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油机的榨膛榨杆间隙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5692发布日期:2020-02-28 07:53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榨油机的榨膛榨杆间隙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榨油机的榨膛榨杆间隙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饮食健康方面也越发注重;而食用油作为烹煮食物必备的材料,随着人们对其健康度的要求提高,不少人选择使用自榨油食用,因此,榨油机在日常生活中普及。传统的螺旋式榨油机种类繁多,其原理是通过榨杆推进原材料,在榨膛内部通过调整榨膛与榨杆之间的空隙,再使用加热装置对榨膛外部进行加热,让油料产生活性,从而使油从原料里面挤出,回流或从榨膛缝隙流出。现有的榨油机均使用轴向螺纹传动来直接调整榨膛和榨杆之间的配合间隙,当榨油机工作时,榨杆在榨油时会产生反向推力直接传给螺杆,此时螺杆需承受很大的作用力;故在现有技术中,轴向螺纹调节间隙结构的调节螺杆需要使用直径较大,螺纹较粗的螺牙,对于螺纹的表面硬度和强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并且轴向螺纹调节间隙结构需加大整机长度,调节方式单一。且当原材料刚进入榨膛内时,其体积较大,榨杆与榨膛之间的间隙填充了原材料,随着榨杆的旋动,将原材料挤压成体积较小的物体,此时原材料已经过挤压变成了细碎的渣滓,榨杆与榨膛之间的间隙比初始状态大,若想对细碎的渣滓进一步压榨,则需调节榨杆与榨膛之间的间隙才能实现对渣滓的进一步碾压,从而得到更为理想的出油量。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8392727u公开了一种新型大豆榨油机,该榨油机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优质从油料中挤压出,其中:榨油室两侧内壁中部之间固定安装有螺旋轴,螺旋轴外部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榨油室内部依次间隔固定设置有挤压动环、挤压定环。可知,该榨油机没有设置螺旋轴与榨油室间隙的调节机构,无法进行调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7711445u公开了一种新型卧式花生榨油机,该榨油机包括筒形壳体;筒形壳体的前后两端设有进料斗和出料斗;筒形壳体的轴线处设有加热辊轴,且加热辊轴成锥形状;加热辊轴的外径处设有螺旋推料板,且螺旋推料板呈倒锥形状;该榨油机的加热辊轴呈锥形,花生碎随着不断运动,之间的间隙逐渐煎炒,相互加压提高了榨油率;这种辊轴的锥形设计,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它无法有效调节辊轴与榨膛之间的间隙,从而无法得到更为有效的出油量。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使用简便,且能有效调节榨杆与榨膛之间间隙的调节机构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简便,且能有效调节榨杆与榨膛之间间隙的调节机构,对榨杆进行有效的调节,解决榨杆因长期工作产生的松动、磨损等无法调节问题;另外,调节榨杆与榨膛之间的间隙也能实现对渣滓的进一步碾压,从而得到更为理想的出油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榨油机的榨膛榨杆间隙调节机构,所述榨油机包括驱动件,榨膛榨杆组件;所述调节机构设于驱动件与榨膛榨杆组件连接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构件,调节斜垫组件,推力轴承和调节套;

所述调节斜垫组件包括相互接触的第一调节斜垫、第二调节斜垫;所述第一调节斜垫设于第二调节斜垫下侧,所述第一调节斜垫与第二调节斜垫接触面为斜面;

所述第一调节斜垫包括连接端和滑动端,所述连接端与调节构件连接;所述滑动端设有横向滑动槽体,所述横向滑动槽体套设在驱动件输出轴体外周;

具体的,所述横向滑动槽体套设在驱动件输出轴体外周,相对驱动件输出轴体滑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端与调节构件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斜垫与推力轴承端面接触或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斜垫上端面与推力轴承下端面接触;当所述第二调节斜垫运动时,由于推力轴承与第二调节斜垫有接触关系,故推力轴承会随之同向运动。

所述第二调节斜垫、推力轴承均套设在驱动件输出轴体外周,且所述第二调节斜垫、推力轴承均沿驱动件输出轴体作轴向滑动;

