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388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适用于工件的固定。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工劳作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因此,对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原因是这些自动化设备能够快速的完成各类工件的固定、加工、转移等动作,其中工件的固定环节尤其重要,如果工件固定不牢靠,其在加工过程中承受切削力时必然会产生晃动,这样极易造成加工误差,因此,这些自动化设备上需要有能够牢靠固定工件的夹具。
[0003]另外,在牢靠固定的基础上,工件的轴线,尤其是圆柱形工件的轴线必须与水平面垂直或者平行,这样才能够对工件进行精确的加工,然而,现有的工件固定治具,在完成工件固定后却不能够检测工件的轴线是否与水平面垂直或者平行,这样极易造成较大的加工误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加工精度的夹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件夹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与工件端部相匹配的工件槽,所述工件槽中间隔的设置有第一顶柱和第二顶柱;
[0006]所述第一顶柱和第二顶柱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沿其轴线向内形成有孔;
[0007]所述孔中分别叠置有两个弹性元件,位于上方的弹性原件上连接有一个能够伸缩的顶杆,且所述顶杆通过所述弹性元件能够延伸至所述孔的外部,在两个弹性元件之间分别设置有能够活到的滑块;
[0008]在所述第一顶柱和第二顶柱之间设置有一个半圆环形导电块,所述导电块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绳连接一个滑块;
[0009]所述导电块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导光柱,所述导光柱的顶端间隔的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与位于所述导光柱内部的电源和灯泡通过导线串联。
[0010]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0011]所述第一顶柱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0012]所述第二顶柱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0013]所述顶杆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0014]所述工件槽的水平截面为圆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放置工件后,当工件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时,工件处于标准位置,每个顶杆受力相同,顶杆被完全压于孔的内部,作用在每个滑块上的力也相同,这时每个滑块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半圆环形的导电块的两端分别与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触,使电路处导通状态,灯泡被点亮,而当工件倾斜时,即工件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个非90度的夹角,这时每个顶杆受力不同,作用在每个滑块上的力也不相同,通过拉绳传递至导电块两端的力也不相同,这时导电块就会发生移位,从而不能够使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连通,即电路处于开路状态,灯泡熄灭,待操作者发现此现象后,就会调整工件,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加工误差,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0018]图中:基座2,工件槽4,第一顶柱6,第二顶柱8,孔10,弹性元件12,顶杆14,滑块16,导电块19,导光柱20,正电极22,负电极2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0]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件夹具,包括基座2,该基座2的中心处具有与工件端部相匹配的工件槽4,该工件槽4中间隔的设置有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该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位于同一圆内同一直径的两端;且在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沿其轴线向内形成有孔10 ;孔10中分别叠置有两个优选为螺旋弹簧的弹性元件12,位于上方的弹性原件上连接有一个能够伸缩的顶杆14,且顶杆14通过弹性元件12能够延伸至孔10的外部,在两个弹性元件12之间分别设置有能够活到的滑块16 ;在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之间设置有一个半圆环形导电块19,导电块19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绳连接一个滑块16 ;导电块19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导光柱20,导光柱20的顶端间隔的设置有正电极22和负电极24,正电极16和负电极18与位于导光柱20内部的电源和灯泡通过导线串联。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工件槽中未放置工件时,顶杆14在弹性元件12的作用下伸出孔10,每个滑块16受力相同从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时半圆环形的导电块19的两端分别与正电极16和负电极18相接触,使如图2所述的电路处导通状态,灯泡被点亮,放置工件后,当工件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时,工件处于标准位置,每个顶杆14受力相同,顶杆14被完全压于孔10的内部,作用在每个滑块16上的力也相同,这时每个滑块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半圆环形的导电块19的两端分别与正电极16和负电极18相接触,使如图2所述的电路处导通状态,灯泡被点亮,而当工件倾斜时,即工件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个非90度的夹角,这时每个顶杆14受力不同,作用在每个滑块16上的力也不相同,通过拉绳传递至导电块19两端的力也不相同,这时导电块19就会发生移位,从而不能够使正电极16和负电极18之间连通,即如图2所示的电路处于开路状态,灯泡熄灭,待操作者从基座2上的观察孔I发现此现象后,就会调整工件,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加工误差,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加工精度。
[0021]实际使用中为保护工件的表面不受损伤,在第一顶柱6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在第二顶柱8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在第三顶柱9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在顶杆14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另外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圆柱形工件,即工件槽4的水平截面为圆形。
【主权项】
1.一种工件夹具,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上具有与工件端部相匹配的工件槽(4),所述工件槽(4)中间隔的设置有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沿其轴线向内形成有孔(10); 所述孔(10)中分别叠置有两个弹性元件(12),位于上方的弹性原件上连接有一个能够伸缩的顶杆(14),且所述顶杆(14)通过所述弹性元件(12)能够延伸至所述孔(10)的外部,在两个弹性元件(12)之间分别设置有能够活到的滑块(16); 在所述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之间设置有一个半圆环形导电块(19),所述导电块(19)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绳连接一个滑块(16); 所述导电块(19)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导光柱(20),所述导光柱(20)的顶端间隔的设置有正电极(22 )和负电极(24),所述正电极(16 )和负电极(18 )与位于所述导光柱(20 )内部的电源和灯泡通过导线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12)为螺旋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柱(6)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柱(8)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4)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槽(4)的水平截面为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件夹具,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上具有与工件端部相匹配的工件槽(4),所述工件槽(4)中间隔的设置有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所述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沿其轴线向内形成有孔(10);所述孔(10)中分别叠置有两个弹性元件(12),位于上方的弹性原件上连接有一个能够伸缩的顶杆(14),且所述顶杆(14)通过所述弹性元件(12)能够延伸至所述孔(10)的外部,在两个弹性元件(12)之间分别设置有能够活到的滑块(16);在所述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之间设置有一个半圆环形导电块(19),所述导电块(19)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绳连接一个滑块(16);所述导电块(19)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导光柱(20),所述导光柱(20)的顶端间隔的设置有正电极(22)和负电极(24),所述正电极(16)和负电极(18)与位于所述导光柱(20)内部的电源和灯泡通过导线串联。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工件的加工精度。
【IPC分类】B23Q3-00, B23Q17-22
【公开号】CN204321637
【申请号】CN201420728739
【发明人】陆琦
【申请人】苏州卓诚钛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