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5951发布日期:2019-01-02 22:4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弯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均为单轴辊,针对空调器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如果需要将蒸发器或冷凝器折弯出两个折弯段,则在折弯其中一段后,通过移动蒸发器或冷凝器,然后移动到确定位置再进行第二段折弯,整个过程不仅费时而且折弯的精度也很难保证。

此外,现有的折弯机,在对工件进行折弯时,由于工件的外边缘具有由一定的容纳间隙,在折弯机对工件进行折弯过程中,由于容纳间隙的存在,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在折弯机的折弯过程中会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导致结构发生变形,影响工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弯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弯折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机,包括:轴辊;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轴辊的下方,支撑组件与轴辊用于折弯工件;插设机构,插设机构包括:插设部,插设部用于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在工件弯折时,插设部与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顶升送料机构,顶升送料机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下方,顶升送料机构用于使工件与支撑组件相分离,且将工件运送至预设折弯位置。

进一步地,顶升送料机构包括:支撑部,支撑部用于支撑工件;顶升部,顶升部与支撑部驱动连接,顶升部驱动支撑部与工件相接触并使支撑部带动工件移动,以使工件与支撑组件相分离;其中,顶升部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下方。

进一步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面,顶升部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面,第一滑动面与第二滑动面相接触,其中,第一滑动面与第二滑动面均为斜面,顶升部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驱动支撑部沿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部,顶升部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部,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相连接,第二滑动部沿第一滑动部可移动地设置,以使顶升部在第二滑动部的作用下沿第一滑动部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滑动部为两个并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二滑动部并列且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二滑动部设置在与第二滑动面相交的两个壁面上;第一滑动部为两个并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一滑动部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滑动部与相应的两个第二滑动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顶升送料机构还包括:防护部,防护部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下方,顶升部设置在防护部的内部,支撑部穿过防护部与顶升部相连接;其中,顶升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防护部的内部,以驱动支撑部带动工件沿垂直于支撑部与工件相接触的平面的方向移动,直至工件与支撑组件相分离。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缺口,顶升送料机构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与防护部相连接,安装部沿平行于工件与支撑组件相接触的平面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在支撑部使工件与支撑组件相分离后,安装部驱动防护部带动支撑部移动,支撑部带动工件沿缺口的延伸方向移动至预设折弯位置。

进一步地,插设部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插设部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相分离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顶升送料机构与插设机构相连接,顶升送料机构使工件与支撑组件相分离后,顶升送料机构驱动工件运送到预设折弯位置的过程中,顶升送料机构带动插设机构与工件同步移动,以使插设部持续插设在容纳间隙内。

进一步地,插设机构还包括:压紧部,压紧部与插设部间隔设置,压紧部沿垂直于插设部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压紧部具有与工件相接触的第三位置和与工件相分离的第四位置;其中,当工件与支撑组件相分离后,压紧部与顶升送料机构的至少部分用于夹紧工件,压紧部随顶升送料机构同步移动。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的至少部分沿靠近或远离轴辊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夹紧或释放位于支撑组件与轴辊之间的工件,其中,支撑组件的至少部分可翻转地设置,以在工件的第一待弯折部夹紧在支撑组件与轴辊之间时,使第一待弯折部在支撑组件的作用下折弯,当第一待弯折部折弯后,顶升送料机构将工件运送至预设折弯位置,工件的第二待弯折部夹紧在支撑组件与轴辊之间,使第二待弯折部在支撑组件的作用下折弯。

进一步地,折弯机还包括:卡箍结构,卡箍结构包括:卡箍本体,轴辊上设置有卡箍本体卡箍本体上设置有第三滑动部,第三滑动部用于与轴瓦相连接,以使轴瓦通过卡箍本体设置在轴辊的外表面;其中,轴瓦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三滑动部上,轴瓦绕轴辊的轴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轴瓦与工件相接触,或轴辊与工件相接触。

