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25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喷覆装置,尤指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3C产品的普及化,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ing,EMI)已经成为一项新的公害,不论从电器正常运作需求或人体健康的考虑,电磁干扰问题已经受到民众的关切,且各国民间或政府组织亦开始重视电磁波干扰问题,因而订定各种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管制标准。针对预防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最直接的方法为使用一具有良好电磁遮蔽效果的外壳使电子产品的电路组件与外界完全阻隔,现今金属外壳具较佳的遮蔽效果,然而,现今金属外壳系采用板金成形,因此金属外壳相当笨重,且难以透过板金成形的方式而成形为复杂精巧的外形。由于塑料具可塑性,可利用模具成成为所需的外形,所以塑料外壳仍然是现今电子产品外壳的主流,但塑料外壳本身不导电,而无法达到遮蔽电磁辐射的目的。因此塑料导电化的加工方法被开发出来,例如塑料添加导电纤维、塑料外壳表面喷覆导电漆或无电镀镍或热浸镀或真空溅镀等,但是现有技术的塑料导电化的加工方法有张力不足、附着力不足或应力无法克服的问题,另外,热浸镀锌电镀法会有腐蚀的问题,且冲洗电镀物用的酸洗液会影响环境,因此热浸镀锌的产品被管制或禁止贩卖,真空溅镀基于成本考虑而无法用于大面积镀膜。此外,现有技术的表面加工方式更包含有熔射涂覆法,其采用的熔射方式包含火焰熔射法、电弧熔射法、高速活氧燃料熔射法与电浆熔射法。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火焰熔射的喷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技术的火焰熔射的喷覆装置io系包含一喷嘴12,喷嘴12内侧设置一输送道122,输送道122输送喷覆材14,输送道122周围设有复数燃料流道124与复数空气流道126分别输送燃料与空气,喷覆装置10系经由喷嘴12燃烧燃料与空气而产生火焰128,以熔射输送道122的喷覆材14至一基材16上,而形成一喷覆层162,其中喷覆材14可为粉末或线材,但火焰熔射会将较高的热量转移至基材16上,如此对钢铁材质会容易产生氢脆化,而影响钢构件的强度、韧度与耐疲劳度。[0005]如图2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知电弧熔射的喷覆装置20,其包含一喷嘴22、复数导引单元24与复数输送单元26,该些导引单元24设置于喷嘴22两侧,且该些导引单元24的出口相对设置,该些输送单元26将复数导线262分别输送至该些导引单元24中,喷覆装置30经由该些导线262之间在喷嘴22外侧产生电弧并利用喷射口222所喷射的压縮气体,以熔射该些导线262至一基材表面28,而形成一喷覆层282于基材表面28上,但现有技术的电弧熔射仍然会有喷覆层282剥离基材表面28的问题。如图3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高速活氧燃料熔射的喷覆装置30,其包含一喷嘴32、复数燃料流道34、复数空气流道36与一喷覆材流道38,燃料流道34输送活氧燃料至喷嘴32,空气流道36输送压縮空气至喷嘴32,喷覆材流道38输送喷覆材382至喷嘴32,通过压縮空气吹送以及活氧燃料的非稳定燃烧,而导致产生震波方块322,以熔射喷覆材382至一4基材表面40,形成一喷覆层42于基材表面40上。如图4所示,其为电浆熔射的喷覆装置50,其包含一喷嘴52、一正电极54、一负电极56、复数气体流道58,喷嘴52周围设置复数粉末注射器522,正电极54环设于喷嘴52内侧,负电极56设置于喷嘴52内侧中央,如此通过气体流道58所输送的惰性气体通过正电极54与负电极56之间的电弧而形成电浆524,以熔射粉末注射器524注射的粉末于一基材表面60上,而形成一喷覆层62于基材表面60上,此外,电浆熔射的熔融温度相当高,需通过水冷方式对喷嘴52进行冷却,以迅速降温,如此电浆熔射会增加冷却成本。如下表一所示,其为上述四种熔射方式的喷覆结果。[0008]<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一由表一可知,上述熔射方式的熔融温度最低为摄氏80度,如此仍然会热熔塑料外壳表面,而影响塑料外壳外观,此外,由于上述熔射技术的熔融温度较高,对于基材的选用上会有限制,燃点较低或耐温性较差的基材,例如纸、塑料等亦无法利用上述熔射技术进行喷覆,所以上述熔射方式无法用于喷覆所有基材表面,同时大多数3C电子产品亦无法使用上述的熔射技术进行电磁遮蔽的喷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不仅改善传统金属外壳无法成形为任意外形的缺点与传统塑料外壳导电化加工的缺点,又可提升喷覆物的接合强度,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将不同电性的电流分别导入第一金属线及第二金属线,以产生电弧现象,将第一金属县级第二金属线熔融为熔融材,并喷射压縮空气至熔融材,以形成复数金属粒子,且利用压縮空气吹送该些金属粒子于基材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该些金属粒子喷覆于基材的温度为常温,可适用于任何材质的基材。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该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包含一金属线传输装置、一喷覆装置、一供气装置及一电源装置,该金属线传输装置传输一第一金属线及一第二金属线至该喷覆装置,该喷覆装置具有一第一信道、一第二信道及一第三信道,该第一信道及该第二信道设于该第三通道的两侧,该第一信道、该第二信道及该第三信道的一端汇集成一喷射口,该喷射口与该金属线传输装置相对。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分别穿过该第一信道及该第二信道至该喷射口,而该第三通道的另一端连接该供气装置,该供气装置供应一压縮空气至该第三通道,该压縮空气穿过该第三通道至该喷射口喷出。