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996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包括弯折部和进料引导部,所述弯折部用于将待加工板材弯折成U型管材,所述进料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弯折部的进料口处,所述进料引导部包括引导基底、引导滑轮固定架以及多个引导滑轮;所述滑轮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引导基底进料口的两侧,其上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活动连接有平行于所述引导基底平面的螺杆,所述螺杆靠近待加工板材的一端与所述引导滑轮的轴心连接;所述引导滑轮轴心与所述引导基地所在平面垂直。本实用新型在进料口处设置可调节的进料引导机构,将进料角度进行很好的固定,能够很好地适配不同尺寸的板材,使板材进料时不会发生位置偏移,提高成品率。
【专利说明】
一种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动三轮车的设计制造过程中,经常使用到U型截面的U型管材。目前在U型管材加工的过程中,在弯折机进料时,由于板材通常比较长,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板材偏移,导致弯折的后的U型管材规格不统一,使弯折后的U型管材达不到生产的要求,有部分设备在进料口处设有引导槽,但是引导槽摩擦力较大,因而不能对待加工板材进行太紧密的夹持,仍然会产生偏差。再者,由于待加工板材的尺寸不尽相同,在对不同尺寸的板材进行加工时通常需要更换引导槽,这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
[0004]—种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包括弯折部和进料引导部,所述弯折部用于将待加工板材弯折成U型管材,所述进料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弯折部的进料口处,所述进料引导部包括引导基底、引导滑轮固定架以及多个引导滑轮;所述引导基底为表面平整的平台,与所述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滑轮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引导基底进料口的两侧,其上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活动连接有平行于所述引导基底平面的螺杆,所述螺杆靠近待加工板材的一端与所述引导滑轮的轴心连接;所述引导滑轮轴心与所述引导基地所在平面垂直。
[0005]进一步的,所述螺杆通过螺母可活动地固定在所述连接孔上。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引导滑轮的轮面上开有环绕其自身一周的环形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待加工板材边缘卡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滑轮设置有6个,所述引导滑轮组成三对,每一对引导滑轮设置在待加工板材的两侧。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包括与所述弯折部连接的切割台,设置在所述切割台上的切割刀以及驱动所述切割刀移动的切割气缸;所述切割台在所述弯折部的出料口对应处设有与U型管材形状相匹配的U型通孔,所述切割刀则设置在切割部中段,所述切割台相对应地开有配合所述切割刀运动的刀口;所述切割刀根部与所述切割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在进料口处设置可调节的进料引导机构,将进料角度进行很好的固定,能够很好地适配不同尺寸的板材,使板材进料时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同时通过引导滑轮的结构有效减少摩擦力,可以适当增加对待加工板材的夹持力,进一步增加进料的稳定性,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00?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俯视结构不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进料引导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进料引导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进料引导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进料引导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弯折轮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弯折轮组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可拆卸弯折轮组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切割部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进料引导部为I;引导基底为11;引导滑轮为12;环形凹槽为13;滑轮固定架为15;螺杆为16;螺母为17;弯折部为2;机床为21;弯折轮组为22;上弯折轮为221;下弯折轮为222;轮组固定部为23;弯折轮轴孔为24;弯折轮轴承为25;嵌入槽为26;固定条为27;切割部为3;切割台为31;切割刀为32;切割气缸为33;待加工板材为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1]一种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用于将长条状的平面板材弯折成横截面为U型的U型管材。包括进料引导部、弯折部以及切割部。如图1所示,具体的,进料引导部固定外弯折部的进料口处,用于固定待加工板材的方向,而切割部则设置在弯折部的出料口处,用于根据预设的特定长度来切割被弯折后的板材。
