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螺栓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8457发布日期:2020-05-29 13:5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膨胀螺栓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膨胀螺栓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膨胀螺栓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内迫壁虎-如公告号cn205478763u公开的一种内嵌式自功丝膨胀螺栓,包括圆头内螺纹膨胀螺栓和内嵌式自功丝楔子钉,其中圆头内螺纹膨胀螺栓内部中空设置,且圆头内螺纹膨胀螺栓在总长度为l的前提下分为圆头长度l1、内螺纹通腔长度l2、楔形长度l3、膨胀结构长度l4,其中膨胀结构是指在圆头内螺纹膨胀螺栓的一端开设有十字切割槽,且十字切割槽沿圆头内螺纹膨胀螺栓的轴向延伸。

在生产上述产品时,圆头内螺纹膨胀螺栓(又名内迫本体)与内嵌式自功丝楔子钉(又名内销)分别加工,而后再通过人工将内销插接于内迫本体中,造成内销与内迫本体组装效率较底,影响膨胀螺栓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膨胀螺栓组装设备,内迫上料单元与内销上料单元依次将内迫本体和内销送入组装上料单元中,实现膨胀螺栓的自动组装,提升膨胀螺栓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膨胀螺栓组装设备,包括内迫上料单元、内销上料单元以及组装单元;

所述内迫上料单元包括内迫转盘以及内迫振动盘,所述内迫转盘上周向间隔设置有内迫接料组件,所述内迫接料组件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用于嵌设固定内迫本体的内迫接料孔,所述内迫振动盘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内迫接料孔对齐,所述内迫振动盘与内迫转盘重合的区域设置为内迫投料区;

所述内销上料单元包括内销转盘以及内销振动盘,所述内销转盘上周向间隔设置有内销接料组件,所述内销接料组件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用于嵌设固定内销的内销接料孔,所述内销振动盘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内销接料孔对齐;

所述组装单元包括组装转盘以及周向间隔设置于组装转盘上的组装接料组件,所述组装转盘位于内迫转盘和内销转盘的下方,所述组装转盘、内迫转盘以及内销转盘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组装转盘与内迫转盘重合区域为内迫上料区,所述组装转盘与内销转盘重合区域为内销上料区,所述组装接料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嵌设内破本体的组装接料孔,内迫上料区中所述组装接料孔与内迫接料孔对齐,组装区中所述组装接料孔与内销接料孔对齐;

