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管式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02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炉管式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领域,特别涉及高炉的冷却器。
合理的冷却是高炉高产长寿的关键。目前使用的冷却器以铸铁冷却壁和铜的冷却板为主。铸铁冷却壁由于723℃存在相变问题,从而导致壁体开裂,水管漏水;铜冷却板价格昂贵,到了后期虽然可以更换,但由于砖衬脱落,冷却板越来越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炉管式冷却器,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并且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炉管式冷却器,其结构利用炉身下部和炉腹“渣皮”工作原理,靠管子周围形成的牢固渣皮,可以长期稳妥地工作,冷却效果大大优于冷却壁。其结构为在炉壳钢甲内衬一层耐热纤维,在炉壳钢甲上以固定间距排列冷却管并固定在钢甲上,距钢甲内表面一定距离内用低水泥浇筑料浇注,冷却管被浇注在低水泥浇筑料内,冷却管上每隔一定间距设有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炉管式冷却器,由于降低了冷却器热面温度(由铸铁冷却壁的500℃左右降为100℃左右),因此极大提高了冷却效果,延长了冷却器寿命,从而延长高炉寿命;由于取消了冷却壁和砖衬,代之以厚壁无缝管和低水泥浇注料,因而大幅降低了修建成本;由于分块予制,可减少高炉本体修建时间,缩短筑炉工期,一般可减少10天左右;冷却管双面焊接,提高了气密性,同时根除了冷却壁水管剪断现象;取消了砖衬,高炉炉容扩大。


图1为高炉管式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A-A剖示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以300m3高炉炉腹为例说明高炉管式冷却器的结构特点。如
图1所示,管接头1,一般用11/4″;耐热纤维2,30mm厚;厚壁无缝管3,φ73×17中心距长1500mm,材质为20G;筋板4,厚15mm,材质Q235;炉壳钢甲5,22mm厚,材质Q235;低水泥浇筑料6浇注厚度距钢甲内表面410mm,其规格为使用温度1500℃,加水量6.5~7.5%,烧后变化率1450℃×3h±0.5%,体积密度110℃×24h 2.65g/cm3,1450℃×3h 2.60dg/cm3,耐压强度110℃×24h 35Mpa,1450℃×3h 45Mpa,抗折强度110℃×24h4.5Mpa,1450℃×3h 5Mpa,AL2O3含量≥65%,SiC含量≥15%。
管子弯制,用中频或火焰加热至800℃无填充弯制,在弯曲部分要做超声或磁粉探伤,并应做一定数量的纵、横截面金相检验。曲率半径在200mm左右;管子在钢壳上排列,根据温度场理论计算,在园周上管子中心距在200mm左右,相邻管不应有断层现象,互相交错而过,钢壳上每两根相邻管中心距也是200mm左右;膨胀缝技术,用耐热纤维吸收膨胀,钢壳内表面铺30mm,中间为20mm,大约2×3m区域为一个浇注区,四周用20mm厚耐热纤维隔开;可以整体浇注,也可分块予制,可缩短高炉本体建设工期。
权利要求1.一种高炉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为在炉壳钢甲内衬一层耐热纤维,在炉壳钢甲上以固定间距排列冷却管并固定在钢甲上,距钢甲内表面一定距离内用低水泥浇筑料浇注,冷却管被浇注在低水泥浇筑料内,冷却管上每隔一定间距设有加强筋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领域,涉及一种高炉管式冷却器。其结构为在炉壳钢甲内衬一层耐热纤维,在炉壳钢甲上以固定间距排列冷却管并固定在钢甲上,距钢甲内表面一定距离内用低水泥浇筑料浇注,冷却管被浇注在低水泥浇筑料内,冷却管上每隔一定间距设有加强筋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炉管式冷却器,降低了冷却器热面温度,提高了冷却效果,延长了冷却器寿命,从而延长高炉寿命;取消了冷却壁和砖衬,大幅降低了修建成本;由于分块预制,可减少高炉本体修建时间,缩短筑炉工期。
文档编号C21B7/10GK2457167SQ0025349
公开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9日
发明者余琨 申请人:余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