该电源装置具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分别与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相连接,该电源装置通入一电流分别至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而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分别导引该电流至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使该第一金属线与该第二金属线于该喷射口产生电弧现象,熔融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为一熔融材,并透过该第三通道所供应的该压縮空气,以吹散该熔融材为复数金属粒子,进而该些金属粒子被该压縮空气喷覆于一基材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金属线传输装置包含一致动件;一第一传输通道,设于该致动件的一侧,该第一金属线穿过该第一传输通道;一第二传输通道,设于该致动件的另一侧,该第二金属线穿过该第二传输通道;至少一第一传动件,设于该第一传输通道内,连接该致动件,传输该第一金属线至该第一通道;以及至少一第二传动件,设于该第二传输通道内,连接该致动件,传输该第二金属线至该第二通道。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第一传输信道与该第一信道间设有一连接管。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第二传输信道与该第二信道间设有一连接管。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传动件为一马达。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传动件为一气压式马达。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气压式马达连接该供气装置,该供气装置供应该压縮气体至该气压式马达,以驱动该气压式马达。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供气装置为一空气压縮机。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电源装置供应一直流电源。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更包含一外部电源装置,连接该电源装置及该供气装置。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外部电源装置供应一交流电源,该电源装6置转换该交流电源为一直流电源。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第一电极的电性与该电二电极的电性相对。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第一电极为负电极,该第二电极为正电极。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第一电极为正电极,该第二电极为负电极。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更包含一控制装置,连接该电源装置及该供气装置,以控制该电源装置所供应的该电流强度及该供气装置所供应的该压縮空气的输出功率。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控制装置包含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控制该电源装置所供应的该电流强度及该供气装置所供应的该压縮空气的输出功率。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电源装置所供应的该电流强度为介于5安培与1400安培之间。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压縮空气的输出功率为每秒10至15公斤之间。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一金属线间设有一导线。前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中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二金属线间设有一导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不仅改善传统金属外壳无法成形为任意外形的缺点与传统塑料外壳导电化加工的缺点,又可提升喷覆物的接合强度,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所喷覆该基材的该些金属粒子的温度为常温,所以其可用于各种材质的基材,例如纸、塑料、木材与织物等,其且不需要冷却即完成表面加工。图1是现有技术的火焰熔射的喷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电弧熔射的喷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高速氧气燃料熔射的喷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电浆熔射的喷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的方块示意图;图5B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的金属线传输装置与喷覆装置组合的剖面示意图;图5C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的金属线传输装置与喷覆装置组合的侧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以及