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钻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3244发布日期:2019-05-07 22:29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手钻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钻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手钻是一种便携的打孔工具。手钻在实际使用中,不仅要打垂直孔,有时还要打斜孔。然而,要钻孔时会产生一定抖动或摆动,使得钻杆容易与待钻孔的轴心线偏斜,这样不仅影响钻孔的质量,还容易促使钻杆弯折或损坏。现有技术中公开有“一种可调整钻孔角度的手钻防偏装置”(公告号:CN102847982A),来防止钻孔时偏斜。

上述“一种可调整钻孔角度的手钻防偏装置”包括导向套和设置在手钻上的固定套,导向套的内壁上设有导向条,在固定套的外壁上设有导向槽,在导向套外壁上设有三个防偏支腿,防偏支腿的一端与导向套铰接,防偏支腿上设有角度调整杆,角度调整杆一端通过转轴与防偏支腿连接,另一端与卡在导向套滑槽内的滑杆连接;防偏装置还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卡槽,卡槽的宽度与角度调整杆的宽度相等,在卡槽内设有定位卡孔,定位卡孔内和转轴的表面设有相配合的卡齿。钻孔作业时,依靠防偏支腿的支撑作用使导向套保持固定,并其轴向始终朝向与钻孔方向。通过导向套和固定套的导向作用使手钻始终朝向钻孔方向,保持钻孔方向不变。

但是,上述“一种可调整钻孔角度的手钻防偏装置”仍存在使用起来较为繁琐的不足之处,具体为:每次钻孔作业前,均要对三个防偏支腿进行调节(通过调整防偏支腿的角度即可调整钻孔方向;调整好位置后,将定位块卡在角度调整杆上,转轴卡在定位卡孔内即可固定),依靠防偏支腿的支撑作用使导向套保持固定,从而最终才能够使得手钻拥有准确的钻孔朝向。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简洁合理,使用起来更为便捷的手钻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合理,使用起来更为便捷的手钻辅助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手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旋转连接座、转向杆、转向锁定结构和钻杆夹头定位件;

所述基板整体呈圆环形平板状;所述旋转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的端面上,且所述旋转连接座为沿基板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两个,每个所述旋转连接座上通过枢轴与一根所述转向杆的一端可转动相连接,所述枢轴的轴向与两个旋转连接座所在的径向一致;所述转向杆与所述旋转连接座之间的相对转动通过所述转向锁定结构实现锁定;

所述钻杆夹头定位件整体呈椭圆型块状,所述钻杆夹头定位件在自身椭圆型块状的长轴两端位置处分别垂直贯穿设有一个穿孔,所述钻杆夹头定位件整体通过所述穿孔可沿转向杆滑动地套装在两根转向杆上;所述钻杆夹头定位件在自身椭圆型块状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设置有供手钻的钻杆穿过的穿孔,且所述穿孔的周边所述钻杆夹头定位件的表面设置有定位用凹槽,所述定位用凹槽用于供手钻上的钻杆夹头落入并定位。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手钻辅助装置的优点是:

1、包括的构件较少,结构较为简洁;

2、操控使用起来更为便捷,具体为:

首先,因为,基板为圆环形,在基板的圆环形上均匀间隔设置的两个旋转连接座,以及在旋转连接座上可转动设置有两根转向杆,且又在两根转向杆上套装有可沿转向杆滑动地钻杆夹头定位件,也即钻杆夹头定位件将两根转向杆连接在一起;所以,使得两根转向杆能够绕旋转连接座同步旋转。

其次,因为,钻杆夹头定位件上的穿孔位于钻杆夹头定位件在自身椭圆型块状的中心位置处;所以,可使得钻杆能够对准基板圆环形的中心位置处,并使得基板圆环形的中心位置处为打孔处,这样便于将待打孔处与基板圆环形的中心对准来实现打孔前较为准确的定位。

最后,在打孔时,先将基板与待打孔处的表面接触;随后,打直孔只需转动转向杆垂直与基板后通过转向锁定结构即可;打斜孔只需调节转向杆与基板之间为小于90度的夹角后通过转向锁定结构即可打斜孔;(实施时,转向杆与基板之间的角度可通过量角器进行测量,也可在旋转连接座标度角度刻度来测量角度);接下来,将手钻的钻杆穿过钻杆夹头定位件上的穿孔并使得手钻上的钻杆夹头落入定位用凹槽来定位,启动手钻,手钻即可钻杆夹头定位件与转向杆配合与导向下较为准确的完成打孔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钻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转向锁定结构处在锁定状态)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转向锁定结构处在松开状态)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钻辅助装置与手钻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基板:10限位槽;