进一步地,卡箍本体包括:第一卡箍部;第二卡箍部,第二卡箍部与第一卡箍部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二卡箍部与第一卡箍部之间具有用于供轴辊穿过的穿设孔;其中,第三滑动部设置在第一卡箍部和/或第二卡箍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通过轴辊、支撑组件、插设机构以及顶升送料机构能够实现对工件的折弯。其中,支撑组件设置在轴辊的下方,插设部用于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在工件弯折时,插设部与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顶升送料机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下方,顶升送料机构用于使工件与支撑组件相分离,且将工件运送至预设折弯位置。在具体折弯过程中,插设部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支撑组件与轴辊相互作用以对工件进行一次折弯,然后顶升送料机构用于使工件与支撑组件相分离,且将工件运送至预设折弯位置,在支撑组件与轴辊的作用下对工件进行二次折弯。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通过轴辊、支撑组件、插设机构以及顶升送料机构能够实现对工件的折弯,而且可以保证工件高质量的折弯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弯折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顶升送料机构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顶升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支撑部与顶升部的第一个状态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支撑部与顶升部的第二个状态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插设机构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插设机构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插设部与工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插设部与工件的局部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卡箍结构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卡箍结构与轴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轴瓦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的卡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撑部;11、第一滑动部;20、顶升部;21、第二滑动面;22、第二滑动部;30、第一驱动部;40、安装部;50、第二驱动部;60、防护部;70、支撑组件;71、缺口;

80、工件;82、容纳间隙;90、插设部;100、第三驱动部;110、转接部;120、压紧部;130、机架;131、机架本体;132、连接板;140、第四驱动部;150、导向柱;160、滑动部;

170、轴辊;180、轴瓦;181、第四滑动部;190、卡箍本体;191、第三滑动部;1911、紧固孔;192、第一卡箍部;193、第二卡箍部;194、穿设孔;195、锁紧孔;196、止挡槽;200、第一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机,请参考图1至图13,折弯机包括:轴辊170;支撑组件70,支撑组件70设置在轴辊170的下方,支撑组件70与轴辊170用于折弯工件80;插设机构,插设机构包括:插设部90,插设部90用于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在工件80弯折时,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顶升送料机构,顶升送料机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支撑组件70的下方,顶升送料机构用于使工件80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且将工件80运送至预设折弯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通过轴辊170、支撑组件70、插设机构以及顶升送料机构能够实现对工件80的折弯。其中,支撑组件70设置在轴辊170的下方,插设部90用于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在工件80弯折时,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顶升送料机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支撑组件70的下方,顶升送料机构用于使工件80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且将工件80运送至预设折弯位置。在具体折弯过程中,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支撑组件70与轴辊170相互作用以对工件80进行一次折弯,然后顶升送料机构用于使工件80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且将工件80运送至预设折弯位置,在支撑组件70与轴辊170的作用下对工件80进行二次折弯。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通过轴辊170、支撑组件70、插设机构以及顶升送料机构能够实现对工件80的折弯,而且可以保证工件80高质量的折弯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弯折效果较差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能够在工件80弯折时,防止工件80发生变形。其中,在工件80弯折时,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插设部9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在工件80的折弯过程中,将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工件80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壁面相接触,从而可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插设部90的存在可以使得工件80在折弯过程中,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相分离,避免了两个壁面直接接触产生的划痕或者导致的变形。且在折弯过程中容纳间隙82的两个相对的壁面可以相对于插设部90移动,从而不会出现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工件80为蒸发器或冷凝器,在折弯过程中,通过将插设部90插入到上下两层管路上,然后将插设部90向上抬起,从而实现了工件的上下两层的分离,在具体折弯时,由于上下两层不接触,从而可以防止工件的上下表面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保证工件的折弯质量。且插设部90的使用可以提高整体的折弯效率,代替了人工插板。

在本实施例中,当插设部90与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均接触时,在保证两个壁面可以相对于插设部90发生滑动时,也可以防止工件的上下表面发生相对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工件80具有主体部和设置在主体部上的管路,其中,主体部上与管路之间形成容纳间隙82,或工件80由上下两层主体部组成,其中,主体部的一端相连接,另外一端相分离,相分离的一端均具有管路,管路之间具有容纳间隙82。

