;41、卸料气缸;411、第二安装块;42、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一种液压压实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压实桶2、压实结构3和卸料结构4,将废料放置入压实桶2中,然后利用压实结构3将废料压实,然后利用卸料结构4将压实后的废料从压实桶2中卸出。机架1包括顶板11和底座12,顶板11位于底座12上方并且两者之间通过有四个导杆13固定连接,压实桶2固定连接于底座12上,压实结构3位于顶板11上。

压实结构3包括驱动液压缸31和反向液压缸32,其中反向液压缸32包括第一缸体321和第二缸体324,其中第二缸体324呈两端开口的直筒状且置于第一缸体321内部,第二缸体324与第一缸体321呈同轴设置且第一缸体321的内壁半径是第二缸体324的内壁半径的两倍,第二缸体324的两端端面与第一缸体321的两端端面留有间隙从而使第一缸体321和第二缸体324连通,第一缸体321和第二缸体324内灌满液压油,第二缸体324两端均周向设有与第一缸体321固定连接的四根固定杆327,固定杆327与第二缸体324的轴线平行。第一缸体321内滑移连接有第一活塞322,第一活塞322套设于第二缸体324上且与其呈滑移连接设置,第一活塞322端面周向设有六个推杆323,推杆323远离第一活塞322的一端垂直穿过第一缸体321端面且固定连接有滑块331,滑块331套置于导杆13上,滑块331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块33上。第二缸体324内滑移连接第二活塞325,第二活塞325固定连接有拉杆326。拉杆326与驱动液压缸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当驱动液压缸31拉动拉杆326向上移动时,拉杆326带动第二活塞325向上滑动并挤压内腔上方的液压油,而液压油受到压力从第二缸体324流到第一缸体321内并挤压第一活塞322,第一活塞322上方的液压油通过第一缸体321和第二缸体324之间的间隙流进第二缸体324内,使第一活塞322向下滑动,进而带动推杆323下滑动,使推杆323推动压块33向下移动,对废料施加压力,从而将废料压实;根据帕斯卡原理,因第一缸体321的半径是第二缸体324的半径的两倍,液压油对第一活塞322施加的压力大于第二活塞325施加的压力,从而放大了驱动液压缸31的力,使压块33对废料施加更大的压力,使废料的压实效果更佳。

如图2所示,驱动液压缸31的缸体的内径与第一缸体321的内径相同,使驱动液压缸31的缸体内径大于第二缸体324的内径,从而根据帕斯卡原理,当液压压强相同时,驱动液压缸31的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第二活塞325受到的压力,进而使驱动液压缸31可以对拉杆326施加的拉力更大,使压块33对废料施加更大的压力,使废料的压实效果更佳。

如图3所示,压实桶2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卸料口22,压实桶2铰接有启闭卸料口22的下盖23,压实桶2远离下盖23铰接点的一端的侧壁上铰接有锁块24,锁块24一端与下盖23扣接,底座12上固定连接有板状的第一安装块26,第一安装块26上设有驱动锁块24转动的开盖气缸25。底座12远离卸料口22的位置设有卸料结构4,卸料结构4(参见图1)包括推板42和卸料气缸41,底座12上固定连接有板状的第二安装块411,卸料气缸41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块411上,卸料气缸41的活塞杆穿过压实桶2侧壁并且呈滑动连接,卸料气缸41的活塞杆延伸进压实桶2的一端与推板42固定连接。当废料被压实后会与压实桶2的内壁紧密贴合,两者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导致卸料不方便,将压实桶2横截面呈梯形,卸料口22位于上述梯形的下底上,使废料被压实后更加简单从压实桶2中卸出。压实桶2的远离卸料口2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推板42适配的让位凹槽21,当推板42置于让位凹槽21中时,推板42靠近卸料口22一端的侧壁与压实桶2的内壁平齐,以减少对压块33的干涉,并防止推板42至压块33的作用下与废料压实而无法顺利卸料。

具体工作方式:将废料放置入压实桶2中,然后启动驱动液压缸31,使其拉动拉杆326向上移动,拉动第二活塞325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活塞322向下滑动,使推杆323推动压块33向下移动,将废料压实。启动开盖气缸25使锁块24转动,使其不再锁住下盖23,转动下盖23使其不再封闭卸料口22,启动卸料气缸41,利用卸料气缸41推动推板42将压实后的废料从卸料口22推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