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图号说明10喷覆装置36空气流道12喷嘴38喷覆材流道122输送道382喷覆材124燃料流道40基材[0051]126空气流道42喷覆层[0052]14喷覆材50喷覆装置[0053]16基材52喷嘴[0054]162喷覆层522粉末注射器[0055]20喷覆装置524电浆[0056]22喷嘴54正电极[0057]222喷射口56负电极24导引单元58气体流道26输送单元60基材262导线62喷覆层28基材70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282喷覆层71金属线传输装置30喷覆装置711致动件32喷嘴713a第一传动件322震波方块713b第二传动件34燃料流道715a第一传输通道715t)第二传输通道74a第一连接管72a第一金属线74b第二连接管72b第二金属线75供气装置721熔融77电源装置723金属粒子771第一电极73喷覆装置773第二电极731a第一通道78控制装置731b第二通道79外部电源装置733第三通道80基材735喷射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使具有不同电性之二金属线产生电弧熔融,并利用压縮空气喷射,以形成复数金属粒子,且喷覆于一基材上,如此利用压縮空气降低喷覆于该基材的该些金属粒子的温度至常温,以达到常温喷覆的目的。请参阅图5A、图5B及图5C,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的方块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的金属线传输装置与喷覆装置组合的剖面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的金属线传输装置与喷覆装置组合的侧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70,该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70包含一金属线传输装置71、一喷覆装置73、一供气装置75及一电源装置77。该金属线传输装置71连接该喷覆装置73,该金属线传输装置71具有一致动件711、至少一第一传动件713a、至少一第二传动件8713b、一第一传输通道715a及一第二传输通道715b,该第一传输通道715a及该第二传输通道715b分别设于该致动件711的两侧,该第一传动件713a设于该第一传输通道715a内,并连接该致动件711,而该第二传动件713b设于该第二传输通道715b内,并亦连接该致动件711。一第一金属线72a及一第二金属线72b分别穿过该第一传输通道715a及该第二传输通道715b,当该致动件711驱动该第一传动件713a及该第二传动件713b转动时,该第一传动件713a及该第二传动件713b分别带动穿过该第一传输通道715a的该第一金属线72a及穿过该第二传输通道715b的该第二金属线72b。其中该致动件711为一马达,该第一传动件713a及该第二传动件713b分别为二滚轮。该喷覆装置73具有一第一通道731a、一第二通道731b及一第三通道733,该第一通道731a、该第二通道731b及该第三通道733的一端汇聚成一喷射口735,该第一通道731a及该第二通道731b分别设于该第三通道733的两侧,通过该第一传输通道715a的该第一金属线72a及通过该第二传输通道715b的该第二金属线72b分别通过该第一通道731a及该第二通道731b,该供气装置75连接该第三通道733的另一端,该供气装置75为一空气压縮机,以供应一压縮空气至该第三通道733内,该压縮空气从该喷射口735喷出。若该致动件711为气压式马达时,该供气装置75连接该致动件711,以供应一压縮空气驱动该致动件711。而该第一通道731a与该第一传输通道715a间更设有一第一连接管74a,该第二通道与731b该第二传输通道715b间亦更设有一第二连接管74b,该第一连接管74a及该第二连接管74b分别包覆该第一金属线72a及该第二金属线72b,以达到绝缘的功能。该电源装置77具有一第一电极771及一第二电极773,该第一电极771及该第二电极773的电性相对,如该第一电极771为正电极,而该第二电极773为负电极;或者该第一电极771为负电极,而该第二电极773为正电极。该第一电极771利用一导线连接至该第一金属线72a,该第二电极773利用一导线连接至该第二金属线72b。该电源装置77供应直流电源,其供应一直流电流至该第一电极771及该第二电极773,当通入该电流的该第一电极771及该第二电极773分别利用该导线连接至该第一金属线72a及该第二金属线72b时,传输至该喷射口735的该第一金属线72a及该第二金属线72b,并配合从该喷射口735喷出的该压縮空气,使该第一金属线72a及该第二金属线72b产生电弧现象,该第一金属线72a及该第二金属线72b熔融为一熔融材721,而该喷射口735喷出的该压縮空气吹散该熔融材721形成复数金属粒子723,并使该些金属粒子723喷覆于一基材80上。请参阅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如图所示,承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亦提供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70,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该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70更包含一外部电源装置79,该外部电源装置79与该电源装置77及该供气装置75连接,该外部电源装置79提供交流电源,该电源装置77将该外部电源装置79所提供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以提供该电流至该第一电极771及该第二电极773。该外部电源装置79供应电源至该供气装置75,使该供气装置75提供该压縮空气至该喷覆装置73。若该金属线传输装置71的该致动件为马达时,该外部电源装置79亦与该金属线传输装置71连接,以供应电源至该金属线传输装置71并驱动该致动件。