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熔液搬运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64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熔液搬运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熔液搬运容器,向铸造现场的保持炉供给,并且将在熔化制造地进行熔化的铝熔液供应给使用客户时使用。
背景技术
在进行铝铸造等的情况下,由于使在熔化制造地进行熔化的铝凝固而变成铝锭,并在铸件现场再次使其熔化时生产效率变差,因而使用金属熔液搬运容器,将在精炼现场生产的金属熔液保持其状态而搬运到铸造现场。
并且,由于同时使用集中熔化炉与小型熔化炉时设备费、人工费的负担变大,因而有时不在工厂内设置熔化炉而从外部采办金属熔液,通过金属熔液搬运容器,从外部接受金属熔液的供给而进行铸造。
在上述金属熔液搬运容器上安装有用于使注液口接近保持炉内的金属熔液表面的延伸注液管。由此,缩短从金属熔液搬运容器中取出的金属熔液的空气接触时间,从而抑制金属熔液的空气氧化,并且因熔液表面变得平静而能够减少氧化物的生成,并且,通过使延伸注液管前端的注液口浸渍到保持炉的金属熔液中,能够进一步减少金属熔液的空气氧化。
但是,产生搬运金属熔液搬运容器时延伸注液管会造成障碍,并且向货车等的货箱的浇包装载基数因上述延伸注液管受到限制的问题。
因此,提出了通过销将延伸注液管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到注液管上,在搬运时使延伸注液管旋转而使其沿着金属熔液主体的方案。这样一来,搬运金属熔液搬运容器时延伸注液管不会成为障碍,可以在工厂内、一般道路上,通过叉式升降机、货车等顺利地进行搬运,并且向货车等的货箱的浇包装载基数不会因上述延伸注液管受到限制。
但是,由于浇注时在注液管与延伸注液管之间连接部分的内侧粘附金属熔液的硬化膜,因而在该金属熔液硬化膜粘附于连接部分的状态下,使延伸注液管旋转时,金属熔液硬化膜挤进延伸注液管与注液管之间,从而损坏管连接面,并且上述销变形而成为连接不良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熔液搬运容器,能够使粘附于延伸注液管与注液管之间连接部分的内侧的金属熔液硬化膜剥离而将延伸注液管拉引到容器主体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熔液搬运容器,具有连接在注液管的注液口上,且向容器主体的外侧方突出的延伸注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操作装置,在使上述延伸注液管从上述容器主体向外侧方突出的状态下,使其上升而从上述注液管分离;和管拉引装置,将从上述注液管分离的上述延伸注液管拉引到该容器主体侧。
优选的是,上述管拉引装置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使从上述注液管分离的上述延伸注液管旋转而拉引到上述容器主体侧。
优选的是,在上述注液管侧上设置用于对准上述注液管和上述延伸注液管的中心的突起或凹部,在上述延伸注液管侧上设置与上述突起或凹部嵌合的凹部或突起,从上述注液管分离上述延伸注液管的距离设定为大于上述突起的突出长度。
优选的是,从上述延伸注液管侧向下方下垂设置上述旋转轴,在上述注液管侧设置与上述旋转轴间隙配合的孔;包括所述管操作装置,使上述旋转轴上升而从上述注液管分离上述延伸注液管,并且使上述旋转轴下降而将上述延伸注液管连接到上述注液管上。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金属熔液搬运容器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表示基于该实施方式的按压型铰接夹的延伸注液管的操作内容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基于该实施方式的按压型铰接夹的延伸注液管的操作内容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基于该实施方式的管拉引装置的延伸注液管的操作内容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紧扣装置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注液口开闭装置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注液口开闭装置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注液口开闭装置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注液口开闭装置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11的(a)是表示基于该实施方式的注液作业的侧视图,(b)是基于现有金属熔液搬运容器的注液作业的侧视图。