所述组装单元还包括用于卸载膨胀螺栓的卸料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时,内迫振动盘向内迫转盘上投放竖直的内迫本体,且内迫本体的攻丝端朝上,而后内迫转盘带动内迫本体转动至内迫上料区,将内迫本体向下送入组装转盘,而后组装转盘带动内迫本体转动至组装区,同步的内销振动盘向内销转盘上投放竖直的内销,且内销的直径较小的一端朝上,内销转盘带动内销转动至组装区,将内销向下送入内迫本体中,内迫本体与内销组装形成膨胀螺栓,最后组装转盘带动膨胀螺栓带动至卸料区,并通过卸料装置将膨胀螺栓取出,重复上述的动作,实现持续组装膨胀螺栓的目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迫振动盘的输出端与内迫接料组件之间设置有内迫定位推料组件,所述内迫定位推料组件包括内迫定位架以及内迫定位转移块,所述内迫定位架上设置有内迫投料进口以及内迫投料出口,所述内迫投料进口与内迫振动盘的输出端连通设置,所述内迫投料出口与内迫接料孔对齐,所述内迫定位转移块滑移设置于内迫投料进口以及内迫投料出口之间,且所述内迫内迫定位转移块上设置有与内迫投料进口或内迫投料出口对齐的内迫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内迫转盘投入内迫本体时,内迫振动盘驱动内迫本体通过内迫投料进口送入内迫定位孔中,而后内迫定位转移块推动内迫本体移动至与内迫投料出口对齐,内迫本体通过内迫投料出口掉落于内迫接料孔中,实现自动向内迫转盘稳定投料的目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迫接料组件包括内迫接料块以及嵌设于内迫接料块中的磁铁,所述内迫接料块上沿竖直方向贯穿有所述内迫接料孔,所述内迫定位架上设置有内迫竖直推料气缸,所述内迫竖直推料气缸的活塞端沿竖直方向伸缩穿过内迫投料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迫本体通过内迫投料出口时,内迫竖直推料气缸的活塞端伸出,并推动内迫本体克服磁铁吸附产生的阻力完全嵌设于内迫接料孔中,直至内迫本体的下端抵接于内迫支撑板上,实现自动向内迫转盘稳定投料的目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沿内迫转盘的转动方向,内迫转盘周向依次划分为内迫投料区、内迫检测区、所述内迫上料区以及内迫排料区,所述内迫转盘的上方且位于内迫检测区中设置有内迫检测装置,所述内迫检测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内迫检测杆,所述内迫检测杆的直径大于内迫本体切割端的孔径,所述内迫检测杆的直径小于内迫本体攻丝端的孔径,所述内迫转盘的上方且位于内迫排料区中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内迫排料杆,所述内迫排料杆滑动穿过内迫接料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组装转盘投入内迫本体时,内迫转盘带动内迫本体进入内迫检测区,内迫检测杆向下移动,若内迫检测杆能够伸入内迫本体后收回,内迫转盘带动内迫本体进入内迫上料区,内迫上料杆向下移动,并抵接推动内迫本体克服磁铁吸附力脱离内迫接料孔进入组装转盘,实现自动向组装转盘上料的目的;若内迫检测杆未能够伸入内迫本体后收回,内迫转盘带动内迫本体进入内迫上料区,内迫上料杆保持静止不动,且组装转盘同样保持不动,而后内迫转盘带动内迫本体进入内迫排料区,内迫排料杆推动内迫本体克服磁铁吸附力脱离内迫接料孔,实现将倒置的内迫本体去除,避免倒置的内迫本体进入组装转盘中,保证向组装转盘输送内迫本体的正确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迫转盘的下方设置有内迫支撑板,所述内迫支撑板位于内迫投料区和内迫检测区中内迫接料孔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内迫转盘投料时和检测内迫本体放置位置时,内迫竖直推料气缸的活塞杆推动内迫本体进入内迫接料孔,内迫支撑板避免内迫本体从内迫接料孔的下端掉落,同样的在内迫检测杆向下移动时,避免内迫检测杆造成内迫本体从内迫接料孔的下端掉落,提升内迫本体投料和上料的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销振动盘的输出端与内销接料组件之间设置有内销定位推料组件,所述内销定位推料组件包括内销定位架以及内销定位转移块,所述内销定位架上设置有内销投料进口以及内销投料出口,所述内销投料进口与内销振动盘的输出端连通设置,所述内销投料出口与内销接料孔对齐,所述内销定位转移块滑移设置于内销投料进口以及内销投料出口之间,且所述内销内迫定位转移块上设置有与内销投料进口或内销投料出口对齐的内销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内销转盘投入内销时,内销振动盘驱动内销通过内销投料进口送入内销定位孔中,而后内销定位转移块推动内销移动至与内销投料出口对齐,内销通过内销投料出口掉落于内销接料孔中,实现自动向内销转盘稳定投料的目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销接料组件包括内销接料块以及嵌设于内销接料块中的磁铁,所述内销接料块上沿竖直方向贯穿有所述内销接料孔,所述内销定位架上设置有内销竖直推料气缸,所述内销竖直推料气缸的活塞端沿竖直方向伸缩穿过内销投料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销通过内销投料出口时,内销竖直推料气缸的活塞端伸出,并推动内销克服磁铁吸附产生的阻力完全嵌设于内销接料孔中,直至内销的下端抵接于内销支撑板上,实现自动向内销转盘稳定投料的目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沿内销转盘的转动方向,所述内销投料区与组装区之间设置有塞片投料区,所述塞片投料区中设置有冲床以及冲裁模具,所述冲裁模具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冲孔,所述冲孔在竖直方向与内销接料孔对齐,所述冲裁模具上沿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料道,所述料道与冲孔连通设置,所述冲床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升降的与冲孔配合的冲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销接料块进入塞片投料区中后,在料道中穿入塑料条,冲床驱动冲头穿过冲孔,并在塑料条上冲裁形成圆形的塑料片嵌入内销接料孔中,再当内销转盘带动内销以及塑料片移动至组装区,最后将塑料片以及内销均送入内迫本体中,塑料片的直径略大于内迫本体攻丝端的内径,使得塑料片固定嵌设于内迫本体中,故在后期运输膨胀螺栓时,塑料片能够有效的阻挡内销脱离内迫本体,保证膨胀螺栓的完整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沿内销转盘的转动方向,内销转盘周向依次划分为所述内销投料区、所述塞片投料区、内销检测区、所述组装区以及内销排料区,所述内销转盘的上方且位于内销检测区中设置有内销检测装置,所述内销检测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内销检测杆,所述内销转盘的上方且位于内销排料区中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内销排料杆,所述内销排料杆滑动穿过内销接料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组装转盘投入内销时,内销转盘带动内销和塑料片进入内销检测区,内销检测杆向下移动,若内销检测杆接触道塑料片后收回,内销转盘带动内销进入组装区,内销上料杆向下移动,并抵接推动塑料片,直至塑料片与内销抵接,而后继续推动塑料片与内销克服磁铁吸附力脱离内销接料孔进入内迫本体中,实现自动向组装转盘上料的目的,并且在塑料片进入内迫本体中时,塑料片挤压与内销和内销上料杆之间,使得塑料片能够与内迫本体基本同轴,保证塑料片在内迫本体中的嵌设稳定性;若内销检测杆未接触到塑料片后收回,内销转盘带动内销进入组装区,内销上料杆保持静止不动,且组装转盘同样保持不动,而后内销转盘带动内销进入内销排料区,内销排料杆推动内销克服磁铁吸附力脱离内销接料孔,实现将未填装有塑料片在内销接料孔中的内销去除,保证每一个膨胀螺栓中均有塑料片阻挡内销。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冲裁设备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绕卷塑料条的投料轮盘以及拉料装置,所述拉料装置包括拉料架、转动设置于拉料架上的抵接辊与挤压辊,所述抵接辊与挤压辊之间挤压塑料条,所述拉料装置远离冲裁设备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收卷塑料条的收卷轮盘以及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与塑料条碰触时,控制收卷盘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塑料条穿过冲裁模具,当启动抵接辊或挤压辊转动,同步的抵接辊与挤压辊拉动塑料条移动,在不断冲裁成型塑料片时,塑料条在拉料装置和收卷轮盘之间形成堆积,当塑料条碰到接触开关时,则收卷轮盘转动数圈,使得塑料条整齐的收卷,避免塑料条的凌乱的堆积。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内迫上料单元与内销上料单元依次将内迫本体和内销送入组装上料单元中,实现膨胀螺栓的自动组装,提升膨胀螺栓的生产效率;

