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危险品壳体自动拉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8393发布日期:2019-03-27 09:4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金属危险品壳体自动拉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险品拆解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危险品壳体自动拉拔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危险品壳体尾端的圆柱面上带有环状凹槽,另一端为圆筒状;通过圆筒塑性变形或者过盈与前端头部连接。在大批量拆解此类工件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拆解安全性需要采用自动化拆解。通常通过拉拔方式实现自动化拆解。拆解工件时,由夹具将金属危险品前端夹紧,由拉拔装置卡住金属危险品壳体尾端的环状凹槽进行拉拔,从而将两者分离。此种以拉拔方式拆解的关键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夹持住金属危险品壳体环状凹槽自动完成拉拔动作且可自动释放的拉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危险品壳体自动拉拔装置,该装置可自动将金属危险品壳体夹紧并进行拉拔,拉拔完成后可自动释放,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危险品壳体自动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安装在安装框架内的拉杆、安装在拉杆前端的拉爪座、安装在拉杆后端的液压缸,拉爪座前端设有两个水平对称分布的拉爪,拉爪后端利用销轴安装在拉爪座上,拉爪可以绕销轴转动,拉爪前端内侧设有可以卡入金属危险品壳体尾端环状凹槽的卡台,卡台前端设有卡入斜面,拉爪上部设有释放卡轴,安装框架上方设有释放卡台,释放卡台底部设有一前端小后端大呈八字形的卡轴撑开滑台,当释放卡轴由卡轴撑开滑台两侧向后移动时,卡轴撑开滑台将释放卡轴向两侧撑开,进而使拉爪向两侧张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拉杆前端穿过拉爪座中心,拉杆前端设有前限位台、后限位台,拉爪座安装拉杆的在前限位台与后限位台之间且可以前后滑动,后限位台与拉爪座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危险品壳体自动拉拔装置在工作时,液压缸驱动拉杆前伸,拉杆带动拉爪座及拉爪前移,前进过程中卡台前端的卡入斜面受到金属危险品壳体底缘的阻滞促使拉爪向两侧张开,前进到限位后卡台落入金属危险品壳体尾端环状凹槽,然后液压缸带动拉爪后退,完成对金属危险品壳体的拉拔动作,将金属危险品壳体与前端部件分离;拉爪在后退过程中,释放卡轴受卡轴撑开滑台作用,使得拉爪再次逐渐张开,金属危险品壳体被释放。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危险品壳体自动拉拔装置利用拉爪自身的自锁性保证拔弹过程中的可靠夹紧,通过释放卡轴及卡轴撑开滑台的设计可实现拉拔过程中金属危险品壳体的自动释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危险品壳体自动拉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危险品壳体自动拉拔装置去掉安装框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对应的部件名称为:1安装框架;2拉杆;3拉爪座;4液压缸;5拉爪;6销轴;7卡台;8卡入斜面;9释放卡轴;10释放卡台;11卡轴撑开滑台;12前限位台;13后限位台;14压缩弹簧;100金属危险品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危险品壳体自动拉拔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安装在安装框架内的拉杆2、安装在拉杆前端的拉爪座3、安装在拉杆后端的液压缸4,拉爪座前端设有两个水平对称分布的拉爪5,拉爪后端利用销轴6安装在拉爪座上,拉爪可以绕销轴转动,拉爪前端内侧设有可以卡入金属危险品壳体100尾端环状凹槽的卡台7,卡台前端设有卡入斜面8,拉爪上部设有释放卡轴9,安装框架上方设有释放卡台10,释放卡台底部设有一前端小后端大呈八字形的卡轴撑开滑台11,当释放卡轴由卡轴撑开滑台两侧向后移动时,卡轴撑开滑台将释放卡轴向两侧撑开,进而使拉爪向两侧张开。拉杆前端穿过拉爪座中心,拉杆前端设有前限位台12、后限位台13,拉爪座安装拉杆的在前限位台与后限位台之间且可以前后滑动,后限位台与拉爪座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4。

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金属危险品壳体自动拉拔装置,考虑到金属危险品壳体与前端部件的结合力较大,拉拔由液压缸4提供动力。液压缸与拉爪座3通过拉杆2及压缩弹簧14连接,两个拉爪5水平对称布置在拉爪座3上,拉爪在拉拔同时起到夹持作用,并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完成拉拔任务。拉拔时拉杆在液压缸的推动下向前运动,拉爪座及压缩弹簧跟随运动,带动拉爪向前运动,前进过程中卡台前端的卡入斜面受到金属危险品壳体底缘的阻滞促使拉爪向两侧张开,前进到限位后卡台落入金属危险品壳体尾端环状凹槽,然后液压缸带动拉爪后退,完成对金属危险品壳体的拉拔动作,将金属危险品壳体与前端部件分离;拉爪在后退过程中,释放卡轴受卡轴撑开滑台作用,使得拉爪再次逐渐张开,金属危险品壳体被释放。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危险品壳体自动拉拔装置利用拉爪自身的自锁性保证拔弹过程中的可靠夹紧,通过释放卡轴及卡轴撑开滑台的设计可实现金属危险品壳体的自动释放,以便开启下一循环工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