所述调节套一端与推力轴承端面接触或连接,另一端与榨杆连接;当所述调节套受到推力轴承的作用力时,调节套相对驱动件输出轴体作轴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调节套与榨杆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套设有键槽,并与驱动件输出轴体键连接;所述调节套键槽长度大于键长度。

具体的,当第二调节斜垫对推力轴承施加推力时,调节套与驱动件输出轴体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套与推力轴承同向运动,从而带动榨杆作轴向运动。且调节套与驱动件输出轴体滑动键连接,在驱动件输出轴体的驱动下调节套作旋转运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一端与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榨膛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构件设有容纳驱动件输出轴体与调节套的活动空间。

具体的,所述连接构件用于将驱动件与榨膛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构件包括调节旋钮结构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第一调节斜垫的连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旋转时,螺杆只做旋转运动,不做轴向运动。

具体的,通过调节所述调节旋钮结构,使得调节螺杆对第一调节斜垫产生推力或拉力,从而使第一调节斜垫相对驱动件输出轴体左右滑动。

优选的,第一调节斜垫上端面与第二调节斜垫下端面相互接触,所述第一调节斜垫上端面大于第一调节斜垫与第二调节斜垫的接触面。

具体的,当所述调节螺杆推动第一调节斜垫运动时,由于所述第一调节斜垫设有横向滑动槽体,则横向滑动槽体相对驱动件输出轴体向左或向右滑动;由于第一调节斜垫上端面、第二调节斜垫下端面均为斜面,此时运动的第一调节斜垫会对第二调节斜垫产生轴向的正向推力或反向推力(即拉力),从而使第二调节斜垫相对驱动件输出轴向上或向下运动。

所述第二调节斜垫设有滑动通孔,所述滑动通孔用于所述驱动件输出轴体穿过,使所述第二调节斜垫相对驱动件输出轴体轴向滑动。

具体的,第二调节斜垫接收来自第一调节斜垫的作用力后,相对驱动件输出轴体向上或向下运动,此时与其端面接触的推力轴承与之同向运动,由于推力轴承的端面与调节套的端面接触,带动调节套同向运动,从而使榨杆产生轴向运动,进而达到调节榨杆与榨膛之间间隙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横向滑动槽体末端开口;

具体的,横向滑动槽体末端开口的设置,可以使得横向滑动槽体的滑动空间更大,从而使得第二调节斜垫向下运动的范围更大。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设有斜垫止位块;所述斜垫止位块用于防止斜垫运动幅度过大而而脱离调节螺杆,使调节失效。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设有调节套止位块;所述调节套止位块用于防止调节套拆卸时脱落。

优选的,所述榨膛榨杆组件向远离所述驱动件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榨膛榨杆组件包括榨膛和榨杆。所述榨膛榨杆组件以向榨膛送料的方式设置有料斗,所述榨膛靠近驱动件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料斗连通。

优选的,所述榨杆伸入所述榨膛内部,所述榨杆与所述调节套连接的一端形成为入料端,与所述入料端相对的榨杆另一侧端面形成为出渣端,所述榨杆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在榨膛内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能有效调节榨杆与榨膛之间间隙的调节机构,通过设置调节斜垫组件,斜面的设计,使得第一调节斜垫受调节构件的作用力后,对第二调节斜垫产生推力,从而实现对榨杆进行有效的调节,解决榨杆因长期工作产生的松动、磨损等无法调节问题;该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使用简便;同时,调节榨杆与榨膛之间的间隙也能实现对渣滓的进一步碾压,从而得到更为理想的出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榨油机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榨油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机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机构调节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斜垫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调节斜垫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件输出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机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驱动件,2榨膛榨杆组件,3调节机构;

31调节构件,32推力轴承,33调节套,34第一调节斜垫,35第二调节斜垫,36连接构件,37斜垫止位块,38调节套止位块;

11驱动件输出轴体,12连接板;

21榨杆,22榨膛,23料斗,24进料口;

211入料端,212出渣端,213螺纹结构;

311调节旋钮结构,312调节螺杆;

331活动空间;

341连接端,342滑动端,342a横向滑动槽体;