塑料片与内销同步进入内迫本体中,使得塑料片够基本同轴嵌设于内迫本体中,保证塑料片嵌设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阻挡内销稳定的嵌设于内迫本体中;

接触开关以及收卷轮盘实现对冲裁过的塑料条进行收卷,避免废料堆积,实现对废料的整齐收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总装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内迫上料单元结构;

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内销上料单元结构;

图4是实施例一中的冲裁设备结构;

图5是实施例一中的组装单元结构;

图6是实施例一中组装接料块结构;

图7是实施例二中的内迫上料单元结构;

图8是实施例二中的内迫投料结构;

图9是实施例三中的内销投料结构;

图10是实施例三中的内销投料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四中的内销排查结构;

图12是实施例四中排查轮转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a1、内迫上料单元;a2、内迫转盘;a21、内迫支撑板;a3、内迫接料块;a32、内迫接料孔;a4、内迫振动盘;a5、内迫定位推料架;a51、内迫投料进口;a52、内迫投料出口;a6、内迫水平推料气缸;a61、内迫定位转移块;a62、内迫定位孔;a7、内迫竖直推料气缸;a8、内迫检测气缸;a81、内迫检测杆;a9、内迫上料气缸;a91、内迫上料杆;a10、内迫排料气缸;a101、内迫排料杆;