图12的(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延伸注液管的定位装置的立体图,(b)是表示该定位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实施方式。
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包括收容金属熔液的容器主体1;前端形成注液口2a的注液管2;连接在注液口2a并向容器主体1的外侧方突出的延伸注液管3;用于向容器主体1内导入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导入管4;将延伸注液管3紧扣到注液管2上的紧扣装置5;管操作装置6,将延伸注液管3连接到上述注液口2a上,并且使其从该注液口2a分离;管拉引装置7,搬运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时等,用于将延伸注液管3拉引至该容器主体1侧;和注液口开闭装置8,具有在搬运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时等,堵住注液口2a的注液塞C35。
在铁皮外壳1a上内衬隔热材料及可铸的耐火材料的耐火层1b而形成容器主体1,在容器主体1的底部侧上形成有金属熔液引入口1c,在该金属熔液引入口1c上连接有注液管2,该注液管2相对于水平线以约70度的角度向斜上方突起设置。
在金属管2a的管内内衬耐火层2b及耐火圆筒状成形体2c而形成注液管2。其中,使用圆筒状成形体2c时,提高注液管2的耐腐蚀性,内衬施工变得容易。在注液管2的注液口2a上设有铸铁制的注液管管嘴9,该注液管管嘴9上固定有凸缘10,在凸缘10的外周缘的两处以180度的间隔形成有槽10a。在注液管管嘴9的内周面形成臼状,以与注液口开闭装置8的注液塞C35一致,由此,注液塞C35与注液管管嘴9嵌合而提高注液口2a的密闭性,防止搬运时等的金属熔液的泄漏。并且,注液管2的管轴形成直线状,因而能够从注液口2a目视确认整个注液管2的管内,能够容易检验注液管2内部的铝块的粘附状态、耐火层的损坏状态。
在金属管3a内衬由硅酸钙耐火材料形成的耐火层3b而形成延伸注液管3,通过该耐火层3b提高隔热性和相对于熔融金属流体的耐磨性。在延伸注液管3的基端侧上安装有凸缘11,在凸缘11的外周缘的两处以180度的间隔形成有槽11a。并且,为了防止延伸注液管3的前端与金属熔液接触而损坏熔融,优选的是,用氮化硅材质等耐火材料包覆该前端。
延伸注液管3在两处弯曲,因而不必倾斜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就可以使延伸注液管3前端的延伸注液口3a面对作为注液地的保持炉100内的金属熔液。因此,通过后述的加压注液方法从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的注液口2a取出的金属熔液通过延伸注液管3流向容器主体1的外侧方后,流到下方而注入保持炉100中,如图11(a)所示,能够在使延伸注液口3a位于保持炉100的该金属熔液面101下侧的状态下进行注液作业。其结果,与如图11(b)所示的不具有延伸注液管的回转式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1中,从注液管2的注液口2a向保持炉100内的金属熔液面101上落下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从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中取出的金属熔液与空气接触时间,从而抑制金属熔液的空气氧化,并使液面平静,减少氧化物的生成。并且,通过使延伸注液口3a浸渍到保持炉100的金属熔液中,能够进一步减少金属熔液的空气氧化。另外,即使延伸注液管3a位于接近金属熔液面101的位置而形成延伸金属熔液管3,也能够减少金属熔液的空气氧化。