请参阅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如图所示,承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70,该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70包含一金属线传输装置71、一喷覆装置73、一供气装置75、一电源装置77、一外部电源装置79及9一控制装置78。该外部电源装置79连接该控制装置78、该电源装置77及该供气装置75,该外部电源装置79供应一交流电源,而该电源装置77转换该外部电源装置79所供应的该交流电源为一直流电源,以分别供应该电源装置77的一第一电极771及一第二电极773的不同电性的电流。该控制装置78包含一控制电路,并连接该电源装置77及该供气装置75,以控制该电源装置77所供应该第一电极771及该第二电极773的电流强度,及控制该供气装置75供应一压縮空气的输出功率。再参阅图5B及图5C,该金属线传输装置71连接该喷覆装置73,该金属线传输装置71具有一致动件711、至少一第一传动件713a、至少一第二传动件713b、一第一传输通道715a及一第二传输通道715b,该第一传输通道715a及该第二传输通道715b分别设于该致动件711的两侧,该第一传动件713a设于该第一传输通道715a内,并连接该致动件711,而该第二传动件713b设于该第一传输通道715b内,并亦连接该致动件711。一第一金属线72a及一第二金属线72b分别穿过该第一传输通道715a及该第二传输通道715b,当该致动件711驱动该第一传动件713a及该第二传动件713b转动时,该第一传动件713a及该第二传动件713b分别带动穿过该第一传输通道715a的该第一金属线72a及穿过该第二传输通道715b的该第二金属线72b。而本实施例的该致动件711为一气压式马达,该致动件711通过该控制装置78连接该供气装置75,该控制装置78控制该供气装置75输入该致动件711的该压縮空气的气压值。该第一传动件713a及该第二传动件713b分别为二滚轮。该喷覆装置73具有一第一通道731a、一第二通道731b及一第三通道733,该第一通道731a、该第二通道731b及该第三通道733的一端汇聚成一喷射口735,该第一通道731a及该第二通道731b分别设于该第三通道733的两侧,通过该第一传输通道715a的该第一金属线72a及通过该第二传输通道715b的该第二金属线72b分别通过该第一通道73la及该第二通道731b,该供气装置75连接该第三通道733的另一端,该供气装置75为一空气压縮机,透过该控制装置78供应该压縮空气至该第三通道733内,该控制装置78控制该供气装置75所输出的该压縮空气的输出功率,该压縮空气的输出功率为每秒10至15公斤之间,而该压縮空气从该喷射口735喷出。该第一通道731a与该第一传输通道715a间更设有一第一连接管74a,该第二通道731b与该第二传输通道715b间亦更设有一第二连接管74b,该第一连接管74a及该第二连接管74b分别包覆该第一金属线72a及该第二金属线72b,以达到绝缘的功能。该电源装置77具有一第一电极771及一第二电极773,该第一电极771及该第二电极773的电性相对,该第一电极771为正电极,而该第二电极773为负电极。该第一电极771利用一导线连接至该第一金属线72a,该第二电极773利用一导线连接至该第二金属线72b。该电源装置77转换该外部电源装置79的交流电源为直流电源,该电源装置77供应一直流电流至该第一电极771及该第二电极773,该控制装置78控制该电源装置77所供应的电流强度,该电源装置77所供应的该电流强度为介于5安培与1400安培之间。当通入该电流的该第一电极771及该第二电极773分别利用该导线连接至该第一金属线72a及该第二金属线72b时,传输至该喷射口735的该第一金属线72a及该第二金属线72b,并配合从该喷射口735喷出的该压縮空气,使该第一金属线72a及该第二金属线72b产生电弧现象,该第一金属线72a及该第二金属线72b熔融为一熔融材721,上述该第一金属线72a及该第二金属线72b产生电弧现象,电弧现象所产生的熔融温度会依据该电源装置77所提供的电流强度,该熔融温度介于摄氏2200度与摄氏5000度之间,该电源装置77所提供的电流强度系依据金属线的材质的熔点,而该喷射口735喷出的该压縮空气吹散该熔融材721形成复数金属粒子723,并使该些金属粒子723喷覆于一基材80上。本实施例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70利用该些金属粒子723的超热作用而附着于该基材80上,因此,该些金属粒子723与该基材80的接合强度为介于每平方公分99.8公斤力与每平方公分150公斤力之间,该些金属粒子723的孔隙率为介于1%与5%之间,且该些金属粒子723喷覆于该基材80的过程中,该些金属粒子723的温度系维持在常温下,也就是摄氏24度至摄氏40度,因此,耐温程度为常温下的的基材80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70,例如纸、塑料、木材与织物等,其皆可透过本实用新型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70喷覆该些金属粒子723于该基材80上,且不需要冷却即完成表面加工。当该些金属粒子723喷覆于该基材80时,利用高压的该压縮空气吹送该些金属粒子723至该基材80,喷覆于该基材80的该些金属粒子723瞬间处于一般气压下,因此于该喷射口735的该些金属粒子723具有熔融高温经压力转变后,喷覆于该基材80的该些金属粒子723的温度瞬间降低为常温,也就是摄氏24度至摄氏40度。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通过通入不同电性的电流的该第一金属线与该第二金属线后,并于该喷覆装置的该喷射口产生电弧现象,而熔融该第一金属线与该第二金属线为一熔融材,并由喷嘴所喷射的高压的压縮气体吹散为复数金属粒子,该些金属粒子喷覆于该基材上,该些金属粒子透过超热作用附着于该基材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该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喷覆于该基材的该些金属粒子为常温,因此任何材质的基材皆适合,不怕该基材被该些金属粒子熔融,如此无需进行冷却即可成形。