b1、内销上料单元;b2、内销转盘;b21、内销支撑环;b3、内销接料块;b32、内销接料孔;b4、内销振动盘;b5、内销定位推料架;b51、内销投料进口;b52、内销投料出口;b6、内销水平推料气缸;b61、内销定位转移块;b62、内销定位孔;b7、内销竖直推料气缸;b8、内销检测气缸;b81、内销检测杆;b9、内销上料气缸;b91、内销上料杆;b10、内销排料气缸;b101、内销排料杆;b11、冲床;b111、冲头;b12、冲裁模具;b121、冲孔;b122、料道;b13、投料轮盘;b14、拉料架;b15、抵接辊;b151、环槽;b16、挤压辊;b17、拉料电机;b18、收卷轮盘;b19、内销换位气缸;b191、内销换位板;

c1、组装单元;c2、组装转盘;c3、组装接料块;c31、组装接料孔;c32、避让槽;c4、组装检测气缸;c5、升降座;c51、组装检测杆;c6、顶料气缸;c61、顶料板;c7、卸料气缸;c71、卸料板;

d1、排查架;d2、输出管;d3、引导板;d31、回落槽;d4、排查轮;d41、卡槽一;d42、卡槽二;d5、排查电机;d6、回料板;d61、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一种膨胀螺栓组装设备,包括内迫上料单元a1、内销上料单元b1以及组装单元c1,并且三者分别包括内迫转盘a2、内销转盘b2以及组装转盘c2,内迫转盘a2与内销转盘b2均位于组装转盘c2的上方,在内迫转盘a2与组装转盘c2的重叠区域设置为内迫上料区,在内销转盘b2与组装转盘c2的重叠区域设置为组装区,同时在内迫转盘a2上设置内迫投料区,在内销转盘b2上设置有内销投料区,在组装转盘c2上设置有卸料区;

组装时,向内迫转盘a2上投放竖直的内迫本体,且内迫本体的攻丝端朝上,而后内迫转盘a2带动内迫本体转动至内迫上料区,将内迫本体向下送入组装转盘c2,而后组装转盘c2带动内迫本体转动至组装区,同步的向内销转盘b2上投放竖直的内销,且内销的直径较小的一端朝上,内销转盘b2带动内销转动至组装区,将内销向下送入内迫本体中,内迫本体与内销组装形成膨胀螺栓,最后组装转盘c2带动膨胀螺栓带动至卸料区,重复上述的动作,实现持续组装膨胀螺栓的目的。

上料单元还包括周向等间隔固定于转盘上的内迫接料组件,内迫接料组件包括嵌设于内迫接料块a3以及嵌设于内迫接料块a3中的磁铁,内迫接料块a3沿竖直方向贯穿嵌设于内迫转盘a2上,在内迫接料块a3上沿竖直方向贯穿有内迫接料孔a32,当内迫本体置入内迫接料孔a32中时,磁铁对内迫本体的吸引力使得内迫本体固定于内迫接料孔a32中,实现内迫本体稳定的随内迫转盘a2转动。

在内迫投料区还设置有内迫投料装置,内迫投料装置包括内迫振动盘a4以及内迫定位推料组件,将内迫本体投入内迫振动盘a4中,内迫振动盘a4使得内迫本体逐个送入内迫定位推料组件中,内迫定位推料组件包括内迫定位推料架a5以及内迫水平推料气缸a6以及内迫竖直推料气缸a7,在内迫定位推料架a5的上分别开设有内迫投料进口a51以及内迫投料出口a52,内迫振动盘a4的输出端与内迫投料进口a51之间采用软管连通,内迫投料出口a52与位于内迫投料区中的内迫接料孔a32对齐,内迫水平推料气缸a6的活塞端固定有内迫定位转移块a61,内迫定位转移块a61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内迫定位孔a62,当内迫水平推料气缸a6的活塞端伸缩时,使得内迫定位孔a62分别与内迫投料进口a51或内迫投料出口a52对齐,内迫竖直推料气缸a7的活塞端与内迫投料出口a52对齐,同时在内迫转盘a2的下方且位于内迫投料区内设置有内迫支撑板a21;

向内迫转盘a2投入内迫本体时,内迫振动盘a4驱动内迫本体通过软管以及内迫投料进口a51送入内迫定位孔a62中,而后内迫水平推料气缸a6活塞端伸出,内迫定位转移块a61推动内迫本体移动至与内迫投料出口a52对齐,内迫本体通过内迫投料出口a52掉落于内迫接料孔a32中,同时内迫竖直推料气缸a7的活塞端伸出,并推动内迫本体克服磁铁吸附产生的阻力完全嵌设于内迫接料孔a32中,直至内迫本体的下端抵接于内迫支撑板a21上,实现自动向内迫转盘a2稳定投料的目的。

