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车后轮毂包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7066阅读:978来源:国知局
面包车后轮毂包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面包车后轮毂包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微型面包车后轮毂包是通过冷加工成型的金属薄板壳类零件,具有多个连接眼孔以及复杂的曲面结构和边缘轮廓,现有技术中对于微型面包车后轮毂包的生产通常是以金属板料为原材料,经拉深、切边、冲孔等加工工序来完成,先对金属板料进行拉深成型,再对成型后的坯件进行切边和冲孔加工处理,加工工序以及所需模具较多,累积加工误差大,产品质量不稳定,合格率低,且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同时其冲压模具的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导向结构均为摩擦滑动配合式结构,使用过程中磨损较严重,故障率较高,影响加工的顺利进行,导致维修成本增加。
[0003]因此,需要对面包车后轮毂包冲压模具加以改进,以减少工序,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一次完成微型面包车后轮毂包切边和冲孔的模具,能减少加工工序,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5]本实用新型的面包车后轮毂包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压料器、上模切刀、下模切刀、弹力装置、冲头、导柱和敦实块;所述下模座顶面为可对工件进行支撑定位的曲面结构,下模座顶面对应于工件需压切边部设置有刃部;所述下模切刀固定于下模座顶面用于对工件中部需压切部分进行支撑;所述压料器沿竖直方向单自由度滑动连接于上模座用于将工件紧压于下模座和下模切刀顶面;所述弹力装置设置于上模座与压料器之间用于为压料器提供方向向下的弹力;所述上模切刀穿过压料器并对应于工件需压切边部和中部固定于上模座底面;所述冲头穿过压料器并对应于工件需冲孔处固定于上模座底面;位于下模座上设置有供冲孔废料下落的废料孔;所述导柱设置于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用于保证上模座与下模座的水平相对位置;所述敦实块设置于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用于冲压过程中支撑上模座以终止冲压行程;所述导柱下端插入下模座与之过盈配合连接,位于上模座上对应于导柱的位置设置有阶梯圆孔及嵌套于阶梯圆孔内过盈配合并且套于导柱外与之单自由度滑动配合的导套,位于导套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防转销,位于导柱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止转螺钉;所述导柱的侧壁设有用于与导套内壁滚动配合的滚轮。
[0006]进一步,位于废料孔的上端设置有模套,模套过盈配合连接于废料孔内,废料孔内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模套的台阶面,模套的顶面与下模座顶面过渡衔接,模套内孔为下部孔径略大的阶梯形孔。
[0007]进一步,位于下模座上设置有用于引导压切废料和冲孔废料滑出的废料滑槽。
[0008]进一步,所述上模座为底部上凹的壳体,压料器位于上模座内部,位于压料器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有内导板使压料器通过内导板与上模座内壁滑动配合,位于上模座的前侧壁和后侧壁还设置有用于对压料器进行滑动限位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沿水平方向垂直穿过上模座的前侧壁或后侧壁并通过相应的定位板轴向定位。
[0009]进一步,所述弹力装置包括保持架和弹簧,所述保持架垂直固定于上模座底面,所述弹簧套于保持架外部并支撑于上模座和压料器之间,位于上模座和压料器之间还设置有平衡块,平衡块固定于上模座底面。
[0010]进一步,位于下模座的顶面两端设置有对称的竖直滑槽,位于上模座的底面两端设置有与相应竖直滑槽滑动配合的竖直导块,位于竖直导块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以及竖直滑槽的槽底面均设置有外导板,竖直导块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以及竖直滑槽的槽底面设置有可对相应的外导板进行支撑限位的阶梯面。
[0011]进一步,所述冲头通过冲头固定座固定于上模座,冲头尾部为台阶面结构,冲头固定座内部设置有与冲头尾部相对应的阶梯形孔。
[0012]进一步,位于上模座和下模座的两端前侧面及后侧面均对称的设置有铸入式吊钩。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面包车后轮毂包冲压模具能够一次完成微型面包车后轮毂包切边和冲孔加工,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一道加工工序,利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降低设备故障率,节约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型平面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型平面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A-A向剖面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B-B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型平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型平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A-A向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B-B向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面包车后轮毂包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压料器3、上模切刀4、下模切刀5、弹力装置6、冲头7、导柱8和敦实块9;所述下模座2顶面为可对工件进行支撑定位的曲面结构,下模座2顶面对应于工件需压切边部设置有刃部;所述下模切刀5固定于下模座2顶面用于对工件中部需压切部分进行支撑;所述压料器3沿竖直方向单自由度滑动连接于上模座I用于将工件紧压于下模座2和下模切刀5顶面;所述弹力装置6设置于上模座I与压料器3之间用于为压料器3提供方向向下的弹力;所述上模切刀4穿过压料器3并对应于工件需压切边部和中部固定于上模座I底面;所述冲头7穿过压料器3并对应于工件需冲孔处固定于上模座I底面;位于下模座2上设置有供冲孔废料下落的废料孔;所述导柱8设置于上模座I与下模座2之间用于保证上模座I与下模座2的水平相对位置;所述敦实块9设置于上模座I与下模座2之间用于冲压过程中支撑上模座I以终止冲压行程;所述导柱8下端插入下模座2与之过盈配合连接,位于上模座I上对应于导柱8的位置设置有阶梯圆孔及嵌套于阶梯圆孔内过盈配合并且套于导柱8外与之单自由度滑动配合的导套17,位于导套17与上模座I之间设置有防转销,位于导柱8与下模座2之间设置有止转螺钉,如图所示:导柱8上端设置有较大圆角,导套17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较大倒角,且其倒角与内孔圆滑过渡,对接性能好,具有较好导向作用,定位可靠,结构稳定;所述导柱8的侧壁设有用于与导套17内壁滚动配合的滚轮20;滚轮20沿导柱8轴向排列布置多组,每一组有多个滚轮20并且沿导柱8圆周方向排列布置;滚轮20嵌入导柱8外壁并且滚轮20的最外侧略凸出于导柱8表面,各滚轮20分别绕其各自轴线单自由度转动连接于导柱8;使导柱8通过滚轮20与导套17内壁滚动配合,而非摩擦配合,大大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节约维修成本,滚轮20为鼓形轮结构并且与导套17内壁线接触,大大增加滚轮20与导套17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径向承载能力,导柱8的侧壁还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槽。
[0020]本实施例中,位于废料孔的上端设置有模套10,模套10过盈配合连接于废料孔内,废料孔内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模套10的台阶面,模套10的顶面与下模座2顶面过渡衔接,模套10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