针对顶升送料机构的具体结构,顶升送料机构包括:支撑部10,支撑部10用于支撑工件80;顶升部20,顶升部20与支撑部10驱动连接,顶升部20驱动支撑部10与工件80相接触并使支撑部10带动工件80移动,以使工件80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其中,顶升部20设置在支撑组件70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顶升送料机构通过支撑部10和顶升部20能够使工件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其中,支撑部10用于支撑工件,顶升部20与支撑部10驱动连接,顶升部20设置在支撑组件70的下方。在具体顶升过程中,顶升部20驱动支撑部10与工件相接触并使支撑部10带动工件移动,从而可以使工件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

为了能够使顶升部20驱动支撑部10与工件相接触并使支撑部10带动工件移动,支撑部10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面,顶升部20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面21,第一滑动面与第二滑动面21相接触,其中,第一滑动面与第二滑动面21均为斜面,顶升部20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驱动支撑部10沿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0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面,顶升部20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面21,在具体配合时,第一滑动面与第二滑动面21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滑动面与第二滑动面21均设置为斜面,其中,顶升部20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驱动支撑部10沿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的方向移动,支撑部10与工件相接触并使支撑部10带动工件移动,以使工件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

为了能够使得顶升部20驱动支撑部10运动,如图4所示,支撑部10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部11,顶升部20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部22,第一滑动部11与第二滑动部22相连接,第二滑动部22沿第一滑动部11可移动地设置,以使顶升部20在第二滑动部22的作用下沿第一滑动部11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撑部10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部11,顶升部20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部22,其中,第一滑动部11与第二滑动部22相连接,从而实现了顶升部20与支撑部10的驱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11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通过将第二滑动部22沿第一滑动部11可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使顶升部20在第二滑动部22的作用下沿第一滑动部11移动。

针对第一滑动部11与第二滑动部22的具体结构,第一滑动部11为滑轨,第二滑动部22为滑槽;或第一滑动部11为滑槽,第二滑动部22为滑轨。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滑动部11为滑轨,第二滑动部22为滑槽。

可选地,第一滑动部11为滑槽,第二滑动部22为滑轨。

为了能够使得顶升部20在第二滑动部22的作用下沿第一滑动部11稳定地移动,第二滑动部22为两个并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二滑动部22并列且间隔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二滑动部22设置在与第二滑动面21相交的两个壁面上;第一滑动部11为两个并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一滑动部11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滑动部11与相应的两个第二滑动部22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部22为两个并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二滑动部22并列且间隔设置,相应地,第一滑动部11为两个并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一滑动部11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滑动部11与相应的两个第二滑动部22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成对的两个第二滑动部22设置在与第二滑动面21相交的两个壁面上,即第二滑动面21为顶升部20的顶面,第二滑动部22设置在顶升部20的两个侧面上。

针对第一滑动部11与第二滑动部22的具体形状,第二滑动部22为U形槽,第一滑动部11为矩形凸起,第一滑动部11沿第一滑动面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滑动部22沿第二滑动面21的延伸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部22为U形槽,第一滑动部11为矩形凸起,矩形凸起穿设在U形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11沿第一滑动面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滑动部22沿第二滑动面21的延伸方向延伸。

为了保证顶升部20驱动支撑部10与工件相接触并使支撑部10带动工件移动,如图3所示,顶升送料机构还包括:防护部60,防护部60设置在支撑组件70的下方,顶升部20设置在防护部60的内部,支撑部10穿过防护部60与顶升部20相连接;其中,顶升部2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防护部60的内部,以驱动支撑部10带动工件80沿垂直于支撑部10与工件80相接触的平面的方向移动,直至工件80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顶升送料机构上设置有防护部60,其中,防护部60设置在支撑组件70的下方,顶升部20设置在防护部60的内部,支撑部10穿过防护部60与顶升部20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顶升部2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防护部60的内部,从而可以驱动支撑部10带动工件沿垂直于支撑部10与工件相接触的平面的方向移动,直至工件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部60可以防止顶升部20带动支撑部10跟随顶升部20移动。