其中沿内迫转盘a2的转动方向,内迫转盘a2周向依次划分为内迫投料区、内迫检测区、内迫上料区以及内迫排料区,并在内迫转盘a2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内迫检测装置、内迫上料装置以及内迫排料装置,内迫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内迫检测气缸a8以及内迫检测杆a81,内迫检测气缸a8的活塞端沿竖直方向伸缩,内迫检测杆a81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其上端固定于内迫检测气缸a8的活塞端,且内迫检测杆a81的直径小于内迫本体攻丝端的孔径,内迫检测杆a81的直径大于内迫本体切割端的孔径,同时内迫支撑板a21延伸至内迫检测区的内迫转盘a2下方;内迫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内迫上料气缸a9以及内迫上料杆a91,内迫上料气缸a9驱动内迫上料杆a91在竖直方向移动,内迫上料杆a9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内迫上料杆a91与内迫上料区中的内迫接料孔a32对齐;内迫排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内迫排料气缸a10以及内迫排料杆a101,内迫排料气缸a10驱动内迫排料杆a101在竖直方向移动,内迫排料杆a10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内迫排料杆a101与内迫排料区中的内迫接料孔a32对齐;

向组装转盘c2投入内迫本体时,内迫转盘a2带动内迫本体进入内迫检测区,内迫检测杆a81向下移动,若内迫检测杆a81能够伸入内迫本体后收回,内迫转盘a2带动内迫本体进入内迫上料区,内迫上料杆a91向下移动,并抵接推动内迫本体克服磁铁吸附力脱离内迫接料孔a32进入组装转盘c2,实现自动向组装转盘c2上料的目的;若内迫检测杆a81未能够伸入内迫本体后收回,内迫转盘a2带动内迫本体进入内迫上料区,内迫上料杆a91保持静止不动,且组装转盘c2同样保持不动,而后内迫转盘a2带动内迫本体进入内迫排料区,内迫排料杆a101推动内迫本体克服磁铁吸附力脱离内迫接料孔a32,实现将倒置的内迫本体去除,避免倒置的内迫本体进入组装转盘c2中,保证向组装转盘c2输送内迫本体的正确性。

组装单元c1还包括周向等间隔设置于组装转盘c2上的组装接料块c3,组装接料块c3上开设有沿沿竖直方向延伸有组装接料孔c31,当组装接料块c3位于内迫上料区时,组装接料孔c31与内迫接料孔a32在竖直方向对齐,内迫上料杆a91推动内迫本体嵌设于组装接料孔c31中,而后组装转盘c2带动内迫本体移动至组装区。

内销上料单元b1还包括周向等间隔设置于内销转盘b2上的内销接料组件,内销接料组件包括内销接料块b3以及嵌设于内销接料块b3中的磁铁,内销接料块b3沿竖直方向贯穿嵌设于内销转盘b2上,在内销接料块b3上沿竖直方向贯穿有内销接料孔b32,当内销置入内销接料孔b32中时,磁铁对内销的吸引力使得内销固定于内销接料孔b32中,实现内销稳定的随内销转盘b2转动。

在内销投料区还设置有内销投料装置,内销投料装置包括内销振动盘b4以及内销定位推料组件,将内销投入内销振动盘b4中,内销振动盘b4使得内销逐个送入内销定位推料组件中,内销定位推料组件包括内销定位推料架b5以及内销水平推料气缸b6以及内销竖直推料气缸b7,在内销定位推料架b5的上分别开设有内销投料进口b51以及内销投料出口b52,内销振动盘b4的输出端与内销投料进口b51之间采用软管连通,内销投料出口b52与位于内销投料区中的内销接料孔b32对齐,内销水平推料气缸b6的活塞端固定有内销定位转移块b61,内销定位转移块b61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内销定位孔b62,当内销水平推料气缸b6的活塞端伸缩时,使得内销定位孔b62分别与内销投料进口b51或内销投料出口b52对齐,内销竖直推料气缸b7的活塞端与内销投料出口b52对齐,同时在内销转盘b2的下方且位于内销投料区内设置有内销支撑板;

