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匀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17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匀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末多孔管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 壁厚均勻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生产粉末压坯管时,一般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方法,冷等静压成型过程中, 所采用的冷等静压模具是粉末压坯管成形的关键物质基础。而向冷等静压模具中装粉的过 程非常重要,是确保所成型粉末多孔管的壁厚均勻性的关键工序之一;且装粉时,如何实现 管壁厚度的均勻难度较大。目前,一般采用漏粉环在冷等静压模具的顶端进行装粉,无法保 证粉末在模具内部各个位置上的均勻性,因而所加工成型的粉末多孔管废品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 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且投入成 本低、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所制成粉末多孔管的壁厚均勻,能有效降低因壁厚不均 而产生的废品率,提高粉末多孔管的加工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 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在成型粉末多孔管用冷等静压成型模具内部竖直上下 移动的壁厚均勻控制器和带动壁厚均勻控制器竖直上下移动的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布 设在壁厚均勻控制器上;所述壁厚均勻控制器为一个内部为空腔且其上开有多个漏粉孔的 移动式漏粉环,多个所述漏粉孔呈均勻布设,所述移动式漏粉环套装在用于成型所述粉末 多孔管的冷等静压成型模具和芯棒之间,且所述移动式漏粉环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芯棒的 直径和所述冷等静压成型模具的内径相同,所述冷等静压成型模具、移动式漏粉环和芯棒 由外至内进行同轴布设。上述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等静压成型模具 包括外钢套和同轴套装在外钢套内部的胶套,所述移动式漏粉环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芯棒 的直径和胶套的内径相同。上述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牵引装置为移动牵 引杆,所述移动牵引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移动牵引杆沿圆周方向均勻安装在所述移动 式漏粉环上。上述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移动牵引杆的数量 为三个或四个。上述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移动牵引杆为金属 丝或金属杆。上述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移动式漏粉环内部 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沿所述移动式漏粉环的轴向进行布设,多个所述凹槽沿圆周方向均勻布设在所述移动式漏粉环内部且其结构与尺寸均相同。上述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三个。本实用新型与现 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且投入成本低。2、使用操作简便,实际使用过程中,将芯棒与胶套装配好后,先将壁厚均勻控制器 放在芯棒底部,之后开始进行装粉,且装粉时由上而下进行装粉,装粉过程中,一边装粉一 边通过移动牵引杆将壁厚均勻控制器竖直向上牵引提升直至装粉结束。装粉过程中,通过 上下移动壁厚均勻控制器,保证了装粉的均勻性,并且达到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 目的。3、所制成粉末多孔管的壁厚均勻,能有效降低因壁厚不均而产生的废品率,提高 粉末多孔管的加工质量。4、使用效果好,可实现粉末多孔管壁厚的均勻一致性,特别适用于粉末冶金多孔 管壁厚的均勻成形过程,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粉末多孔管在任意位置的壁厚均勻性,且其 壁厚精度均在士0. 2mm之内,特别适用多孔圆形管及截面复杂的星形管的壁厚均勻控制过程。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且投入成本 低、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所制成粉末多孔管的壁厚均勻,能有效降低因壁厚不均而 产生的废品率,提高粉末多孔管的加工质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壁厚均勻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与壁厚均勻控制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壁厚均勻控制器;2-移动牵引杆;3-芯棒;4-外钢套;5-胶套;6-凹槽;7-粉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能在成型粉末多孔管用冷等静压成型模具内部竖直 上下移动的壁厚均勻控制器1和带动壁厚均勻控制器1竖直上下移动的牵引装置,所述牵 引装置布设在壁厚均勻控制器1上。