[0022]如图2和图3所示,进料引导部包括引导基底以及引导滑轮。引导基底与弯折部的进料口固定连接,其为一表面平整的平台,平台所在平面与进料口对应,使待加工材料可以平滑地进入进料口。而引导滑轮则设置引导基底上,其轴心与引导基底所在的平面垂直且与引导基底连接。引导滑轮可以以其轴心进行定轴旋转。在引导滑轮的轮面上开有环绕其自身一周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厚度与待加工板材相匹配。为了更好地对待加工板材定位,引导滑轮设置在板材两侧边缘处的引导基底上,同时由多个引导滑轮进行配合,对板材的两侧进行夹持,在待加工板材向弯折部运动时,引导滑轮随之旋转,在稳固夹持的基础上又不会增加引导滑轮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
[0023]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适配不同尺寸的待加工板材,引导基底在进料口两侧设置有垂直于进料口平面的滑轮固定架,滑轮固定架上设有若干连接孔,一平行于引导基底平面的螺杆通过螺母与该连接孔连接,螺杆靠近待加工板材的端部则与引导滑轮的轴心连接。通过螺母和螺杆的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的待加工板材对引导滑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适配各种规格的待加工板材。
[0024]如图1和图6所示,弯折部为一长条形弯折机构,包括长条形机床、多个弯折轮组,以及驱动弯折轮组转动的驱动电机。具体的,机床上设有多个成对的固定弯折轮组的轮组固定部,成对的轮组固定部相互平行,其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弯折轮轴孔,该弯折轮轴孔用于固定弯折轮组的弯折轮轴承。而弯折轮组则包括上弯折轮和下弯折轮,所述上弯折轮组和所述下弯折轮组的轮面相切,下弯折轮的轮面朝其轴心方向凹陷,而上弯折轮的轮面则背向其轴心方向突起,对应的上弯折轮和下弯折轮的轮面恰好可以贴合。其他实施例中,图7所示,上弯折轮组可以是厚度与弯折后U型管道底部宽度相同的平整轮组。为了使成型的U型管材更加精确,沿进料方向的多个弯折轮组突起或凹陷角度逐渐加大,待加工板材在弯折轮组转动的带动下,逐渐向出料口移动,同时其两侧也在弯折轮组的作用下渐渐地被折起,最终变成U型。
[0025]优选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机床两侧面上设有与轮组固定部连接的嵌入槽,轮组固定部嵌入嵌入槽后,在嵌入槽的入口处在设置一固定条,将嵌入槽的入口进行封闭,使轮组固定部被牢固地固定在嵌入槽内。该可拆卸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对弯折轮组进行更换,达到不同的弯折目的。
[0026]如图1和图9所示,切割部包括切割台、切割刀以及切割气缸。其中,切割台为设置在弯折部的出料口处,其设有一U型通孔,弯折后的U型管材恰好可以进入U型通孔中,而切割刀则设置在切割部中段,切割台相对应地开有配合切割刀运动的刀口。切割刀根部与切割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切割气缸的推动下,切割刀可沿垂直于U型管材的运动防线做往复运动,从而将U型管材切断。优选的实施例中,切割刀的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等其他形状,U型管材的切倾斜,以满足不同的装配目的。为了保证切割的U型管道长度相同,还在切割部上设有位移传感模块,实现对U型管长度的控制。
[00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部和进料引导部,所述弯折部用于将待加工板材弯折成U型管材,所述进料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弯折部的进料口处,所述进料引导部包括引导基底、引导滑轮固定架以及多个引导滑轮;所述引导基底为表面平整的平台,与所述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滑轮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引导基底进料口的两侧,其上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活动连接有平行于所述引导基底平面的螺杆,所述螺杆靠近待加工板材的一端与所述引导滑轮的轴心连接;所述引导滑轮轴心与所述引导基地所在平面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通过螺母可活动地固定在所述连接孔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导滑轮的轮面上开有环绕其自身一周的环形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待加工板材边缘卡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滑轮设置有6个,所述引导滑轮组成三对,每一对弓I导滑轮设置在待加工板材的两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节式进料引导弯折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包括与所述弯折部连接的切割台,设置在所述切割台上的切割刀以及驱动所述切割刀移动的切割气缸;所述切割台在所述弯折部的出料口对应处设有与U型管材形状相匹配的U型通孔,所述切割刀则设置在切割部中段,所述切割台相对应地开有配合所述切割刀运动的刀口 ;所述切割刀根部与所述切割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23D79/00GK205414010SQ201520991854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4日
【发明人】庄瑞兴
【申请人】庄瑞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