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焊接旋转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2000发布日期:2020-05-08 19:4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同步焊接旋转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餐具加工设备领域,涉及同步焊接旋转夹具。



背景技术:

在餐具成型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成型、锻压、焊接、打磨和抛光等多种工序,餐具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空心餐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正后进行周焊接,因为空心餐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比较薄,必须保证同心度,确保焊接面,提升焊接强度,旋转的过程中的,焊接机与对接的部分对应设置,完成焊接,目前针对餐具的同轴固定没有专门的夹具,也无法与焊接机匹配实现360度的旋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同步焊接旋转夹具,可实现360度同步旋转,与焊接机配合设置,实现了旋转下自动焊接,提升焊接的精度和效率,节省人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同步焊接旋转夹具,包括相对且同轴设置的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所述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旋转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吸盘固定孔,所述第二旋转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吸盘固定孔;

所述第一旋转板远离所述第二旋转板的一端设有旋转组件和伸缩杆,所述第一旋转板靠近所述旋转组件的一侧设有垂直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旋转组件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旋转板同轴设置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穿过所述旋转组件后与伸缩缸配合设置;

所述伸缩缸的出力轴为空心轴结构,所述伸缩杆穿过所述伸缩缸的出力轴设置,所述伸缩杆的外圈位于所述伸缩缸侧两侧均设有推动螺母,所述伸缩缸的出力轴与所述推动螺母之间设有推力球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架和旋转轴,所述旋转架为t形,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架同轴设置且二者通过止付螺丝进行轴向定位,所述旋转架的两端嵌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杆设在所述导向套内且二者沿其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穿过所述旋转轴设置且二者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且二者贴合设置,所述推动螺母与所述伸缩杆配合为丝母伸缩杆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缸由电磁阀进行控制,所述电磁阀上设有消音器。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缸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转接板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带轮和皮带结构驱动通轴旋转,所述通轴通过轴承结构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通轴的两端突出所述固定架的部分均设有同轴的驱动带轮,所述第一旋转板上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一从动带轮,所述第二旋转板上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和第二从动带轮分别由一个驱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驱动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所述传动皮带的上端设有保证其张力的压紧轮,所述压紧轮为轴承结构且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外部设有防护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发明设置相对的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而且第一旋转板相对第二旋转板可伸出和缩回,实现了餐具的上料和下料动作,此结构构思比较巧妙,通过电机和皮带结构实现旋转,通过伸缩杆和伸缩缸配合实现了第一旋转的伸缩动作,伸缩杆穿过伸缩缸的空心出力轴设置,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2、导向杆设在导向套内且二者沿其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伸缩杆穿过旋转轴设置且二者之间有间隙,导向杆的设置可保证第一旋转板相对旋转架的移动进度,保证第一旋转板伸出时候的稳定性;

3、此结构实现了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的同时转动,二者共用一个驱动电机,节省能耗,更容易保证同步转动性;每个传动皮带的上端设有保证其张力的压紧轮,压紧轮为轴承结构且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设置压紧轮后可保证传动皮带的张力,提升动力传递的动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同步焊接旋转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同步焊接旋转夹具不含防护罩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同步焊接旋转夹具不含防护罩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i部详图;

图5是本发明同步焊接旋转夹具不含防护罩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架;11、驱动电机;12、同轴;13、驱动带轮;14、传动皮带;15、第一从动带轮;16、第二从动带轮;17、压紧轮;19、防护罩;2、第一旋转板;21、第一吸盘固定孔;22、导向杆;3、第二旋转板;31、第二吸盘固定孔;4、旋转组件;41、旋转架;42、旋转轴;43、衬套;5、伸缩缸;51、转接板;52、电磁阀;521、消音器;6、伸缩杆;61、推动螺母;62、推力球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为同步焊接旋转夹具,包括相对且同轴设置的第一旋转板2和第二旋转板3,第一旋转板2和第二旋转板3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架1上,第一旋转板2上设有多个第一吸盘固定孔21,第二旋转板3上设有多个第二吸盘固定孔31;

第一旋转板2远离第二旋转板3的一端设有旋转组件4和伸缩杆6,第一旋转板2靠近旋转组件4的一侧设有垂直设有导向杆22,导向杆22与旋转组件4滑动连接,伸缩杆6与第一旋转板2同轴设置且二者固定连接,伸缩杆6穿过旋转组件4后与伸缩缸5配合设置,伸缩杆6为丝杠结构,推动螺母61与丝杠配合为丝母丝杠结构,方便调节推送螺母在丝杠上的位置,弥补加工误差;

伸缩缸5的出力轴为空心轴结构,伸缩杆6穿过伸缩缸5的出力轴设置,伸缩杆6的外圈位于伸缩缸5侧两侧均设有推动螺母61,伸缩缸5的出力轴与推动螺母61之间设有推力球轴承62,推力球轴承62可承受径向力,伸缩缸5的出力轴伸出的时候对推力球轴承62施力,进而推动伸缩杆6前进和后退,使得第一旋转板2顺利的前进与第二旋转板3对应,缩回与第二旋转板3分离,保证焊接前的上料和焊接后的下料。

优选地,旋转组件4包括旋转架41和旋转轴42,旋转架41为t形,旋转轴42与旋转架41同轴设置且二者通过止付螺丝进行轴向定位,旋转架41的两端嵌设有导向套,导向杆22设在导向套内且二者沿其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伸缩杆6穿过旋转轴42设置且二者之间有间隙,导向杆22的设置可保证第一旋转板2相对旋转架41的移动进度,保证第一旋转板2伸出时候的稳定性。

优选地,推动螺母61的数量为两个且二者贴合设置,推动螺母61与伸缩杆6配合为丝母伸缩杆6结构,防止松动;更优选地,伸缩缸5由电磁阀52进行控制,电磁阀52上设有消音器521,控制简单,简化控制程序,设置消音器521后,可降低噪音;更优选地,伸缩缸5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转接板51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转接板51为钣金结构,成本低,强度高。

优选地,固定架1上设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通过带轮和皮带结构驱动通轴12旋转,通轴12通过轴承结构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通轴12的两端突出固定架1的部分均设有同轴的驱动带轮13,第一旋转板2上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一从动带轮15,第二旋转板3上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二从动带轮16,第一从动带轮15和第二从动带轮16分别由一个驱动带轮13通过传动皮带14驱动旋转,此结构实现了第一旋转板2和第二旋转板3的同时转动,二者共用一个驱动电机11,节省能耗,更容易保证同步转动性;更优选地,每个传动皮带14的上端设有保证其张力的压紧轮17,压紧轮17为轴承结构且转动连接在固定架1上,设置压紧轮17后可保证传动皮带14的张力,提升动力传递的动力。

优选地,固定架1的外部设有防护罩19,驱动电机11、驱动皮带和驱动带轮13、第一从动带轮15和第二从动带轮16等均设在防护罩19的内部,一是美观,二是防止灰尘等进入,避免影响结构的运行。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吸盘固定孔21和第二吸盘固定孔31的数量均为多个,第一吸盘固定孔21内设有真空吸盘,第二吸盘固定孔31内也设有真空吸盘,通过真空吸盘分别吸附餐具的端部和柄部,保证端部和柄部同轴放置好,可人工放置,也可通过机械手放置,不做具体的限定,目前多采用人工放置,放置好后,伸缩缸5动作,伸缩杆6带动第一旋转板2向第二旋转板3靠近,完成餐具两部分的对应重合和压紧,然后驱动电机11动作,通过带轮和皮带结构驱动第一旋转板2和第二旋转板3同时转动,在360度旋转的同时,完成了周向的自动焊接,提升了焊接的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