所述壁厚均勻控制器1为一个内部为空腔且其上开有 多个漏粉孔的移动式漏粉环,多个所述漏粉孔呈均勻布设,所述移动式漏粉环套装在用于 成型所述粉末多孔管的冷等静压成型模具和芯棒3之间,且所述移动式漏粉环的内径和外 径分别与芯棒3的直径和所述冷等静压成型模具的内径相同,所述冷等静压成型模具、移 动式漏粉环和芯棒3由外至内进行同轴布设。本实施例中,所述冷等静压成型模具包括外钢套4和同轴套装在外钢套4内部的胶套5,所述移动式漏粉环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芯棒3的直径和胶套5的内径相同。 结合图4,所述牵引装置为移动牵引杆2,所述移动牵引杆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 移动牵引杆2沿圆周方向均勻安装在所述移动式漏粉环上。所述移动牵引杆2的数量为三 个或四个,且所述移动牵引杆2为金属丝或金属杆。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牵引杆2的数量 为三个。结合图2、图3,所述移动式漏粉环内部设置有多个凹槽6,凹槽6沿所述移动式漏 粉环的轴向进行布设,多个所述凹槽6沿圆周方向均勻布设在所述移动式漏粉环内部且其 结构与尺寸均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6的数量为三个。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将芯棒3与胶套5装配好后,将壁厚均勻控制器1 沿芯棒3逐渐下放到芯棒3底部;之后,开始进行装粉,且装粉时由上而下进行装粉,装粉过 程中,一边装粉一边通过移动牵引杆2将壁厚均勻控制器1竖直向上牵引提升,使得所装粉 末7能沿壁厚均勻控制器1上所开设的多个漏粉孔均勻装入芯棒3与胶套5之间;待装完 结束后,再按照常规冷等静压成型方法进行压制成型,便可获得不同位置与不同方向上薄 厚均一致的粉末多孔管。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 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匀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在成型粉末多孔管用冷等静压成型模具内部竖直上下移动的壁厚均匀控制器(1)和带动壁厚均匀控制器(1)竖直上下移动的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布设在壁厚均匀控制器(1)上;所述壁厚均匀控制器(1)为一个内部为空腔且其上开有多个漏粉孔的移动式漏粉环,多个所述漏粉孔呈均匀布设,所述移动式漏粉环套装在用于成型所述粉末多孔管的冷等静压成型模具和芯棒(3)之间,且所述移动式漏粉环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芯棒(3)的直径和所述冷等静压成型模具的内径相同,所述冷等静压成型模具、移动式漏粉环和芯棒(3)由外至内进行同轴布设。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冷等静压成型模具包括外钢套(4)和同轴套装在外钢套(4)内部的胶套(5),所述移动式漏 粉环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芯棒(3)的直径和胶套(5)的内径相同。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装置为移动牵引杆(2),所述移动牵引杆(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移动牵引杆 (2)沿圆周方向均勻安装在所述移动式漏粉环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移动牵引杆(2)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移动牵引杆(2)为金属丝或金属杆。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式漏粉环内部设置有多个凹槽(6),凹槽(6)沿所述移动式漏粉环的轴向进行布 设,多个所述凹槽(6)沿圆周方向均勻布设在所述移动式漏粉环内部且其结构与尺寸均相 同。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凹槽(6)的数量为三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匀性的装置,包括能在成型粉末多孔管用冷等静压成型模具内竖直上下移动的壁厚均匀控制器和带动壁厚均匀控制器竖直上下移动的牵引装置;壁厚均匀控制器为一内部为空腔且其上开有多个均匀布设漏粉孔的移动式漏粉环,移动式漏粉环套装在用于成型粉末多孔管的冷等静压成型模具和芯棒之间,且移动式漏粉环的内外径分别与芯棒直径和冷等静压成型模具内径相同,冷等静压成型模具、移动式漏粉环和芯棒由外至内进行同轴布设。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布设方便且投入成本低、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所制成粉末多孔管的壁厚均匀,能有效降低因壁厚不均而产生的废品率,提高粉末多孔管的加工质量。
文档编号B22F5/12GK201735796SQ20102050056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0日
发明者李亚宁, 杨保军, 汤慧萍, 汪强兵, 熊双全, 王建永, 王晓罡, 石英, 葛渊, 许中国, 谈萍 申请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