优选地,顶升送料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部30,第一驱动部30与顶升部20驱动连接,以驱动顶升部20移动。

为了能够使得支撑部10带动工件移动从而实现二次送料,如图2所示,支撑组件70上设置有缺口71,顶升送料机构还包括:安装部40,安装部40与防护部60相连接,安装部40沿平行于工件80与支撑组件70相接触的平面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在支撑部10使工件80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后,安装部40驱动防护部60带动支撑部10移动,支撑部10带动工件80沿缺口71的延伸方向移动至预设折弯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撑组件70上设置有缺口71,顶升送料机构上设置有安装部40,其中,安装部40与防护部60相连接,安装部40沿平行于工件与支撑组件70相接触的平面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在支撑部10使工件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后,安装部40驱动防护部60带动支撑部10移动,支撑部10带动工件沿缺口71的延伸方向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40位于支撑组件70的下方。

优选地,顶升送料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部50,第二驱动部50与安装部40驱动连接,以驱动安装部40沿平行于工件与支撑组件70相接触的平面的方向可移动。

优选地,支撑部10为支撑板,支撑部10至少部分为柔性段,柔性段用于与工件相接触,柔性段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

为了能够使得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82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82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使插设部9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针对插设部90的具体结构,插设部90为L形插板,L形插板包括两个矩形板,其中,一个矩形板的至少部分用于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插设部90设置为L形插板,即L形插板包括两个矩形板,在具体使用时,一个矩形板的至少部分用于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

为了能够使得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82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如图6和图7所示,插设机构还包括:转接部110,转接部110与插设部90相连接;第三驱动部100,转接部110设置在插设部90与第三驱动部100之间,第三驱动部100与转接部110驱动连接,以驱动转接部110带动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82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顶升送料机构将工件80运送至预设折弯位置后,在折弯过程中,防止压紧部120与轴辊170相接触,故,顶升送料机构带动插设机构向远离容纳间隙82的方向移动,到达预设位置后,第三驱动部100驱动插设部90插入到容纳间隙82内,从而可以保证轴辊170在折弯时有足够的空间,也可以防止轴辊170与插设机构发生碰撞。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插设机构上设置有转接部110和第三驱动部100,其中,转接部110与插设部90相连接,转接部110设置在插设部90与第三驱动部100之间。通过将第三驱动部100与转接部110驱动连接,从而可以通过以第三驱动部100驱动转接部110带动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82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顶升送料机构与插设机构相连接,顶升送料机构使工件80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后,顶升送料机构驱动工件80运送到预设折弯位置的过程中,顶升送料机构带动插设机构与工件80同步移动,以使插设部90持续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顶升送料机构驱动工件80运送到预设折弯位置的过程中,顶升送料机构带动插设机构与工件80同步移动,从而可以使插设部90持续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

考虑到工件80在具体折弯时需要二次进料,插设机构还包括:压紧部120,压紧部120与插设部90间隔设置,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压紧部120具有与工件80相接触的第三位置和与工件80相分离的第四位置;其中,当工件80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后,压紧部120与顶升送料机构的至少部分用于夹紧工件80,压紧部120随顶升送料机构同步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插设机构上设置有压紧部120,其中,压紧部120与插设部90间隔设置,在工件80第一次折弯完成后,需要二次进料,此时压紧部120用于压设在工件80上。

在本实施例中,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使压紧部120具有与工件80相接触的第三位置和与工件80相分离的第四位置。

为了防止压紧部120损坏工件80,压紧部120为板体,压紧部120至少包括柔性段,柔性段用于与工件80相接触,柔性段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压紧部120设置为板体,其中,压紧部120至少包括柔性段,通过将柔性段用于与工件80相接触,从而可以避免压紧部120损坏工件80。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段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可选地,柔性段由硅胶制备而成。