向内销转盘b2投入内销时,内销振动盘b4驱动内销通过软管以及内销投料进口b51送入内销定位孔b62中,而后内销水平推料气缸b6活塞端伸出,内销定位转移块b61推动内销移动至与内销投料出口b52对齐,内销通过内销投料出口b52掉落于内销接料孔b32中,同时内销竖直推料气缸b7的活塞端伸出,并推动内销克服磁铁吸附产生的阻力完全嵌设于内销接料孔b32中,直至内销的下端抵接于内销支撑板上,实现自动向内销转盘b2稳定投料的目的。

其中沿内销转盘b2的转动方向,内销转盘b2周向依次划分为内销投料区、塞片投料区、内销检测区、组装区以及内销排料区。在塞片投料区中设置有冲床b11以及冲裁模具b12,冲裁模具b12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冲孔b121,冲孔b121在竖直方向与塞片投料区中的内销接料孔b32对齐,并且在冲裁模具b12上沿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料道b122,料道b122与冲孔b121连通,并在冲床b11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冲头b111;

当内销接料块b3进入塞片投料区中后,在料道b122中穿入条状的塑料条,冲床b11驱动冲头b111穿过冲孔b121,并在塑料条上冲裁形成圆形的塑料片嵌入内销接料孔b32中,再当内销转盘b2带动内销以及塑料片移动至组装区,最后将塑料片以及内销均送入内迫本体中,塑料片的直径略大于内迫本体攻丝端的内径,使得塑料片固定嵌设于内迫本体中,故在后期运输膨胀螺栓时,塑料片能够有效的阻挡内销脱离内迫本体,保证膨胀螺栓的完整性。

同时在内销转盘b2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内销检测装置、内销上料装置以及内销排料装置,内销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内销检测气缸b8以及内销检测杆b81,内销检测气缸b8的活塞端沿竖直方向伸缩,内销检测杆b81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其上端固定于内销检测气缸b8的活塞端,并且内销支撑板延伸至内销检测区的内销转盘b2下方;内销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内销上料气缸b9以及内销上料杆b91,内销上料气缸b9驱动内销上料杆b91在竖直方向移动,内销上料杆b9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内销上料杆b91与组装区中的内销接料孔b32对齐;内销排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内销排料气缸b10以及内销排料杆b101,内销排料气缸b10驱动内销排料杆b101在竖直方向移动,内销排料杆b10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内销排料杆b101与内销排料区中的内销接料孔b32对齐;

向组装转盘c2投入内销时,内销转盘b2带动内销和塑料片进入内销检测区,内销检测杆b81向下移动,若内销检测杆b81接触道塑料片后收回,内销转盘b2带动内销进入组装区,内销上料杆b91向下移动,并抵接推动塑料片,直至塑料片与内销抵接,而后继续推动塑料片与内销克服磁铁吸附力脱离内销接料孔b32进入内迫本体中,实现自动向组装转盘c2上料的目的;若内销检测杆b81未接触到塑料片后收回,内销转盘b2带动内销进入组装区,内销上料杆b91保持静止不动,且组装转盘c2同样保持不动,而后内销转盘b2带动内销进入内销排料区,内销排料杆b101推动内销克服磁铁吸附力脱离内销接料孔b32,实现将未填装有塑料片在内销接料孔b32中的内销去除,保证每一个膨胀螺栓中均有塑料片阻挡内销。

沿组装转盘c2的转动方向,将组装转盘c2所在位置依次分为内迫上料区、组装区、组装检测区、卸料区以及组装排料区。在组装检测区中设置有固定的组装检测气缸c4,在组装检测气缸c4的下端固定有升降座c5,在升降座c5的下端设置有组装检测杆c51,在升降座c5上固定安装有;

在实际生产中,当组装转盘c2带动组装接料块c3进入组装检测区时,组装检测气缸c4的活塞端伸出,组装检测杆c51向下移动并进入内迫本体中,若组装检测杆c51抵接到塑料片推回,则组装转盘c2带动组装接料块c3进入卸料区将膨胀螺栓卸出;若组装检测杆c51未抵接到塑料片后退回,则组装转盘c2装转盘带动组装接料块c3进入组装排料区将未装有内销和塑料片的内迫本体卸出。

