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拔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5332发布日期:2020-07-24 16:4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拔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丝生产的相关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收卷钢丝用的一种拉拔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拉拔是钢丝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目前用于的拉拔的装置在使用时每进行一道拉拔后都需要进行卸料、上料、轧尖、更换模具,然后再拉拔,再卸料,过程繁琐,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拉拔收线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提出一种拉拔收线装置,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收卷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一拉拔装置和第二拉拔装置,所述收卷装置底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拉拔装置上设有导向轮,钢丝穿过第一拉拔装置,经由环形凹槽和导向轮进入第二拉拔装置,穿出第二拉拔装置缠绕至收卷装置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拉拔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引入嘴、辅助连接板以及第一引出嘴,辅助连接板与第一壳体的一端连接,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内设有第一拉拔模具,第一引入嘴与辅助连接板连接,第一壳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引出嘴,第一引入嘴和第一引出嘴均与第一拉拔模具连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腔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设置在第一拉拔模具与第一引入嘴之间,所述腔体内填充有润滑粉,所述第一引入嘴和第一拉拔模具均与腔体连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旋转座、缠绕台以及缠绕杆,所述环形凹槽设置在旋转座的侧面,旋转座的底部设有辅助连接柱,辅助连接柱穿过工作台连接动力装置,旋转座上设有缠绕台,缠绕台上环向均匀设置多根缠绕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连接柱和缠绕台均呈圆柱形,所述辅助连接柱与缠绕台同轴设置,多根所述缠绕杆所在的圆环的半径小于所述缠绕台的半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缠绕杆与缠绕台之间是可拆卸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拉拔装置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导向轮设置在连接板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拉拔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引入嘴、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二引出嘴,第二引入嘴、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二引出嘴均设置在第二壳体上,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凹槽中填充有润滑粉,所述第二凹槽中设置有第二拉拔模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引入嘴和第二引出嘴同轴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拉拔收线装置的优点为:

1)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且有效的节约了占地面积;

2)拉拔时会依次穿过第一拉拔模具和第二拉拔模具,达到一次拉拔两次变形,得到所需规格的成品的效果,有效的减少卸料、上料等步骤的操作次数,有效的节约用工量,保证了本发明叙述的拉拔收线装置的工作效率;

3)在第一拉拔模具和第二拉拔模具之前设置润滑粉,利用润滑粉对钢丝表面起到润滑的作用,改善钢丝拉拔变形的工作条件,便于延伸;

4)通过导向轮的设置使得环形凹槽的出线与第二引入嘴的进线进入同轴状态,进一步的保证第二拉拔装置的拉拔效果;

5)只需要卸掉缠绕杆即可进行卸料操作,使得卸料操作更加的方便,进一步保证本发明叙述的拉拔收线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缠绕台缠绕一圈钢丝后拉拔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钢丝缠绕到缠绕杆后拉拔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拉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一种拉拔收线装置,包括工作台2和设置在工作台2上的收卷装置,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第一拉拔装置3和第二拉拔装置7,收卷装置底部设有环形凹槽402,所述第二拉拔装置7上设有导向轮6,钢丝1穿过第一拉拔装置3,经由环形凹槽402和导向轮6进入第二拉拔装置7,穿出第二拉拔装置7缠绕至收卷装置上,

其中,第一拉拔装置3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引入嘴301、辅助连接板302以及第一引出嘴305,辅助连接板302与第一壳体的一端连接,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内设有腔体304和第一拉拔模具306,腔体304设置在第一拉拔模具306与第一引入嘴301之间,腔体304内填充有润滑粉,第一引入嘴301与辅助连接板302连接,第一壳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引出嘴305,第一引入嘴301、腔体304、第一拉拔模具306以及第一引出嘴305依次连通;

收卷装置包括旋转座401、缠绕台403以及缠绕杆404,环形凹槽402设置在旋转座401的侧面,且环形凹槽402的槽壁光滑,旋转座401的底部设有辅助连接柱,辅助连接柱穿过工作台2连接动力装置,旋转座401上设有缠绕台403,缠绕台403上环向均匀插设多根缠绕杆404,缠绕杆404与缠绕台403之间是可拆卸的,辅助连接柱和缠绕台403均呈圆柱形,辅助连接柱与缠绕台403同轴设置,多根缠绕杆404所在的圆环的半径小于缠绕台403的半径;

第二拉拔装置7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引入嘴701、第一凹槽702、第二凹槽703以及第二引出嘴704,第二引入嘴701、第一凹槽702、第二凹槽703以及第二引出嘴704均设置在第二壳体上,且相互连通,第一凹槽702中填充有润滑粉,第二凹槽703中设置有第二拉拔模具,其中第二引入嘴701和第二引出嘴704同轴设置,第二壳体上连接有连接板5,导向轮6设置在连接板5上。

本实施方式中叙述的动力装置可以采用电动机,辅助连接柱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叙述的第一拉拔模具306和第二拉拔模具的规格不同,达到一次拉拔两次变形。

本实施方式中叙述的第二引出嘴704的一端插入第二拉拔模具中,利用第二引出嘴704对第二拉拔模具进行位置固定,有效的保证钢丝的平整度、圆度,确保成品钢丝外观及表面质量。

钢丝1的行走路线如下:钢丝1的一端穿过第一引入嘴301和腔体304,钢丝经过腔体304内的润滑粉润滑后,插入第一拉拔装置306中进行拉拔变形,利用润滑粉对钢丝表面起到润滑的作用,改善钢丝拉拔变形的工作条件,便于延伸,然后通过第一引出嘴305引出,环绕环形凹槽402,经过环形凹槽402的引导至设有导向轮6的一侧,然后钢丝1引出至引导轮6上,经过引导轮6引导通过第二引入嘴701引入,通过引导轮6的设置使得环形凹槽402的出线与第二引入嘴701的进线进入同轴状态,进入第二引入嘴701后钢丝穿过第一凹槽702,经过第一凹槽702内的润滑粉润滑,然后插入第二凹槽703中的第二拉拔模具中,利用第二拉拔模具对钢丝进行拉拔变形,变形后钢丝由第二引出嘴704引出至缠绕台403上;

工作时,打开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通过辅助连接柱带动收卷装置旋转,在收卷装置的旋转作用下带动钢丝1沿着上述的行走路线行走,钢丝1经过第一拉拔装置3和第二拉拔装置7打磨后缠绕至缠绕台403上,在不断的缠绕的过程中钢丝不断的收卷挤压使得原先缠绕在缠绕台403上的钢丝向上移动,使得缠绕台403上通过收卷包裹一层钢丝,然后在不断的收卷钢丝的过程中使得缠绕台403顶部的钢丝被挤出至缠绕杆404上,当缠绕杆404上的钢丝达到所需的量时,暂停动力装置,拔出缠绕杆404,剪断底部的钢丝,使得缠绕台403上缠绕的钢丝与缠绕台403上方的钢丝断开,然后直接拿取缠绕台403上方的钢丝即可,然后重新插上缠绕杆404,打开动力装置继续进行拉拔收线。拉拔卸料操作方便,保证本发明叙述的拉拔收线装置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