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金属材料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37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金属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为生产剪切工具,特别是为生产剪刀提供一种低碳钢-65锰钢或其它高碳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造方法。
在剪刀生产行业中,大多数剪刀材料均是以低碳钢为基体,基体上单面贴合65锰钢或其它高碳钢复合而成。对于复合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上海钢铁研究所曾润根、熊镜华在《热双金属生产的新工艺-固相结合》中已作介绍,有热轧法、熔合法、双浇法、固相结合法。
但是,目前用于剪切工具,特别是用于剪刀生产的这种复合金属材料,是各制造单位自行采用,作坊式锻压法制成。这种方法是将一定规格的锰钢钢板与低碳钢板或棒,按一定规格截断,经铆接、焦碳炉加热后再锻压而成。锻压时,操作工随着锻锤的起落将工件反复翻转90°,同时靠目测,使工件锻打成剪刀剪刃部分形状。由于锻件小,锻压时间长,导致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此加热方式采用焦碳炉加热,炉温不易控制,工件温度波动大。对剪刀性能、质量无准确保证,同时污染环境。加热前,对两种金属的贴合面不清洗、不净化,表面严重氧化,影响复合金属材料的贴合质量。克服上述复合金属材料制造方法的缺点,成为剪刀生产行业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难题。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剪切工具材料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为剪刀行业提供的一种低碳钢-65锰钢或其它高碳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造方法。它不但能提高材料的产品质量,而且能有效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将一定规格的65锰钢或高碳钢与低碳钢,经过机械送料进行表面净化,除去表面氧化皮后,再单面刷光,即把两种金属接触贴合的一面经钢丝轮自动刷光,使之呈金属光泽,然后将刷光面相对,夹紧,其一端用电焊条将端缝全部焊接,另一端端缝点焊2~3处,焊后的金属板再经工频感应加热炉的自动送、出料机构、工件翻转机构,进入感应器内,加热至1150~1400℃,同时在感应器内通以一氧化碳作保护,出炉后,再经轧机复合而成。复合金属材料的规格为长≦3000毫米,宽≦200毫米,厚为3~8毫米。
该制造方法是先轧制后截断,轧制一片复合金属材料可截成剪刀剪刃坯料90~100个。效率可提高几十倍。料头和边料率较原制造方法,成材率可提高10%以上,同时改善了劳动条件,消除了笨重的体力劳动。另外采用了工频感应加热炉加热,温度可控制在1150~1400℃,炉内又通有一氧化碳,使工件加热温度更加均匀,材料质量更加容易控制,性能更稳定。而且无有氧化皮产生,有利于贴合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工频感应加热炉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件翻转机构纵向剖面图。
根据图1~3,工频感应加热炉主要由感应器〔1〕、顶料油缸〔2〕、上料辊道〔3〕、炉架〔4〕与炉盖〔5〕所组成。工作时,工件连续从上料辊道〔3〕进入感应器〔1〕的下部,由顶料油缸〔2〕将工件升起,并进入感应器〔1〕中,升高到感应器〔1〕的顶部时,工件已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取出后,立即送往轧机轧制,与此同时,顶料油缸〔2〕返回,整个感应器〔1〕中的工件又重新由工件翻转机构托住,完成一次装出料操作。
感应器是工频感应加热炉的关键部分,主要由线圈、导磁体、导轨与隔热层等组成。感应器为三相供电线圈用异形紫铜管绕制,分上、下两组,在电路上作三相“T”型联接,并使感应器的端电压在190~380伏间每隔18伏调节一档,在水路上并联供水,以便在工作时冷却线圈。上组线圈为30匝,下组线圈为36匝。导磁体由硅钢片迭成,分为四组,布置在线圈的四周。导轨用无磁不锈钢制成,置于感应器的四个角上,引导坯料向上移动。隔热层由两种材料组成,里层是无磁不锈钢板,外层是石棉板,分别起耐热与绝热作用。工作时,一氧化碳是在两组线圈之间磁板处引入感应器内。
工件翻转机构是由座子〔6〕、轴〔7〕、弹簧〔8〕、支承块〔9〕组成。当工件被顶料油缸〔2〕升起时,推动支承块〔9〕向上转动,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工件通过后,由于弹簧〔8〕的作用而回到原位,这时顶料油缸〔2〕下落,便将工件置于支承块〔9〕上,保证工件的送进。
实施例将65锰钢板下料,尺寸为445×120×10毫米与F18扁钢450×130×25毫米的金属板料各一块,经机械送料进行酸洗,刷光,然后将刷光面贴合,如图3所示。夹紧后,其一端沿65锰钢板宽度方向全部焊接,另一端点焊三处,将焊后的金属板送入工频感应加热炉加至1200±20℃时出炉,经轧机轧制,使规格为450×130×35毫米的金属板经头遍轧后,其厚度由原来的35毫米轧制至14毫米,经再轧后,使厚度尺寸达到5.0+0.5毫米,宽度尺寸由原来的130毫米宽延到160毫米,长度由原来的450毫米延伸到2500毫米,即加工成了规格为2500×160×5.0+0.5毫米复合金属材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剪切工具材料的制造方法,特别是生产剪刀材料的制造方法,是由两种金属材料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复合金属材料采用机械送料的方式进行预先表面净化、刷光,经工频感应加热炉加热,连续轧制复合的制造方法。
2.按权利要求
1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工频感应加热炉的感应器为三相供电,线圈采用“T”型联接。
3.按权利要求
1或2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工频感应加热炉设有自动送、出料机构和工件翻转机构。
4.按权利要求
1或2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工频感应加热炉炉温可调,操作时,炉温可控制在1150~1400℃。
5.按权利要求
1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生产的低碳钢与65锰钢或其它高碳钢复合金属材料的规格为长≦3000毫米,宽≦200毫米,厚为3~8毫米。
专利摘要
本发明是为剪切工具,特别是为剪刀行业提供的一种低碳钢与65锰钢(或其它高碳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将剪刀行业传统使用的锻压法,改成轧制法;将焦炭炉加热改为工频感应加热炉加热。从而改善了工作条件,消除了笨重的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几十倍,而且质量稳定,是一种剪刀工具材料的理想制造方法。
文档编号B21B1/00GK86103320SQ86103320
公开日1987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86年5月10日
发明者王德春, 刘宝奇, 付志宝, 刘孝文, 赵玉才, 朱维国 申请人:国营五三工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