2旋转连接座;

3转向杆;

4钻杆夹头定位件:41定位用凹槽;

5手柄;

转向锁定结构:60枢接用套筒,61转动套接用套筒,62锁定用钢球,63锁定块,64解锁用凹槽,65连接杆,66限位用凸环,67连接块,68预紧弹簧,69扳杆;

打孔深度调节结构:70调节块,71锁紧螺栓,72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

手钻辅助装置,包括基板1、旋转连接座2、转向杆3、转向锁定结构和钻杆夹头定位件4;

所述基板1整体呈圆环形平板状;所述旋转连接座2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1的端面上,且所述旋转连接座2为沿基板1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两个,每个所述旋转连接座2上通过枢轴与一根所述转向杆3的一端可转动相连接,所述枢轴的轴向与两个旋转连接座2所在的径向一致;所述转向杆3与所述旋转连接座2之间的相对转动通过所述转向锁定结构实现锁定;

所述钻杆夹头定位件4整体呈椭圆型块状,所述钻杆夹头定位件4在自身椭圆型块状的长轴两端位置处分别垂直贯穿设有一个穿孔,所述钻杆夹头定位件4整体通过所述穿孔可沿转向杆3滑动地套装在两根转向杆3上;所述钻杆夹头定位件4在自身椭圆型块状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设置有供手钻的钻杆穿过的穿孔,且所述穿孔的周边所述钻杆夹头定位件4的表面设置有定位用凹槽41,所述定位用凹槽41用于供手钻上的钻杆夹头落入并定位。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手钻辅助装置的优点是:

1、包括的构件较少,结构较为简洁;

2、操控使用起来更为便捷,具体为:

首先,因为,基板1为圆环形,在基板1的圆环形上均匀间隔设置的两个旋转连接座2,以及在旋转连接座2上可转动设置有两根转向杆3,且又在两根转向杆3上套装有可沿转向杆3滑动地钻杆夹头定位件4,也即钻杆夹头定位件4将两根转向杆3连接在一起;所以,使得两根转向杆3能够绕旋转连接座2同步旋转。

其次,因为,钻杆夹头定位件4上的穿孔位于钻杆夹头定位件4在自身椭圆型块状的中心位置处;所以,可使得钻杆能够对准基板1圆环形的中心位置处,并使得基板1圆环形的中心位置处为打孔处,这样便于将待打孔处与基板1圆环形的中心对准来实现打孔前较为准确的定位。

最后,在打孔时,先将基板1与待打孔处的表面接触;随后,打直孔只需转动转向杆3垂直与基板1后通过转向锁定结构即可;打斜孔只需调节转向杆3与基板1之间为小于90度的夹角后通过转向锁定结构即可打斜孔;(实施时,转向杆3与基板1之间的角度可通过量角器进行测量,也可在旋转连接座2标度角度刻度来测量角度);接下来,将手钻的钻杆穿过钻杆夹头定位件4上的穿孔并使得手钻上的钻杆夹头落入定位用凹槽41来定位,启动手钻,手钻即可钻杆夹头定位件4与转向杆3配合与导向下较为准确的完成打孔加工。

其中,所述基板1上背离所述旋转连接座2的端面具有一层防滑层。

上述防滑层为均布的凸纹或粘贴的一层橡胶层。

上述防滑层的设置,能够提升基板1与其它物体之间接触后的摩擦力,提升基板1放置的平稳性,避免在打孔过程中滑动偏移的情形,能够更为准确的控制在预定位置打孔。

其中,在同一基板1的径向上两个转向杆3位于两个旋转连接座2的内侧。

这样一来,即可利用两个旋转连接座2来基板1的同一径向上对两个转向杆3形成限位,简化两个转向杆3在径向上的限位结构,并使得整体结构更简,利于生产和帮助提升本装置的装配效率。

其中,所述旋转连接座2在径向上的外侧端面固定安装有一个手柄5。

设置上述手柄5后,便于在打孔过程中通过握持手柄5来保持本装置的固定,确保准确打孔。

实施时,优选手柄5为便于握持的圆柱状结构。

其中,所述转向锁定结构包括锁定用钢球62、锁定块63、连接杆65和限位用凸环66;

所述旋转连接座2的外侧面固定有一个圆筒状的枢接用套筒60,所述转向杆3的外侧面固定有一个圆筒状的转动套接用套筒61,所述转动套接用套筒61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枢接用套筒60的外侧;所述转动套接用套筒61的内侧面内凹形成有限位凹槽,且所述限位凹槽为沿转动套接用套筒61圆周方向连续布置的多个;所述枢接用套筒60上设置有一个能够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对应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限位凹槽内落放设置有所述锁定用钢球62;

