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60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五轴抛光机磨头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角磨头固定
>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抛光机是利用磨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平面抛光研磨的设备。其以较高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为五轴抛光机,五轴抛光机其整体结构由底座、位于底座上用于放置待抛光工件的工作台、位于底座上工作台两侧的立柱、连接立柱的横梁及横梁上的机头组成。机头包括机身以及与机身相连位于机头底部的磨头组件,磨头组件由磨头固定架和安装于磨头固定架上的磨头组成。磨头固定架为扇形框架,其上安装有粗磨、精磨、圆角三种磨头,通过四五轴的转动可对三种磨头进行自动切换,传统的磨头固定方式无定位,只是简单的夹紧,在更换圆角磨头时,因为圆角磨头每次固定的位置不同,变化较大,会导致圆角磨头安装后需重新对刀,否则会造成较大的加工误差,增加生产加工成本,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生产效率低下,为企业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圆角磨头的固定装置,可有效的将圆角磨头固定在固定架上,使固定架能够灵活自由的运转,且在固定的同时可保证圆角磨头的位置一定,使用时无需重新对刀,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加工误差,保证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即可对圆角磨头进行有效固定,又可实现其定位的圆角磨头固定装置,圆角磨头更换后使用时无需重新对刀,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加工误差,保证产品的质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固定设置于五轴抛光机的磨头固定架上,所述圆角磨头包括磨头本体以及与所述磨头本体固定连接的磨头手柄,所述磨头本体的轴心线与所述磨头手柄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轴向定位所述圆角磨头的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包括位于所述圆角磨头上端的上夹紧板与位于所述圆角磨头下端的下夹紧板,所述上、下夹紧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夹紧板与所述下夹紧板的一端均设置有对所述磨头本体径向定位的弧形卡口,两弧形卡口的投影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对所述圆角磨头周向进行固定的周向定位机构。优选的,所述周向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磨头本体上的凸型卡件,以及位于所述弧形卡口内侧与所述凸型卡件相匹配的卡槽。优选的,所述周向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夹紧板另一端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磨头手柄外壁相匹配。[0012]优选的,两个弧形凹槽拼接形成圆形,所述上、下夹紧板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上、下夹紧板上固定有锁紧螺栓。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磨头固定架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夹紧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在圆角磨头的上下端分别设置固定连接的上夹紧板与下夹紧板,实现对圆角磨头的轴向进行定位,同时在上、下夹紧板上均设置弧形卡口,使得弧形卡口与磨头本体卡接固定,实现对圆角磨头的径向进行定位,防止圆角磨头产生移动,此外,固定装置还设置有对圆角磨头周向定位的定位机构,避免圆角磨头转动,使得圆角磨头可有效的固定在磨头固定架上,使磨头固定架能够灵活自由的运转,且在固定的同时可保证圆角磨头的位置一定,使用时无需重新对刀,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加工误差,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实施例1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实施例2的分解图。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磨头本体2、磨头手柄3、上夹紧板4、下夹紧板5、弧形卡口6、凸型卡件7、卡槽8、弧形凹槽9、锁紧螺栓1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磨头固定方式无定位,只是简单的夹紧,在更换圆角磨头时,因为圆角磨头每次固定的位置不同,变化较大,会导致圆角磨头安装后需重新对刀,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为企业带来极大的不便等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供了一种即可对圆角磨头进行有效固定,又可实现其定位的圆角磨头固定装置,使固定架能够灵活自由的运转,圆角磨头更换后使用时无需重新对刀,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加工误差,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加工成本。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一并参见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实施例1的分解图。如图所示,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固定设置于五轴抛光机的磨头固定架(未示出)上,圆角磨头包括磨头本体I以及与磨头本体I固定连接的磨头手柄2,磨头本体I的轴心线与磨头手柄2的轴心