在卸料区包括固定设置的顶料气缸c6以卸料气缸c7,在组装接料块c3的下端开设与组装接料孔c31连通的避让槽c32,顶料气缸c6的活塞端固定有顶料板c61,并驱动顶料板c61沿竖直方向升降穿过避让孔,卸料气缸c7的活塞端固定有卸料板c71,并驱动卸料板c71沿水平方向滑动;当组装转盘c2带动膨胀螺栓带动至卸料区后,顶料气缸c6活塞端伸出,顶料板c61推动膨胀螺栓向上脱离组装接料孔c31,而后,卸料气缸c7活塞端伸出,卸料板c71推动膨胀螺栓脱离组装接料块c3,并在卸料区设置用于引导膨胀螺栓滑落,实现膨胀螺栓自动卸料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内迫振动盘a4与内销振动盘b4分别向内迫转盘a2和内销转盘b2投入内迫本体与内销,而后内迫转盘a2带动内迫本体进入内迫上料区,内迫上料销将内迫本体推入组装转盘c2中,组装转盘c2带动内迫本体进入组装区,内销转盘b2带动内销移动进入塞片投料区,向内销转盘b2上投入塑料片,而后内销转盘b2在带动内销与塑料片同步移动到组装区,将塑料片与内销推入内迫本体中,实现膨胀螺栓的自动组装。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6-8所示,将内迫转盘a2所在区域分成6等分,并沿内迫转盘a2的转动方向依次为内迫投料一区、内迫缓冲区、内迫投料二区、内迫检测区、内迫上料区以及内迫排料区,故内迫转盘a2可采用分度电机驱动,进而保证了6个分区中接料孔的位置精度。

同时在内迫投料一区和内迫投料二区中均设置有相同的内迫投料装置,并且在内迫接料块a3上等间隔设置有4个内迫接料孔a32,在内迫定位推料架a5上开设有一对内迫投料进口a51和一对内迫投料出口a52,内迫投料一区中内迫投料出口a52分别与内迫接料块a3上的1、3位置的内迫接料孔a32对齐,内迫投料二区中内迫投料出口a52分别与内迫接料块a3上的2、4位置的内迫接料孔a32对齐,并在内迫定位推料架a5上且位于内迫投料出口a52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滑轨,内迫定位转移块a61的下端与滑轨之间配合,并将每个组装接料块c3和内销接料块b3均采用4个孔的结构;

向内迫转盘a2投入内迫本体时,内迫接料块a3依次经过内迫投料一区、内迫缓冲区以及内迫投料二区,在内迫投料一区和内迫投料二区中均向内迫接料块a3中放入两根内迫本体,故当内迫接料块a3进入内迫上料区时,每次向组装转盘c2投入4根内迫本体,提升了内迫本体的上料效率。

其中内销投料装置与内迫投料装置采用相同结构,实现每次向组装转盘c2投入4根内迫本体,提升了膨胀螺栓的组装效率。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9-10所示,内销接料块b3上设置有4个内销接料孔b32,内销投料装置包括内销振动盘b4以及内销定位推料组件,将内销投入内销振动盘b4中,内销振动盘b4使得内销逐个送入内销定位推料组件中,内销定位推料组件包括内销定位推料架b5、内销水平推料气缸b6以及内销换位气缸b19,在内销定位推料架b5上开设有与内销接料孔b32一一对齐的4个内销投料出口b52,并且在内销定位推料架b5的上端滑动设置有内销定位转移块b61,在内销定位转移块b61上开设有4个内销定位孔b62,内销水平推料气缸b6的活塞端与内销定位转移块b61固定,当内销水平推料气缸b6的活塞端伸出或缩回时,使得内销定位孔b62与内销投料出口b52对齐或错位,同时在内销定位推料架b5上滑动设置有内销换位板b191,内销换位板b191上开设有2两个内销投料进口b51,内销换位气缸b19的活塞端与内销换位板b191固定连接,在内销定位孔b62,当内销换位气缸b19的活塞端伸出或缩回时,内销投料进口b51分别与1、3内销定位孔b62对齐或与2、4内销定位孔b62对齐;

