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自开启高速锂电池极片冲切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9780发布日期:2019-08-16 22:55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自开启高速锂电池极片冲切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自开启高速锂电池极片冲切模具。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极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极片进行冲切,然后把冲切好的极片下料、包装等。目前,国产极片冲切模具质量不稳定因素有两点:1、模具本身结构设计不合理,刀模寿命短(只有15~20万次),定位导向不准确,极片易受损,产品一致性差等缺点,2、模切机器不稳定,上下机构平整度差等,给锂电池制造企业的生产进度及质量问题,造成极大的困扰。

传统模具因为冲切材料的特殊性,所以导致刀口需在模具的一边悬挂,而导向机构在刀的一边,这样冲切时模具极容易因为重心偏向一边而导致模具上下运动时不稳定而造成铲模、钨钢崩裂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因极片冲切时会有若干套同样尺寸的模具,每套模具的装配相对精度会有一定的偏差,经常会有两套模具互换上下模的现象,在更换模具时避免因为拿错上、下模装错,影响工作进程;再者就是,传统模具上、下模都需要分别固定在机床上面,通过机床上下运动带动模具上下开合产生冲切,如果机床运行不畅或者机台不平,极容易产生上下刀口错位,产生崩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自开启高速锂电池极片冲切模具,设有主支架结构的一体式模具,避免因为拿错上、下模导致模具损坏,在刀的四周均设导柱,避免模具上、下运动时因为重力偏心导致模具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自开启高速锂电池极片冲切模具,包括上、下对应放置的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下模座之间设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一侧设有竖向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主支架的另一侧设有竖向的方形贯穿孔;所述主支架的一侧固定于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上一侧设有与第一导向孔对应的第一定位孔以及与第二导向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下模座上另一侧设有并排放置的两个下切刀;所述上模座包括并列放置的两个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备用连接快,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上切刀,所述上切刀的下端外围设有压料板,所述压料板的上表面间隔设有连接销、导向柱、第一弹簧导向柱、第二弹簧导向柱,所述上固定板的另一侧被连接滚珠导向柱和第三弹簧导向柱的一端贯穿,所述滚珠导向柱上套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套放有套环。

优选的,所述主支架呈放倒的“7”字形,所述主支架上设有导向孔的一侧设有竖向的贯穿连接孔,所述主支架上设有方形贯穿孔的外侧设有圆形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定位孔的一侧设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两侧均设有手扣槽。

优选的,所述滚珠导向柱贯穿第一导向孔伸入第一定位孔内;所述第三弹簧导向柱贯穿第二定位孔伸入第二定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上切刀贯穿方形贯穿孔,所述压料板设于主支架一侧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销、导向柱、第一弹簧导向柱、第二弹簧导向柱贯穿主支架上的圆形贯穿孔与上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依主支架为支撑点,具有导向作用,在上切刀的四周均设定若干导柱,从而保证上切刀上、下冲切运行顺畅,另外,因极片冲切时会有若干套同样尺寸的模具,每套模具的装配相对精度会有一定的偏差,经常会有两套模具互换上下模的现象,一体式结构的主支架,在不拆解的情况下是一体的,在更换模具时避免因为拿错上、下模装错,影响精度,该装置可以实现自开模具,模具不与机床硬连接,在机床精度达不到的情况下,模具冲切不受机床因素而受损,保证冲切作业持续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自开启高速锂电池极片冲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座,101、连接孔,102、第一定位孔,103、手扣槽,104、第二定位孔,2、上模座,201、上固定板,3、下切刀,4、压料板,5、主支架,501、贯穿连接孔,502、第一导向孔,503、方形贯穿孔,504、圆形贯穿孔,505、第二导向孔,6、备用连接快,7、滚珠导向柱,71、弹簧,72、套环,8、连接销,9、导向柱,10、第一弹簧导向柱,11、第二弹簧导向柱,12、上切刀,13、第三弹簧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一体式自开启高速锂电池极片冲切模具,包括上、下对应放置的上模座2、下模座1,上模座2、下模座1之间设有主支架5,主支架5的一侧设有竖向的第一导向孔502和第二导向孔505,主支架5的另一侧设有竖向的方形贯穿孔503;主支架5的一侧固定于下模座1上,下模座1上一侧设有与第一导向孔502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02以及与第二导向孔505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04,下模座1上另一侧设有并排放置的两个下切刀3;上模座2包括并列放置的两个上固定板201,上固定板201的上表面设有备用连接快6,上固定板201的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上切刀12,上切刀12的下端外围设有压料板4,压料板4的上表面间隔设有连接销8、导向柱9、第一弹簧导向柱10、第二弹簧导向柱11,上固定板201的另一侧被滚珠导向柱7和第三弹簧导向柱13的一端贯穿,滚珠导向柱7上套放有弹簧71,弹簧71的上端套放有套环72。

其中,主支架5呈放倒的“7”字形,主支架5上设有第一导向孔502的一侧设有竖向的贯穿连接孔501,主支架5上设有方形贯穿孔503的外侧设有圆形贯穿孔504。

其中,下模座1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02的一侧设有连接孔101。

其中,下模座1的两侧均设有手扣槽103。

其中,滚珠导向柱7贯穿第一导向孔502伸入第一定位孔102内;第三弹簧导向柱13贯穿第二定位孔505伸入第二定位孔104内。

其中,上切刀12贯穿方形贯穿孔503,压料板4设于主支架5一侧下表面。

其中,连接销8、导向柱9、第一弹簧导向柱10、第二弹簧导向柱11贯穿主支架5上的圆形贯穿孔504与上固定板2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为,主支架5呈放倒的“7”字形结构,一侧通过利用销钉及螺丝穿过贯穿连接孔501和连接孔101实现固定于下模座1上,一体式的主支架5可以使两组上切刀12运动更加顺畅,提高精度,连接销8、导向柱9、第一弹簧导向柱10、第二弹簧导向柱11贯穿主支架5上的圆形贯穿孔504,一端与上固定板201,一端与压料板4连接,其中主支架5上的圆形贯穿孔504对连接销8、导向柱9、第一弹簧导向柱10、第二弹簧导向柱11具有导向的作用,第一弹簧导向柱10、第二弹簧导向柱11上套放有弹簧可以起到起到缓冲的作用,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滚珠导向柱7和第三弹簧导向柱13分别贯穿第一导向孔502、第二定位孔505,对应伸入到下模座1上的第一定位孔102、第二定位孔104内,其中第一导向孔502、第二定位孔505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另外滚珠导向柱7和第三弹簧导向柱13的上端贯穿上固定板201,使用的过程中,下模座1固定于机床下底座上,上固定板201一机床接触,由机床下压给力,实现极片的冲切,在滚珠导向柱7和第三弹簧导向柱13的弹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开模,提高稳定性,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另外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备用连接快6实现与机床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性状或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