线相互垂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位于圆角磨头上端的上夹紧板3与位于圆角磨头下端的下夹紧板4,所述上、下夹紧板固定连接,通过在圆角磨头的上下端均设置夹紧板,可实现对圆角磨头的轴向进行定位,防止圆角磨头轴向窜动。上夹紧板3与下夹紧板4的一端均设置有对磨头本体I径向定位的弧形卡口 5,两弧形卡口 5的投影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圆周上;通过设置弧形卡口,对磨头本体的两侧分别进行限定,实现对圆角磨头的径向进行定位,避免圆角磨头出现水平移动等问题。固定装置还包括对圆角磨头周向进行固定的周向定位机构。周向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磨头本体I上的凸型卡件6,以及位于弧形卡口 5内侧与凸型卡件6相匹配的卡槽7。通过凸型卡件6与卡槽7的配合作用,避免磨头本体出现转动,对磨头本体的周向进行定位。上、下夹紧板上固定有锁紧螺栓9,通过设置锁紧螺栓将两夹紧板进一步的锁紧固定,使得圆角磨头能够牢牢的固定在两夹紧板中间,实现圆角磨头的有效固定及定位。此外,固定装置还包括与磨头固定架连接的连接板10,连接板10与上夹紧板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板,使得圆角磨头与磨头固定架有效固定。实施例2请参见图3,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周向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上、下夹紧板另一端的弧形凹槽8,弧形凹槽8与磨头手柄2外壁相匹配。其中,两个弧形凹槽8拼接可形成圆形,使得上、下夹紧板相互接触。之后通过锁紧螺栓9将二者固定,较实施例1而言,固定效果较好,较稳定。其中,凸型卡件与弧形凹槽可单独设置或同时设置等,具体实施方式
不做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通过在圆角磨头的上下端分别设置固定连接的上夹紧板与下夹紧板,实现对圆角磨头的轴向进行定位,同时在上、下夹紧板上均设置弧形卡口,使得弧形卡口与磨头本体卡接固定,实现对圆角磨头的径向进行定位,防止圆角磨头产生移动,此外,固定装置还设置有对圆角磨头周向定位的定位机构,避免圆角磨头转动,使得圆角磨头可有效的固定在磨头固定架上,使磨头固定架能够灵活自由的运转,且在固定的同时可保证圆角磨头的位置一定,使用时无需重新对刀,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加工误差,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加工成本。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固定设置于五轴抛光机的磨头固定架上,所述圆角磨头包括磨头本体以及与所述磨头本体固定连接的磨头手柄,所述磨头本体的轴心线与所述磨头手柄的轴心线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轴向定位所述圆角磨头的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包括位于所述圆角磨头上端的上夹紧板与位于所述圆角磨头下端的下夹紧板,所述上、下夹紧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夹紧板与所述下夹紧板的一端均设置有对所述磨头本体径向定位的弧形卡口,两弧形卡口的投影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圆周上; 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对所述圆角磨头周向进行固定的周向定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角磨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磨头本体上的凸型卡件,以及位于所述弧形卡口内侧与所述凸型卡件相匹配的卡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角磨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夹紧板另一端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磨头手柄外壁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角磨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弧形凹槽拼接形成圆形,所述上、下夹紧板相互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角磨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夹紧板上固定有锁紧螺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角磨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磨头固定架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夹紧板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角磨头固定装置,通过在圆角磨头的上下端分别设置固定连接的上夹紧板与下夹紧板,实现对圆角磨头的轴向进行定位,同时在上、下夹紧板上均设置弧形卡口,使得弧形卡口与磨头本体卡接固定,实现对圆角磨头的径向进行定位,防止圆角磨头产生移动,此外,固定装置还设置有对圆角磨头周向定位的定位机构,避免圆角磨头转动,使得圆角磨头可有效的固定在磨头固定架上,使磨头固定架能够灵活自由的运转,且在固定的同时可保证圆角磨头的位置一定,使用时无需重新对刀,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加工误差,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B24B45/00GK203156564SQ20132004574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施太郎 申请人:苏州珈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