351滑动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1所示,一种榨油机的榨膛榨杆间隙调节机构,所述榨油机包括驱动件1,榨膛榨杆组件2;所述调节机构3设于驱动件1与榨膛榨杆组件2之间;

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构件31,调节斜垫组件,推力轴承32调节套33和连接构件36;

所述调节斜垫组件包括相互接触的第一调节斜垫34、第二调节斜垫35;所述第一调节斜垫34设于第二调节斜垫35下侧,所述第一调节斜垫34与第二调节斜垫35接触面为斜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调节斜垫34、第二调节斜垫45均是接触面为斜面的片状结构。

所述第一调节斜垫34包括连接端341和滑动端342,所述连接端341与调节构件31螺纹连接;所述滑动端342设有横向滑动槽体342a,所述横向滑动槽体342a套设在驱动件输出轴体11外周;且所述横向滑动槽体342a末端开口;横向滑动槽体342a末端开口的设置,可以使得横向滑动槽体342a的滑动空间更大,从而使得第二调节斜垫35向下运动的范围更大。

所述第二调节斜垫35与推力轴承32端面接触;

所述第二调节斜垫35、推力轴承32均套设在驱动件输出轴体11外周,且所述第二调节斜垫35、推力轴承32均沿驱动件输出轴体11轴向滑动;

所述调节套33一端与推力轴承32端面接触,另一端与榨杆21可拆卸连接;当所述调节套33受到推力轴承32的作用力时,调节套33相对驱动件输出轴体11作轴向运动。当第二调节斜垫35对推力轴承32施加推力时,调节套33与驱动件输出轴体11滑动键连接,所述调节套33与推力轴承32同向运动,从而带动榨杆21运动。

所述连接构件36一端与连接板12连接,另一端与榨膛2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构件设有容纳驱动件输出轴体11与调节套33的活动空间331。所述连接构件36用于将驱动件1与榨膛21连接。

所述调节构件31包括调节旋钮结构311和调节螺杆312;所述调节螺杆312与第一调节斜垫连接端341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调节所述调节旋钮结构311,使得调节螺杆312对第一调节斜垫34产生推力,从而使第一调节斜垫34相对驱动件输出轴体11左右滑动。第一调节斜垫34上端面与第二调节斜垫35下端面相互接触。

如图6所示,箭头表示运动方向,当所述调节螺杆312推动第一调节斜垫34运动时,由于所述第一调节斜垫34设有横向滑动槽体342a,则横向滑动槽体342a相对驱动件输出轴体11向右滑动;由于第一调节斜垫34上端面、第二调节斜垫35下端面均为斜面,此时运动的第一调节斜垫34会对第二调节斜垫35产生正向推力,从而使第二调节斜垫35相对驱动件输出轴体11向上运动。

所述第二调节斜垫35设有滑动通孔351,所述滑动通孔351用于所述驱动件输出轴体11穿过,使所述第二调节斜垫35相对驱动件输出轴体11滑动;所述第二调节斜垫35上端面与推力轴承32下端面接触。

具体的,第二调节斜垫35接收来自第一调节斜垫34的作用力后,相对驱动件输出轴体11向上运动,此时与其端面接触的推力轴承32与之同向运动,由于推力轴承32与调节套33端面接触,带动调节套33同向运动,从而使榨杆21产生运动,进而达到调节榨杆21与榨膛22之间间隙的目的。

所述调节机构还设有斜垫止位块和调节套止位块;所述斜垫止位块37用于防止斜垫运动幅度过大而脱离调节螺杆,使调节失效。所述调节套止位块38用于防止调节套拆卸时脱落。

所述榨膛榨杆组件2向远离所述驱动件1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榨膛榨杆组件2包括榨膛22和榨杆21。所述榨膛榨杆组件2以向榨膛22送料的方式设置有料斗23,所述榨膛22靠近驱动件一侧设置有进料口24,所述进料口24与所述料斗23连通。

所述榨杆21伸入所述榨膛22内部,所述榨杆21与所述调节套33连接的一端形成为入料端211,与所述入料端211相对的榨杆另一侧端面形成为出渣端212,所述榨杆21在所述驱动件1的驱动下在榨膛22内部转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