为了能够使得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插设机构还包括:机架130,插设部90相对于机架130可移动地设置;第四驱动部140,第四驱动部140与机架130相连接,第四驱动部140与压紧部120驱动连接,以驱动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插设机构上设置有机架130和第四驱动部140,第四驱动部140与机架130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插设部90相对于机架130可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使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相应地,第四驱动部140与压紧部120驱动连接,从而可以驱动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压紧部120为板体,机架130包括:机架本体131;连接板132,连接板132与机架本体131相连接,第四驱动部140设置在连接板132上;其中,第四驱动部140的驱动杆穿过连接板132与压紧部120相连接,以使连接板132与压紧部120相对设置。

优选地,插设机构还包括:导向柱150,导向柱150的一端与压紧部120相连接;滑动部160,滑动部160设置在连接板132上,导向柱150穿设在滑动部160内,第四驱动部140驱动压紧部120带动导向柱150沿滑动部160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插设机构上设置有导向柱150和滑动部160,其中,导向柱150的一端与压紧部120相连接,滑动部160设置在连接板132上,导向柱150穿设在滑动部160内。在具体运动过程中,第四驱动部140驱动压紧部120带动导向柱150沿滑动部160的延伸方向移动。

优选地,导向柱150为多个,多个导向柱150间隔地设置在压紧部120上,滑动部160为多个,多个导向柱150与各个滑动部160一一相对应地设置。

优选地,支撑组件70的至少部分沿靠近或远离轴辊170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夹紧或释放位于支撑组件70与轴辊170之间的工件80,其中,支撑组件70的至少部分可翻转地设置,以在工件80的第一待弯折部夹紧在支撑组件70与轴辊170之间时,使第一待弯折部在支撑组件70的作用下折弯,当第一待弯折部折弯后,顶升送料机构将工件80运送至预设折弯位置,工件80的第二待弯折部夹紧在支撑组件70与轴辊170之间,使第二待弯折部在支撑组件70的作用下折弯。

优选地,折弯机还包括:卡箍结构,卡箍结构包括:卡箍本体190,轴辊170上设置有卡箍本体190卡箍本体190上设置有第三滑动部191,第三滑动部191用于与轴瓦180相连接,以使轴瓦180通过卡箍本体190设置在轴辊170的外表面;其中,轴瓦18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三滑动部191上,轴瓦180绕轴辊170的轴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轴瓦180与工件80相接触,或轴辊170与工件80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卡箍本体190上设置的第三滑动部191能够使得轴瓦180绕轴辊170的轴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其中,第三滑动部191用于与轴瓦180相连接,以使轴瓦180通过卡箍本体190设置在轴辊170的外表面,第三滑动部191环绕轴辊170设置。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待弯折的工件对于弯折半径的要求,调节轴瓦180的位置,当需要轴瓦180的弯折半径时,将轴瓦180与工件相接触,当需要轴辊170的半径时,调节轴瓦180的位置,将轴辊170与工件相接触。

为了能够使得轴瓦18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三滑动部191上,如图10至图13所示,轴瓦180上设置有第四滑动部181,第三滑动部191与第四滑动部181相配合,第四滑动部181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三滑动部191上,以使轴瓦180在第四滑动部181的作用下沿第三滑动部191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轴瓦180上设置有第四滑动部181,其中,第三滑动部191与第四滑动部181相配合,通过将第四滑动部181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三滑动部191上,从而可以使轴瓦180在第四滑动部181的作用下沿第三滑动部191移动。

针对第三滑动部191与第四滑动部181的具体结构,第三滑动部191为滑轨,第四滑动部181为滑槽;或,第三滑动部191为滑槽,第四滑动部181为滑轨。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三滑动部191为滑轨,第四滑动部181为滑槽。

可选地,第三滑动部191为滑槽,第四滑动部181为滑轨。

优选地,第三滑动部191和第四滑动部181均为台阶状,第三滑动部191和第四滑动部181相搭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滑动部191和第四滑动部181均为台阶状,第三滑动部191和第四滑动部181相搭接,即第三滑动部191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第四滑动部181包括第三台阶面和第四台阶面,第一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相贴合,第二台阶面与第四台阶面相贴合。