管拉引装置7包括旋转轴7a,该旋转轴7a从延伸注液管3的凸缘11下垂设置,在注液管2的凸缘10上设有通孔10b,与该通孔10b连通的轴导向筒12从凸缘10下垂设置。通过将旋转轴7a插入通孔10b及轴导向筒12中,如图1的箭头所示,能够以旋转轴7a为中心旋转延伸注液管3,能够将向容器主体1外侧方突出的延伸注液管3拉引至容器主体1侧,并且,也能够使所拉引的延伸注液管3向容器主体1的外侧方突出。水平设置凸缘11、10时,能够沿水平方向旋转延伸注液管3。如图2所示,倾斜地设置凸缘11、10时,还能够使延伸注液管3倾斜地旋转而位于盖子17的上方。并且,由于在本发明中使延伸注液管3暂时从注液管2分离而旋转,因而即使倾斜角度小,以及斜延伸注液管3不倾斜,也能够使延伸注液管3位于盖子17的上方。
图12表示用于在拉引到容器主体1侧的位置上对延伸注液管3进行定位的装置B,该装置B包括固定在延伸注液管3上的具有销孔B1的安装片B2、固定在容器主体1上的形成有销孔B3的安装片B4、形成有防脱孔B5的固定销B6以及该固定销B6的防脱体B7,使延伸注液管3拉引至容器主体1侧,并使安装片B2、B4的销孔B1及B3一致,在上述销孔B1及B3插入固定销B6后,在该固定销B6的防脱孔B5中插入防脱体B6而对延伸注液管3进行定位。
如图3至图5所示,延伸注液管3的管操作装置6具有按压型铰接夹C1,该按压型铰接夹C1具有使延伸注液管3的旋转轴7a进行上下移动的杆C11及形成在轴导向筒12上的支撑架C12。杆C11通过轴导向筒可滑动地进行支撑,并通过连杆机构C13进行驱动。该连杆机构C13包括通过销P相互枢轴固定的一对连杆C13、C14,一方的第一连杆C13通过销P枢轴固定在支撑架C12上,另一方的第二连杆C14通过销P枢轴固定在杆C11上,通过可利用手动方式进行摆动操作的手柄C15向C13、C14给予摆动力,使杆C11进行上下移动。另外,手柄C15与第一连杆C13形成一体。
如图4所示,通过使手柄C15向上方转动,第一连杆C13向上方摆动,全部销P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并使杆C11位于最高位置,从该最高位置使手柄C15向上方转动并稍微按压,位于中间段的销P以位于最下段的销P为中心稍微转动后,连杆C13、C14碰到支撑架7而限制两个连杆C13、C14的转动。由此,通过杆C11提升延伸注液管3的旋转轴7a,延伸注液管3从注液口2a分离后上升至提升高度A。由此,能够剥离粘附在注液管2和延伸注液管3之间连接部分的内侧的金属熔液硬化膜,并且,能够向注液管2与延伸注液管3之间插入刮刀等而除去金属熔液硬化膜。
在注液管2侧上设有用于对准注液管2与延伸注液管3的中心的突起21,在延伸注液管3侧上设有与突起21嵌合的凹部31。因此,延伸注液管3从注液管2分离的距离设定为至少大于突起21的突出长度。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通过使手柄C15向下方转动,使第一连杆C12向下方摆动而使杆C11下降,使延伸注液管3与注液管2的注液口2a一致,并且将延伸注液管3的凸缘11重叠在注液管2的凸缘10上。
如图6所示,延伸注液管3的紧扣装置5具有拖挂式铰接夹C2,该拖挂式铰接夹C2安装在形成于注液管2外侧的托架6a上。拖挂式铰接夹C2具有手柄C21,该手柄C21的基端部通过销P枢轴固定在托架6a上,在手柄C21的中间部上通过销P枢轴固定有连接连杆C22的基端部,在连接连杆C22的前端部上设有钩挂部C23。
图6表示通过拖挂式铰接夹C2将延伸注液管3紧扣在注液管2上的状态,如上所述,在将延伸注液管3连接在注液口2a上,将凸缘10、11彼此重叠的状态下,用钩挂部C23挂住凸缘11而进行锁定。由此,完成延伸注液管3向注液管2的紧扣。另一方面,在解除锁定的情况下,如双点划线所示,使手柄C15向上方转动而将钩挂部C23向上顶出。并且,再次进行锁定的情况下,将连接连杆C22放置在凸缘11的槽11a内后,使手柄C15向下方转动而使钩挂部C23下降。
如图7至图10所示,注液口开闭装置8具有铰接夹C3,该铰接夹C3安装在固定于注液管2上的托架8a上。铰接夹C3包括制动臂C31、手柄C32、支撑板C33以及用于连接手柄C32和支撑板C33的连杆C34,支撑板C33通过旋转轴8b可向水平方向并旋转地连接在托架8a上。在制动臂C31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开闭注液口2a的注液塞C35,该注液塞C35通过弹簧C36受到施力。在支撑板C33的一端上通过销P枢轴固定有制动臂C31的基端部,在支撑板C33的另一端上通过销P枢轴固定有连杆C34的基端部,制动臂C31的后端部与手柄C32的前端部通过销P相连。枢轴支撑在支撑板2上的连杆C34的上端部通过销P枢轴固定在手柄C32的前端附近。