将内销振动盘b4的输出端与内销投料进口b51通过两个软管连通,内销振动盘b4每次将两个内销分别送入内销投料进口b51,而后内销进入1、3内销定位孔b62中,再驱动内销换位板b191移动,向2、4内销定位孔b62中送入内销,最后内销定位孔b62推动内销移动,直至内销与内销投料出口b52对齐,内销进入内销接料孔b32中,实现向内销转盘b2稳定投料的目的,并且减少对内销振动盘b4的数量,减小了设备的体积。

内迫投料装置采用与内销投料装置相同的结构,进一步减小设备体积和成本。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二、三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1-12所示,内销振动盘b4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查结构,排查结构包括固定的排查机架以及输出管d2,在排查机架的上端倾斜固定有引导板d3,引导板d3的一端与内销振动盘b4的输出端对齐,且引导板d3靠近内销振动盘b4的一端为较高端,输出管d2固定于引导板d3的较底端,且输出管d2的一端与内销振动盘b4的输出端对齐,另一端与内销投料进口b51与输出管d2之间通过软管连通,在引导板d3上侧转动安装有排查轮d4,排查轮d4位于输出管d2和内销振动盘b4的输出端之间,且排查轮d4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引导板d3,在排查轮d4上周向间隔开设有卡槽一d41,卡槽一d41可嵌设内销直径较小的一端;

其中在排查机架上固定有排查电机d5,排查电机d5的转动端穿过引导板d3与排查轮d4同轴固定,在向内销转盘b2投料时,内销振动盘b4趋势内销逐个输出至引导板d3上,当内销较小的一端朝向排查轮d4时,内销嵌入卡槽一d41中,排查轮d4带动内销移动输出管d2,内销沿引导板d3滑动至输出管d2中,实现内销转盘b2逐个送料的目的。

同时在排查轮d4的外周周向间隔开设有卡槽二d42,卡槽二d42与卡槽一d41连通,并且卡槽二d42可嵌设内销直径较大的一端,并设置输出管d2朝向内销振动盘b4的一端与排查轮d4相切设置或留有无法通过内销直径较小端的间隔;在向内销转盘b2投料时,若内销较小的一端朝向排查轮d4,则内销能够完全嵌入卡槽一d41和卡槽二d42,排查轮d4带动内销与输出管d2对齐后,向内销转盘b2上上料;若内销较大一端朝向排查轮d4,则内销较小端未能够嵌入卡槽一d41中,排查轮d4带动内销与输出管d2的外侧碰撞,内销沿引导板d3滑落,进而稳定的向内销转盘b2输出同一方向摆放的内销。

其中在排查机架上且位于引导板d3的下方固定有倾斜的回料板d6,回料板d6的一端伸入内销振动盘b4中,并且该端为较低端,在引导板d3水平方向一侧固定有阻挡板d61,阻挡板d61与排查轮d4相切设置或留有无法通过内销直径较小端的间隔,且引导板d3上开设有用于通过内销的回落槽d31;在向内销转盘b2投料时,若内销较大一端朝向排查轮d4,则内销较小端未能够嵌入卡槽一d41中,排查轮d4带动内销与阻挡板d61碰撞,内销从回落槽d31掉落于回料板d6上,内销沿回料滑落至内销振动盘b4中,实现内销的自动回收。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所示,在冲裁设备的相对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投料轮盘b13以及拉料装置,投料轮盘b13上绕卷有塑料条,将塑料条穿过冲裁模具b12,并在拉料装置的带动下在冲裁模具b12中移动,其中拉料装置包括拉料架b14以及固定的拉料电机b17,在拉料架b14上转动固定有抵接辊b15与挤压辊b16,抵接辊b15的外侧同轴开设有环槽b151,并且挤压辊b16与环槽b151的内壁挤压塑料条,拉料电机b17的转动端与抵接辊b15的一端通过同步带传动,当启动拉料电机b17,抵接辊b15转动,同步的抵接辊b15与挤压辊b16拉动塑料条移动。

同时在拉料装置远离冲裁设备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收卷轮盘b18以及接触开关,塑料条穿过拉料装置的一端固定于收卷轮盘b18上,在不断冲裁成型塑料片时,塑料条在拉料装置和收卷轮盘b18之间形成堆积,当塑料条碰到接触开关时,则收卷轮盘b18转动数圈,使得塑料条整齐的收卷,避免塑料条的凌乱的堆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