针对卡箍本体190的具体结构,卡箍本体190为与轴辊170相适配的圆环状,第三滑动部191沿卡箍本体190的周向方向延伸,轴瓦180沿第三滑动部19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轴瓦180沿轴辊170的周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卡箍本体190为与轴辊170相适配的圆环状,其中,第三滑动部191沿卡箍本体190的周向方向延伸,通过将轴瓦180沿第三滑动部19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使轴瓦180沿轴辊170的周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其中,轴瓦180沿轴辊170的周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即轴瓦180绕轴辊170的轴线位置可移动地设置。

优选地,卡箍本体190的部分卡箍段上设置有第三滑动部191,第三滑动部191设置在卡箍本体190的内侧,以使轴瓦180的部分轴瓦段夹设在卡箍本体190与轴辊170之间。

为了方便安装,如图13所示,卡箍本体190包括:第一卡箍部192;第二卡箍部193,第二卡箍部193与第一卡箍部192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二卡箍部193与第一卡箍部192之间具有用于供轴辊170穿过的穿设孔194;其中,第三滑动部191设置在第一卡箍部192和/或第二卡箍部193上。

在本实施例中,卡箍本体190包括第一卡箍部192和第二卡箍部193,其中,第二卡箍部193与第一卡箍部192可拆卸地相连接,从而可以方便地更换第一卡箍部192和第二卡箍部193,也方便卡箍本体190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箍部193与第一卡箍部192之间具有用于供轴辊170穿过的穿设孔194,从而可以将轴辊170穿设在穿设孔194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滑动部191设置在第一卡箍部192和/或第二卡箍部193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箍部193与第一卡箍部192卡接、粘结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优选地,第一卡箍部192为半圆环,第三滑动部191的第一滑动段设置在第一卡箍部192上,第一滑动段沿第一卡箍部192的周向方向延伸,第一卡箍部192与轴辊17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轴瓦180的第一工作空间。

相应地,第二卡箍部193为半圆环,第三滑动部191的第二滑动段设置在第二卡箍部193上,第二滑动段沿第二卡箍部193的周向方向延伸,第二卡箍部193与轴辊17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轴瓦180的第二工作空间。

为了能够保证轴瓦180与轴辊170的相对位置,第三滑动部191上设置有供第一紧固件200穿过的紧固孔1911,第一紧固件200的一端穿过紧固孔1911后并与轴瓦180相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滑动部191上设置有紧固孔1911,通过将第一紧固件200的一端穿过紧固孔1911后并与轴瓦180相抵接,从而可以保证轴瓦180与轴辊170的相对位置固定设置。

优选地,紧固孔1911为多个,多个紧固孔1911沿第三滑动部19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卡箍本体190上设置有锁紧孔195,锁紧孔195用于供锁紧件穿过并与轴辊170相接触。其中,锁紧孔195为多个,多个锁紧孔195沿卡箍本体19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卡箍本体190上设置有止挡槽196,锁紧件依次穿过止挡槽196和锁紧孔195,以与轴辊170相接触,锁紧件的锁紧头设置在止挡槽196内。

在本实施例中,工件80为空调器的蒸发器或冷凝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通过轴辊170、支撑组件70、插设机构以及顶升送料机构能够实现对工件80的折弯。其中,支撑组件70设置在轴辊170的下方,插设部90用于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在工件80弯折时,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顶升送料机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支撑组件70的下方,顶升送料机构用于使工件80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且将工件80运送至预设折弯位置。在具体折弯过程中,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支撑组件70与轴辊170相互作用以对工件80进行一次折弯,然后顶升送料机构用于使工件80与支撑组件70相分离,且将工件80运送至预设折弯位置,在支撑组件70与轴辊170的作用下对工件80进行二次折弯。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通过轴辊170、支撑组件70、插设机构以及顶升送料机构能够实现对工件80的折弯,而且可以保证工件80高质量的折弯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弯折效果较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