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机保温炉加料的防卷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519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机保温炉加料的防卷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机保温炉加料的防卷气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漏斗状空腔,所述漏斗状空腔包括与密封盖连接的上端开口和与保温炉壁面连接的下端出料口。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引导铝液沿着壁面流进保温炉,避免直接冲击铝液卷气,减少氧化物的产生,提高压铸产品质量,同时减少辐射散热。
【专利说明】一种压铸机保温炉加料的防卷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压铸机保温炉加料的防卷气
装直。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压铸机保温炉加料口是开敞式的,配备有相应密封盖,参见图1,向加料口倒进铝液时,一般是直接打开密封盖,将铝液从空中冲进保温炉里,很容易将空气中的气体卷进去使得铝液含气量增加,同时急剧增加铝液表面氧化皮等杂质,影响压铸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压铸机保温炉加料的防卷气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压铸机保温炉加料的防卷气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漏斗状空腔,所述漏斗状空腔包括与密封盖连接的上端开口和与保温炉壁面连接的下端出料口 ;所述漏斗状空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密封盖连接部、碗状空腔和倒锥形通道,所述倒锥形通道下端为与保温炉壁面连接的出料口。密封盖连接部用于容纳密封盖。加料时,只需打开密封盖,将铝液倒入漏斗状空腔,铝液从碗状空腔沿着倒锥形通道流进保温炉中;所述密封盖连接部与碗状空腔连接形成台阶;所述碗状空腔与倒锥形通道通过圆角连接,避免尖角时快速进料产生铝液的湍流夹气。
[0006]使用时,将压铸机保温炉的密封盖打开,把本实用新型的防卷气装置放置在压铸机保温炉加料口上方,此时出料口与保温炉壁面连接,漏斗状空腔上大下小,能够有效排除气体,防止铝液卷气。出料口与保温炉壁面连接,铝液从出料口沿着保温炉壁面慢慢流下与保温炉内的铝液融合,减少冲击,不易卷气。另外,本装置的出料口较小,能够有效减少辐射散热,达到保温效果。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防卷气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引导铝液沿着壁面流进保温炉,避免直接冲击铝液卷气,减少氧化物的产生,提高压铸产品质量,同时减少辐射散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现有技术中保温炉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卷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卷气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0012]参见图2、图3: —种压铸机保温炉加料的防卷气装置,包括外壳10和漏斗状空腔20,漏斗状空腔20设置在外壳10内。漏斗状空腔20包括上端开口和下端出料口 70,其中,上端开口用于容纳保温炉I的密封盖3,出料口 70与保温炉I壁面连接。
[0013]漏斗状空腔2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密封盖连接部30、碗状空腔40和倒锥形通道50,密封盖连接部30与碗状空腔40连接形成台阶60,碗状空腔40与倒锥形通道50通过圆角连接,避免尖角时快速进料产生铝液的湍流夹气;倒锥形通道50下端是与保温炉I壁面连接的出料口 70。
[0014]图1是现有技术中保温炉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保温炉1、加料口 2、密封盖3和加热器4。使用时,将密封盖3打开,把本实用新型的防卷气装置放置在加料口 2上方,参见图3,此时出料口 70与保温炉I壁面连接,密封盖连接部30用于容纳密封盖3。
[0015]加料时,只需打开密封盖3,将铝液倒入漏斗状空腔20,铝液从碗状空腔40沿着倒锥形通道50流进保温炉I中。漏斗状空腔20上大下小,保证铝液先充满下面的倒锥形通道50,将通道50中的气体有效排除,防止铝液卷气。出料口 70与保温炉I壁面连接,铝液从出料口 70沿着保温炉I壁面慢慢流下与保温炉I内的铝液融合,减少冲击,不易卷气。另夕卜,本装置的出料口 70较小,能够有效减少辐射散热,达到保温效果。
[0016]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压铸机保温炉加料的防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漏斗状空腔,所述漏斗状空腔包括与密封盖连接的上端开口和与保温炉壁面连接的下端出料Π ; 所述漏斗状空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密封盖连接部、碗状空腔和倒锥形通道,所述倒锥形通道下端为与保温炉壁面连接的出料口; 所述密封盖连接部与碗状空腔连接形成台阶; 所述碗状空腔与倒锥形通道通过圆角连接。
【文档编号】B22D17/30GK203764946SQ201320723661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刘后尧, 吴湛方, 杨林方, 程攸文 申请人: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