所述枢接用套筒60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整体呈圆柱状的所述锁定块63,所述锁定块63在自身轴向上的中部位置处内凹设置有一圈解锁用凹槽64,所述解锁用凹槽64能够用于供所述锁定用钢球62进入并脱离所述限位凹槽;

所述枢接用套筒60的内侧面设置有所述限位用凸环66,所述限位用凸环66为在所述锁定块63的轴向两端外侧方设置的两处,且两处限位用凸环66中远离枢接用套筒60底部的一处用于供锁定块63的端面抵接后解锁用凹槽64与所述通孔正对,两处限位用凸环66中靠近枢接用套筒60底部的一处用于供锁定块63的端面抵接后所述锁定块63的周向侧面封挡所述通孔;

所述连接杆65可滑动地贯穿所述枢接用套筒60的端部位置,所述连接杆65上位于所述枢接用套筒60内的一端与所述锁定块63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杆65上位于所述旋转连接座2的外部一端为控制端。

上述转向锁定结构在使用时,通过抽拉连接杆65来控制锁定块63在枢接用套筒60内的移动,且当锁定块63上的解锁用凹槽64与枢接用套筒60上的通孔正对时,此时,锁定用钢球62即可进入解锁用凹槽64并与脱离所述限位凹槽,这样即可转动转向杆;随后,抽拉连接杆65来使得锁定块63的侧面封挡住通孔,这样,锁定用钢球62处在通孔与限位凹槽,能够避免枢接用套筒60与转动套接用套筒61之间相对转动,起到锁定功能。

其中,所述转向锁定结构还包括在连接杆65的控制端设置的调节端头,所述调节端头包括连接块67、预紧弹簧68和扳杆69;

所述连接块67与所述连接杆65的控制端铰接相连,所述连接块67上铰接处的位置与相邻的旋转连接座2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块67上铰接处的位置至所述连接块67上背离旋转连接座2的端面的距离;

所述连接块67上在垂直于所述连接杆65的方向的两个端面中其中一个为圆弧形端面,另一个固定安装有所述扳杆69;

所述预紧弹簧68套装在所述连接上且两端抵接在所述锁定块63和枢接用套筒60的底部之间。

上述扳杆69的设置便于对连接块67进行扳动。因为,采用有“所述连接块67上铰接处的位置与相邻的旋转连接座2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块67上铰接处的位置至所述连接块67上背离旋转连接座2的端面的距离”;所以,能够通过扳动后的连接块67上铰接处靠近旋转连接座2的外侧面或远离旋转连接座2的外侧面来对应获知是锁定块63是处在解锁或锁定状态。操作起来十分直观且简便。

其中,所述基板1上设有所述旋转连接座2的端面上还设置有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为在所述基板1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10所在的径向与两个旋转连接座2所在的径向垂直,且两个所述限位槽10的贯穿方向与两个所述限位槽10所在的径向一致。

上述限位槽10的设置,便于在限位槽10上放置杆件并使其限位,随后,即可便捷的对杆件进行打孔加工。

其中,所述限位槽10为V型槽。

V型槽的结构简单,更便于切削加工。

其中,手钻辅助装置还包括在每根所述转向杆上设置的打孔深度调节结构,所述打孔深度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块70、锁紧螺栓71和压缩弹簧72;

所述调节块70套装在所述转向杆上,所述调节块70上沿径向贯穿设置有一个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内旋接有所述锁紧螺栓71,所述锁紧螺栓71贯穿所述调节块70的一端为用于抵接转向杆的抵紧端;

所述压缩弹簧72套装在所述转向杆上且两端抵接于所述调节块70与所述钻杆夹头定位件4之间。

采用上述打孔深度调节结构,即可在打孔前,通过调节调节块70在转向杆上的位置,来预判处手钻在钻杆夹头定位件4上放好后,施压钻杆夹头定位件4至压缩弹簧72完全被压缩时,此时,即可得到手钻的钻杆能够超越基板1的长度,也即钻杆能够打孔的深度,实现对打孔深度调节和控制。

第二种实施例,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转向锁定结构包括定位孔和锁定销,所述旋转连接座2整体呈半圆弧型块状结构,且所述旋转连接座2围绕枢轴的圆周方向连续贯穿有多个所述定位孔;

所述转向杆3上设置有能够与各个定位孔对准的锁定孔,所述锁定销插装在所述锁定孔和单个定位孔内实现锁定。

采用第二种实施例中的转向锁定结构,即可通过转动转向杆后,将锁定销插装在转向杆上的锁定孔与旋转连接座2上对应的一个定位孔内实现锁定。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