并且,如图9所示,使手柄C32向上方转动时,连杆7和制动臂C31摆动而使制动臂C31立起。相反的,如图10所示,通过使手柄向下方转动,能够放倒制动臂C31而用注液塞C35堵住注液口2a。此时,通过弹簧C36的弹性力提高注液塞C35与注液口2a的注液管管嘴9之间嵌合的密闭性,从而在搬送中等,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即使受到振动也不会降低密闭性。
并且,在立起制动臂C31时,铰接夹C3能够以旋转轴8b为中心向水平方向进行转动,从而使注液塞C35从注液口2a分离。
另外,关于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的另一结构,在容器主体1的侧壁上设有使用货车搬运时用于紧扣在货箱上的紧扣用卡定部件14,在容器主体1的底面上安装有叉件插入用部件15,将附图外的叉车的叉件插入到叉件插入用部件10中而搬运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并且,在容器主体1的侧壁具有内衬耐火物的温度传感器16。
如图2所示,在容器主体1的上面部上形成有开口部1d,在该开口部1d上安装有盖子17。并且,在盖子17上形成有小开口部17a,在该小开口部17a上安装有小盖18。通过将设在外部的压缩机等作为加压装置(未图示),压缩空气介于设在小盖18上的压缩空气导入部4的多孔状部件41导入到容器内。
另外,附图中的标号19表示烟道,搬运时、注液时等,使用盖子19a进行堵塞。
结构如上的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如下所述地进行浇注。在搬运注入金属熔液的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地,通过管拉引装置7将延伸注液管3拉引到容器主体1上,使其沿着容器主体1,以防止成为搬运作业等的障碍,并且,用注液塞C35堵住注液口2a。
接着,作为注液的准备作业进行以下作业。首先,通过注液口开闭装置8立起手柄并将注液塞C35从注液口2a分离后,将使注液塞C35从注液口2a的上方后退的铰接夹C3以旋转轴8b为中心进行转动。接着,通过管拉引装置7使延伸注液管3转动,从而使该延伸注液管3向容器主体1的外侧方突出,然后,通过管操作装置6使延伸注液管3下降而连接到注液管2的注液口2a上,并通过紧扣装置5将延伸注液管3紧扣到注液口2a上。
向保持炉100的注液如下所述地进行。将压缩空气导入管4连接到附图外的压缩空气供给装置(压缩机)上,通过压缩空气对容器主体1内进行加压,通过其压缩空气压,将金属熔液从注液管2的注液口2a通过延伸注液管3送出后注入保持炉等中。如此由于能够使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以加压注液的方式,使用从容器主体1突出的延伸注液管3进行注入,因而如图11(b)所示,不必倾斜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就能够进行注液。
注液作业结束后,解除延伸注液管3的紧扣,用管操作装置6将延伸注液管3提升至提升高度A后,用管拉引装置7将该延伸注液管3拉引到容器主体1侧,并用注液塞C35堵住注液口2a。在该状态下使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移动到其它浇注地方。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使延伸注液管3的紧扣装置5、管操作装置6以及注液口开闭装置8集中在注液口2a的附近,并且采用铰接夹,因而能够提高浇注作业的作业效率。并且,由于这些装置以小型设备就能够完成,因而即使在容器主体1的外侧作为突起物而存在,也不会引起任何障碍,能够顺利地进行在铸造工厂内的移动、用搬运车搬运时以及进行灌贯液和注液操作。
另外,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是加压方式,也可以不进行加压,而使金属熔液容器倾斜而进行注液。
实施例说明以下规格的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由于不使金属熔液搬运容器A倾斜就能够进行注液,因而对注液操作不熟练也能够容易、快速且安全地进行作业。由于从延伸注液管3流出的金属熔液,与上述现有的倾斜注液方式相比,保持炉的金属熔液表面平静,并且与空气接触的时间短,因而氧化物的产生变少,从而提高金属熔液的品质。并且,通过引入延伸注液管3引入和突起物变小,从而使金属熔液搬运容器变小,搬运作业变得容易,增加货车运输的装载基数,注液作业变得非常容易。
