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驱动单面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97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驱动单面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具体为一种双驱动单面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是高精度平面抛光设备,主要作为石英晶体片、硅、锗片、陶瓷片、活塞环、阀板、阀片、轴承、蓝宝石、(FPD、LCD)玻璃基片、视窗玻璃等硬脆材料的平面抛光。现有的单面抛光机采用变频调速电机驱动PLC控制,配置大功率减速系统,软启动软停止,抛光时间根据计时器可随意设定,采用平面加压形式,在开放式设备上配备了加压气缸,可随意调节压力,易于精密研磨。随着手提电脑和手机越来越薄、轻,作为手提电脑和手机的主要部件一液晶盒的玻璃却只有几种固定的厚度规格。为了能适用各种规格厚度的液晶盒,对平板显示器(FPD)、液晶显示器(IXD)玻璃基板进行减薄抛光成为此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液晶盒的减薄传统的做法是采用化学减薄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减薄后的液晶盒表面有瑕疵,如划痕、量道子等,因此,经过这种方法减薄后的液晶盒还必须经过抛光,因为两道工序不能同时进行,所以不仅提高了成本,而且效果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驱动单面抛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双驱动单面抛光机,包括机架、抛光机构和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管固定在所述机架侧面,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盘和抛光液桶,所述抛光盘包括上定盘和下定盘,所述抛光液桶通过导管连接至所述下定盘的两侧,所述上定盘安装在导轨上,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把柄,所述把柄的后端连接有硬质弹簧,该硬质弹簧的另一端与设在所述机架后端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定盘的主轴与一减速电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滑槽,所述导轨与所述滑槽配合使用,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面板上设有若干操作按钮,所述上定盘的主轴与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修便捷,操作方便,能够在对液晶盒的玻璃基板进行减薄的同时完成抛光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减薄抛光效率。

图1为双驱动单面抛光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双驱动单面抛光机的结构图,双驱动单面抛光机,包括机架2、抛光机构和PLC控制器1,所述PLC控制器I通过导线管4固定在所述机架2侧面,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盘和抛光液桶3,所述抛光盘包括上定盘6和下定盘7,所述抛光液桶3通过导管5连接至所述下定盘7的两侧,所述上定盘6安装在导轨8上,所述导轨8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机架2的上端设有把柄,所述把柄的后端连接有硬质弹簧,该硬质弹簧的另一端与设在所述机架2后端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定盘7的主轴与一减速电机9相连。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滑槽,所述导轨与所述滑槽配合使用,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面板上设有若干操作按钮,所述上定盘的主轴与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双驱动单面抛光机,包括机架、抛光机构和PLC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管固定在所述机架侧面,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盘和抛光液桶,所述抛光盘包括上定盘和下定盘,所述抛光液桶通过导管连接至所述下定盘的两侧,所述上定盘安装在导轨上,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把柄,所述把柄的后端连接有硬质弹簧,该硬质弹簧的另一端与设在所述机架后端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定盘的主轴与一减速电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单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滑槽,所述导轨与所述滑槽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单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面板上设有若干操作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单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盘的主轴与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双驱动单面抛光机,包括机架、抛光机构和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管固定在所述机架侧面,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盘和抛光液桶,所述抛光盘包括上定盘和下定盘,所述抛光液桶通过导管连接至所述下定盘的两侧,所述上定盘安装在导轨上,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把柄,所述把柄的后端连接有硬质弹簧,该硬质弹簧的另一端与设在所述机架后端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定盘的主轴与一减速电机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修便捷,操作方便,能够在对液晶盒的玻璃基板进行减薄的同时完成抛光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减薄抛光效率。
文档编号B24B39/06GK203003663SQ20122064823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张正钦, 资朝红, 李国斌, 李云江, 黄震 申请人:长沙永凯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湖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