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反旋转线材整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507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反旋转线材整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反旋转线材整形机。



背景技术:

现有线材整形装置一般由多个并排轴承挤压线材,从两个垂直的径向方向滚动挤压线材,通过调节轴承间隙改变整形效果。但是,这种整形装置的整形效果欠佳,且会影响线材的截面尺寸,不利于后道工序加工。

授权公告号CN104959488B公开了一种线材离心整形装置,离心装置中,离心框两端设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支承在机台上,离心框与驱动装置连接,离心框内设有弯折管,转轴和弯折管上设有供线材穿过的通孔。本专利通过离心高速旋转的弯折管结构,提高了线材的整形效果。但是,该线材离心整形装置的整形效果和效率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形效果好,整形效率高的正反旋转线材整形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正反旋转线材整形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牵引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整形机构,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与所述的机架相转动连接且能够带动线材前进的牵引组件、与所述的牵引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的牵引组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整形机构包括与所述的机架相转动连接且用于对所述的线材整形的整形组件、与所述的整形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的整形组件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的正反旋转线材整形机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相电连接且能够检测所述的牵引组件带动所述的线材前进的距离的编码器、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相电连接且能够控制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工作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所述的编码器相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的正反旋转线材整形机包括连续牵引模式和分段牵引模式。

具体地,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的整形组件先顺时针旋转,由0rpm加速到1000rpm,再减速到0rpm,然后逆时针旋转,由0rpm加速到1000rpm,再减速到0rpm。

具体地,所述的牵引组件包括与所述的机架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与所述的第一转轴相固定连接的第一滚轮、与所述的机架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与所述的第二转轴相固定连接的第二滚轮,所述的第一滚轮和所述的第二滚轮相配合形成供所述的线材通过的通道。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与所述的第一电机和所述的第一转轴相连接的第一传动皮带。

更具体地,所述的编码器与所述的第一电机相连接能够检测所述的第一电机的转速及转动圈数。

具体地,所述的整形组件包括与所述的机架的前侧相转动连接且形成有供线材穿过的第一通孔的第三转轴、与所述的机架的后侧相转动连接且形成有供线材穿过的第二通孔的第四转轴、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的第三转轴和所述的第四转轴相固定连接的整形转子、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整形转子相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的第二通孔相连通的软管、左端与所述的整形转子的左侧相可调节地连接且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顶柱、右端与所述的整形转子的右侧相可调节地连接且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顶柱,所述的第一顶柱的右端与所述的软管相抵设,所述的第二顶柱的左端与所述的软管相抵设且多个所述的第一顶柱和多个所述的第二顶柱相错开设置从而将所述的软管固定成曲线形状。

进一步具体地,通过调节所述的多个第一顶柱和所述的多个第二顶柱伸出所述的整形转子的距离来调节所述的软管形成的曲线形状。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软管的曲线形状为中间部分的弯曲程度大于两端的弯曲程度。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分别与所述的第二电机和所述的第三转轴相连接的第二传动皮带。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软管的材质为优质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软管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更具体地,所述的软管的材质的摩擦系数为0.05~0.1。

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是以图1的方位进行定义的。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正反旋转线材整形机的改进,可实现对线材全周向整形,不挤压线材,不影响线材截面形状和尺寸,牵引机构和整形机构协同工作,整形曲线轨迹可变,整形效果好,整形效率高,可快速走丝。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正反旋转线材整形机从前侧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整形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3为软管的曲线形状;

附图4为具体实施例的正反旋转线材整形机从后侧看的立体图;

其中,1、机架;2、编码器;3、控制器;11、第一转轴;12、第一滚轮;13、第二转轴;14、第二滚轮;15、第一电机;16、第一传动皮带;21、第三转轴;22、第四转轴;23、整形转子;24、软管;25、第一顶柱;26、第二顶柱;27、第二电机;28、第二传动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附图1至4所示,一种正反旋转线材整形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牵引机构、设置在机架1上的整形机构、编码器2和控制器3。

牵引机构包括与机架1相转动连接且能够带动线材前进的牵引组件、与牵引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牵引组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牵引组件包括与机架1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1、与第一转轴11相固定连接的第一滚轮12、与机架1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13、与第二转轴13相固定连接的第二滚轮14,第一滚轮12和第二滚轮14相配合形成供线材通过的通道。

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5、与第一电机15和第一转轴11相连接的第一传动皮带16。

第一转轴11位于第二转轴13的上方,第一电机15通过第一传动皮带16带动第一转轴11转轴转动,第一转轴11转动带动第一滚轮12滚动,第一滚轮12带动第二滚轮14滚动从而实现对线材的牵引。

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12和第二滚轮14的材质为橡胶滚轮。

整形机构包括与机架1相转动连接且用于对线材整形的整形组件、与整形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整形组件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整形组件包括与机架1的前侧相转动连接且形成有供线材穿过的第一通孔的第三转轴21、与机架1的后侧相转动连接且形成有供线材穿过的第二通孔的第四转轴22、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三转轴21和第四转轴22相固定连接的整形转子23、两端部分别与整形转子23相固定连接且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通的软管24、左端与整形转子23的左侧相可调节地连接且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顶柱25、右端与整形转子23的右侧相可调节地连接且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顶柱26,第一顶柱25的右端与软管24相抵设,第二顶柱26的左端与软管24相抵设且多个第一顶柱25和多个第二顶柱26相错开设置从而将软管24固定成曲线形状。

本实施例中,牵引组件位于整形组件的前侧。

本实施例中,软管24为塑料软管24。

优选地,通过调节多个第一顶柱25和多个第二顶柱26伸出整形转子23的距离来调节所述的软管形成的曲线形状。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柱25、第二顶柱26分别与整形转子23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顶柱25、第二顶柱26伸出整形转子23的距离实现第一顶柱25和第二顶柱26对软管24的曲线形状的调节,即每个曲线段的弯曲程度可通过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进行调节。

为了避免软管24的弯曲程度过大造成线材的卡线,软管24的曲线形状为中间部分的弯曲程度大于两端的弯曲程度。

整形轨迹即软管24的曲线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线材的物理性能进行调整。

软管24的材质为优质高分子材料。优选地,软管24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软管24的材质的摩擦系数为0.05~0.1。

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27、分别与第二电机27和第三转轴21相连接的第二传动皮带28。

编码器2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电机15相电连接,且能够通过检测第一电机15的转速及转动圈数来检测牵引组件带动线材前进的距离。

控制器3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相电连接且能够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工作,控制器3与编码器2相电连接。

控制器3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整形组件先顺时针旋转,由0rpm加速到1000rpm,再减速到0rpm,然后逆时针旋转,由0rpm加速到1000rpm,再减速到0rpm,完成一个整形周期。线材穿过软管24,在软管24内部全周向反复整形,使线材变平直。

正反旋转线材整形机包括连续牵引模式和分段牵引模式。连续牵引模式下,牵引组件按固定速度牵引线材前进。分段牵引模式下,需要在控制器3中设置牵引长度和牵引速度,由编码器2检测牵引组件的工作,然后整机协同工作,即,整形组件完成整形后,牵引组件牵引线材前进,前进距离为该周期内整形长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