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之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金属线传输装置,传输一第一金属线及一第二金属线;一喷覆装置,具有一第一信道、一第二信道及一第三信道,该第一信道及该第二信道设于该第三通道的两侧,该第一信道、该第二信道及该第三信道的一端汇集成一喷射口,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分别通过该第一信道及该第二信道至该喷射口;一供气装置,连接该第三通道的一端,并供应压缩空气穿过该第三通道至该喷射口喷出;以及一电源装置,具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并分别与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相接,该电源装置提供一电流分别至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通入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电流分别导至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于该喷射口产生电弧,并熔融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为一熔融材,且该喷射口所供应的该压缩空气喷射该熔融材而吹散为复数粒子,以吹送该些粒子至一基材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金属线传输装置包含一致动件;一第一传输通道,设于该致动件的一侧,该第一金属线穿过该第一传输通道;一第二传输通道,设于该致动件的另一侧,该第二金属线穿过该第二传输通道;至少一第一传动件,设于该第一传输通道内,连接该致动件,传输该第一金属线至该第一通道;以及至少一第二传动件,设于该第二传输通道内,连接该致动件,传输该第二金属线至该第二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传输信道与该第一信道间设有一连接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传输信道与该第二信道间设有一连接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传动件为一马达。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传动件为一气压式马达。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气压式马达连接该供气装置,该供气装置供应该压縮气体至该气压式马达,以驱动该气压式马达。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供气装置为一空气压縮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源装置供应一直流电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外部电源装置,连接该电源装置及该供气装置。11.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部电源装置供应一交流电源,该电源装置转换该交流电源为一直流电源。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电极的电性与该电二电极的电性相对。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电极为负电极,该第二电极为正电极。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电极为正电极,该第二电极为负电极。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控制装置,连接该电源装置及该供气装置,以控制该电源装置所供应的该电流强度及该供气装置所供应的该压縮空气的输出功率。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装置包含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控制该电源装置所供应的该电流强度及该供气装置所供应的该压縮空气的输出功率。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源装置所供应的该电流强度为介于5安培与1400安培之间。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压縮空气的输出功率为每秒10至15公斤之间。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一金属线间设有一导线。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二金属线间设有一导线。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包含一金属线传输装置、一喷覆装置、一供气装置及一电源装置,金属线传输装置传输一第一金属线及一第二金属线至该喷覆装置,喷覆装置具有一喷射口,第一金属线及第二金属线分别穿过喷覆装置至喷射口,而喷覆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供气装置,供气装置供应一压缩空气至喷射口喷出。电源装置供应不同电性的电流分别至第一金属线及第二金属线,并使第一金属线与第二金属线于该喷射口产生电弧现象,熔融第一金属线及第二金属线为一熔融材,并透过喷射口所供应的压缩空气,以吹散熔融材为复数金属粒子,进而金属粒子被压缩空气喷覆于一基材上。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种材质的基材,其且不需要冷却即完成表面加工。文档编号C23C4/08GK201517128SQ20092017895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发明者陈建州申请人:林淑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