规格如下所述(1)容器容量铝熔液1000kg(2)加压压缩空气0.03Mpa(3)延伸注液管 在两处弯曲,内径80mm,全长850mm(4)浇注数 相对于1台金属熔液搬运容器6台保持炉(5)延伸注液管的拖挂式铰接夹角田兴业株式会社制 FA-160冲程40mm牵引力 3kN(6)延伸注液管的按压型铰接夹角田兴业株式会社制 51MD冲程43mm按压力 3kN提升高度30mm(7)注液口开闭件的铰接夹角田兴业株式会社制 38D按压力 5kN从以上可明确,根据本发明的金属熔液搬运容器,包括管操作装置,在上述延伸注液管从上述容器主体向外侧方突出的状态下,使其上升而从上述注液管分离;管拉引装置,使从上述注液管分离的延伸注液管拉引到上述容器主体侧,因而,通过使上述延伸注液管上升,对粘附在上述延伸注液管和注液管之间连接部分内侧的金属熔液硬化膜,从管内周面作用剥离的力,并且,可通过刮刀等除去从上述注液管和延伸注液管之间露出的上述金属熔液硬化膜,其结果,能够防止因金属熔液硬化膜损伤管连接面,导致连接不良的情况。
并且,上述管拉引装置具有用于使从上述注液口分离的上述延伸注液管旋转而拉引到上述容器主体侧的旋转轴时,通过使上述延伸注液管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能够使上述延伸注液管的拉引变得容易。
并且,在上述注液管侧上设置用于对准上述注液管和上述延伸注液管的中心的突起或凹部,在上述延伸注液管侧上设置与上述突起或凹部嵌合的凹部或突起,从上述注液管分离上述延伸注液管的距离设定为大于上述突起的突出长度时,即使设有用于对准中心的突起也不会成为障碍而能够拉引上述延伸注液管。
并且,从上述延伸注液管侧向下方下垂设置上述旋转轴,在上述注液管侧设置与上述旋转轴间隙配合的孔,并具有使上述旋转轴上升而从上述注液管分离上述延伸注液管,并且使上述旋转轴下降而将上述延伸注液管连接到上述注液管上的上述管操作装置时,只通过使上述旋转轴进行上升和下降,就能够使上述延伸注液管从上述注液管分离,或连接到上述注液管上。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熔液搬运容器,具有连接在注液管的注液口上,且向容器主体的外侧方突出的延伸注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操作装置,在使所述延伸注液管从所述容器主体向外侧方突出的状态下,使其上升而从所述注液管分离;和管拉引装置,将从所述注液管分离的所述延伸注液管拉引到该容器主体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熔液搬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拉引装置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使从所述注液管分离的所述延伸注液管旋转而拉引到所述容器主体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熔液搬运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液管侧上设置用于对准所述注液管和所述延伸注液管的中心的突起或凹部,在所述延伸注液管侧上设置与所述突起或凹部嵌合的凹部或突起,从所述注液管分离所述延伸注液管的距离设定为大于所述突起的突出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金属熔液搬运容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延伸注液管侧向下方下垂设置所述旋转轴,在所述注液管侧设置与所述旋转轴间隙配合的孔;包括所述管操作装置,使所述旋转轴上升而从所述注液管分离所述延伸注液管,并且使所述旋转轴下降而将所述延伸注液管连接到所述注液管上。
全文摘要
一种金属熔液搬运容器,具有连接在注液管的注液口上且向容器主体的外侧方突出的延伸注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操作装置,在使上述延伸注液管从上述容器主体向外侧方突出的状态下,使其上升而从上述注液管分离;和管拉引装置,将从上述注液管分离的上述延伸注液管拉引到该容器主体侧。
文档编号B22D39/06GK1898048SQ200480038799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4日
发明者宇梶文治, 小川宪治, 松本利之, 加藤常广, 上本和致 申请人:日本坩埚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大纪铝工业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