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箔车间内轧辊磨床的封闭配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268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铝箔车间内轧辊磨床的封闭配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铝箔车间内轧辊磨床的封闭配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轧辊磨床配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箔车间内轧辊磨床 的封闭配置。
背景技术
[0002]铝箔车间是生产铝箔产品的场所,在铝箔的生产过程中,从铝箔的坯料一铝箔 粗、中轧一合卷一铝箔精轧一分切一成品退火一检查包装一成品储存,最关键的生产设 备是铝箔轧机。除此之外,铝箔的辅助生产设备和物料的堆放等都集中在铝箔车间内, 其中包括磨削轧机轧辊的轧辊磨床。[0003]铝箔在轧制过程中,铝箔轧机的轧辊需要经常更换并磨削。根据生产规模和设 备的生产能力需要一般铝箔车间内配备有1台或多台轧辊磨床。按照目前国内铝箔加工 厂的常规设计,为了确保轧辊磨床的磨削精度,对轧辊磨床环境条件要求很高,通常铝 箔车间是全密闭的。为了防震,轧辊磨床采用与铝箔轧机分跨布置且集中配置在磨床间 的形式,因此,将轧辊从轧机上拆卸后,需要运到磨床间上架,卸轴承座待磨。通常设 置的磨床间除了放置轧辊磨床外,还堆放有大量的轧辊和砂轮,以及备品备件。由于轧 辊和轴承座都是铝箔车间内相对较大的部件,因此磨床间内需设有大吨位天车。上述的 布置形式,使得磨床间的占地面积大,上部空间很大,加上磨床间的特殊环境、温差要 求等,造成磨床间的通风量相应很大,能耗大,运行成本较高,也影响到铝箔车间的整 体能耗和成本。发明内容[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箔车间内轧辊磨床的封闭配 置,将铝箔车间内轧辊磨床小范围的封闭,磨床间内只留轧辊磨床和必要的操作空间, 确保轧辊磨床的特殊环境要求,减少磨床间的通风量,降低磨床间能耗和成本,保证轧 辊磨床的磨削精度。[000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铝箔车间内轧辊磨床的封闭配置,将铝箔车间内的轧辊磨床放置于铝箔轧 机轧制跨相邻一跨,每台轧辊磨床单独封闭布置在一磨床间内,相邻磨床间设有隔墙; 磨床间的入口处设有倒L形电动推拉门,所述推拉门安装在上、下轨道之间,推拉门的 上轨道设置在磨床间的顶部,下轨道设置在磨床间入口处的下部。[0007]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0008]该铝箔车间内轧辊磨床的封闭配置,其相邻磨床间采用轻型环保材料隔墙,可 以减少磨床间空间范围,简便灵活;减少了磨床间的通风量,降低能耗,降低了基建投 资和生产运营成本,使铝箔车间设备整体布局更加紧凑,对铝箔车间的生产组织管理具 有重要的意义。[0009]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局示意图;[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布局示意图;[0012]图中1-推拉门;2-上轨道;3-轧辊;4-轧辊磨床;5-天车;6_下轨道; 7-磨床间。[0013]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5]如图1、2所示,该铝箔车间内轧辊磨床的封闭配置,将铝箔车间内的轧辊磨床 4放置于铝箔轧机轧制跨A相邻一跨磨削跨B中,每台轧辊磨床单独封闭布置在一磨床间 7内,相邻磨床间设有隔墙;磨床间的入口处设有倒L形电动推拉门,推拉门1安装在上 轨道2、下轨道6之间,推拉门的上轨道2设置在磨床间7的顶部,下轨道6设置在磨床 间7入口处的下部,上、下轨道长度略长于推拉门的宽度,通过电动控制使推拉门在上 轨道2、下轨道6上水平运行,使轧辊3通过天车5吊运进、出磨床间7。[0016]轧辊进入磨床间时,首先将需要磨削的轧辊从轧辊架上拆卸下来,通过天车调 运到磨床间的电动推拉门门口;然后按动电动按钮,开启磨床间的电动推拉门,将轧辊 从磨床间顶部打开的宽门缝中运送到轧辊磨床的指定位置;卸下轧辊后,天车退出,关 闭电动推拉门。
权利要求1. 一种铝箔车间内轧辊磨床的封闭配置,其特征在于将铝箔车间内的轧辊磨床(4) 放置于铝箔轧机轧制跨相邻一跨,每台轧辊磨床单独封闭布置在一磨床间(7)内,相邻 磨床间设有隔墙;磨床间的入口处设有倒L形电动推拉门,所述推拉门(1)安装在上、下 轨道(2、6)之间,推拉门的上轨道设置在磨床间的顶部,下轨道设置在磨床间入口处的 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铝箔车间内轧辊磨床的封闭配置,将铝箔车间内的轧辊磨床(4)放置于铝箔轧机轧制跨相邻一跨,每台轧辊磨床单独封闭布置在一磨床间(7)内,相邻磨床间设有隔墙;磨床间的入口处设有形电动推拉门,所述推拉门(1)安装在上、下轨道(2、6)之间,推拉门的上轨道设置在磨床间的顶部,下轨道设置在磨床间入口处的下部。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磨床间空间范围,减少了磨床间的通风量,降低能耗和成本,保证轧辊磨床的磨削精度。
文档编号B24B5/37GK201799914SQ201020275960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丁宏波, 张建辉, 张满友, 梁延彬, 苏小新, 邴业英, 顾洪文 申请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